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中国海洋安全战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永明 《国际展望》2012,(4):1-12,137
为维护海洋安全,中国需要制定国家海洋安全战略。而海洋安全战略是国家海洋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应符合其目标。同时,中国特别应合理处理引发海洋安全的海洋问题,使其对我国和平发展进程及国家统一大业的影响或威胁降低到最低限度。海洋问题的管控直接关系到我国由区域性海洋大国向世界性海洋大国的转型,也关系到国家核心利益的维护。为此,进一步明确和完善我国的海洋政策及法律制度,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相似文献   

2.
雷墨 《南风窗》2013,(11):36-40
美国海洋战略是"经济驱动+战略跟进",两者互为因果、互为支撑,相得益彰。前苏联海上力量扩张属于"战略驱动"型,缺乏经济上的内在诱因,不具有可持续性。"未来20年,中国的大洋工作将立足资源、超越资源,确立中国在国际大洋事务中的强国地位。"这是今年5月8日发布的《中国海洋发展报告(2013)》对于中国海洋战略目标的表述。该报告出台次日,台湾渔民在  相似文献   

3.
胡家源 《南风窗》2007,(15):18-20
目前透露的信息是,人大法工委曾经邀请亚太经合组织对中国的环境状况包括海洋环境进行评估,有将环保局升级为环保部的初步设想。这样一来,由环保部门牵头进行海洋保护的可能性正在进一步增强。  相似文献   

4.
身份与权力:冷战后日本的海洋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本作为一个四面环海的群岛国家,其海洋战略几经沉浮,留下了丰富的遗产和深刻的教训。冷战结束后日本面临国家身份的迷茫,政府积极推动成为海洋国家,确定了"海洋立国"的综合战略,从海洋立法、机构设置、加强军备、强化日美同盟等领域进行全方位努力,并将中国视为其主要战略对手。日本的海洋战略对日本未来走向、东亚地区乃至整个亚太的安全都将产生重要影响,必须引起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5.
叶竹盛 《南风窗》2013,(11):48-50
"U型线"里面的海域既不是内水也不是领海,而是一种特殊的历史性水域,中国对其拥有历史性权利,比如捕鱼权。近年来,在中国南海、东海、黄海海域,纷争不断。除了外交、军事阵线的频繁动作,各国也常常诉诸国际法,最大化海洋和岛屿利益。但就像纷繁复杂的岛争和海洋划界争议一样,各国对国际法的解读和奉守的理念也存在各种歧异。中国在迈向海洋强国的进程中,应该如何理解国际法,尤其是《海洋法公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中共十八大报告指出:"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这是中国首次将"建设海洋强国"写入党的代表大会文件,说明中国领导集体对海洋问题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7.
中国既是一个陆地大国,也是一个海洋大国。独特的陆海复合地理位置注定了中国必须同时"海防"和"塞防"。俄罗斯与中国拥有漫长的共同边界线,故中俄关系直接影响到中国的陆上安全。对于中国来说,只有在陆权相对稳固的基础上,才能加快海权的建设。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建立不仅确保了中国陆地边境的安全,也为中国顺利解决海洋争端、维护海洋利益以及进一步发展海权事业奠定了必要的基础。中俄之间在未来相当长一个时期内的海权关系框架应是配合与协作。  相似文献   

8.
疯狂的广告     
刘齐 《法制博览》2010,(8):53-53
不要说中国不重视海洋,中国的海洋多了去了,过去是红海洋,现在是广告海洋。我不扛“造”,在广告海洋泡久了,泡出一身病。读报纸见广告,马上用手捂,沾一手油墨。费香皂,费擦手油。上街见广告,马上偏脸,偏猛了,偏出颈椎炎。  相似文献   

9.
田磊 《南风窗》2010,(22):92-93
在21世纪的第一个10年到来之时,中国的海洋强国之路终于从书斋开始走上执政者的布局谋划。但是,弊病丛生的科技创新体制能否真正撑起中国海洋强国的梦想,犹未可知。  相似文献   

10.
张墨宁 《南风窗》2014,(22):76-79
<正>中国虽然是一个陆海兼备的大国,但与其他大国相比,我们在地缘环境上存在先天不足。自然条件、资源禀赋,以及东西部发展的不平衡性等特点决定了中国地缘战略必然是"陆海统筹、东西并举、南北兼顾"。在当前的形势下,中国如何克服海洋方向地缘条件的先天不足,如何突破带有冷战思维的霸权国家的所谓岛链封堵,实现建设海洋强国的伟大目标?  相似文献   

