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若南 《南风窗》2007,(8):80-82
近来,顾彬已经成为在中国最具知名度的汉学家之一。他上一次引发热议是因为“德国之声”的一篇专访,国内媒体在转述的时候说,这位德国波恩大学汉学系主任以“中国当代文学是垃圾”等惊人之语,炮轰中国文学。顾彬后来澄清,媒体歪曲了他的  相似文献   

2.
父子关系 我与父亲的关系不很亲密,我从小就不知道父亲会帮助我排除学习上的困惑与烦恼,他也从不陪我们去看电影或戏剧,甚至从不和我们一起玩耍.我们平时很少能看到他,他当时处境困难,因为他要领导整个国家与美国及联合国对利比亚的制裁进行抗争.  相似文献   

3.
把这个世界清扫,给你一个清新的环境——我是一个清洁工,清洁你我他. 有人叫我舞蹈家,有人叫我书法家,每天忙碌在大街小巷,看日出日落,草绿花开,车来车往. 在现实生活中,没有人会驻足注视一个清洁工的舞蹈,他们惟恐避之不及,却忽视了一道美丽风景,一段优美的舞蹈,一幅最豪放的书法演示.这些过程的完美结果就是:干干净净.清清爽爽!  相似文献   

4.
邢少文 《南风窗》2010,(15):64-67
<正>"说我搅局是不全面的,首先是市场有这个低价的需要,我去满足它,究竟谁是搅局?这个‘局’最后应该是市场这个大局,是市场需要这个大局。我的出现是迎合了市场需要,我们的定位是自掏腰包的人。"不必讳言,王正华频繁地接受媒体采访是追求一种低成本的营销方式,"要不然机票怎么卖?"他说。与其他航空公司不同,他们既不经过中航信的售票系统,也没有通过代理,他们开发了自己的B2C售票系统。  相似文献   

5.
正他是曾利用自己空闲时间做志愿服务的义工,在一次出国考察慈善义工组织回国后,他毅然放弃自己体面的工作,一心扑在了公益事业上,立志要创造有中国特色的"义工"模式。他的事迹在北京乃至全国广为传诵,成为人们心中的时代道德楷模,并因此在2014年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以及在2016年被选为北京市丰台区人大代表。他就是北京市慈善义工联合会的发起人、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陈志斌。  相似文献   

6.
哈默博士是本世纪一位传奇式的商界风云人物,从列宁、罗斯福、肯尼迪、赫鲁晓夫到邓小平、撒切尔夫人、里根……半个多世纪以来的许多世界政治领袖和他有过交往。在这里,我们根据《哈默自传》改编他初涉商场的一部分,希望对读者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7.
正参加工作16年,有着12年的机关工作经验;担任工会主席,他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与方法;到任仅一年,他为职工建起了"实体化之家",他就是燕山石化公司炼油一厂党委书记、工会主席杜海平。"知"人心——多年与人打交道的工作经历,让他练就了擅于观察和捕捉职工思想动态的本领。来到炼油一厂工作以来,每天与职工谈心便为他的工作常态。办公室、会议室、操作间、装置现场……只要时间允许,他就会见缝  相似文献   

8.
正他与父亲一武一文,是新中国不多见的父子将军他曾是新中国第一批被派往西方发达国家的留学生他为中国海军信息化发展已奋斗了几十年他至今仍坚持应取消"科技进步奖"的观点他是国内最受欢迎的军事专家之一  相似文献   

9.
来自安徽农村的修车师傅小吴来京15年,在宣武区南线里小区门口修自行车也已经11年了.小吴不仅车修得好,服务态度一流,人更是热心,小区里谁家有什么事需要帮忙都爱找他,他也总是来者不拒,尽力而为.11年来,他帮小区居民做的好事数不胜数,搬东西、修门锁、换煤气、换水、代收邮件、照看物品,甚至帮老人上医院挂号、拿药,可以说,什么事都做过.小吴告诉记者,自己的父母都已过世,他来到这里这么多年,早就把小区居民当成了自己的邻居和亲人,“力所能及为大家做点事,我愿意,都是小事一桩.”也因此,小区里的人们都很喜欢这个整天油渍麻花的小伙子,大爷大妈们更是喜欢他,信任他,没事儿的时候,喜欢聚在他的修车摊前,晒晒太阳,聊聊家常.  相似文献   

