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因特网的迅猛发展和电子商务的蓬勃兴起,软件交易作为一种新型交易类型应运而生,并对相关法律提出新的挑战,软件瑕疵担保责任就是其中之一,作为一种合同责任,它在信息技术法领域所引发的问题是独特的。同货物买卖瑕疵担保相比,其不同主要表现在瑕疵的界定、担保的内容以及担保责任的承担等方面。  相似文献   

2.
权利瑕疵担保是我国合同法在借鉴两大法系立法经验的基础上所确立的一种合同责任形式。权利瑕疵担保与债务不完全履行、无权处分、善意取得制度密切关联,存在体系协调问题。权利瑕疵担保以合同有效为前提,而合同法第51条则将该类合同规定为效力待定,导致无权处分、善意取得丧失了适用的基础,因此,取消第51条的规定可以实现三种制度协调互补,发挥体系效应。  相似文献   

3.
物之瑕疵担保责任与权利瑕疵担保责任.是出卖人向买受人承担的主要义务,是买卖制度的核心内容。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就两者进行比较研究。对探求买卖合同在商品经济社会中经久不衰的魅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商业性赠与与一般赠与有显著区别,而《合同法》没有注意到商业性赠与的特殊性.并笼统地规定了赠与人对赠与物的瑕疵不承担责任.对商业性赠与来说,这样的风险划分无疑加重了受赠人的责任,从而造成了当事人利益和风险的不平衡.作者经过认真的研究,认为商业性赠与的赠与人应承担瑕疵担保责任,但应在受赠人获得利益的范围内免责.作者并对修改《合同法》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于日常交易中,同一买卖合同可能同时涉及“重大误解”与“物的瑕疵担保责任”。根据我国“重大误解”与“物的瑕疵担保责任”的特点,有必要对两者之关系以及因两者而产生的法律适用问题予以厘清,并对买卖合同中的重大误解制度与物的瑕疵担保责任制度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6.
在买卖合同中出卖人应当保证交付完整无缺的标的物,否则需承担相应的瑕疵担保责任。瑕疵担保责任制度为保护买受人的利益,维护交易秩序发挥着重要作用。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这一制度日益显现出它的弊端,因此需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对我国买卖合同中的瑕疵担保制度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7.
根据<合同法>,赠与人对赠与财产不负瑕疵担保责任.但若赠与人的行为构成加害给付从而对受赠人的固有利益(履行利益以外的利益)造成损害的,赠与人须依法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对此,受害人可选择要求赠与人承担合同责任或者要求行为人承担侵权的民事责任.  相似文献   

8.
买卖是法律生活中最重要的合同 ,权利瑕疵担保制度是买卖合同的核心内容。权利瑕疵担保责任是基于债权发生的物权变动过程中产生的 ,与物权行为理论密切联系。在物权行为理论立法模式下 ,权利瑕疵担保制度有其应用价值 ,但是在非物权行为理论立法模式下 ,权利瑕疵担保制度与我国现行法律存在制度设计上的冲突、矛盾。  相似文献   

9.
在买卖合同中,出卖人负有物的瑕疵担保义务及权利瑕疵担保义务,与此相对应,出卖人相应有两项瑕疵担保责任。我国这方面的立法虽有规定,但立法不足,鉴于我国权利的买卖业已存在,在立法上也应体现。  相似文献   

10.
我国法律对产品瑕疵担保责任的界定涂昌波产品瑕疵担保责任(物之瑕疵担保责任)源于古罗马法,大陆法系国家发展与完善着这一法律制度,瑕疵担保责任从仅适用于特定物的买卖发展到适用于包括种类物在内的所有产品的买卖关系,从过错责任原则发展到严格责任原则,从买卖人...  相似文献   

11.
由于旅游消费和服务过程中法律关系十分复杂,实践中产生了很多纠纷,解决纠纷的关键在于确定旅游业者责任的范围。旅游业者承担民事责任的难点在于确定瑕疵担保责任的限度和违约精神损害赔偿问题,本文主要从这两个问题出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抽逃出资属于瑕疵出资,包括公司成立前和公司成立后的抽逃出资。抽选出资瑕疵股权转让行为有效。但应由谁承担对公司的补足出资责任、损害赔偿责任或对公司债权人的损害赔偿责任?需要区分情况,瑕疵股权受让人善意时,受让瑕疵股权的新股东不承担清偿责任,转让瑕疵股权股东承担补足出资责任和损害赔偿责任;瑕疵股权受让人非善意时由两者承担连带补足出资责任,转让人对公司及公司债权人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前者,公司、受损害的公司债权人可以抽逃出资股东为被告;后者,可以抽速出资瑕疵股权转让人和受让人为共同被告。  相似文献   

