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实主义、理想主义、法理主义一直是植根于美国外交实践的三大思想传统。早在几十年之前 ,美国著名的外交史学家、“遏制理论之父”乔治·凯南在其被称为“冷战圣经”的《美国外交 190 0— 195 0》一书中曾说 ,“根深蒂固、无所不在的道德主义与法治主义的观念曾一再阻碍了对国家利益的明确界定与有效追求” ,并倡导“从现实主义中寻找更理性、更沉思熟虑的国际政治观点”。①可见在美国外交史上早就存在着现实主义、理想主义与法理主义这三大思想传统的对立与协调。以此观察冷战后美国的对华政策不难发现 ,“以压促变”也好、“全面接触”也罢 ,美国的对华政策始终在这三大思想传统之间摇摆。然而 ,由于时代的发展以及国际政治现实的变化 ,美国对外政策的这几大思想传统及其在对华政策上的表现又有与以往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均势的理论化及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炜 《国际观察》2006,(1):55-60
均势和均势思想是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重要内容,均势理论则是国际关系理论中最长盛不衰的理论之一.均势思想来源于古老欧洲的政治经验和外交实践,亚里士多德、奥古斯丁、马基雅弗利、休谟和卢梭等著名学者堪称是均势思想史上的坐标,他们完成了"均势"从历史经验到国际体系构想的思想演进过程.20世纪以来,国际关系现实主义学派的兴起和发展推动了均势的理论化和系统化,摩根索、怀特、基辛格和沃尔兹等学者在均势概念、生成机理和功能等方面的学术论争使均势理论日臻成熟,奠定了均势理论作为现实主义学派基本逻辑的学理地位.  相似文献   

3.
外交理念是外交政策制定的理论依据和指导思想.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从美国立国之日起,始终贯穿于美国的外交政策与外交实践,构成了美国外交的特点.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对外交事务的看法虽然对立和分歧,但都是服务于美国国家利益的工具和手段,彼此相辅相成、互为补充.  相似文献   

4.
在全球化各国相互依赖的今天,尤其是在新的世界经济危机的当下,一方面需要各 国密切合作,共同面对和解决诸多经济、政治安全问题;另一方面也必须看到,合作与协商的 背后仍然是冲突与利益的交织。现实主义权力政治观仍然是国际政治中一种经久不衰的解释范 式。该理论在美国的外交战略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并对其当代外交实践产生了深远影响。美国历 届总统一贯奉行现实主义外交,并将其作为外交战略制定的依据。虽然奥巴马上台不久便提出 了“巧权力”外交理念,但其在世界各地区的外交行为仍然是秉承现实主义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2003年伊拉克战争之前,除俄罗斯和中国外,法、德等美国的欧洲盟国也纷纷采取外交行动,试图阻止美国发动这场战争。有学者由此认为世界上出现了“软均势”。本文介绍了“软均势论”的由来和内容;认为它反映了世界形势的变化,也是对美国单边主义的批评;并指出它具有合理性的一面,但在理论建构上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文章认为,软均势理论仍属于现实主义理论范畴,它的提出意味着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在当前有了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安倍政府对东盟的现实主义外交渗透着严重的"实力支配主义"及"利益至上原则",其战略目标不单纯是谋求维护及扩大日本在东盟地区的现实利益,更意图与东盟个别国家乃至东盟整体建立以合作应对中国威胁为基本价值观、以集体遏制中国发展为战略目标的同盟体系。自2012年末安倍政府上台以来,它就通过政治、经济、安全等多个维度对东盟国家展开全方位的现实主义外交。但必须指出的是,安倍政府对东盟的现实主义外交暴露出强烈的逐利性,同时,刻意追求对华均势的战略效果,凸显"继承性、破坏性、争议性、自我性"的严重缺陷。  相似文献   

7.
冷战后理想主义思潮的发展及其对美国外交政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是美国外交政策的主要指导理论。冷战结束后,理想主义的影响有所增长,这是导致中美关系复杂化的一个重要因素。理想主义思潮的发展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美国外交理论界对冷战结束的原因、冷战后美国所处的国际环境,以及新时期美国外交政策目标等问题的看法。了解这种背景有助于深化我们对美国有关外交政策的实质及其发展趋势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朱海燕 《东北亚论坛》2022,(5):28-43+127
“新时代现实主义外交”是日本岸田政府的外交新旗帜,它由三大支柱支撑:维护“普世价值”是其第一支柱,积极参与全球治理被视为第二支柱,“守护国民的生命与生活”则作为第三支柱。在宏观层面,“岸田外交”是日本在国际格局大调整的时代背景下最大限度追求国家利益的产物;在中观层面,它是日本追求“政治大国”地位在对外政策领域的总体规划;在微观层面,它是岸田个人政治理念与国内政治力学结构博弈的结果。在实践中,日本以“价值观”为政策导向,拓展与“共享价值观”国家间的政策协调,压缩价值观“异己”国家的政治空间;以追求国家利益为出发点,而非以解决全球问题、提供公共产品为价值追求,有选择地参与全球治理;最能体现“岸田外交”本质的是“守护国民”的外交举动。日本外交将地区安全局势作为达成国家安全战略目标的政策工具,绑架了日本与周边国家间关系,使其成为国内政治议程的附属品,这从根本上决定了中日关系将难以转圜向好。在俄乌冲突背景下,化解日本话语移植与政治挪用可能造成的风险,预防其摧毁中日关系的政治基础将成为中国外交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试论摩根索的均势理论及在当代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均势理论在摩根索国际政治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摩根索以人性本恶为最根本的理论前提,由此出发比先前的所有先驱都更系统地阐述了现实主义的各个基本信条,他特别强调通过均势来限制国际权势斗争,以便在保证国家独立和安全的同时谋求国际体系的稳定与和平。二战后变化了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赋予均势理论以新的含义,均势理论的范畴、方式和运转规则都表现出新的特征,若将均势作为国家战略的中、短期目标,或许并非完全没有意义,但若作为长期目标,其维护地区安全的作用就十分值得疑问。  相似文献   

10.
基辛格外交思想中有一个强烈的文化一国家模式理论,基辛格对俄罗斯(苏联)国家的文化的理解是建立在西方反俄思想传统的基础之上的,这一方面是由于其作为德国犹太移民的身份,另一方面也与他所接受的学术训练有关。同时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尖锐对峙的冷战格局是形成基辛格对俄战略观的重要外部因素。在基辛格的美国外交战略图景中,俄罗斯(苏联)国家始终是美国外交战略中永恒的对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