10.
朱时春是著名演员朱时茂的弟弟.哥哥“举贤不避亲”,帮助曾经是农民、却对影视艺术执著追求的弟弟开始了导演生涯.迄今朱时春已经执导了电影《继母日记》和电视剧《军旗飘扬》.两兄弟的手足深情一时间传为佳话. 兄弟俩从小感情就深 1954年,朱时茂出生在山东烟台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1965年,朱时茂最小的弟弟朱时春出生.朱时春有4个哥哥、5个姐姐,朱时茂是他的三哥,他在兄弟中排行老五.朱时春出生48天时,父亲便因心脏病去世了,从此母亲拉扯着他们10个孩子艰难地过日子.为了给母亲分忧,兄弟姐妹们都想着法子做事帮母亲:时常去海边捡鲜海蛤、捉螃蟹、捕鱼,然后拿回家改善生活,或者拿到集市上去卖.  相似文献   

11.
他热爱家乡,热爱家乡的一草一木;他将人生中最宝贵的青春无私地奉献给了这片热土。他从过军、进过厂,从政多年后,最终又回到了工人队伍当中,成为了全区工人队伍的代言人。他说:我的人生好比是犁铧,一道犁痕,一道印迹,一番耕耘,一番收获!  相似文献   

12.
儿子喜欢听故事,在我看来,他不是一般的喜欢,简直就是超级故事迷。大概是儿子两三岁的时候,妻子对我说:“你那么会编故事,就讲点儿给儿子听嘛!”我想想也对,自己小的时候不是常坐在院子里听老人们讲故事吗?许多故事至今记忆犹新,有的甚至对我影响很大。于是,我开始试着给儿子讲故事,我本以为儿子那么小,什么也听不懂,可儿子一听  相似文献   

13.
“若白,原名杨葱龙,1968年生于湖南西渡。自小顽劣成性,如今亦呆亦狂,常迷途而不愿返。从深圳到广州,辗转流落,是命运的‘通缉犯’。现挟笔从商,企图从夹缝中站直自己。”我是偶然从一本名叫《情愿孤独》的诗集中读到上述介绍的,那时对若白其人我还一无所知。但是“通缉犯”三个字,使我产生了“抓住他”的念头。于是,几经周折,我找到了这位看起来有点呆、普通话说得也不标准、长得倒很气派的年轻人。我是湘西人。在我们那个小县城,家境算是不错了,父亲是个局的副局长。由于兄弟多,我妈妈操劳了大半辈,吃了许  相似文献   

14.
石破 《南风窗》2008,(7):41-43
"富人的提案是否合适,应该由政府判断。但我觉得,富人的钱是下面很多工人辛勤劳动为他挣的,他想得更多的应该是工人。富人当人大代表不是不可以,但不能光为他们自己说话——他们应该已经很满足了。"  相似文献   

15.
我是农民     
胡海舟 《法制博览》2009,(24):46-47
我是农民,我是农民的儿子。一个在北方长大的农民。  相似文献   

16.
朱德赢 《法制博览》2008,(10):12-13
当人顺着他本能的时候,他活着很安定,很快乐。 我从小是一个自闭的孩子,不爱和人说话,就一直在和虫玩。觉得很安全。到了一定年龄,虫没法满足我的观察欲望了,我开始观察人,常常走在巷子,看见一个公务员样子的男人,我就想上前去打他一巴掌,看他会如何?  相似文献   

17.
《南风窗》2016,(23)
正云秋的故事还在继续,或许还有着无数个云秋。今年5月份的时候,我的微信朋友圈里,李云秋把昵称改成了"小宝贝",头像也换成了一个小婴孩的照片。当时我一点都没意识到,我印象中那个龙阳村的小女孩,居然已经是头像中那个小婴孩的妈妈了。10月份,我先生带研究生从昆明出发,重返龙阳村做田野调查。我让他一定代我去访访云秋,看看她是否回到村里。先生到了村里当  相似文献   

18.
甄静慧 《南风窗》2014,(17):76-80
<正>很多年前就有人鼓动江明修出来参选,但家里人认为他一个清清白白、受人尊重的学者,何必跑去当人人都瞧不起的政客。这几年江明修对台湾的政治风气越来越忧心,开始坐不住—必须有人愿意"跳下去",哪怕把自己的手弄黑。  相似文献   

19.
正他是一名普普通通的职工、他是一名劳动模范、他是一名工匠、他是一名企业管理者、他是一名工会工作者……他们都有着各自不同的工作和生活,但他们都与工会有着不解之缘,让我们听他们讲述与工会的那些故事。  相似文献   

20.
阮军 《工会博览》2006,(10):38-38
一个陌生的地方,完全陌生的生活,我忽然觉得力不从心了。又是周末,我心里不由自主地罩上了孤寂。看了一会书,便看不下去了,心里莫名其妙的难受,好像有什么堵着,出了宿舍漫无目地走着。太阳很快就要落山了,一丝余辉挂在天际,放眼望去,是一座郁郁葱葱的山峦,没有一点入秋的意味。心中总是莫名地会涌起许多乱杂的想法。路上行人如织,我想生活也便如此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