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在实际案例中,野外尸体被狗等动物撕咬破坏的情形时有发生,因在案件中无需确定或难以确定毁坏尸体的具体动物,因而很少需要对可疑动物消化道的可疑人体组织进行DNA检验。因案情需要,笔者检验了一例狗胃内提取的人体组织,从此例检验中我们可以分析动物胃内人体组织检验的一些条件和方法及意义。  相似文献   

2.
DNA指纹图在法医学中的应用,主要是利用α-珠蛋白-3'-HVR探针通过非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方法,对济南地区无关个体血液进行了DNA指纹图分析,获得了清晰、高度个体差异的DNA指纹图;同一个体的不同组织的DNA指纹图均相同,具有稳定性;对三代家系的分析符合Hardy-Weinberg规律;研究排除了混合斑中女性细胞的干扰,成功地鉴别了混合斑中精子DNA指纹图;并对不同浓度的DNA进行了梯度检测,确立了DNA的最小检出量;通过对人体血液、精斑、混合斑、人体组织等生物检材在实际案件的应用证明,该技术在混合斑检验、亲子鉴定等个人识别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DNA检验技术的迅速发展,可疑人体脱落细胞的检测正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各类案件的侦破中。这对于犯罪嫌疑人戴手套作案大量的入室盗窃案件,,给传统的利用掌、指纹破案带来了极大困难,通过正确利用DNA检验技术对盗窃案件现场的各种微量人体生物物证进行检验比对,能为该类案件的侦破提供新的强力支持,为成功侦破案件发挥了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4.
与人体接触过的衣物、物品上常常附有人体脱落的上皮细胞成分。在刑事案件现场勘查中,经常会发现罪犯遗留在现场的衣物等物证,如能成功地对有关物品上粘附的脱落上皮细胞进行DNA检验,便可为案件的侦查和审判提供重要的线索和证据。而这类检材检验成功的关键是脱落细胞的采集和DNA提取。本文作者采用负压吸附技术对数十起案件中罪犯现场遗留物品上的脱落细胞进行了成功检验。  相似文献   

5.
利用DNA检验技术对相关的生物物证进行个体识别是法医DNA技术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实际检验工作中,我们利用DNA技术为大量案件的侦查提供了线索,为审判提供了大量的科学证据,但发现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着一些容易忽视的问题。下面就应用DNA检验技术进行个体识别的问题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6.
刑事案件的现场一般会遗留有受害人及嫌疑人的DNA生物检材,要成功检验这些DNA检材并将其转化为证据,如何发现、提取DNA检材就显得至关重要.刑事案件中适合DNA检验的生物检材包括血液(痕)、精液(斑)、唾液(斑)、脱落上皮细胞、毛发、组织、骨骼等.  相似文献   

7.
牙齿痕迹检验与手印、足迹等痕迹的检验一样,高质量的检验结论离不开高质量的痕迹样本,牙齿痕迹样本应该一次制作完成,特征反映稳定清晰,具有较好的可保存性。  相似文献   

8.
对于高度腐败或白骨化尸体,肋软骨、指甲、长骨、牙齿均可作为DNA检材,常用的是肋软骨和长骨。笔者在检验一例杀人埋尸的案子中,对掩埋一年多已完全白骨化尸体指甲,应用二次抽提法,获得了良好的DNA STR分型。1、案情2004年5月,我市破获1起杀人案,尸体被掩埋在土里一年多,已完全  相似文献   

9.
利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方法,分析确定遗留牙齿痕迹是一种有效的痕迹检验手段。牙齿痕迹检验计算机系统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功能:1.痕迹图像处理;2.牙齿痕迹的图像检测;3.牙齿痕迹图文库管理。本文将介绍计算机在牙齿痕迹检验中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10.
DNA实验室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体系包括了DNA检验的各个环节,以确保DNA检验分型的正确性、可比性和数据的完整性.该体系由人员要素、建立实验室各类档案等5个部分组成,在DNA实验室检验中产生的错误有物证采集来源污染、外源性掺如污染等,在DNA实验室检验鉴定程序及流程也会产生物证处置流向不清等错误.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统计、比较不同载体脱落细胞检验成功率,提示现场勘查人员重视对检出率较高的生物检材注意发现提取,在案件侦破中充分利用这些检材。方法统计实验室05-09年所检验的含脱落细胞类检材的检验方法、检验成功率。结果衣物、鞋帽、手套、梳子、刮胡刀等个人生活用品类检材,各种咬食后食物(果物)、饮料瓶,使用过的绳索等检验成功率高。结论衣物、鞋帽、手套、梳子、刮胡刀、咬食过的食物(果物)、饮料瓶、使用过的绳索等人体接触过的物品能成功进行DNA检验,现场检查勘验时应注意发现提取。  相似文献   

