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 60年代包产到户生产责任制实践遭受挫折 ,一方面是因为有毛泽东的反对 ,另一方面也因为当时包产到户理论的不成熟  相似文献   

2.
胡穗 《求索》2005,(11)
在我国农业集体化进程中,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党中央对农村社会主义经济形式的认识过于片面,导致“包产到户”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经历了“三起三落”的体制外探索的辛酸历史。第一次是伴1956年农业合作化运动而来,在1957年的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夭折;第二次是应1959年上半年的人民公社的整顿而生,在庐山会议后的“反右倾”运动中折戈;第三次是随1960年下半年备战饥荒契机而发,在党的八届十中全会上被当作“单干风”而被扼杀。“包产到户”的“三起三落”,真实地再现了当时中国农村社会新旧观念的博弈过程。  相似文献   

3.
李洪喜  陈光远 《春秋》2010,(1):12-15
大梦先觉创包产李云河.惠民县惠氏镇桃王村人。1931年4月出生在一个多子女的苏姓农民家庭.原名苏风亭.堪亲讨过饭.大姐15岁当童养媳.因劳致疾早亡。父母无力抚育6个儿女.在9岁时将其过继给一李姓贫农当儿子,从此改名李云河。  相似文献   

4.
徐李送 《今日浙江》2011,(11):54-55
提起当年中国农村实行的“包产到户”,人们第一印象恐怕就是30多年前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十八个农户,在“大包干”协议上按下的血手印。  相似文献   

5.
30几年前,小岗村农民的自发行为,自下而上的引发一场生产力革命,促成了中国农村的包产到户。时至今日,时移势易,包产到户的先进性已经衰减,必须与时俱进,顺势改革。如何再度激发农村活力,已经成为新时期急需破解的课题。重庆作为全  相似文献   

6.
包产到户与包干到户都是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具体形式,二者之间既有相同的地方,又有不同之处。明确二者之间的同异,对实际工作和理论研究都有重要意义。包产到户是生产队在坚持“三不变”,即生产资料集体所有制、基本经济核算单位、定产部分统一分配不变的前提下,把全部农活和产量包到户,以地定产,以产定工,定产以内统一分配,超产归己,减产受罚的一种责任  相似文献   

7.
1962年8月,毛泽东在北戴河中央工作会议上批评了"包产到户",指责这是分田单干,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斗争.随后在党的八届十中全会上重提"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包产到户"成为提出这一方针的导火索.我的父亲田家英也因在这年7月湖南农村调查后,以主席秘书的身份向毛泽东直言包产到户的主张,从此失去毛泽东的信任,成为他政治生涯的分水岭.  相似文献   

8.
日前,笔者听一位在县级人大常委会工作的朋友介绍,他所在县的城管局局长在获得县人大常委会会议任命职务的当晚,就打电话向他询问其得票情况和会议对他的审议意见,  相似文献   

9.
韦显知 《传承》2014,(8):32-34
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夕,尽管社会上对包产到户持批判态度,但包产到户在广西环江县从未间断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中央从实际出发,特别强调要建立各种生产责任制,深得广大农民的拥护,原来暗中实行包产到户的生产队才得以公开并合法推行。  相似文献   

10.
(2010年8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一、任命陈建国为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内务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相似文献   

11.
山松 《当代广西》2005,(18):49-49
史书记载:正考父首次任命为士时,是低着头走路,再次任命为大夫时,是弯着腰走路,三次任命为卿时,身体像伏在地上,沿着墙边走路。此说有些夸张,但正考父以自己的谦虚,赢得了人们的尊敬是事实。这件事于人很有些启发,尤其是对年轻干部,它说明了一个道理,为人不妨把自己看得低一点,职务越高越要谦虚。  相似文献   

12.
2011年年初的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从网上阅读到《公民导刊》,在看了争鸣栏目里的文章后,我觉得眼前一亮。从此《公民导刊》我每期必看,成了我的良师益友,特别是争鸣栏目,引领我在人大理论的海洋中思,考、探索。  相似文献   

13.
南江,仙山的故乡。这里有春赏山花、夏看山水、秋观红叶、冬揽冰挂的光雾山。  相似文献   

14.
杨小玲 《前进》2008,(1):56-56
某单位讨论干部任用,会议刚结束,下面就传开了。原来,有的领导向将要被任用的干部透露,会上他如何举荐,力促此次任命获得通过,言外之意十分明白。被任命者当然十分感激,表示不忘领导的关爱之情。  相似文献   

15.
<正>2010年2月26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一、任命于双侠为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员。  相似文献   

16.
杨素宏 《人民公安》2012,(17):58-58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我们在焦急地等待入户调查工作组的行动信号。而荷枪实弹的刑警们都在摩拳擦掌,准备在抓捕犯罪嫌疑人的战斗中一试身手。2011年11月22日中午,我正在食堂吃午饭时.四川省公安厅刑侦局办公室副主任李一楠告诉我.说下午有一个追逃抓捕行动,看我有没有时间随抓捕组一起行动跟进采访。听到这个消息.我当即答应了。我们这次要去抓捕的是一个逃了11年多的故意杀人在逃人员易某,绰号易四娃,男,40岁,身高1.82米。2000年10月7日,易某与罗某发生纠纷,易某便邀约杜某等人持长刀进入华蓥市某发廊将罗桌杀死,案发后易某潜逃(杜某落网后已另案处理)。  相似文献   

17.
按照惯例,进藏后为减轻高原反应,要先休整几天时间,一切行动应该放慢节拍,走路说话都是如此。为了不浪费宝贵的进藏采访时间,第二天一早,我们就从拉萨启程赶往400多公里之外的林芝地区。尽管之前每人都喝了红景天以减轻高原反应,可一路的颠簸仍然让大家明显感觉到身体的不适。但是当见到我们此次赴藏将要采访的第一位援藏县委书记时,我们一扫疲惫。  相似文献   

18.
19.
县委书记恰好处在“中腰”部位,其反腐倡廉之举,犹如铁匠打铁,只能以硬碰硬,他们若腰杆疲软,不仅会破坏县域政治生态,还会影响全国政治生态重构。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