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9 毫秒
1.
瞭望哨     
《瞭望》1997,(1)
最近,山西某地区一个负责税收、财务、物价大检查的检查小组,发生了严重的受贿案,20人的检查小组有15人收受贿赂,其中又以检查队长为甚。这个检查组虽受到有关部门的严处,但由此暴露出来的问题却发人深思。全国每年有数不清的检查组,在各条战线、各个行业发挥着督促检查的作用,但由于一些检查组权力处于失控状态,就不可避免地要发生这样或那样的腐败。有些问题百出的单位正是看准了这一点,不惜代价应付检查组,花血本过关者  相似文献   

2.
瞭望哨     
《瞭望》1990,(14)
笔者在税收、财务、物价大检查的工作中发现,当前有不少单位用公款支付应由个人交纳的个人收入调节税。比如,某文化部门,从天津聘请了几位“名演员”到本县演出,在支付演员报酬时并未按规定扣缴税金,而是事后从本部门管理费中予以报销。问他们是何缘故,则说:“现在名演员请来不易,如果再让人家交税岂不是难上加难。”再如,某街道承包厂长当交5000余  相似文献   

3.
去冬今春以来,物价上涨过度,引起全社会各界普遍关注,国务院及时作出开展全国物价大检查的决定,得到广大群众衷心拥护。人们寄希望于这次物价大检查能够使物价上涨的势头得到遏制,迫切要求政府有关部门严肃查处乱涨价、乱收费行为,以切实做到推进改革、促进发展、维护稳定。 现在,分赴全国各地、为期近一个月的六路物价大检查小组已经回到北京,本文现将这次物价大检查的主要成果、发现的问题以及下一步如何动作的意见,向广大读者作一报告。 主要成效:伴随各项调控措施的落实和物价大检查,全国物价上涨甚快的势头开始回落。 目前物价大检查已在全国各地全面铺开,在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搞得好的和比较好的约占2/3,现已取得的初步成效主要表现在: ——提高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价格必须进行调控管理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莫斯科专电 1992年伊始,俄罗斯全面放开物价,主要食品的实际价格失去控制,扶摇直上,城镇居民叫苦不迭。 在去年10月28日举行的俄罗斯第5次人民代表大会上,叶利钦总统宣布,为摆脱严重的经济危机,政府将采取一项“最令人痛苦的措施:在今年内一次性放开物价”。他强调,一次性放开物价是“艰难  相似文献   

5.
帐号成灾亟待整治●解国记桂娟记者最近到河南省税收财务大检查办公室采访,有关负责同志拿出一份检查报告表格介绍:原来这上面只设计了填写一个帐号的空格,后来增设为三个。如今这三个根本不够用;在郑州市一家税务机关,记者看到检查记录表所留的填写帐号用空白更大,...  相似文献   

6.
报载,某县抽调专门人员开展一次村级财务大检查,对查出的个别问题认真作了处理,然而,对普遍存在的公款吃喝问题却没有作出处理,理由是这属于“共性问题”。“共性问题”可以挂起来,我实在弄不懂这是什么逻辑。按说,兴师动众地搞一次大检查,目的应该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首先就应抓住“共性问题”不放,剖析产生问题的原因,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否则,仅仅对一些个别问题作出处理,这样的大检查恐怕就事倍功半了。也许有人要说:参加公款吃喝的那么多,莫非挨个儿让他们“吐”出来不成?这话倒也有几分道理,那样做的确费时费力,…  相似文献   

7.
吴亮 《瞭望》2007,(35)
不能再热衷于投资"大项目",更不能搞不切实际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而是要切实把支出向民生问题倾斜食品价格快速攀升及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首先触及到的就是低收入群体的敏感神经。低收入群体对物价的敏感,是因为他们离物价"最近",几毛钱、几块钱的物价提高,高收入者可能还未感觉到,却已令低收入家庭的"菜篮子"、"米袋子"缩水,  相似文献   

8.
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一再强调,要把稳定物价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的关键来抓,并将抑制通货膨胀、稳定市场物价作为今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如何把握大局,抓住关键,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这一决策,确保物价控制目标的实现?结合当前形势和烟台的实际,我谈几点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9.
《瞭望》1994,(15)
物价是市场晴雨表,连接着千家万户,关乎到经济和社会的稳定。稳定物价,稳定市场,根本的一招是,在开展物价大检查,改善和加强宏观调控的同时,扎扎实实地抓好农业,特别是“菜篮子”工程建设,增加社会有效供给。  相似文献   

