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 毫秒
1.
肖锐 《唯实》2011,(4):62-64
节能减排、关停并转以及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影响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导致部分产业及部门日趋衰亡,并排斥出大量劳动者进入失业队伍,形成黑色失业;另一方面,又促进新产品、新部门及新产业的产生,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形成绿色就业.分析苏州地区黑色失业和绿色就业总量、结构及替代效应,梳理黑色失业和绿色就业的运动路线及其运行原理,评...  相似文献   

2.
发挥失业保险预防失业促进就业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要不要进一步发挥失业保险预防失业和促进就业的功能,目前还存在一些争议.事实上,面对金融危机的挑战,失业保险已经发挥了稳定就业和预防失业的作用,我国<就业促进法>对预防失业有专门的法律要求,中央领导2009年5月也再次强调了发挥失业保险基金预防失业、促进就业的作用,可以说,发挥失业保险预防失业和促进就业的功能,不仅在理论上可行,而且是国际失业保险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知识失业"是我国一种新的失业现象,它是某些领域对知识劳动的需求不足、供给过多引起的结构性失业,具有"自愿失业"与"非自愿失业"的特点,针对"知识失业"问题,政府部门要为"知识就业"架桥铺路,求职者要确立新型就业观,以及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在职员工从业素质,从而实现"知识就业".  相似文献   

4.
就业是民生之本,世界各国政府都希望能够实现劳动者的充分就业。但是全球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除了少数国家在一定时期能够实现以外,大部分国家更多地面临的是大量失业人口和较高的失业率。而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劳动力绝对过剩的人口大国来说,则更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除了大量城镇登记的显性失业人口以外,还有大量未登记的隐性富余劳动力。另外,还有几乎三分之一的农村人口处于不充分就业状态,许多从农村进入城市的农民工成为“流动”的移民工人,在未经注册的非正规部门就业或临时就业。除上述情况以外,我国每年还有大量新增劳动人口进入劳动力市场。即使按年均增长率不到百分之一计算,预计在今后十年内也将增加七千万人。因而,就业与失业治理问题也就成了我国今后较长时期的一个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5.
吴鸣  李楠 《求实》2004,(6):44-46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的就业政策经历了两次重大的转变 ,即从统包统配的就业政策转向“三结合”的就业政策 ,进而转向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就业政策。但从目前的情况看 ,我国的就业政策仍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要求我们进一步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 ,从“救济失业”为主向“鼓励就业”为主的方向迈进。  相似文献   

6.
一、如何全面看待中国当前的就业形势 加入世贸组织以后,中国的失业统计必须与国际接轨,只有这样,才能为失业监测和失业控制提供可靠的依据。我国就业形势是否能够用“十分严峻”一词来概括,既要从社会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也要用科学的态度来分析。  相似文献   

7.
一、当前我国的就业形势与问题 1.总量矛盾没有缓解,结构性和区域性问题突出 长期以来,我国依靠经济增长带动就业.但是就业增长弹性系数从20世纪80年代的平均0.32下降到20世纪90年代的平均0.1左右,保持现有的经济高增长速度,每年新增就业岗位高估也只有700万左右.  相似文献   

8.
分析近几年我国大学生就业情况,可以看出当前大学生存在的就业问题是一种结构性失业,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政府、高校、企业和大学生多方共同努力。政府要强化积极的就业政策,高校要优化专业结构、加强就业服务,企业要积极承担社会责任、配合就业工作,毕业生要转变就业观念、提高综合素质、努力适应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9.
当前的就业形势、就业环境和就业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宜勇 《新视野》2003,(3):17-18
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失业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成为不得不关注的社会问题,因此而产生的就业问题也变得突出起来,就业也就成为各级政府关注的焦点。怎样看待当前的就业问题?特别是在我国已经加入WTO以后,我国将面临着怎样的就业形势,采取什么样的就业对策,本文就此发表一些观点。  相似文献   

10.
建国初期上海对失业知识分子的调查登记和就业安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上海解放之初,由于政权更替和社会转型的巨大变动,知识分子失业状况十分严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自1951年12月1日起,上海市在全市范围内对具有初中文化程度以上的失业知识分子开展了大规模的调查登记和处理工作。截至次年10月31日止,共登记失业知识分子3万余人,安排就业7500余人,到1957年底,基本完成失业知识分子的安置工作。这次调查登记和就业处理,是建国初期党和政府关心和落实知识分子政策的重要举措。同时,实际操作中也遇到了不容回避的难题。一、上海处理失业知识分子委员会的成立中国共产党历来十分重视知识分子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  相似文献   

