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善若水“一词出自老子的《道德经》,意思是说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样。因为水善于滋润万物却不与万物相争。深圳市欣横纵数码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付备荒对记者说:不知道为什么,这个成语是她最为喜欢的。  相似文献   

2.
范春阳 《刑警与科技》2008,(17):165-167
“上善若水”一词出自老子的《道德经》,意思是说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样。因为水善于滋润万物却不与万物相争。深圳市欣横纵数码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付备荒对记者说:不知道为什么,这个成语是她最为喜欢的。  相似文献   

3.
不久前,宁夏石嘴山市对拟提拔的27名处级干部进行任前公示,不过与以往不一样的是,此次把干部的特点与不足、民主推荐和考察测评的表决等情况都进行了详细公示(人民网3月23日消息).有关评论说:这样做,公示信息"丰满"了,拟任干部"立体"了.然而,老百姓说:尽管这样的"公示"已经很不容易了,但是"特点与不足"仍然讲得很"概括"很"原则",尤其是"不足",譬如"考虑问题还不够周全"之类的"不足",实在是谁都可以拿来套在头上的辉煌的"谦虚",连稍微具体一些说两句小脚趾上的毛病,都显得十分困难,唯恐"丧七尺之躯".  相似文献   

4.
婚姻有"七年之痒"一说,指的是结婚后七年会出现的一个不稳定期.与"七年婚姻之痒"的变化非常相似的是,职场发展通常也是以七年为一个平台,把"七年之痒"变成"七年一跃"来谋求新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翻阅历史人物传记时,不时能看到有关"左"和"右"、"左"倾和"右派"的是是非非.不过,对于"左"和"右"是起源于中国传统文化,抑或引自西方这一问题,还是有点让人搞不明白."左"和"右"的说法到底出自何处? 可以肯定地说,"左"和"右"在我国古代只是方位词和姓氏,不具有政治含义.而在西方国家,"左"和"右"作为政治派别的称谓有两个来源.  相似文献   

6.
最近,一位中央领导尖锐批评某些官员"不会说话"现象:"与新社会群体说活说不上去;与困难群众说话,说不下去;与青年学生说话.说不进去;与老同志沈活,给顶了回去." (<光明日报>8月20日) 平心而论,现如今的官员,都是优中选优,百里挑一,不是博士就是硕士,又在文山会海里千锤百炼,按理说不该不会说话,之所以被批评为"不会说话",是指他们不会讲实事求是的话,不会讲能说服人的话,不会讲老百姓爱听的话,不会讲与时俱进有生命力的话.  相似文献   

7.
王兴运 《河北法学》2001,19(5):134-137
法学界人士普遍认为,"法律关系三要素说"是公理,是一道不需要再加以证明的命题.但是,这一学说却存在着严重的理论缺陷.全面论述该学说存在的理论缺陷和产生的负面影响,在此基础上对该学说进行了批判,并提出法律关系"主体客体"二要素构成新理论.  相似文献   

8.
现在,无论是政府机关还是企事业单位,都时兴说"内聚合力、外树形象"之语,走在街头,这样的标语触目皆是.如果真的这样做,当然是利国利民,好处多多,可真正做好,不下点扎实工夫、不经过长期艰苦的努力,是不能奏效的.  相似文献   

9.
后唐明宗时.大理寺少卿康澄向明宗上疏说:"臣听说国 家的安危兴亡、时政的治乱得失,确实不关乎天时,也不在于 地利。童谣谶语不是祸福的根本,妖兆祥瑞更不是朝代兴隆或 更替的源头。" 康澄举例说,殷高宗祭祖时,有野鸡停在祭鼎上呜叫;殷  相似文献   

10.
北京市市长王岐山在一次座谈会上说:"现在施行政务公开,有些事情公开时可能还不太成熟,有时难免出错。老百姓应允许官员有时说句错话,要不然政府工作人员一对着镜头就紧张,又去念稿,说话怎么会生动?美国总统布什还老说错话呢!说错后,新闻发言人再去纠正就是了!" "老百姓应该允许官员说错话",这句话实在不错。人是不可能绝对不说错话的--只有这句话才是绝对不错的。自然,老百姓的话也可能是"不太成熟"的,特别是我国的老百姓长期缺乏这样的操练,万事  相似文献   

