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38年初,梁漱溟访问延安,在此期间他与毛泽东进行了六次“交换意见”,交谈主要围绕中国共产党策略的转变及对国家政权建构的态度、抗战的局势和前途、抗战胜利后的政局走向等主题展开.毛泽东与梁漱溟在近代以来中国落后的原因、中西文化产生差异的根源、救亡图强民族振兴的途径等问题上分歧较大,存在分歧的根源在于二人一个是马克思主义者,一个是文化改良主义者;一个侧重以政治的视角认识和改造中国,一个侧重以文化的视角认识中国.毛泽东与梁漱溟的六次“交换意见”,对毛泽东进一步系统思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应该化什么、怎么化、化作什么,如何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历史文化、现实要求相契合等重大问题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共产党敌后根据地。有这样一位美国军官,他在中国全面抗战初期,曾两次巡游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在延安和华北敌后.同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彭德怀、贺龙、刘伯承、邓小平及其他八路军将领多次交谈,在八路军从敌人手里夺回的地区里,纵横走访了好几个月,足迹遍布中国北方五个省份,行程五千余公里,  相似文献   

3.
邓伟志 《求贤》2010,(3):29-29
最近报刊上,就1945年黄炎培访问延安.在同毛泽东的交谈中.说到中国历史上不少政权“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没有跳出“兴亡周期率”的“率”字.展开了争论。我这里说点一孔之见。  相似文献   

4.
梁月兰 《世纪桥》2014,(11):14-16
有这样一位美国军人,他在中国全面抗战初期曾两次来到中国北方,在延安和华北敌后同毛泽东、朱德及其他八路军将领多次交谈,在八路军从敌人手里夺回的地区纵横走访了好几个月,足迹遍及五个省,行程不下三四千公里,成为访问中国共产党军队的第一个外国军官,他就是中国人民的真诚朋友,时任美国海军陆队战上尉、美国驻华使馆海军参赞的埃文斯·福代斯·卡尔逊。  相似文献   

5.
曹应旺 《党史博览》2022,(10):13-18
<正>全国抗战爆发以后的延安,中国共产党高举民族民主革命的大旗,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使其成为敌后抗战的指导中心,成为抗战、团结、进步思想的发源地,成为革命青年和进步人士向往的地方。当时,成千上万革命青年和进步人士从五湖四海奔赴延安,延安也成了全民族学习的中心。毛泽东是这个学习中心最著名、最忙碌的“诲人不倦”的老师。中共七大前夜,毛泽东讲了这样一段话:  相似文献   

6.
1936年10月,在陕北保安,毛泽东同美国记者斯诺谈到自己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读书的情形时说:“我最讨厌的是静物写生这门必修课,认为它是极端无聊的。我总是想出最简单的东西来画,草草画完就离开课室。记得有一次我画了一条直线,上面加了个半圆,来表现“半壁见海日’的画意。”“半壁见海日”,是唐代大诗人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诗句。于此可见,毛泽东当时已在读李白作品了。同年11月,左翼女作家丁玲到了延安。她在延安时,常有机会拜访毛泽东,同毛泽东谈话。她说毛泽东“常常带着非常欣赏的情趣谈李白”。①当时在延安的知识…  相似文献   

7.
他是走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的第一位美国军官,他在中国全面抗战初期.在延安和华北敌后。同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彭德怀、贺龙、刘伯承、邓小平及其他八路军将领多次交谈。在八路军从敌人手里夺.回的地区里,纵横走访了好几个月.足迹遍布中国北方5个省,行程5000余公里。他把考察途中所见所闻,八路军和新四军内奇迹般的事...  相似文献   

8.
《实践》2013,(11):41-41
在延安时期,曾经发生过“用延安作风打败西安作风”的故事。当时,毛泽东到各个干部学校给学员作报告,经常是安步当车,不让接送。1939年秋的一天,他去马列学院作报告。从学院到毛泽东的住地杨家岭有四五公里,中间还横着延河水。当走到延水河桥头时,毛泽东碰到迎面走来接他的四个人。毛泽东打量了一下说:“这样做有点不好,一个人作报告要四个人接,要不得!要不得!”  相似文献   

9.
延安,中国革命的圣地,人们心中的精神高地。一提起延安,我们便会想到抗战、想到艰苦贫困的物质生活,以及自救而萌生的大生产运动,和那昂扬的精神状态。在延安纪念馆,存放着一件磨得薄如蝉翼,而某些部位补丁摞补丁又厚似纸板的灰军装。这是毛泽东当年穿过的。有一天,卫士捧来这件衣服走进窑洞,他是怕主席在台上讲话时一做手势,这件衣服就会碎成布片,故而建议扔掉。但毛泽东没有批准。他接过衣服,将衣服展放在大腿上,小心捋平上面的皱纹,缓缓地说:它跟我参加过洛川会议呢。说着眼圈忽然湿了。其实,毛泽东身上的补丁主要还不在外衣,而集中在外…  相似文献   

