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丁龙 《法制博览》2013,(10):85-86
中国社会下的"潜规则"已经成为当今的法治社会进步的一种障碍,"潜规则"是隐藏在正式规则之下,实际上却支配着社会运行的不成文的规矩,那为何"潜规则"明明起着实实在在调节人们行为的作用却又不为人所光明正大地认可,细细琢磨一番,却发现一些意想不到的东西。在高举依法治国的旗帜号令下,也许我们看到更多的是潜规则对法治的破坏、对法制的消解。基于对潜规则以及我国目前的法治秩序的认识,转型时期的社会现状需要更多的法律人去为依法治国而努力。本文从法学角度分为四个部分对"潜规则"进行分析,第一部分阐述了"潜规则"的内涵,第二部分是对"潜规则"进行解读,第三部分是分析了"潜规则"与法律之间的关系。第四部分是关于如何应对潜规则。  相似文献   

2.
程诚 《法制博览》2013,(2):90-91
有组织犯罪在世界范围内是一个毒瘤,在各个国家之中都普遍存在,其中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是其存在的一种形式,近几年其在我国的发展趋势直线上升,有向黑社会组织犯罪转变的趋势,因其对社会的安定有巨大的危害,所以必须对其重视,深入研究它,防止其向黑社会组织的转变,对其深入分析才能达到目的。从经济、文化和政治三方面来分析重庆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  相似文献   

3.
孙伟锋 《南风窗》2012,(20):96-96
作为"法律+X"的典型,冯象和朱苏力的文章有异曲同工之妙,前者思想资源里的"X"偏重于宗教文学,后者侧重于社会调查,而这种迥异于大陆法系的创作又是拜美利坚法学教育所赐。相对于8年前的版本,新版增加了"利未记"章节和2004年后的新作,但一以贯之的是法治转型大背景下重建宪政的鼓与呼。为有法治之幸福,必经法治之痛苦。这种痛苦,就是转型。《政法笔记》里的子标题都是过去10几年国内有影响力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严重威胁了我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秩序,成为当前危害社会的主要问题之一。本文通过对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发展趋势进行了一些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防控建议。  相似文献   

5.
法律思想因时而变,受用于不同的发展时期.当今法治社会也需要借鉴古代历史时期积极的法律思想成果来完善自身.所以通过对比的研究方法和历史研究的方法将中西方古代法律思想体系进行陈述,深刻体会其"民主"和"法治"内涵的不断发展与丰富,促进我们对现代社会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更好的理解.  相似文献   

6.
王鑫 《法制博览》2015,(8):150-151,132
践行法治思维是建构法治中国,全面实施依法治国战略目标的首要问题和基本要求,没有正确和科学的法治思维,就不会深入理解和贯彻法治中国的深刻内涵,而法律信仰的培育与树立,是践行法治思维的首要命题。因此,没有对法律的信仰或没有深入科学地对所信仰之"法"做到正确理解,法治中国建设也会面临更大的挑战和困境。文章以司法队伍建设为研究视角,从而正确厘清所信仰之"法"与践行法治思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朱世海 《南风窗》2014,(5):23-25
<正>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力量源泉,这不仅体现为只有充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才能制定符合人民意志的法律,而且体现为只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才能确保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民主和法治,已写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推进民主和法治建设,对于当前"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也至关重要。关于民主与法治之间的关系,理论界和实务界曾有过这样的共识,即民主是法治的基础,法治是  相似文献   

8.
马益飞 《法制博览》2013,(6):167-168
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问题因其严重的社会危害性,以及在中国大陆快速的滋生和蔓延,严重破坏了国家的正常经济秩序和社会生活秩序,引起了司法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对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组织特征及其证据的收集和认定进行研究,为正确区分黑社会性质组织与其他犯罪集团的界限进行了有益的探讨。这对有效打击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维护社会安定,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根据我国97年刑法第294条的规定,黑社会性质的组织是“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手段,有组织地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称霸一方,为非作恶,欺压、残害群众,严重破坏经济、社会生活秩序的组织”。由于这一条的规定比较笼统、抽象,为正确理解、适用有关法律,2000年12月5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  相似文献   

10.
"黑恶势力犯罪"主要包含了"黑社会性质组织"和"恶势力犯罪".其中,恶势力犯罪作为"扫黑除恶"中的典型犯罪类型,虽为黑社会性质组织的雏形,但是其已具备严重的社会危害性.目前,恶势力与黑社会性质组织不同,其并非单独罪名,仅作为量刑情节予以考虑.在具体实践中,往往出现恶势力与黑社会性质组织难以区分的问题,这些都不利于精准打...  相似文献   

