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道路交通事故认定过程中,事故发生时车辆速度的鉴定是事故认定中需要的重要依据。事故车速的确认是形成事故过程证据链中必要的环节,也是为办案机构提供事故方驾驶员在控制车速方面是否存在违规行为的重要证据。因此,在进行车速鉴定时要根据事故的形态和采集的信息,结合实际选择合理的车速计算方法。这里系统地归纳分析了交通事故车辆行驶速度的理论计算方法以及监控信息测定法和人体特征损伤分析法。  相似文献   

2.
处理交通事故离不开对车辆痕迹的分析。车辆痕迹是确定事故性质和事故发生过程的重要依据。分析常见事故形态下的车辆痕迹,可为及时、准确、顺利地处理事故提供强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利用K-均值聚类分析法和数据统计分析法,以G85银昆高速某路段2020年4月至2021年3月期间的交通事故为样本,分析交通事故的驾驶员驾龄、肇事车型、事故空间位置和环境等四维度特征,可以探析其发生规律。据此,降低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发生,应从加强驾驶员和车辆地管理、事故黑点路段地改造和行车环境地净化等方面积极预防。  相似文献   

4.
论交通事故车辆行驶速度的鉴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肇事车辆的车速鉴定是确定交通事故的性质、分析发生事故原因的重要证据.又是对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重要依据。根据牛顿运动学原理、车辆的结构、运动特性所进行的事故分析方法,在实际运用中具有计算过程简单、计算量小等优点,但无法对整个事故的过程进行模拟再现。为了适应《道路交通安全法》对道路交通事故处理提出的新要求,需要在事故分析车速鉴定计算中引入新的计算模型和理论,对事故分析计算进行研究、分析,使得事故分析结果更加客观、真实地还原事故过程。  相似文献   

5.
在高速公路上发生的交通事故中,追尾碰撞是常见的事故形态。如何根据送检材料对车辆碰撞时的瞬间行驶速度进行司法鉴定,是一个值得探索研究的课题。以对一起尾撞交通事故车速进行鉴定为例,为尾撞交通事故类车速鉴定提供素材,也为公安机关交通事故处理提供依据和案例。  相似文献   

6.
我国目前人、车、路矛盾十分突出,交通事故频繁,仅1993年,全国就发生交通事故242343件,死亡63508人,伤142251人,直接经济损失达数亿元。因此,改善交通状况、增强公民的法制观念、交通安全意识、下功夫压事故、保畅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 交通事故的原因和类型很多。本文仅对尾撞交通事故责任认定问题,进行一些探讨。尾撞事故作为交通事故中的一个类型,其危害性大、发生率高已引起了交通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据统计,全国发生的  相似文献   

7.
刮擦痕迹几乎可见于所有的交通事故现场,按照物证技术学原理,对刮擦痕迹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充分挖掘和解读痕迹的形成机理,不仅能够科学确定车辆的接触部位,分析交通事故发生状态,再现事故经过,还能认定肇事嫌疑车辆,为事故责任的认定提供科学依据,也可为肇事逃逸案件提供破案线索和定案依据。车辆类型结构、车身材质、车辆装载和运行方式、车辆机械故障、车辆的修复等是车辆因素中影响痕迹形成的重要成因。  相似文献   

8.
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中,机动车之间,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道路交通事故这两类事故,在司法实践中面临损害赔偿难的困惑。主要原因是责任人赔偿能力有限、双方难达成共识、道路交通肇事逃逸增多。增强保险意识,实现道路事故车辆风险转移,提高赔付能力,完善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立法工作和执行制度,启动诉前财产保全制度和社会救助基金制度,加大司法救助力度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故使公共交通客运中的“客伤事故”频繁发生。然而公安交通管理机关却将“客伤事故”排斥在“交通事故”范围之外。因此,每当一起“客伤事故”发生以后,现场得不到保护,客运部门又难以取证。所以,事故难以得到及时处理和解决。事后,“客伤事故”中的受害人则向客运部门索赔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责令客运部门赔偿受害人在“客伤事故”中所遭受的全部损失,公交客运公司则老是处于不利的局面。据杭州市客运总公司的统计,自去年初至今年5月底为止,已发生“客伤事故”350起,仅对“客伤事故”的赔款一项已经支出了60…  相似文献   

10.
高速公路分流区是事故多发路段,导致事故的因素多种多样。考察2013—2021年发生在四川省高速公路分流区的适用一般处理程序的486起道路交通事故样本,基于Logistic回归分析的研究结果显示,老年驾驶人、低驾龄驾驶人、载货汽车、超载车辆、潮湿路面、低能见度等因素对分流区事故的发生具有显著影响。因此,应从特殊驾驶人管理、货车联合监管、超载车辆治理、标志标线优化等方面采取措施,以降低该类区域事故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客观、公正、准确地处理交通肇事是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必须严格执行的基本办案原则,但其基础是证据——遗留在肇事现场的各种痕迹物证。交通肇事现场常见痕迹物证种类有形象特征痕迹、附着物痕迹、散落物痕迹。痕迹物证在交通肇事中的证据作用主要体现在判断交通事故的性质、提供缩小侦查范围的线索、刻画肇事者的有关特征、揭示事故发生过程和查找认定肇事车辆。  相似文献   