13.
买卖合同的出卖人负有使买受人取得所有权之义务,若违反了此义务,应当承担权利瑕疵担保责任。我国关于权利瑕疵担保责任制度的规定主要见于《合同法》第150、151、152条。该制度存在着权利瑕疵规定较为粗疏、权利瑕疵担保责任的构成要件规定不完整以及权利瑕疵担保的效力规定残缺不全等立法缺陷。它给相关的司法实践造成了司法裁判缺乏明确而统一的法律依据的困惑,也导致一些裁判结果混乱,有损法律统一实施,还可能会损害当事人的利益和司法的公信力。完善权利瑕疵担保制度,应明确规定权利瑕疵的内涵与外延,增加关于排除权利瑕疵担保责任的规定,并完善权利瑕疵担保制度法律后果的规定。  相似文献   

14.
宋超群 《工会论坛》2010,16(4):159-160
随着世界对消费者保护意识的提高和旅游合同在旅游活动的广泛使用,旅游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我国的台湾地区在相关的法律中对旅游合同中旅游营业人的瑕疵担保责任和责任限制做出了比较完备的规定,旨在最大限度地保护旅游消费者利益,对我国大陆相关的法律建设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瑕疵履行的情形下,买受人享有合理选择要求出卖人修理或者更换的权利.我国《买卖合同司法解释》第22条否认了买受人的自行修理权,买受人只能通过积极的行动请求出卖人修理,除非出卖人不按要求修理或因情况紧急买受人自行修理,否则买受人自行修理的费用只能自己承担.结合中德两国的民法体系和我国当前的司法审判实践,否认买受人自行修理费用请求权欠缺合理性,应允许买受人在及时通知出卖人标的物上的瑕疵的存在后自行修理瑕疵,出卖人应对标的物交付时已存在或质量保证期内产生的瑕疵在合理范围内承担买受人自行修理的费用.  相似文献   

16.
在股东有限责任的制度安排下,为保障公司债权人利益,股东必须履行法定的出资义务。但在现实经济生活中,股东瑕疵出资侵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现象相当普遍。围绕股东瑕疵出资的法律规制这一命题,本文探讨了瑕疵出资股东对公司债权人的民事责任,认为在股东瑕疵出资的情形下,应排除该瑕疵出资股东的有限责任保护,由该瑕疵出资股东对公司债权人承担补充清偿责任。  相似文献   

17.
同一债权设有抵押与保证双重担保时,在保证人或抵押人履行担保债务之后,均可向主债务人进行求偿。但对于其中之一的担保人在履行了担保债务后是否有权向其他担保人求偿,仍有疑问。新物权法仅规定,已承担担保责任的担保人有权向债务人追偿。但承担了担保责任的人在向债务人追偿后,若不能得到清偿,还能否向其他担保人追偿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18.
食品召回法律责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鹿事件中的大范围召回和《食品安全法》中对召回的确认,引发了人们对食品召回的关注。食品召回责任来源于法定义务,具有经济法属性;食品召回义务与食品违约中的后契约义务存在诸多差别,同时食品召回责任不同于瑕疵担保责任和食品侵权损害赔偿责任,是一项独立的经济法责任,不应将其纳入产品责任法的调整范围。  相似文献   

19.
证券发行与交易中 ,发行人对其披露的信息有瑕疵而给投资者造成损失时应承担赔偿责任 ,这是不容置疑的。但若中介机构在信息披露中担当了一定角色 ,是否对投资者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回答是肯定的。中介机构应当承担信息披露瑕疵的法定赔偿责任 ,只有证明其无过错时才可免责。同时 ,文章对中介机构信息披露瑕疵行为作了界定 ,根据不同行为由中介机构承担不同责任。  相似文献   

20.
拍卖中 ,抵押物所有权转移的时间应界定在宣告之时。拍卖人对抵押物的瑕疵应承担担保责任。物上保证人的抵押财产被拍卖后 ,其对债务的追偿权应予明确规定。应规定折价和变卖适用价值较小的抵押物实现抵押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