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何培育慈善公信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磊 《南风窗》2010,(23):32-35
从捐赠人、基金会再到受助组织,慈善事务三个最重要的环节都问题缠身,公信力的培育举步维艰,不必说公众的质疑,各个环节彼此之间的信任尚很难建立。  相似文献   

2.
田磊 《南风窗》2011,(16):18-20
一条郭美美的微博,就像蝴蝶扇动翅膀,扇动出来的是公民大众为主体的这样一个新公益时代。在今天,在公益问责上,公民大众的力量是最不能忽略的力量,慈善的小圈子应该张开双臂真心地欢迎这个时代。  相似文献   

3.
重塑慈善公信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2010年,可算是中国的慈善灰色的一年。玉树地震的善款风波、壹基金的身份之痛、陈光标的裸捐、巴比晚宴、《慈善法》草案的搁置、各式各样的诈捐传闻……2008年汶川地震带来的中国慈善事业的井喷式发展似乎进入了冷冻期。拨开其中的舆论硝烟和种种质疑,一个重要的议题摆在眼前,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慈善?  相似文献   

4.
章剑锋 《南风窗》2011,(20):62-64
慈善事业总共才发展了几年?问题还会不断地出现,匆忙出台一个法,过两年又会出现很多事情。整个事物的发展还没有到那个阶段,不必要。现阶段立法成本最低的就是出台慈善事业促进条例,我觉得再过五六年,可以立法。  相似文献   

5.
刘骥 《南风窗》2008,(14):96-96
地震释放了大地的能量,也释放了整个中国社会的能量。我们所有人,都在很短时间之内看到了中国社会在面临危机时集体行动的能力。这种集体行动的能力,不光是以国家为中心的组织动员能力,更多的还有社会自发的集体行动能力。不得不承认,面对社会自发的集体行动,国家各个层面多少都有些措手不及:如何协调来自民间的救援力量与资源?如何安排引导有组织的志愿者?如何容纳、组织如此巨大的社会力量?如何调整危机之下的国家与社会关系?  相似文献   

6.
名家评刊     
《南风窗》2010,(24):10-10
<正>用透明和自律重建公信力唐艺蕾(李连杰壹基金中国区合作发展部总监)2010年第23期的文章《如何培育慈善公信力?》道出了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的困境,制度环境、体制问题、社会资本的匮乏等等。而文章从公信力的视角去分析这困顿的现实,可谓切中要害。体制问题之解在哪里?开放权力、抓紧立法?当然美好,却总是步履维艰,道路漫长。文章指出捐赠人、基金会、受助机构三者之间的信任危机,那么政府怎么看呢?除了习惯性的对公民社会不放心,  相似文献   

7.
朱学东 《南风窗》2008,(11):3-3
5月12日,国难日,汶川7.8级地震,原本宁静的世界顷刻间坍塌破碎了,数万人被突如其来的灾难夺去了生命,数万人命悬一线。"最要紧的是抢救生命。"危机时刻,中国政府紧急动员,温家宝总理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救援部队和其他救援人员以及灾区的民众、志愿者甚至国际救援人员也纷纷加入了救援队伍。  相似文献   

8.
从基金会到第三部门,有多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军 《南风窗》2007,(3):35-37
有的“官办”基金会设立的目的是专门完成某项政府工作,实际上成为又一个政府部门。更多基金会的设立则是为了解决某些政府部门人员的位置、职务、待遇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