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实际案例中,野外尸体被狗等动物撕咬破坏的情形时有发生,因在案件中无需确定或难以确定毁坏尸体的具体动物,因而很少需要对可疑动物消化道的可疑人体组织进行DNA检验。因案情需要,笔者检验了一例狗胃内提取的人体组织,从此例检验中我们可以分析动物胃内人体组织检验的一些条件和方法及意义。  相似文献   

2.
根据公安部《2004-2008年公安机关DNA数据库建设规划》要求,近年来,市局和刑侦支队领导加强对实验室管理,加大DNA实验室资金投入并取得明显成效,近期DNA室通过对柳江河中两具未知名尸进行DNA检验,确定死者身份,成功破获两起杀人案件。案例一:2005年8月30日晚,我市某宿舍楼发生一起特大杀人案,租住此处的覃某母子俩被人持刀杀死在屋内。经现场勘验,两名死者被人持锐器杀死在客厅内,在现场提取到大量血迹,在衣柜内衣物上提取的血迹经DNA检验排除两被害人,确定为犯罪嫌疑人更换衣服时遗留,犯罪嫌疑人在作案过程中受了伤。经侦查,李某有重…  相似文献   

3.
庄华 《公安理论与实践》2010,20(2):46-49,57
无名尸体身源查找是公安机关刑事侦查和治安工作中常见的棘手工作之一,除了可以直接通过指纹和DNA认定尸源外,辨认是最常用且最重要的尸源查找方法。成功辨认的一个重要前提是确定死者生前活动范围。因此,从发现尸体的现场出发,研究尸体特征、衣着特征和附着物等,可以推断死者的职业、生活区域等特征,有效缩小死者生前活动范围,从而选择更为准确的辨认范围,提高无名尸体身源查找的效率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简要介绍呋喃丹的物理、化学性质及检验方法。采用直接提取法对常见检材进行提取,使用GC/MS方法对其进行定性分析,以呋喃丹的特征质谱图作为定性依据,从生物检材中检出呋喃丹。该方法简便、易行、准确,可用于案件检验。  相似文献   

5.
探讨微波消解法检验硅藻在实际案例中的应用,可为法医工作者使用该方法检验硅藻提供参考。用微波消解法对送检的2015年1月及2014年10月两起实际案例中的9份检材进行消化,观察该方法的消解效果及镜检结果,检材完全消解,消解液呈现无色、黄色及淡绿色的透明状态;20×60倍镜下检出硅藻呈现形态完整、种类多样、数量充足的特点。单纯从实验结果入手:可以判定2015年1月案件中死者为溺死,但无法判定溺死地点;难于判定2014年10月案件中死者是否为溺死。使用微波消解法检验硅藻面临着如何保证硅藻完整性,如何提高该方法在法律层面可操作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一套以计算机为核心所构成的计算机辅助文件检验系统及其在实际案例中的应用情况 ,它弥补了以往红外文检仪、电视比对显微镜存在图像无法出硬拷贝作为证据的不足 ,同时与特种照相法相比又有成功率高、速度快等优势。文章在分析该系统功能的基础上 ,对其应用前景等作了思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一套以计算机为核心所构成的计算机辅助文件检验系统及其在实际案例中的应用情况 ,它弥补了以往红外文检仪、电视比对显微镜存在图像无法出硬拷贝作为证据的不足 ,同时与特种照相法相比又有成功率高、速度快等优势。文章在分析该系统功能的基础上 ,对其应用前景等作了思考。  相似文献   

8.
白骨案件是一种疑难、复杂案件,可资利用的侦查要素比较少,常规侦查方法常常难以奏效,容易形成侦查僵局。数据挖掘作为一种比较高级的侦查方法,包括多种挖掘技术,在白骨案件侦查中可以运用一种或者多种挖掘技术进行数据挖掘。数据挖掘主要有痕迹物品数据挖掘、生物检材数据挖掘和电磁信息痕迹数据挖掘。数据挖掘具有查明被害人身源,破解侦查僵局,发现案件线索,确定侦查方向,发现证据材料,支持诉讼证明等作用。数据挖掘离不开理论基础、软件基础和硬件基础,离开了各种基础支撑,数据挖掘则无法进行。  相似文献   

9.
在刑事侦查工作中,常遇到无名尸体或无名骨骸,为确定死者身源和查找认定犯罪嫌疑人提供科学依据都需要个人识别鉴定。个人识别的主要依据是人体形态结构、物质成份、活动习惯特征、人体的附属物品等。  相似文献   

10.
探索从微量植物检材中提取DNA的有效方法,并尝试应用于法庭科学实践。方法:采用优化改良的硅珠法,从10种不同的植物叶子中提取DNA(8种常见植物,2种毒品原植物)。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琼脂糖凝胶电泳、PCR扩增及限制性内切酶消化对提取的DNA进行检测;最后以实际案例中的植物检材为研究对象,验证提取方法。结果:通过该方法提取的植物DNA纯度较高,质量较好。PCR扩增的条带清晰、明亮,无杂带。结论:该方法可有效去除次生物质对DNA的干扰,提取的基因组DNA可满足PCR扩增及以PCR为基础的实验需要,可以应用于法庭科学实践。  相似文献   