11.
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的是社会的快速转型,但由于政治、经济体制改革不完善,法律体系不健全,导致社会转型过程中积累了诸多社会矛盾,在一定的条件下这些矛盾会以集体行动的方式非理性的表现出来,产生了所谓"群体性事件",对政治秩序、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产生了强烈冲击,有必要以法律的方式予以规制。本文分析了我国群体性事件的法律性质,提出了对群体性事件进行法律控制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唐士其 《国际政治研究》2005,(1):136-142,150
欧洲封建社会时期日耳曼人的习惯法是一种没有立法者的法律体系。正是这种法律体系在 欧洲的出现和长期实践使法治原则最终找到了其制度性的体现,也使政治和法律思想家最终从依靠某 个圣贤的"立法者"奠定法治基础这样一种在逻辑上必然没有结果的尝试中走了出来。同时,日耳曼 法通过具体的司法实践中对法律的解释使其逐步演化的方法,又为这种法律体系提供了独特的生命 力,使其能够在稳定中走向发展。  相似文献   

13.
<正>一、"官匪互动"机制(一)"官匪互动"的标志本文中的"官",指的是政府中的贪官,他们的行为不仅是个体的,也是集体的,代表了政府行为的负向特征。本文中的"匪",指的是具有"帮伙"和"非法组织"基本特征的黑社会以及组织成员。据报道,从2001年到2005年,中国打掉了700多个黑社会性质组织,保护伞官员超过千人。截至2014年9月,便有35000名官员涉贪被查。黑社会现象的涌现,促使笔者对"官匪互动"机制问题的研  相似文献   

14.
有别于青少年"法制教育",青少年"法治教育"在教育目标、教学手段、教学方式以及教育内容等方面有所发展。青少年法治教育,除了对青少年要进行法律知识的教育之外,应当培养其法治精神,树立法治理念、法治意识,从而建立青少年的法治信仰。培养青少年的法治理念、法治精神,树立法治信仰不是一蹴而就的,法治教育需要一个过程,需逐步推进。第一阶段是培养青少年对法律知识的认知。第二阶段是培养青少年的法治理念、法治意识。第三阶段是培养青少年的法治信仰。  相似文献   

15.
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关系的讨论自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伴随中国改革开放和法治发展持续了30多年,以"理想类型"的方法进行理论构建会发现影响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关系的三种范式,即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二元界分的"性质—归属"范式;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规范体系衔接的"功能—结构"范式;法治和系统语境下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一体化的"规范—系统"范式.每一次范式转换前都可能伴随着某种方法论的视角转变,以"理想类型"方式构建的经由"视角"到"范式"再到不同"范式"转换的链条,清晰地呈现了我国法治事业推进过程中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关联方式不断被理论和实践认知与改写的历程.三次范式转换从学理上勾画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构建的进路和图样.  相似文献   

16.
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政府信息传播工作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但针对国外政府信息传播的研究,在中国学术界还是一项新课题。作为具有悠久法治传统的国家,德国政府信息传播呈现出法治、透明、服务和有效的特点。在政治信息传播范畴内研究德国政府信息传播的概念、功能、机构和方式,并从历史的角度梳理其发展历程和法律边界,对正处于政府职能转型时期的中国具有特别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作为我们实现"中国梦"的未来生力军,其法律信仰关系建设成败。然其法律信仰却受到传统文化熏陶、法律教育缺位和社会法治现实洗礼的冲击,其法治漠视和法律信仰缺失的问题十分严重。文章通过理性审视其法律信仰现状,从诠释、认同、践行诸多方面探索大学生法律信仰培育体系的构建,帮助其跨越法律信仰的迷茫和危机。  相似文献   

18.
作为命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带有明显的法律方法论属性。从方法论的角度解题,需要对命题之中的"融入"进行恰当的理解。"融入"不是硬性推行,而是要找到符合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要求的进入方式。这就需要借鉴中外历史上已有的法律思维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找到适合的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的具体方法。立法是最为简单的融入方法,可以直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映到法律规定中;但立法也是一种必须审慎使用的方法,而且也无法解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的常态化问题。因此,通过司法、执法的方法,也就是通过法律解释、法律论证和法律修辞的方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才是最重要的。  相似文献   

19.
法哲学是关于法的最高形式的理论思维,是对法的基本问题的最高抽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直面法治中国建设的新情况新问题,从哲学的高度回答法的一般性问题,形成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法哲学观。这就是:中国法治必须立足国情走对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厘清德与法的关系,道德是法律的基础,法律是道德的保障;必须把握好党与法的关系,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法治;必须处理好权与法的关系,坚持法大于权、依法用权;必须处理好改革与法治的关系,坚持在法治下推进改革,在改革中完善法治;必须把握好良法与善治的关系,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必须把握好公正与法治的关系,公正是法治的生命,法治是公正的护卫。  相似文献   

20.
随着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向经济、政治领域的不断渗透,少数地方官员由袒护黑社会性质组织及其首领发展到公开半公开地组织、参与黑社会性质组织活动,成为不折不扣的黑社会性质组织老大。这种转变为“黑老大”意味着官员的腐败的目标正在由贪图享受转变为积累个人资本,预示着反腐道路将更艰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