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为了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国家相关部门提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但经过多年的发展仍处于“创业期”,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培养仍面临着许多困境。文章从提高大学生就业率角度出发,阐述了大学生创业能力内涵及培养创业能力的必要性,探讨了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困境,有针对性地提出化解困境的对策建议,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2.
高飞 《青年论坛》2008,(3):42-44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趋严峻,面对沉重的就业压力,转变大学生的就业观念,鼓励大学生创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报告中所提出的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是解决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创新创业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提高综合能力与就业竞争力、拓宽就业渠道和拉近社会距离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为进一步提升创新创业教育对就业的促进作用,文章对创新创业促进就业的路径进行分析,提出了优化创新创业教学模式、构建创新创业与就业协同育人机制、组建强化创新创业与就业指导育人队伍、拓宽创新创业教育领域等思路和方式,不断提高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水平,进一步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与就业质量。  相似文献   

4.
杨燕群 《前沿》2014,(7):177-178
关注大学生职场需求和未来发展,通过构建“工作室”育人模型贯穿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全过程,突出“师徒关系”的师生合作和创新实践。本文以艺术类专业为例,阐述了工作室模式与就业创业教育的融合,以满足大学生个性化、社会化、发展性的需求,达到育人成才目的。  相似文献   

5.
熊梅  郭震 《就业与保障》2023,(2):136-138
高校在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教学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及创新能力,从而更好地提升大学生的就业创业竞争能力,推动更多的大学生就业和创业。基于创业视角,要想推动大学生的就业发展,高校应从提高大学生自我认知、完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加强创新创业基地的建设、加强校企之间的合作、加强对信息化技术的应用等方面做好就业指导工作。  相似文献   

6.
2008年以来,大学生创业就业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热点。西湖区委、区政府及时针对辖区高校密集的特点,搭建创业平台,强化扶持引导,提升服务水平,优化创业环境,积极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目前全区集聚大学生创业企业90余家,一个适宜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西湖创业天堂”已经形成,为打造“和谐杭州示范区”和“全国最美丽城区”目标提供了积极的智力支撑,增添了创新活力。  相似文献   

7.
宁国市残联举办“2011年宁国市残疾人‘千元就业工程’技能培训暨残疾人创业意识培训班”,以多元化的培训模式,启发残疾人对就业创新的思路,拓展就业空间。  相似文献   

8.
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吉林省就业形势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但难能可贵的是,全省就业仍保持基本稳定。来之不易的就业成果,与国家和吉林省实施的积极就业政策息息相关,也得益于全省开展的“全民创业带动就业”活动。24个牵头部门、37项各具特色的系列活动,形成了推动创业就业的巨大合力,在吉林省掀起了创业带动就业的新高潮。  相似文献   

9.
白凌  熊艳  唐军  宋剑 《山西政报》2009,(12):39-40
高等教育大众化带来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创业教育是一种不同于传统就业教育的新模式,它能引领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拓宽就业思路,培养学生事业心和开拓能力.对大学生就业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在高校中全面实施创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种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战略决策,浙江省委十二届二中全会又提出了“创业富民、创新强省”的总战略,为我们人事劳动社会保障部门做好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被誉为宁波经济界奥斯卡的2008宁波创业创新风云榜上亮出了10张新面孔,10家大学生创业新秀企业名列其中。《中国人事报》就此强势推出《大学生就业的宁波之鉴》,全方位报道了我市在促进大学生就业方面推出的全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白秀平 《前进》2009,(12):10-13
解决当前的就业问题,必须认真贯彻市场导向的就业方针,实施积极的创业就业政策。具体来讲,就是要抓住六个重点,破解五道难题。  相似文献   

13.
为继续深入开展“共享阳光、携手同行”百名残疾人创业就业工程,进一步提高全市残疾人创业能力,鼓励他们走自主创业之路,日前,青岛市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与青岛市肢残人协会联合举办的青岛市首届残疾人网络创业培训班在市残疾人康复职业培训中心开班。  相似文献   

14.
国发[2012]2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是激发创新活力和扩大就业的重要途径,是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就业政策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各地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和要求,将促进创业作为推动经济发展、扩大就业渠道、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举措,大力推动  相似文献   

15.
《中国妇运》2008,(9):F0002-F0002
黑龙江省妇联围绕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战略,大力实施巾帼创新行动,积极推动下岗妇女实现再就业。全省13个市(地)妇联普遍建立了妇女就业服务中心、站、所三级创业就业服务网络,辟建女子就业市场和妇女创业中心,开办妇女劳务大集,开展创业妇女培训管理、  相似文献   

16.
当前,思政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学生职业教育的主要工作方向,学校应严抓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自主择业能力培养,以贴合时代需要和学生心理发展。基于此,文章分析了思政教育过程规律在学生就业创业中的指导作用,首先指出高校学生就业创业面临的困境,其次分析思政教育在高校学生就业创业过程中的重要性,最后分析思政教育过程规律指导下学生就业教育创新发展途径,为引导学生心理健康、提升就业创业成功率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7.
这是一个崇尚创新、鼓励创业的时代。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今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大力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在市场准入、财税金融、经营用地等方面提供便利和优惠,鼓励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  相似文献   

18.
河北省委、省政府提出河北的中心任务是科学发展、富民强省。省妇联围绕这一中心任务,大力实施“女性创业促进行动”,引导和扶持广大妇女创基地、创项目、创业绩,努力完善妇女创业就业服务体系,激发妇女创业、创新、创造活力,在富民强省建设中发挥了妇女的生力军作用。  相似文献   

19.
就业是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迫切解决的民生问题,也是妇女面临的最直接、最紧迫的现实问题。近年来,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们紧紧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大局,积极配合政府做好妇女创业就业工作,帮助50余万妇女就业、2.1万妇女创业、70余万农村妇女有序转移,为推动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协商论坛》2009,(2):21-22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了“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新就业方略,将扩大就业提升到战略高度,把创业作为带动就业的核心动力。这是在全面总结我国就业工作的实践,深入认识扩大就业的规律,科学分析未来就业形势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