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8年4月2—4日,北约成员国首脑会议在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举行。本届峰会是北约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有26个成员国和20多个伙伴国和一些国际组织的代表参加。此次峰会除了召开北约最高级别会议——北大西洋理事会会议外,还召开了欧洲一大西洋伙伴关系理事会会议、北约一俄罗斯理事会会议以及北约一乌克兰委员会会议。本次会议主要讨论了北约东扩问题、阿富汗问题以及北约能力建设问题等三项议题。  相似文献   

2.
2012年5月20-21日,在芝加哥召开的北约成员国领导人第25次峰会落下帷幕.虽然峰会报告宣称取得了重要的成果,各方就北约防务建设、阿富汗问题与伙伴关系这三个主要议题达成多项共识[1],但就其实质而言,这更像是一场“华美”的展览秀,无论是老选手的卖力表演,还是新选手的粉墨登场,都难掩峰会背后的激烈争议与种种困境,反映出北约众口难调,需要重新定位战略目标的不争事实.  相似文献   

3.
《南风窗》2010,(23)
<正>据俄罗斯《商业日报》报道,俄外长拉夫罗夫提议俄罗斯与北约在里斯本北约年度峰会上签署一个合作协议。俄总统梅德韦杰夫11月将参加俄罗斯-北约理事会,力图  相似文献   

4.
2006年11月28-29日,北约在拉脱维亚首都里加召开了两年一次的首脑会议,北约26个成员国的11位总统、15位总理及北约秘书长夏侯雅伯与会.这是北约自2004年实现最大规模东扩以来在新成员国举行的首次峰会.会上讨论了阿富汗问题、北约能力建设、能源安全以及与非北约成员国合作关系等问题.此次会议后,北约未来的发展方向,北约与欧盟、与美国的关系等重大问题,北约未来新走向势必对国际形势和世界战略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美国两场“反恐战争”与帕西地缘政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帕米尔以西地区(本文简称为帕西地区),即帕米尔高原的西部地区及其以西的接邻地区,存在一个 由伊斯兰国家组成的次地区。进入21世纪之后,在本地区及接邻地区发生了两起战争,即阿富汗战争与伊拉 克战争。大国对本地区的态度以及本地区的国家在这两次战争中的态度较为引入注目。美国的战略图谋主 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出于反恐需要;二是为了牵制俄罗斯、中国;三是为了控制里海的石油资源。在阿富汗战 争时期,美俄之间在中亚既有角逐、竞争,也有合作、协调,美国与帕西各国之间也有利益交叉。但在伊拉克战 争期间,情况则有所不同,美国在本地区难有太大的作为。  相似文献   

6.
进入2013年,美国加快了从阿富汗撤军的步伐,阿富汗战争迫近尾声。然而,阿富汗重建仍面临安全局势恐遭逆转、政治和解举步维艰、经济发展难以持续等严峻挑战同时,美国、俄罗斯及印度、巴基斯坦和中亚国家等基于各自国家利益与地缘目标,反恐合作减少,而利益分歧加深,政策冲突加剧,这将对地区安全及地缘政治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7.
2006年是北约走向全球化的黄金年。4月27日,在保加利亚首都索非亚召开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非正式外长会议,为半年后的北约里加(拉脱维亚首都)峰会作准备。索非亚会议抛出了一个新命题,即加强与非成员国,如钉在俄罗斯脑门上的芬兰和瑞典,以及对中国和俄罗斯形成东面围堵之势的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和韩国等西太平洋国家的关系。这完全是美国自己的围堵战略的北约翻版。假如该命题得以成立,非成员国转换身份为成员国,也只是一步之遥,北约将重新在世界地图上划起敌我边界线。尽管多数的北约欧洲成员国对上述命题并不苟同,但北约南下的步伐倒是…  相似文献   

8.
何倩 《当代世界》2008,(12):53-55
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作为唯一的一个“极”,它在国际社会的权势处于顶点。但阿富汗战争余烬未冷,伊拉克战争又使美国颜面扫地,突如其来的金融风暴更使美国陷入了尴尬的境地。随着各国政治、经济、军事、科技力量的不断变化,作为一个“极”的美国似乎正逐渐失去曾经拥有的统治力。而俄罗斯、中国以及印度等新兴大国却成为潜在的“极”,再加上欧洲、日本等旧有大国,这一格局既非单极支配,亦非多极结构,是否预示着另一种“极”时代格局的到来?  相似文献   

9.
张力 《当代世界》2015,(1):60-63
<正>自冷战结束以来,地区多边机制在解决本地区的危机和冲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阿富汗的情况并不例外。自美国发动阿富汗反恐战争以来,国际社会已举行多次阿富汗问题会议,就阿富汗的稳定与重建、地区安全以及协调各方努力达成诸多共  相似文献   

10.
雷墨 《南风窗》2014,(12):26-28
<正>中国的亚洲安全观主张"亚洲问题亚洲化"、"任何国家都不应该谋求垄断地区安全事务",是对美国借亚洲同盟体系主导亚洲安全问题的一种直接回应。5月21日,第四次亚信峰会在上海举行。这次以"加强对话、信任与协作,共建和平、稳定与合作的新亚洲"为主题的峰会,被赋予亚信进程历史上具有  相似文献   