12.
在2006年12月21日至2007年12月20日期间,贵阳市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559起,造成241人残废,伤821人。重伤和死亡人员大多数为行人。事故高发于年初和年尾,每日10:00-12:00和6:00-8:00为事故高发时段。私家车违法肇事突出。前五位事故原因为超速行驶、违法超车、会车、不胺规定让行、违法占道行驶,今后要改变被动处理交通事故的思维定式,将应对交通事故的重心放到制度建设上来,从源头堵住导致交通事故多发的制度漏洞。  相似文献   

13.
道路外交通事故是指"车辆在道路以外通行时发生的事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在办理道路外交通事故时,要同处理道路交通事故一样,通过事故现场调查,最后出具《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或《道路交通事故证明》,交强险及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金对道路外交通事故同样适用。在事故现场调查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采取行政强制措施,但涉及同道路外交通事故有关的"违法"行为的行政处罚及追究刑事责任问题方面已超出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的职权范围,应当及时移送有关部门处理。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道路交通事故死亡案例特点,为预防事故的发生提供可靠消息和参考数据。方法将83例交通事故死亡的案例资料,按照死者性别、年龄、死亡原因、事故发生时间及地点、事故车辆类型等相关参数,进行法医流行病学分析。结果男性死者明显多于女性死者;死者年龄多见于30~60岁;案发时间以12~14时、18~20时最多,以秋、冬季节较多;死者主要交通行为方式分别为驾乘摩托车占39.5%,步行占23.6%,骑自行车占13.1%;肇事车辆主要为小轿车、货车、摩托车,分别占27.6%、26.2%、25.0%;案发地点以主干公路为主;死亡原因83.1%为颅脑损伤死亡。结论有关部门应加强城乡道路建设,加强机动车管理,降低交通事故死亡率。  相似文献   

15.
偷盗车辆、转借、租赁、挂靠、承包、擅自私用、分期付款买卖的车辆所发生的交通事故情形较多,交通事故赔偿责任主体的确定问题历来争议较大,是交通事故赔偿案中的难点,比较研究国外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主体,指出现行立法存在的不足,提出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几点建议,从理论上解决当前和今后发生交通事故赔偿主体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铁路交通运输业得到迅猛发展,但随之造成的铁路交通事故也逐渐增多,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如何科学、正确地从铁路交通事故现场中鉴别出命案,探索出现阶段铁路交通事故尸体损伤一般规律特点等,就成为铁路公安机关的一项迫切而又重要的任务。在铁路交通事故的尸体检验中,常常可发现附加伤。本文结合案例,对附加伤的特点进行分析研究,并对其在判明事故性质及正确处理事故中的作用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7.
交通事故处理工作作为社会管理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起到了维护交通秩序,维持社会安定的重要作用。在发生的交通事故中,车辆擦碰的轻微车物损失事故占很大比例,对这些交通事故进行快速处理既方便群众、减少交警的工作量,同时也缓解了交通堵塞。通过建立党组织和政府为领导核心、交警依法行政为依托、保险公司服务为基础的"三位一体"的社会管理新体制,优化社会资源,通过建立健全保险公司的快速理赔、交通事故现场快处快撤、驾驶人奖惩等保障机制,实现轻微道路交通事故快处、快撤、快赔。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蓬勃发展和车辆的不断增多,交通事故也在成倍增长。痕迹物证在查清事故事实、认定事故责任以及对违法者责任追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章对道路交通事故中现场勘查和物证提取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和总结。  相似文献   

19.
我国引进EDR技术后,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针对EDR技术在道路交通事故处理中的应用编制的了作业指导书。2017年新颁布了《机动车安全技术条件》(GB/7258—2017)。EDR数据技术在未来道路交通事故的处理上将有广泛应用。在一起碰撞过程较为复杂的道路交通事故的处理中应用该技术,其结果显示,根据事故车辆EDR数据,可以直接恢复车辆碰撞时的速度,能够确认事故车辆各部位痕迹的碰撞顺序,对于涉案者交通行为方式及车内乘车人员对应痕迹能够相互映证。EDR技术的应用目前在国内的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及司法鉴定领域尚处于初始阶段,在应用过程中应当有辩证眼光,注意克服其存在的不足,不断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20.
交通事故黑点的形成原因多种多样,每一个事故黑点都有其形成的最大诱因。作为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务,交通事故黑点的鉴别与整治是预防交通事故发生,减少交通事故损失的有效手段。针对交通事故黑点成因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提出通过粗集对交通事故黑点形成因素进行筛选,找到造成事故黑点的最大诱因,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整治,能够有效地节约时间和金钱,避免不必要的人力物力的浪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