12.
由于技术局限、环境对样本的影响、DNA分型技术误差、人为操作错误、污染等原因,可能导致DNA鉴定发生误差。侵权行为可能发生在DNA鉴定的采样、保存、检验等各个环节。构建有关DNA鉴定目的与适用范围、检验样本来源、采样机构和采样人、采样程序及方法、样本保存和销毁、庭审质证等必要的法律规制框架,建立健全有关科学技术标准、规范,可以防范DNA鉴定侵权,避免DNA鉴定发生误差。  相似文献   

13.
由于技术局限、环境对样本的影响、DNA分型技术误差、人为操作错误、污染等原因,可能导致DNA鉴定发生误差。侵权行为可能发生在DNA鉴定的采样、保存、检验等各个环节。构建有关DNA鉴定目的与适用范围、检验样本来源、采样机构和采样人、采样程序及方法、样本保存和销毁、庭审质证等必要的法律规制框架,建立健全有关科学技术标准、规范,可以防范DNA鉴定侵权,避免DNA鉴定发生误差。  相似文献   

14.
随着法医DNA检验技术的发展,DNA检验技术在法庭科学证据方面和侦查破案、预防犯罪、错案纠正等司法实践活动中逐渐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它的失误也有可能导致冤假错案的发生,其根本原因往往不是技术问题,而是实验室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和工作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实现预防DNA错案的根本途径在于建立一套完善的DNA检验的质量控制体系,实行严格的数据上报审核和比中复核制度及激励、追责制度,加强人员教育培训等,DNA检验质量控制还需要办案部门和DNA检验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共同努力,是需要人和制度完美结合才能实施运行的一项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15.
DNA物证的提取、保存,是DNA物证进行检验鉴定的首要环节,也是建立健全全国DNA实验室及DNA人员数据库的重要保证。尽可能地避免DNA检材受到污染,是减少重新检验鉴定的次数、降低实验成本的有效途径,对得出科学鉴定意见、指导案件侦破有着重大意义。从DNA物证提取检验过程中技术人员的操作污染,解剖室、DNA实验室环境污染两方面探讨污染源,以期寻找规避和预防DNA检材污染的系统防范对策,提高现场勘查技术人员及实验室工作人员对DNA检材保护意识,规范对DNA检材的提取、保存和检验等环节的操作程序,保障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DNA检材的客观真实。  相似文献   

16.
在刑事案件的法医物证检验中,经常需要对人的血液、精液、人体组织以及血斑、精斑等生物检材作个人识别.目前检验血液或血斑有各种血型、红细胞酶型、血清蛋白型、白细胞抗原(H2A)等数十种方法;精液和精斑有ABO型血型、PGM_1酶型等几种  相似文献   

17.
死亡时间的推断(PMI)一直是法医学领域最重要且复杂的课题,为此人们应用各种手段做了大量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进展。其中根据骨骼、牙齿推断死亡时间的可靠性已经得到大量实验结果的证实。本文总结了近年来法医学中根据牙齿、骨骼等死后变化情况推断死亡时间的研究进展,大量研究资料表明:骨骼、牙齿的死后变化与死亡时间有高度的相关性,尤其对于腐败尸体,有望成为今后法医学死亡时间推断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8.
南昌市公安局刑科所是南昌市刑事技术的核心部门,现有技术民警28名,其中拥有博士学位者1人,硕士学位者5人,17人拥有高级职称,6人有中级职称。刑科所下设五个副科级室。开展了法医病理、法医DNA、法医活体检验、痕迹检验,指纹鉴定、文件检验、理化检验、影像检验、电子物证、心理测试等检验鉴定工作,并配有VSC-5000型文检仪、莱卡显微镜、DNA测序仪、病理切片机、DNA扩增仪、DNA测序仪、气相色谱仪、气质联用仪、非线性图像编辑系统、电子物证工作站、心理测试仪等一大批先进的仪器设备,承担了南昌市重特大刑事案件的现场勘查和各类案件的检验鉴定工作。  相似文献   

19.
以年龄在20~25周岁的500人为样本进行实验,用单反相机固定500人的牙齿形态,细致观察牙齿近中错位、远中错位、高位、低位、舌向错位、唇向错位、扭转错位和斜轴、易位等九种错位特征,通过统计这九种错位特征在这500人样本中出现的次数及概率,从而求出似然比值。通过实例及比对AFSP言语形式的似然比级别,发现几处错位特征的似然比之积的值很大,这证明似然比证据评估体系在牙齿痕迹检验鉴定中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20.
根据公安部《2004-2008年公安机关DNA数据库建设规划》要求,近年来,市局和刑侦支队领导加强对实验室管理,加大DNA实验室资金投入并取得明显成效,近期DNA室通过对柳江河中两具未知名尸进行DNA检验,确定死者身份,成功破获两起杀人案件。案例一:2005年8月30日晚,我市某宿舍楼发生一起特大杀人案,租住此处的覃某母子俩被人持刀杀死在屋内。经现场勘验,两名死者被人持锐器杀死在客厅内,在现场提取到大量血迹,在衣柜内衣物上提取的血迹经DNA检验排除两被害人,确定为犯罪嫌疑人更换衣服时遗留,犯罪嫌疑人在作案过程中受了伤。经侦查,李某有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