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我在1983届高中毕业班上课时,发现不少学生对共产主义理想缺乏基本的正确认识。有的学生公开说:“说共产主义是伟大理想是没有根据的”;“共产主义理想与宗教宣传的极乐世界有什么区别?”;“共产主义理想尚未实现就不能说经过实践的检验”;“共产主义确实是渺茫实现不了”;“我国没有经过完整的资本主义阶段,更没有经过帝国主义阶段,那么,我们是怎样由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呢?”;“我国社会主义生产力水平低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怎么看呢?”。当时也有一小部分同学反对上述观点,但是在争论中表现得软弱无力。我在这个班做了粗略的统计,这个班共45人,相信共产主义必然实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理论需要解蔽、历史没有终结的角度分析了理解共产主义的必要性;从共产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的关系、共产主义制度对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对中国实现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意义等方面,对如何理解共产主义制度进行了阐述;并进一步对如何理解共产主义文化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3.
尹全海 《理论月刊》2007,1(3):16-18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资本主义的分析和预想,是邓小平资本主义观形成的理论基础;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实践以及当今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是其形成的历史与现实依据。邓小平资本主义观之形成历经最初酝酿、初步形成、发展完善和理论总结四个阶段。  相似文献   

4.
人类社会的发展,大约有二、三百万年的历史了,到目前为止,它已经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马克思主义根据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早就科学地预见到人类在消灭资本主义制度以后,一定要首先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的低级阶段——社会主义社会,然后再进入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共产主义社会。无产阶级革命的最终目的,是要建立人类最美好、最理想的共产主义社会。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社会批判理论是对资本主义认知和反思的理论范式,时间和空间则是资本主义借以实现资本增殖和经济修复的重要理论向度。对资本主义统治下的时空机制的不同探析,决定了马克思主义社会批判理论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理论主题和出场方式,诠释了马克思主义社会批判理论的显性视域、空间转向、现实进路的发展逻辑。在这一过程中,它不仅揭示了资本主义的本质,也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当代变迁中接续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发展趋势,从而推动我们从社会批判理论的视域认识和理解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的应然性与必然性。从社会发展的价值与伦理尺度来看,共产主义社会解除了资本主义统治下的时间和空间的压迫形式,创造了人类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时空形态,具有其实现的应然性;从社会发展的趋势来看,当代资本形态的创新、“时空修复”机制的运用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而且最终会导向资本过度积累危机的爆发,进而彰显了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6.
无产阶级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一个阶级,是资本主义制度的掘墓人、共产主义社会的创造者。阐述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之一。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学说,是马克思、恩格斯以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为客观依据,对无产阶级进行了科学分析而提出来的。为什么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呢?为什么无产阶级是资本主义的掘墓人、共产主义社会的创造者呢?这就是我们这一课要讲的内容。  相似文献   

7.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研究改变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世界、建设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世界的一般规律的科学。由于改变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世界,建设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世界的实践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的,因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必须不断地研究新情况,不断地更新完善自己的理论。总起来看,人...  相似文献   

8.
黄如松 《前沿》2015,(3):99-102
马克思以人与自然之间的辩证关系为逻辑起点,通过物质变换理论揭示出生态文明思想的发生视域;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固有弊端为批判视域,深刻阐明了人与人关系的异化是导致资本主义生态危机出现的根本原因;以人与自然之间对抗性关系的和解为建构视域,科学论证了共产主义公有制替代资本主义私有制是消除人与自然危机出现的唯一选择。  相似文献   

9.
王雅丽  申晓英 《前沿》2011,(9):67-70
在马克思看来,世界历史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而非"自我意识"的历史。世界历史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和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是一致的。二者形成的共时性;二者有共同的物质前提;历史主体的一致性;驱动力的一致性;实现手段的一致性;发展方向的一致性。世界历史开始于资本主义,共同演进,而又超越资本主义,二者的发展方向是共产主义。  相似文献   

10.
十九世纪三十、四十年代,美国曾掀起了一个空想共产主义实验的高潮。这个高潮引起世人的瞩目,同时也引起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高度注意。恩格斯从1844年10月初就着手写一本小册子,以便通俗地介绍“共产主义在……美国的当前实验”。恩格斯的介绍获得巨大的成功。恩格斯说,他的介绍“对于消除那种种认为我们的思想无法实现的偏见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那么,美国的空想共产主义实验是怎么一回事呢?它有什么经验教训?本文拟作一初步的探讨。 (一) 美国的空想共产主义实验是当时劳动人民对资本主义幻灭的反映。十九世纪四十年代是资本主义全面获胜的时期。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也迅猛发展。以前暗中偷着干的资产  相似文献   

