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建设法治国家是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一环,也是提高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保障,要想提高我国法治建设的水平,最重要的就是使法治理念和规则意识深入人心,从而形成人人懂法、人人守法的良好局面。大学生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后备力量,对大学生进行法治观念和契约精神养成教育事是十分有必要的,通过实施相应的法治教育,可以提高大学生对法的认识,更好地遵守社会规则,有利于大学生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法治不容易     
赵灵敏 《南风窗》2008,(17):39-41
只要人民不断地依法诉求和抗争,那么各种社会矛盾就有可能纳人体制之内,通过政治的良性互动、明智的妥协以及修改法律的方式来解决,法治和民主才有可能"水到渠成"。  相似文献   

3.
饿死不做贼,屈死不告状这句谚语在当今社会的民间依然不断被人们所提起和践行。从古至今,中国传统礼法精神的传承与发展在中国底层社会的表象里不断浮现。人们对于道德的至高崇尚与现代法治权利意识的淡薄形成鲜明的对比。作为处于转型期的国家,中国社会法治精神在社会中的建设迫在眉睫。从而作为法治精神内核的挖掘和建构不得不成为当今社会所要建设的一项重大任务。  相似文献   

4.
在高职院校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当中,主要是将培养的注意力放在对高等级应用型人才上面。但是就现在的情况来说,高等级的应用型人才都是花费大量的精力在技能的训练上面,对于自身的法律素养有所忽视。如果高等级应用型人才对于法律方面的知识有所欠缺,就会导致学校开展的法律教育的有效性产生流失,对于我国法制建设工作产生阻碍。本文就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高职学生法治精神培养路径进行探究,介绍了高职院校培育法治精神的意义,高职院校法治精神文化发展的现状以及高职院校培育法治精神的途径和方法,旨在为推动我国法制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5.
自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法治中国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批示和重要讲话,法治建设被提到了新的战略高度。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为主题。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期,为什么要如此强调法治建设?应当如何把握法治中国的新内涵?法治中国有着怎样的内在精神与要求?法治中国建设又有着怎样的基本架构和基本路径?当前加快法治中国建设的重中之重是什么?应从哪些方面着力突破?针对这些问题,本刊特约请最高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加快建设法治中国研究课题组首席专家江必新教授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6.
张铁志 《南风窗》2011,(16):8-8
南方朔先生在《精英阶层要有该有的样子》一文中强调当个统治阶级,在言行举止和道德标准上就要有个统治阶级的样子,这当然没错。可问题是,如果他们没有样子怎么办?南先生说让他们自杀谢罪;可如果他们不自杀呢?不但不自杀,而且还洋洋得意地  相似文献   

7.
狄马 《南风窗》2011,(16):8
南方朔先生在《精英阶层要有该有的样子》一文中强调当个统治阶级,在言行举止和道德标准上就要有个统治阶级的样子,这当然没错。可问题是,如果他们没有样子怎么办?南先生说让他们自杀谢罪;可如果他们不自杀呢?不但不自杀,而且还洋洋得意地  相似文献   

8.
王苛军 《法制博览》2024,(11):142-144
大学生群体的法治观念水平会直接影响到国家法治社会建设和谐稳定的发展。本文关注了法治观念的基本概念及当代大学生法治观念培育面临的主要问题,针对大学生对法治社会建设认知不到位、法治观念理解不充分、法律知识应用能力不足和依法治校水平受限等问题,建议各高校通过优化大学生法治教育课程设置、营造良好的法律教育环境并搭建法律教育实践平台等方式,提升法律教育的时效性,提升大学生的法律信仰。  相似文献   

9.
全民普法是一项提高全民法律素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础性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一场深刻的革命,要加大全民普法力度。这一论述表明全民普法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国家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从法治中国背景下实现全民普法的意义和法治中国背景下实现全民普法的途径两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希望引起社会对全民普法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周宇 《法制博览》2023,(24):57-59
中国传统法家思想因其历史局限,不可能成为当下法治中国建设的主流话语,但先秦法家的“法治”基因却可以为法治中国建设提供历史资源。可以从中国传统法家思想中汲取有益合理的“营养”,建构到当前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建设中。通过对中国传统法家思想的归纳,对其演进变化的思考,结合当下法治中国建设的各项举措,为我国继续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提供镜鉴,为如何更好地建设法治国家开拓思路。  相似文献   

11.
《法制博览》2019,(29):215-216
基层是法治中国建设整体推进的基础环节,基层法治文化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或决定着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目标的实现。本文结合内蒙古自治区基层法治文化建设的实践和调研,深刻剖析了基层法治文化建设面临的现实困难,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对策和建议,为全面加强基层法治文化建设作出了有益探讨。  相似文献   

12.
在现代社会,由于立法权的确立特别是民主主权观念的兴起,对法治的含义只能进行相对的理解。现代社会的法治来自于一套相互作用的复合机制的保障,这些机制既包括制度性的、也包括观念性的,主要是对立法权的约束、司法独立、间接民主以及法治观念等等。总的来说,现代社会的法治取决于政治与法律这两种力量的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13.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网络文化推动了全球范围内不同思想文化的广泛交流,但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我国当代青年的民族认同感、自信心、责任感。在网络信息化的过程中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关键是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正确原则,探索新路径并加强网络信息基础建设与管理。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讲述宪法的重要性不单单只是宪法条文的法律规范和解释,更重要的是宪法的制宪当初所立下的宪法要完成的目标,所依附的宗旨和原则。法治的理念应该包含如何去贯彻和落实人民的意志和期望,同时不能忘记制宪者当初所立下的宪法理想和目标,而法治制度的建立更应该是为了实现宪法理想的法律上的一种秩序。  相似文献   

15.
吴木銮 《南风窗》2008,(17):52-53
法律不受尊重,就是社会贪污腐败的先兆。香港如果有什么主导的哲学的话,法治就是其中一个。近年来,上海与香港的比较可以说是一种显学。早年上海资本的南移造就了香港工业的繁荣,而香港的技术支持也对现在的上海发展有很大的帮助。因此,人们自然把她们称为姊妹城。尽管上海有越来越多的高楼大厦,但在权威机构发布的全球城市竞争力排行中与香港还有很大的  相似文献   

16.
唐凯 《法制博览》2022,(12):148-150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文明建设在我国一直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不仅被纳入"五位一体",司法上也颁布了许多相关的法律法规.我们要想建设良好的县域生态文明环境,需要做出多方面的努力,规则法律的建立与执行可以约束人的行为,生态环境治理也可以用规章制度与法律法规去约束.法律法规建立看似容易,但要真正落实、立法立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