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9月28日至10月中旬,以军进驻加沙北部,与巴激进势力之间爆发大规模的冲突.沙龙不顾国内外的反对声音,坚持推进代号为"赎罪日"的军事行动,直到10月中旬方从加沙北部撤军,并称今后还将不定期进入该地打击激进分子.期间,100多名巴勒斯坦人死亡,500多人受伤,以方也有伤亡.巴以自2000年9月底爆发大规模冲突以来,以方已有1000多人死亡,巴方也有2700多人死亡,双方伤者更是数以万计.此次冲突严重升级,再次给巴以人民刻下深深的创痛,巴以局势跌落低谷,巴以和谈遥遥无期.  相似文献   

2.
<正>由俄罗斯、伊朗、土耳其三国主导的阿斯塔纳和谈有效促成了叙利亚政府和反对派继续遵守停火承诺和之前达成的和谈共识。阿斯塔纳和谈或将超越日内瓦和谈,成为当前推动叙利亚危机政治解决的主要轨道。同时,这也折射出了叙利亚问题有关各方的具体考量和深度博弈。9月14—15日,由俄罗斯、伊朗、土耳其三国主导,叙利亚政府、叙利亚反对派武装代表,联合国、美国、约旦等观察员国共同参与的第六轮叙利亚问题阿斯塔纳和谈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召开。和谈气氛良  相似文献   

3.
纪春鹏 《当代世界》2010,(11):32-35,39
在美国大力斡旋下,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巴断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于2010年9月2日在华盛顿会晤,这标志着停滞了20个月之久的巴以直接谈判艰难重启。巴以恢复直谈是各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美、巴、以三方出于各自政治需要所作的外交抉择。  相似文献   

4.
翦铭 《南风窗》2014,(8):74-77
过去10年巴政府与反政府武装签署的和平协议,很少能维系3个月以上。这些和谈更多是增添了反政府武装的合法性,而且很快就被反政府势力破坏。这一次会不同吗?3月26~29日,巴基斯坦塔利班运动(简称巴塔)决策层与谢里夫政府的首次直接对话,以延长原定一个月的停火期,给外界新的希冀。这轮自2月初正式开启的和谈,在双方大打出手后一度濒临破裂,后因巴塔将"不久前的恐怖袭击"归咎于"第三方势力"  相似文献   

5.
第二次海湾战争尚未打响,9月19日的特拉维夫自杀性爆炸事件又搅乱了巴以一个多月的“相对平静”。以军以此为契机,再度围困阿拉法特,要求其交出藏匿在官邸内的50名被以军通缉的巴武装人员,同时想以恶劣的环境逼迫阿拉法特“自动流放”。 阿拉法特曾在今年4月的伯利恒圣诞教堂对峙事件中最终作了妥协,这次也不例外。三天不到,他就通过一名巴官员向埃及和约旦官员提出了一项妥协方案,给  相似文献   

6.
图说     
《工会博览》2010,(18):9-9
美国当地时间9月2日.在位于首都华盛顿的美国国务院,(从左到右)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和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巴斯出席巴以直接会谈启动仪式。  相似文献   

7.
哈马斯在选后一系列务实表态,可以看成其转变立场的先声或试图融入国际社会的试探。48%的以色列人表示愿意和一个其领导下的巴新政府对话。而占据主流地位约40年的法塔赫会否就此一蹶不振并最终瓦解,还是会与哈马斯捐弃前嫌、同台执政,从而最终完成巴以和谈、实现建国目标,均有待观察。  相似文献   

8.
进入3月、4月,巴以局势经历了剧烈起伏。3月22日,哈马斯精神领袖亚辛遭到以色列定点清除;4月14日,布什会见访美的以色列总理沙龙,首肯其单边计划,将其作为路线图计划的一部分;4月17日,沙龙再次指挥定点清除刚刚接任哈马斯加沙地带负责人的兰提斯,4月18日,沙龙在每周内阁例会上说,以将在撤离加沙地带前完成隔离墙建设。4次重大事件在不到一个月内发生,充分说明巴以局势所特有的变幻莫测性,引发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响。巴以紧张局势加上伊拉克乱局,显示中东局势的紧张链条正面临断裂,也猛烈揪扯着全球的敏感神经。  相似文献   

9.
佚名 《法制博览》2010,(20):80-80
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从延安飞抵重庆,参加国共和谈。有人向毛泽东提了一个尖锐而不太好回答的问题:“假如此次和谈失败,国共再度开战,毛先生有无信心战胜蒋先生?”  相似文献   

10.
2003年1月6日,斯里兰卡政 府和泰米尔伊拉姆猛虎组织的代表继去年12月初在挪威成功地进行第三次和谈后,继续在泰国就巩固停火协议、难民安置、解除猛虎组织武装等一系列问题进行协商。此前进行的第三次谈判取得突破性进展,双方同意建立一个联邦制国家并在泰米尔地区实行高度自治。去年11月25日,  相似文献   