11.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历史上,对两制相处问题的认识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历史表明,两制相处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是人类社会走向共产主义的动力;是多种形式交织的共处。因此,我们应确立和平竞争的新理念;加强共处中的合作关系;在共处中坚持必要的斗争。最终在共处中加深对资本主义的认识,并利用资本主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客观地肯定了资本推动世界历史发展的积极作用:克服自然崇拜、民族的界限和偏见以及旧的生活方式,推动民族历史向资本主义世界历史的转变;为共产主义新世界的到来创造物质基础;创造剩余劳动和自由时间,推动历史从资本主义世界历史向共产主义世界历史的发展。同时,马克思更加严厉地批判了资本扩张、掠夺和剥削的野蛮本性。  相似文献   

13.
共产主义运动实践以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为界大致可分为推翻资本主义、实现社会主义和建设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两个部分。由于二者不仅在时间上相对分开,而且各自的内容也相对独立,因此,作为共产主义运动实践的科学的理论形态——科学社会主义的内容体系也可以相应地分为相对独立的两个部分。根据二者基本上分别处于资本主义时期和社会主义时期的特点,因此,参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分为资本主义部分和社会主义部分的作法,  相似文献   

14.
一、科学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40年代有两大建树:一是创立唯物史观,二是发现剩余价值。这两大发现,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依据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共产主义是资本主义的社会形式所不能容纳的、充分发展的社会生产力的必然要求。因此,马克思和恩格斯以当时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经济情况为出发点,设想世界上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首先实现共产主义。他们所设想的科学  相似文献   

15.
全球化进程中的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化是一个不断演进的历史过程。全球化的历史、现实和趋向都揭示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内在逻辑联系。偏离世界历史总规律和经济全球化总趋向,是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失败的重要原因。全球化历程表明,资本主义是全球化的起点,社会主义是全球化的结局。社会主义主导的全球化实现之日是共产主义全球化到来之时,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只有在共产主义条件下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16.
厘清《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共产主义”概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手稿》中马克思集中论述“共产主义”思想主要是在笔记本Ⅲ当中。从已有的手稿可以看出,这一部分是对笔记本Ⅱ的补充。其中,有关“共产主义”的阐述集中分为七点。马克思是以批判当时资本主义的诸多经济现象作为出发点,逐步加深他对“共产主义”的理解。  相似文献   

17.
生态环境的恶化呼唤共产主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共产主义运动处于低潮的今天 ,世界历史进程的总趋势如何 ,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命运、面临的挑战和前景如何 ,人类社会是否会走向共产主义 ,这些问题重新又摆到人们面前。本文认为 ,在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作用下 ,生产无限性和地球有限性的矛盾产生了 ,这个矛盾的发展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恶化 ,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生产无限性和地球有限性的矛盾在资本主义自身范围内是无法解决的 ,只有建立起共产主义社会制度 ,才能解决这个矛盾 ,才能保证社会的持续发展 ,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本文的共产主义概念包括了马克思所说的共产主义社会低级阶段和高级阶段 ,生态环境问题包括资源问题、污染问题、人口问题在内。一、资本主义制度造成了生产无限性和地球有限性的矛盾早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 ,罗马俱乐部就提出了地球有限性的概念。它在《增长的极限》这份报告中说 :“地球是有限的 ,任何人类活动越是接近地球支撑这种活动的能力限度 ,对不能同时兼顾的因素的权衡就要求变得更加明显和不可能解决。” (丹尼斯·米都斯等《增长的极限》 ,吉林人民出版社 1 997年版第 5 6页 )地球的有限性表现在三个方面 :地球上自然资源的有限 ,地球生态...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收入分配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对抗性的劳资矛盾,它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其它一切矛盾的根源,贯穿于资本主义从产生、发展到灭亡的整个过程。未来共产主义社会是超越资本主义法权关系的自由人的联合体,生产资料的公有制、社会劳动时间的有计划分配是其基本特征,相应的分配方式是其低级阶段的按劳分配和高级阶段的按需分配。对抗性的劳资矛盾依然是经过自我调适后的现代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具有向未来共产主义社会过渡的性质,它基本符合我国现有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从而创造了中国奇迹,但也须谨防私人资本进行侵害劳动而有利于自身的制度重塑。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的《资本论》对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理论资源。《资本论》对资本主义的批判,能使我们树立共产主义信念;对未来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基本原则的阐明,为我们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指明了方向;揭示的劳动与资本的关系为我们认识和解决日益严重的两极分化问题提供了思想武器;阐述的"属于一切时代"和"几个时代共有"的经济规律、资本主义的特殊规律,对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20.
矢志共产宏图业 “矢志共产宏图业,为花欣作落泥红。”叶剑英同志这一诗句,正是他光辉一生的真实写照。叶剑英是1927年革命处于低潮时参加中国共产党的,他说:“当时也不是对共产主义完全理解了,只觉得国民党不行,享乐腐化,必然失败,共产党朝气蓬勃,必然胜利。后来,经过学习马克思主义,树立了共产主义世界观,懂得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懂得了资本主义必然死亡,共产主义必然要代替它,如同资本主义必然要代替封建主义一样。这样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信念就始终坚定不移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