10.
一当前,西方国家面对经济危机和通货膨胀等痫疾,通常把充分就业、物价稳定、长期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收入均等化和资源有效配置等,作为政府的经济政策目标。而税收调节则成为实现这些目标的极其重要的手段。西方国家运用税收杠杆调节经济,在不同时期,调节方向和重点都有所不同,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11.
问:今后几个月的上海物价会不会呈现出大涨之势? 答?国务院批准的1990年物价工作的方针是:严格控制物价水平,适当调整价格结构,大力整顿价格秩序,加强物价管理检查,继续深化价格改革,以利维护大局稳定,促进经济发展,概括起来讲,就是既要稳定物价,又要振兴经济.上海和全国一样,今年以来在控制物价涨幅方面取得了成效,上半年,上海消费品零售物价指数上升幅度是逐月下降的,1-6月仅比去年同期上升3.9%,基本上消除了前几年那种谈价色变的紧张心理.  相似文献   

12.
《瞭望》1994,(37)
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四城市平抑物价的具体做法虽不尽相同,但各市政府之良苦用心则相同.各地情况不同,孰优孰劣,难分伯仲.接下来想探讨的是:——蔬菜购销的“暴利”,是不是真的被小商小贩“拿”走了?——国有“主渠道”菜店,究竟该怎样发挥平抑物价的主力军作用?——大城市的蔬菜供应,肯定是个极其广阔的大市场,那与之配套的大生产、大流通在哪里呢?  相似文献   

13.
到岁末年初,往往会出现一些与平时不同的现象,有人称之为“年终病”,这是很贴切的。现在都在搞警示教育,应把“年终病”当作一项重要警示内容来抓。  据粗略观察,“年终病”大致有这几种表现:一是虚假浮夸。有的领导为了突出自己的“政绩”,便绞尽脑汁在总结材料和统计报表上下工夫、做文章,编假数字,报虚指标,欺上瞒下。和自己比,总要写得今年比去年成绩大;横向比,总要编得比兄弟单位事迹突出。二是查、评过滥。一些部门总热衷于出名目、耍花招,对下属单位搞这检查、那评比。想以此显示领导机关的权威,或当成向下属单位搞…  相似文献   

14.
振范  合伟  孙锋 《瞭望》1996,(26)
从今年4月1日起,国家决定不再办理新的保值储蓄业务。那么,与我们经济利益密切相关的保值储蓄是否将永远与我们告别?如果物价再度出现大幅度上涨,国家将怎样保障储户利益和储蓄稳定?保值储蓄还是不是应对通胀的最佳选择? 保值储蓄几现几退 保值储蓄是国家在物价不稳定的情况下,为了保障储户利益不受损失,保持银行储蓄的稳定性而采取的一种特殊措施。开办保值储蓄也不是改革开放以后的事情,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新中国成立伊始。新政权接手时,国民经济面临着严重的困难,长期的战争创伤造成物资奇缺,加上国民党政权后期金元券的泛滥,  相似文献   

15.
《瞭望》1994,(13)
国家计委主任陈锦华谈物价检查本刊记者正当全国人民积极贯彻落实各项重大改革措施之际,国务院决定从3月下旬起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物价大检查,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加强对物价的宏观调控,抑制物价过度上涨。其意义何在?本刊记者走访了国家计委主任陈锦华,他说,这是党中...  相似文献   

16.
今年四月,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了一册《立体视觉检查图》。这是一本什么样的图册?它的研制成功又有什么意义呢?最近,记者访问了《立体视觉检查图》的研制者之一——海军总医院眼科主治医生颜少明。 颜少明将一册《立体视觉检查图》放在我的面前,里面是十几幅红绿相间、斑斑点点,看上去象水磨石一般的花纹,使人眼花缭乱。颜少明说,这  相似文献   

17.
“现在有一部分农村信用社老想变成省联社或省合作银行。我想指出的是,我们国家不缺大银行,如果都想搞大银行,谁来面向农村金融市场?”  相似文献   

18.
今年物价的走势及特点中国经济信息杂志(以下为□):据2月23日的媒体披露,截止到目前,在全国已有24个省份表示要将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制定在4%左右。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报告中提出的目标也是将今年的CPI涨幅控制在4%左右,您如何评价这个目标?今年CPI将走出怎样的曲线  相似文献   

19.
汛期一年一度,水情次次不同。今年水情究竟如何?会不会再发生大水灾?带着大家关心的这些问题,记者走访了刚从外地检查防汛工作归来的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副总指挥、水利部部长钮茂生。汛情与灾情钮茂生首先介绍了今年入讯以来的雨情、汛情和灾情。6月下旬至7月上旬,全国主要雨区集中在江南和  相似文献   

20.
沉重的政工     
我今年43岁,从1983年初调到厂宣传科后,风风雨雨16年,倍感作为一名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艰辛。概括地说,搞政工有四累: 一是学习累。自打干上了政工,从自己到工作,从同事到领导,都要求我要一刻不停地学习,学理论,学各种新的文化知识,不然,怎么能适应繁重的工作呢?别人可以不读书不看报,而我们不行。更何况当初我只是一个初中文化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