10.
霞飞 《党史博览》2005,(8):4-10
抗日战争之所以能取得胜利自然由多种因素促成,但抗日战争有正确的战略指导,是其取得最终胜利的重要因素。1938年毛泽东写的《论持久战》,就是对抗日战争进行正确战略指导的著作。这部著作是毛泽东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之后逐步总结、撰写出来的。太原失守后,共产党认识到必须深入敌后,领导这场持久战。从“做眼”到反“围攻”,毛泽东验证了持久抗战的可能性早在1936年7月,抗日战争还没有开始时,毛泽东就在延安同美国记者斯诺的谈话中说过:中日早晚要打一仗;中日这一战,是持久的他还向斯诺谈到了打持久战的各项方针。抗日战争刚开始时,毛泽…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的幽默故事八抬大轿1939年秋,毛泽东去延安马列学院作报告。院党总支书记张启龙、副院长范文澜让教育处长邓力群、教育干事安平生等四人去杨家岭接毛泽东。他们走到半路时遇到毛泽东,便说:"学院领导派我们来接主席。"毛泽东听后说:"这样做有点不好,一个...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的名篇《纪念白求恩》,使白求恩的名字家喻户晓.在白求恩纪念馆内,有一幅经典的油画,画面是毛泽东亲切会见白求恩时的情景:在延安一间陈设简陋的房间里,毛泽东与白求恩在一张桌子两边面对面坐着,交谈甚欢.画面尽管传神,可惜这是画作,不是照片.前几年,突然出现的一张毛泽东与白求恩在延安时的合影,引起了人们的好奇……  相似文献   

13.
著名作家萧军到革命圣地延安后,与毛泽东一见如故,有过一段十分密切的交往。毛泽东经常邀请萧军“惠临一叙”,称赞萧军说:“你是极坦白豪爽的人,我觉得我同你谈得来。”在延安,毛泽东三留萧军,令这位非常重义气讲感情的东北汉子,终生十分感念。1抗日战争爆发后,萧军从大上海一路辗转,于1938年2月间流亡到了山西临汾。在这里,他决定弃文从武,重操旧业,参加抗日游击队,直接投身前线的战斗。为此他独自一人,风餐露宿,徒步跋涉20余天,于3月18日抵达延安,在陕甘宁边区招待所安顿下来。毛泽东听说萧军到了延安,就派秘书前往邀…  相似文献   

14.
1941年1月,国民党蓄意制造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几天之内,围歼皖南英勇抗日的新四军共9000余人,这是抗战以来中共遭致的最大损失。延安,中国敌后抗战的指挥中心,一时沉浸在悲痛与激愤之中。毛泽东曾说:“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现在蒋介石大开杀戒,自毁长城,制造如此天下奇冤,中国共产党该如何反击呢?这是事变后中共中央日夜商议,而又难以决策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关于“毛泽东思想”的提法,毛泽东同志曾做过多次论述。延安整风时,中央党校学员曾讨论什么叫毛泽东思想。毛泽东同志也发表了自己的意见。他说:“这不是我一个人的思想,是千百万先烈用鲜血写出来的,是党和人民的集体智慧。”他还说:“我个人的思想是发展的,我也会犯错误。比如,我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谈“视死如归”(俄)尼·特·费德林有一次毛泽东在同斯大林交谈时,回忆起同国民党军队作战的艰难岁月,说:共产党的一个兵团被敌军包围。情况极其危险。虽然进行了激烈的战斗,但是无论怎样也突围不出去。于是兵团司令向战士们发出号召说:"我们要不顾困难,不...  相似文献   

17.
《湘潮》1991,(2)
“要想尽一切办法保住北平这座文化都城”我来到毛泽东警卫班以后,深深感到同毛泽东交谈,那怕是一两句话,都可以使你学得很多东西。毛泽东交谈的方法,不同于一般人。他总是先提出问题,然后在回答的过程中,层层引出深刻的道理来。天津解放以后,毛泽东同我进行过两次交谈。一次是1949年1月14日,淮海战役胜利后的第四天。那一天,已经是晚上6点多了,我刚来到毛泽东住地的前院,突然听到后院里有人从毛泽东的办公室里急匆匆地跑出来。我以为发生了什么事情,赶快朝后院跑去,不料,差点和从后院里跑出来的江  相似文献   

18.
九月相会在西柏坡 抗日战争的后四年,毛泽东和在延安的徐向前,虽然说不上是朝夕相见,也可以说是经常相会。开会、谈话、一块儿视察,有许多难忘的日子。经过延安整风,全党更加认识到毛泽东的伟大。他的革命风格、战略战术原则、善于把马列主义同中国革命实践结合的智慧和领导艺术,使徐向前深深敬服。 徐向前是1940年从山东回到延安的,原是为参加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的。长期战争使他积劳成疾,头疼病发作频繁,又在一次骑马外出时左腿骨被惊跳起来的马踢伤,造成骨折住院,以至于他都未能出席中共第七次代表大会。毛泽东十分关心徐向前的健康,不但多次派人到医院慰问,还亲自往和平医院探望。  相似文献   

19.
1946年,安娜·路易斯·斯特朗到延安采访,在与毛泽东交谈时,毛泽东谈到了蒋介石。 斯特朗问道:“主席,你除在重庆谈判时见过蒋介石外,过去见过他吗?” “见过。”毛主席回忆着说,“那是在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 1924年1月20日,中国国民  相似文献   

20.
《论持久战》的问世《论持久战》一文,是毛泽东同志一九三八年五、六月间,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上的讲演。文章总结了抗战十个月来的基本经验,预示了战争的进程和结局,回答了人们急待解决的问题。我在同年十月间,有幸学习了这篇光辉著作。回忆当时,还记得有这样两句流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