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解《易》从其哲学思想入手,着重辨析了《易》之宜思想所包含的宜时、宜空、宜义与利的内容;在此基础上指出,这一思想的思维特质在于其把事实世界和价值世界统一看待的“天人合一”思维模式, 并进一步分析了这种思想产生的内在和外在原因及其对中国传统哲学的影响和对指导今天生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周易>、<老子>都是儒道文化的元典,二书有关"道"、"器"关系的论析更是儒道文化中心的中心、关键的关键.<易>、<老>二书都是将宇宙三分的无形之道、有形之物、人为之器.它们一个对"器"是肯定的,一个对"器"是否定的;一个主张与自然并列,另外创造一个与自然同等辉煌的世界;一个主张向自然归依,实现与自然的兀然同化.  相似文献   

3.
《周易》早于西方明确地提出管理的权变理论,它强调管理应该依“时”、“位”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对策,但必须以遵守“中”道为原则。以《周易》中的《乾》、《革》两卦为例,它们体现了管理的灵活性与规律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4.
随着生态问题的突出,党和国家将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党章并摆在五位一体总布局的高度来论述,使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更加明确。生态文明建设旨在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其理论依据可追溯至《周易》天人合一观。天人合一观蕴含着对自然规律、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认识,挖掘其内在思想价值,尤其是整体的思维方式,对我们推进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方法论意义,并能为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内在的文化支撑与引导。  相似文献   

5.
“时”是《周易》中的一个重要观念 ,在“顺天而动 ,不失其时”的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之下 ,《周易》强调 :“时”本于“变” ,“时”即是“变”。在肯定“时”的本质即在于“变易”的同时 ,《周易》进一步提出“谨始慎终”忧患意识和“随时而动”的时效观念 ,强调“时”在现实人生中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6.
《周易》起源于古代戎羌部落周民族的数字崇拜宗教巫术,中经“数图易”阶段,最后发展为通行本《周易》的完成形态。《周易》是中国最古老的哲学著作。《周易》占筮术是最高级的巫术,不具有“科学预测”的功能。在中国历史上,《周易》及其占筮曾发挥过“决嫌疑,定犹豫”、“神道设教”和“通天下之志”的重要社会政治功能。在现代社会里,我们必须彻底清除《周易》占筮这种愚昧迷信的巫术,同时要大力发掘、弘扬《周易》的光辉哲学思想和无穷人生智慧,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7.
“德治”与“法治”的辩证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充分发挥德治与法治这两种调控手段在治国安邦中的重要作用,使之相互渗透、功能互补,必须努力做到道德法制化和法律道德化.一方面,要把道德义务按照立法程序转化为法律义务,赋予道德基本要求以国家的强制力;另一方面,法律要始终以道德信念、道德教化为基础,尽可能使道道德义务与法律义务相统一.  相似文献   

8.
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胜利的重要法宝。在统一战线概念中,"统"与"战"是两个核心构成要素,存在着辩证的关系。"统"是基于共同利益目标、有领导者领导的"统","战"是为实现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使命,并一直存在;"统"是"战"的基础,"战"促成进一步的"统"。"统"与"战"的辩证关系决定了做好新时代统战工作要加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既联合又斗争的策略,并构建大统战工作格局,提升统战工作效能,充分发挥统一战线凝心聚力优势作用。  相似文献   

9.
“法治”和“德治”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是辩证统一的。 “法治”和“德治”的区别主要在于: 其一,二者产生的时间不同。道德早在原始社会就出现了,法律则在奴隶社会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中法律则随着国家的消亡而消亡,道德则将继续存在,并在社会生活中起着较大的作用。 其二,实施的方法不同。“法治”的核心是依据法律来实现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它是由国家制定和公民  相似文献   

10.
11.
卢泰先生的《周易参伍筮法》和《理数不二学周易》,通过符合逻辑的周易本源筮法参伍之法的发现,剔除了不合逻辑大衍筮法对周易研究的宗教影响,实现了义理与演绎的统一,进而结束易学研究易理派与象数派长期分裂与争论的局面,对易学研究起到了拨乱反正、正本清源、继往开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当此跨世纪、大变动的年代,人类将致力于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开辟和平发展新纪元,世界格局正面临重新整合。伟大的时代任务向人们展示了光辉的前景,也凸显出前所未有的诸多问题。巨大的时代忧患,横旦在人类面前。为了开拓新的未来,把握新的机遇,迎接新的挑战,人们必须站在纵览历史发展总趋势的高度,鸟瞰可能出现的逆流险滩,  相似文献   

13.
和合文化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理念,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核心,是被普遍认同的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合文化与同心思想关系密切,和合文化是同心思想产生的文化基础和文化根源,和合文化的和而不同是同心思想的重要价值理念,和合文化中和处原理、和爱原理、和生原理等为同心思想的实际运用和发展提供了方法。  相似文献   

14.
《周易》和易学的主干是“易道”,我们学习、研究易学 ,目的是要从“易道”中寻求蕴含于其中的博大精深的智慧 ,重新理解和认识以易学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祛其糟粕 ,取其精华 ,继承和发扬易学所竭力弘扬的自强不息、进德修业的精神和极深研几、与时偕行的智慧 ,以此提高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  相似文献   

15.
和谐和发展的矛盾贯穿着事物发展进程的全局,二者互相依存,互为条件,和谐是发展的条件,发展是和谐的基础。和谐统领发展,发展构建和谐。在当下中国,深入理解和谐和发展的辩证关系对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三个有利于”与“三个代表”的内在联系,指出了“三个有利于”与“三个代表”的不同定位,从而揭示了“三个有利于”与“三个代表”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7.
《周易》以阴阳变化来说明宇宙万物的一切现象 ,通过占筮来揭示天道、人道、地道的变化规律 ,蕴含了企业用人之道 :“刚柔立本”的组织原则 ,因刚柔立本是《周易》的基础 ,也是组建管理机构的一条总原则 :“仁义守正”的用人原则 ;“聚人曰财”的激励原则。  相似文献   

18.
《周易》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活水,具有丰富而深沉的人文精神之内涵,《周易》包括经文和传文两个不同而又联系紧密的部分.《易经》的产生,与西周时期的社会环境、文化氛围密切相关,在卜筮与宗教巫术的文化背景下初步显示了古代先民的人文精神;《易传》则反映了战国时期人文主义高涨的文化背景,实现了由卜筮向义理和哲学思维的转化,体现了它的人文化成之价值理想.  相似文献   

19.
“勤廉”在这里指勤政、廉政。所谓勤政,一般指忠于职守、兢兢业业,“在其位谋其政”;所谓廉政,一般指为政清廉,不占不贪。总之,勤政廉政,就是指尽职尽责,清正廉明。勤政廉政,可以说自古以来就受到历代统治者、领导者的标榜、称颂,受到人民群众的  相似文献   

20.
作为“群经之首”的《周易》,被冯友兰先生誉为“中华民族的精神现象学”,深入分析,就可以发现《周易》蕴含了团结统一、中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