11.
日常工作中,常有些案件的凶器被犯罪嫌疑人在作案后洗过或将其丢弃在荒郊野外的,案件排查中或嫌疑人被抓获后根据其交代找到这些凶器时已时隔数日或数月,刀刃上的血迹已无法用肉眼辨别,给STR分型增加了难度,多数已失去检验机会。笔者结合3个案例,对刀刃上微量检材进行STR检验分型。具体情况如下:案例1:2004年12月,某县发生一起凶杀案,嫌疑人将作案工具扔在雪地里。三个月后,嫌疑人被抓获,供出作案工具丢弃地点。作案工具为单刃不锈钢刀,木制刀柄,刀刃上有锈迹。案例2:2005年9月4日,某区发生一起凶杀案。7天后,嫌疑人被抓获,从其身上搜出…  相似文献   

12.
个人识别是法医鉴定和物证鉴定的重要内容,为刑事侦查确定死者的身源和查找认定犯罪嫌疑人提供科学证据,为意外事故遇难者的遗体识别提供科学依据。一般个人识别主要是依据人体的正常物质成份、形态结构和活动习惯特征,但是人体受到损伤、疾病、医治及预防措施后,其人体的一些正常个体特征将发生变化,并可产生新的个体特征——伤病残及防治个体特征,而且在一定时期内相对稳定,可作为个人识别的依据。因而在个人识别鉴定中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3.
职工福利费属于职工薪酬的范围,新准则规定除医疗保险以外的其他福利性费用,由企业自主决定提取福利费或是据实列支。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先提取后使用的方法,但提取比例由企业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合理确定,期末进行调整。文章对职工福利费先提后用和据实列支两种会计处理方法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4.
职工在用人单位工作十年以上,用人单位应为职工缴纳失业保险费。用人单位未按规定为职工在其单位工作期间投保失业保险,后又强令职工下岗,造成职工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因而无法办理失业保险补缴手续,致使职工无法享受失业保险费,失去依法从国家和社会所应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对此,用人单位理应赔偿职工本应享有的失业保险金损失。  相似文献   

15.
同版腐蚀工艺所制作的印章有着惊人的相同之处,其检验方法有别于传统观念上的检验方法。本文描述了同版腐蚀的工艺特点,并结合实际案例对该制作印章的检验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6.
虽然传统拍照、石膏制模等手段能够满足立体足迹提取的基本要求,但对于立体足迹的分析缺少必要的支持与技术手段,缺少精度,无法实现计算机的识别与测量分析。因此,如何将立体足迹进行采集,形成数字影像通过计算机识别和数据分析就成为了足迹检验这门学科的必然发展趋势。立体足迹提取检验系统即是计算机定量化提取、检验立体足迹的系统。  相似文献   

17.
抓好禁吸戒毒工作是一件事关维护社会政治稳定和治安稳定的大事 ,是维护老百姓的利益工程。陆良县的劳动康复戒毒———农场式戒毒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其从戒毒所封闭式的戒毒管理发展到半开放型农场式的戒毒形式 ,变外循环为内循环。使戒毒人员思想稳定 ,身体康复 ,集体荣誉感增强 ,生活经费得到保障 ,真正达到劳动康复、以劳补所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公安机关在办理重大案件,特别是在办理具有难度的案件中,微量物证的DNA检验对整个案件的侦破能起到关键作用。微量物证具有肉眼无法识别、难发现、难提取、易污染、易破坏的特点,造成微量物证提取和检验的困难。"6.3"案件中对剪刀上微量物证的DNA检验是案件侦破中的一个很重要环节,对指导相关案件检验具有重要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9.
进入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需求也呈现出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特点。国有企业如何顺应职工新期待,构建服务职工的工作体系,是亟需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文章从哲学、行为学、政治经济学三个维度,论证了构建服务职工工作体系的理论支撑和现实需要,并在理论溯源的基础上,对构建服务职工工作体系的内涵特点和架构路径进行研究,提出了构建以职工物质性服务、精神性服务、发展性服务“三位一体”的MSD服务职工工作体系,并以中国石油重庆销售公司的创新实践为案例进行了实证分析,总结出“十大服务保障机制和配套制度”,以期从理论、实践、制度层面为国有企业构建服务职工工作体系提供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0.
火灾现场具有暴露性、破坏性、复杂性等特点,其现场勘查的重点是准确确定起火点,从而发现和提取燃烧残留物等相关痕迹、物证。实践中通过用萃取法、活性碳纤维吸附法、化学衍生化法等方法提取火灾现场中的助燃剂,采用薄板层析法、光谱、光度分析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高分辨裂解色谱法等方法对火灾现场燃烧残留物中的助燃剂进行检验,为缩小侦查范围,侦破纵火案件提供有力证据,是为法庭提供科学证据的有效途径和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