11.
2009年以来,阿富汗塔利班加强对北约部队的袭击力度,美军伤亡人数不断上升,奥巴马团队就增兵方案进行多次秘密讨论,12月1日才终于有了结果。当地时间1日晚奥巴马在西点军校发表全国讲话,宣布阿富汗战略的调整方案,其中包括2010年夏季之前向阿富汗增兵3万人以及美国从2011年7月开始逐步从阿富汗撤军。  相似文献   

12.
“9·11”事件后,美国与北约盟军出兵阿富汗,打垮了塔利班政权。但是,7年多过去了,美国和北约盟军付出了数以十亿计的美元,死伤了很多军人,还远没有达到战略目标。目前,美国在阿富汗仍驻有3.8万军队,加上北约的3万多军队,不断对塔利班残余力量进行追击和围剿。然而,塔利班不但没有被消灭,反而死灰复燃,  相似文献   

13.
姜锋 《当代世界》2024,(3):76-77
<正>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自2月起发动“坚定捍卫者2024”军事演习,这是冷战结束以来欧洲规模最大的军事演习,把从挪威到罗马尼亚的广大欧洲东部地区(即“北约东翼”)变成了针对俄罗斯的假想战场,激化了北约与俄罗斯之间的矛盾,将双方推向“战争边缘”。2月26日,  相似文献   

14.
2007年12月13日,欧盟领导人终于在里斯本峰会上签署了精简欧盟结构和决策程序的《欧盟改革条约》(里斯本条约),取代早已夭折的《欧盟宪法条约》。这样一部不再沿用《欧盟宪法条约》的名称,内容里也不会出现“宪法”字样的新条约,一旦获得27个成员国全体批准,将于2009年生效。欧盟领导人就《欧盟改革条约》的基本内容和原则达成了一致,  相似文献   

15.
在“9.11”事件后帕西地缘政治的新变化中,美国和俄罗斯的影响增强。塔利班倒台后,支持北方联盟的各有关方面在阿富汗的地位与影响力增强,而支持塔利班的巴基斯坦在阿富汗的地位与影响力下降。塔利班倒台后,美国会不会保持在中亚的军事存在,引人注目。美国对伊斯兰世界采取拉拢温和派、孤立激进派、打击极端派的政策,虽取得一定的“效果”,但矛盾始终存在。  相似文献   

16.
一、美国迎来奥巴马“2.0时代”,将面临诸多挑战 1月21日,奥巴马宣誓就职美国总统。作为美国第一位黑人总统,奥巴马在第一任期内表现中规中矩。尽管美国仍在遭受金融危机困扰,但经济保持了低速增长;结束了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一定程度上平息了美国民众对政府发动战争的不满。  相似文献   

17.
媒体     
《南风窗》2009,(9)
2【美】《时代》4月20日无望的战争美军进入阿富汗已经7年半了,但现在,美军仍在和已经被推翻的塔利班组织作战,而基地组织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交界的部落地区蓬勃发展。更糟糕的是,阿富汗的动荡威胁到了巴基斯坦的稳定,而巴基斯坦是  相似文献   

18.
正刚刚落幕的北约峰会,以进一步加强集体防御和威慑能力为牵引,实际上强化了与俄罗斯的军事对峙。对欧洲地缘局势的未来而言,具有根本影响的将是美国、欧盟和俄罗斯之间形成的三角关系的演变。三方的利益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还将不断磨合,其中既会有碰撞也会有协调。北约与俄罗斯新一轮地缘博弈,将对中国国家安全带来间接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60到70年代,阿富汗进行了以君主立宪为核心内容的宪政改革.在理性决策、利益主导基础上,美国对改革的政策经历了巨大转折.美国早期奉行“高度重视,积极鼓励,但避免正式、直接介入”的政策;当改革陷入危机、动荡加剧时,美国通过默许达乌德发动1973年政变重建秩序,放弃了对阿富汗宪政改革的支持.导致这种政策转变的重要原因是美国把对阿富汗秩序和稳定的追求置于优先于民主的地位,这一原则主导了美国对阿富汗宪政改革政策的制定、实施和演变.美国政策的调整加速了阿富汗宪政改革的失败;同时,美国对兴起于阿富汗宪政改革过程中的左翼力量没有重视,削弱了70年代后美国应对阿富汗局势变化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正>自美国总统奥巴马2009年12月1日在西点军校宣布向阿富汗增兵以来,美国的南亚战略进入了新一轮打打谈谈的循环。奥巴马就任前在竞选中许下的诺言正在逐渐演变为巨大的政治压力,因为阿富汗战争已沦为美国陷入时间最长的一场局部战争。奥巴马在西点军校花了不少篇幅辩论阿富汗之所以不同于越南的理由,现在看来,他并不需要这么做,阿富汗当然不是越南,只是其有可能比越南更困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