11.
美军的宣传战失败了 新闻媒体一向是令美军高层头痛的"大头佛".前线的事情还忙不过来,一群记者就不停地在后面戳脊梁骨,一会儿说美军草菅人命,一会儿说士兵作战不力,完全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相似文献   

12.
先秦诸子中法家和儒家是塑造中华法律思想史的两个最强大的力量,儒家主张"礼治"、"德治"或所谓"人治",而法家则崇尚"以法治国",很明显,法家更注重法律在政治和社会中的作用.在中国法律思想发展史上,法家先驱管仲在<管子>就最早提出了"以法治国"的概念:"威不两措,政不二门,以法治国,则举措而已."其字面意思是说,统治者治理国家,自己的权威不必要建立在更多的基础之上,只要不政出多门,仅仅运用法律,就会象人们举手抬足那样,轻而易举地治理好国家了.  相似文献   

13.
<孟子·离娄下>"天下之言性也"一章对于理解孟子的人性论具有重要意义,但前人注解对此章一些重要概念和学理的理解颇有分歧.联系孟子完整的思想体系来分析,可以看出以"故"言性、"以利为本"都不代表孟子本人的思想.孟子并不认为人的善性是一个可以从现实人类已然的故常中归纳出来的"理",更不赞成把"利"看成是人性之本.孟子所谓人性善只是说人的心性中有此向善的趋向,对这一趋向既不可无所用心放任自流,也不可用智过度拔苗助长.  相似文献   

14.
唐德宗李适,曾对其视为心腹的中书侍郎陆贽说过:"你太过清廉和谨慎了,到了偏执的地步.各道州府到长安来,送给你一些礼物,是人之常情,你全都拒之门外,一律不收,那是很不合乎情理的.其实,如果送你一根马鞭、一双皮靴之类的,收下也是无伤大雅的."很明显,李适的"无伤大雅"是在"鼓励"陆贽收受贿赂,只是陆贽并未按李适的提议去做,...  相似文献   

15.
"小产权房"的法律规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产权房"目前已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其折射的社会矛盾和利益冲突是制度性的和深层次的.我国正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房地产市场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国家正在逐步建立与国有土地出让、转让制度相衔接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出让,转让制度."小产权房"作为一种新生事物,有它合理存在的原因,而且我国对于.小产权房"的法律制度还很不完善,不能说"小产权房"都是违法的.本文简要介绍了"小产权房"的成因,合法的理由和意义,并对"小产权房"的法律规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安全记在心,落实在行动,道理不多讲,关键在实干'.我在井下挖了20多年煤,琢磨出这几句话."安徽淮北矿业集团朱仙庄煤矿掘进二区矿工倪龙说,"矿工是鱼.安全是水,鱼儿怎能没有水?"  相似文献   

17.
随着2009年全国"两会"拉开序幕,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建议提案越来越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着巨人因难,"保增长"自然成为代表委员们关心最多、讨论最多的问题.有很多提案围绕着"住房就业促消费"等的核心问题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值得肯定;也有一些提案完全脱离实际,一相情愿,譬如推行"一周工作四天半"、设立"农民退休制度"、"恢复使用繁体字"等等.不客气地说,这些提案都是噱头,可操作性低之又低.  相似文献   

18.
张恒山 《法学家》2007,(1):108-115
凯尔森认为法律义务是因法律制裁而存在;法律义务就是应当不做作为法律制裁的条件的行为.这样,凯尔森所理解的"法律义务"仅有因畏惧制裁而服从的含义.但在自然法学看来,因畏惧制裁、避免受害而服从的"应当"只是一种明智行为,是一种理性选择行为,它不是道德义务.道德义务从根源上说来自人们的良知.法律义务与道德义务同源,同样来自于人们的良知意识.  相似文献   

19.
吴亮 《法学》1982,(10)
贵刊八二年第八期刊登吴慰同志所写的题为:《能说"逮捕"是"从严"吗?》这篇文章,说明人民检察院对人犯实行逮捕只是一种强制的防范措施,这点无疑是对的.但是,文章认为:"对罪犯的'从宽'、'从严',只能在法院的判决中体现出来."则是不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男人们大抵最害怕自己戴上那"绿帽子",却做梦也想着整顶"乌纱帽",哪怕是个村官也好歹是顶"乌纱"."绿帽子"与"乌纱帽"这两顶特殊的"帽子",对中国男人来说无疑是一悲一喜.说到这两顶"帽子"的来龙去脉,则各有一段让人饶有兴趣的史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