11.
板球外交--印巴两国首脑推动和谈进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定于4月17日赴印观看印巴板球比赛,这是两国关系缓和的象征,也是两国和谈取得成果的延续.一年多来,在印巴两国首脑的推动下,缓解了2001年印度议会大厦遭袭后的双边紧张局势,开启并推动了两国和谈进程.  相似文献   

12.
艾平 《当代世界》2015,(3):36-38
<正>八、广交朋友2008年下半年,巴基斯坦政局继续动荡。8月18日,穆沙拉夫迫于内外压力,辞去总统职务。8月25日,穆斯林联盟(谢里夫派)宣布退出执政联盟,成为反对党。人民党联合人民民族党、伊斯兰神学会等继续执政。9月6日,巴举行总统选举,人民党联合主席、已故前总理贝·布托的丈夫扎尔达里当选总统。2009年初,在司法界及穆盟(谢里夫派)等政党的坚持下,原首席大法官伊夫  相似文献   

13.
郝笛  康婷婷 《工会博览》2010,(18):22-22
案情回放 刘女士于2009年9月14日到原告某公司处工作,9月22日双方签订劳动合同,合同约定刘女士的试用期为两个月,工作岗位为销售部副经理。  相似文献   

14.
2001年1月20日布什正式宣誓就任美国总统以来,美英空袭巴格达、鲍威尔首访中东、以新政府总理沙龙访美等几件大事,已初步显现美国新政府的中东政策走向.预计美国的西促和谈、东遏两伊的大政方针短期内不会有大的变动,但其协调中东和谈与维持对两伊制裁的方式和力度将会面临不同程度的调整.  相似文献   

15.
最新一轮巴以冲突中的许多迹象表明,巴以冲突即使没有反映出犹太复国主义和伊斯兰主义之间的一种文明冲突,但从巴勒斯坦人的角度来看也至少反映了巴以冲突的伊斯兰化。第一,巴勒斯坦人和其他分析家对2000年9月底爆发的敌对行动的称呼——“巴勒斯坦人的第二次起义”——表明了巴以冲突的伊斯兰化。阿克萨是一座位于耶路撒冷圣殿山上的清真寺的名字。圣殿山既是穆斯林的圣地,也是犹太人的圣地,第一轮暴力行为就发生在该地。大多数巴勒斯坦人声称,当时以色列反对派领导人沙龙造访该地引发了暴力活动。然而,以色列人和一些巴勒斯坦人声称暴力活…  相似文献   

16.
穆罕默德·阿巴斯(封面左)又名阿布·马赞,现年69岁。为巴勒斯坦民族解放事业,同阿拉法特等人一起创立了"法塔赫"组织。1980年进入巴解组织执委会,1984年任该组织泛阿拉伯事务部负责人,1995年7月当选巴解总书记至今。2003年4月29日出任巴自治政府首任总理,同年9月7日辞职。2004年11月11日阿拉法特逝世后,当选为巴解执委会主席。他一向被视为是巴解组织中的温和派人物。  相似文献   

17.
余国庆 《当代世界》2008,(11):34-36
2008年8月以来,埃及加大了调解巴以冲突的外交努力,频繁与巴勒斯坦各派别进行接触,引起国际社会关注。2008年10月8日,哈马斯政治局副主任穆萨·马祖克在开罗表示,埃及将邀请巴两大主要派别——哈马斯与法塔赫在近期举行会谈,为巴内部和解对话创造条件。10月14日,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对外表示,埃及已经向法塔赫和哈马斯提交了一份旨在解决双方政治分歧、实现和解的方案。  相似文献   

18.
彭念 《南风窗》2013,(4):82-83
在巴基斯坦国家问责局驳回最高法院的命令后,最高法院极为愤慨,强令要求反腐机构调查总理阿什拉夫贪腐案。就在这时,正在调查阿什拉夫贪腐案的国家问责局调查员费萨尔身亡……2013年1月15日,巴基斯坦最高法院以总理阿什拉夫在任职部长期间涉嫌腐败为由,下令逮捕阿什拉夫,由此拉开了最高法院与政府之间新一轮斗争的帷幕。与此同时,巴首都伊斯兰堡爆发了由宗教人士卡德里发起的大规模游行示威活动,矛头直指人民党政府。在巴大选即将来临之际,  相似文献   

19.
方洪 《工会博览》2004,(18):43-44
“你们一定要好好夸夸张经理,上任才两个月就把欠职工5个月的工资补发啦,还给每人200块钱过节费,吊装处3年都没见着过节钱啦,真不简单!”北京建工集团总承包二部吊装处的老张攥着200元钱激动地说。这是我们日前在采访中看到的一篇《夸夸咱们的好经理》文章的导语,真实记录了2002年9月28日早晨发生的一件事情。 采访中笔者还了解到,在党支部书  相似文献   

20.
<正>案情简介李某于2014年9月1日进入某机械制造公司工作,岗位为操作工。双方签订了一份为期一年的劳动合同,其中试用期三个月。劳动合同中约定,试用期期间月工资标准为2500元,试用期满后月工资标准为3000元。顺利通过了三个月的试用期,试用期期间公司也按照2500元的标准支付了李某工资。某天,李某在报纸上看到一年期的劳动合同最多只能约定两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