11.
12.
黄艾未 《法制博览》2009,(15):48-51
“兰芳”,不是一个女孩子的名字,而是200多年前一群中国人在数千里之外的热带海洋岛屿上建立的自治体。他们在完全没有祖国支持的条件下,以惊人的意志,顽强求生。  相似文献   

13.
一、南海东海形势波涛汹涌,中国海洋维权稳步推进 菲律宾争夺中国黄岩岛花招迭出,中国高调设立三沙市,海洋维权迈出实质步伐。军事上,菲律宾与美国在菲南部海域举行“战备与训练合作”年度军事演习,阿基诺三世称将要求美国海军派遣间谍飞机协助监控南海争议区域,并宣布18亿美元的军购计划。菲参议院通过《菲律宾一澳大利亚访问部队协议》,允许澳大利亚在菲举行联合军事演习。  相似文献   

14.
一、中国日渐增强的自信钓鱼岛撞船事件只是中国在东亚的自信心正在逐渐增强这一大趋势的表现之一。这种自信源于美国力量的相对衰落和中国日益觉醒的大国意识。这一趋势的其他表现还包括中国人民解放军海上作战能力的增强,中国海洋能源开发活动的  相似文献   

15.
论闽台文化的海洋性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台湾与福建隔海相望,一衣带水,两岸文化有不少相同或相似之处,显著的海洋性特征即是其中之一。 一、闽台文化海洋性特征的表现形态 1.重工商 从总体上看,中华文化是典型的农耕文化,“以农为本”“重农抑商”几乎是三代以来朝朝相承的基本国策,并积淀为浓厚的文化心理。故  相似文献   

16.
正本文落笔的时间是2014年8月8日0时刚过,正好,谨以此文祝贺中海海员对外技术服务有限公司(MASES)成立30周年--30年前的今天,这个中国首家、规模最大的国际海员劳务外派公司宣告成立;并以此文向中国57万名海船海员致敬,因为有了他们,中国已经是世界海员人数总量第一大国,他们也成了中国海洋强国的坚实基点。  相似文献   

17.
石破 《南风窗》2012,(17):64-66
为什么中国渔船不在自己的沿近海作业,而喜欢跑那么远,冒着被别国扣押、逮捕的危险,进行赌博式的作业?从去年底的中韩渔业冲突以来,越来越多关于中国渔民遭到外国军警扣押的消息传回国内,韩国、日本、朝鲜一直到最近的俄罗斯,几乎所有周边海洋邻国都卷入其中。这些国际纠纷背后,是走向深海的中国远洋捕捞业和中国渔民日益艰难的生存环境。越界捕鱼遭遇追捕"我们有14条船去朝鲜东海岸捕捞鱿鱼,领导们都跟船出去了。"7月30日,在山东荣成市俚岛镇,杨晓君对《南风窗》记者说。他是当地一家"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办公室主任。  相似文献   

18.
<正>朝韩关系因天安舰事件持续紧张的时刻,美韩酝酿在黄海国际水域举行军演,勾起了北京对一个多世纪前日清战争、日俄战争以及60年前朝鲜战争的不愉快回忆。不仅如此,夏季是南海冲突事件的高发期,而近来美军将领相继就南海局势发出警告,美日又刚刚在南海举行了联合搜救演习,这些动向引起国人对海上安全前所未有的关注。  相似文献   

19.
刘佳  李双建 《国际展望》2012,(4):61-68,139
冷战结束后,美国一超独霸。为巩固和拓展其全球海洋利益,美国调整了自己的海洋战略,强化对全球海洋的实际管控。特别是新世纪以来,美国加强了在西太平洋海域的存在和制海权的掌握。本文探讨了美国海洋战略在政治、经济、军事安全领域的主要表现及其基本特征,初步分析了美国海洋战略调整和新动向对我国海洋权益产生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0.
庞中鹏 《当代世界》2014,(12):29-32
<正>近年来,日本与澳大利亚两国双边关系不断深化,双方高层互访频繁,两国在政治、安全与经济等各个领域加强了关系,其中表现尤为明显的是日澳在防务安全领域加强了合作关系。特别是在2014年,日澳两国高层会晤不断,双边防务合作关系出现了新的动向,值得关注。2014年日澳防务合作新动向2014年,日本与澳大利亚高层互访频繁,除政府首脑实现互访外,双方安全防务部门的互动也相当频繁,两国在军事技术共享、应对中国崛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