11.
北京市劳动保障局和市财政局日前公布了《关于继续执行各项促进就业政策的通知》。  相似文献   

12.
孙立宁 《发展论坛》2002,(12):36-38
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经济保持15—20年的持续快速增长(GDP7%以上)是完全有可能的。但是也面临若干严峻挑战。能否在经济增长中保持充分就业就是一个关系到社会稳定能否保持和劳动力资源能否有效配置的大问题。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看,解决就业问题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一、中国就业问题的严重性我国人口规模相当于30多个中等规模的国家,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面临像中国这样的就业挑战,即以世界上9.6%的自然资源(指电力生产量、商业能源使用量、农业种植面积和水资源)、9.4%的资本资源(指国内投资…  相似文献   

13.
西方失业理论和就业对策给我们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凯恩斯学派“有效需求不足”的失业理论与需求管理政策   1929- 1933年世界性的经济大危机猛烈地冲击了资本主义经济,西方各国经济陷入长期萧条。在这种情况下,凯恩斯提出了“有效需求不足”的失业理论以及以政府干预为基础的就业政策措施。凯恩斯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就业量决定于有效需求的水平,能否达到充分就业取决于有效需求的大小。正是由于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所构成的有效需求低于社会总供给水平,从而导致就业总是小于“充分就业”水平。   凯恩斯否定了此前“古典”学派提出的工资率是有充分伸缩性的观点,反对通过降…  相似文献   

14.
徐晓刚 《唯实》2005,(5):56-58
政府在处理宏观经济问题时,应把治理失业放在优先地位,在制定和实施促进经济增长政策时,要优先考虑就业增长;政府应加强政策研究,采取积极的政策措施,切实加强全面小康进程中的失业控制。  相似文献   

15.
从社会流动看失业与再就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桂荣 《探索》2001,(4):86-88
失业的社会流动属性在于无流动性、下向流动性和被迫性.失业的社会流动阻滞在于社会流动的规模不大、制度约束性太强和支持不足.再就业的社会流动属性在于上向流动性和主动性.因此,要构建合理的再就业社会流动机制,必须大力发展经济,尽快推进制度改革,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尽快建立劳动力自由流动机制,切实加强社会流动的宏观管理.  相似文献   

16.
薛梅  李赫威 《奋斗》2002,(11):33-33
对失业人员进行社区化管理,是当前形势的需要,是失业保险工作必须认真探索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7.
一份资料显示,高学历人才的失业现象正呈增长态势。据报道,1998年深圳居民受过大专以上教育的失业人口占失业人员总数的12.6%,比1996年上升了5.73个百分点,而只受过初中及以下教育程度的失业者所占比重基本未有变化;2001年6月,该市城镇登记失业的1.88万人中,大专以上学历的失业人员达2965人,占总失业人数的17%,其中硕士8人。而在2000年12月31日的统计数据中,登记失业人数中大专以上学历者只有2869人,其中研究生仅2人。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级技工及其以上技能型人才,却没有…  相似文献   

18.
在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推进就业体制机制改革是民生领域的一项十分重大的改革任务。但就业体制机制方面的难点依然存在,需要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切实从发展战略、地方领导政绩考核和财政政策上进行调整,从创业就业准入和政府行政改革政策上认真设计,从完善创业和中小企业融资体制上进行改革,全方位促进就业创业。  相似文献   

19.
杨宜勇 《新视野》2003,(6):27-28
失业问题是我国当前及未来一个时期的不容忽视的问题。所以,在加入世贸组织后如何控制失业,是全社会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从两个方面阐述了失业控制的重要性和途径,一个是如何把握失业警戒线,因为确定我国失业警戒线的实质是确定一个社会可以接受的失业率的度。二是强调社会伙伴的积极作用及政府在失业控制中的职责。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社会政策学的视角来审视当前中国的公共就业服务,分析当前公共就业服务存在的问题与挑战,探讨在社会管理创新背景下构建新型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的途径和方法,以期促进公共就业服务质量的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