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泽东的党外朋友在韶山刘新文周世钊(左四)在韶山张国基(前排左六)在韶山山清水秀的韶山,以孕育一代伟人毛泽东而享誉中外。自1950年以来,这个质朴美丽的山村先后接待了三千多万观众。其中不少毛泽东生前的党外朋友专程到此,对一代伟人表达了一份特殊的敬爱、...  相似文献   

2.
陈毅访韶山     
韶山 ,不仅以其美丽的自然风光和神奇的传说而引人入胜 ,更因其孕育了一代伟人毛泽东而名扬四海。世纪伟人毛泽东是韶山的骄傲。他83年的人生历程从这里起步 ;他学富五车的大学问从这里启蒙 ;他改变中国、影响世界的伟大实践从这里发端……这里的山水 ,这里的风土 ,这里的人情 ,这里的文化 ,所有这一切都因为毛泽东这个名字而蒙着一层面纱 ,透着一种神秘。人们总想撩开这层面纱窥探这种神秘。韶山 ,给人以魅力 ,给人以遐想 ,给人以向往……本刊从今年第一期开始 ,开辟大型系列专栏《韶乐悠悠》 ,并分设《追寻》、《人杰》、《地灵》三个子栏目 ,介绍韶山的风土人情以及各界人士参观韶山、追寻伟人足迹的故事。本栏目稿由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提供。  相似文献   

3.
《湘潮》1993,(12)
在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诞生100周年前夕,一尊重3.7吨,像高6米,基座4.1米,象征开国大典上的巨型毛泽东铜像在韶山胜利落成。100年前,一个伟大的生命悄然降临在这个宁静的山村;100年后,这个养育了一代伟人的母亲,又迎来伟人铜像的诞生。母亲将紧紧拥抱自己的儿子,千秋万代,万代千秋……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致韶山亲友书信集》收入了毛泽东在1915——1958年期间写给韶山亲友的书信95封,并有他关于韶山亲友的人和事写给有关负责人和有关地方政府的8封书信作为附录。这本书信集非常有价值,它不仅对了解毛泽东这位伟人的事业和品德有意义,而且有巨大的现实教育意义。认真仔细地品味这本书信集,可以看到和感到,它集中和着力回答了这样一个问题,即:作为共产党的领导干部应该如何对待自己的亲友,也就是如何正确处理亲情和权力的关系。十分清楚,这是每一个干部,从基层干部到高级干部,都必然和经常碰到的普遍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怎样正确使用人民赋予的权力,无例外地是对每一个干部的严峻考验。毛泽东在他致韶山亲友的书信中,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一些书信中,反复阐明了处理这个问题的正确原则,并在实践上为我们树立了正确处理亲情和权力的关系的光辉榜样。  相似文献   

5.
历时四年的艰辛努力,韶山爱国主义教育“一号工程”建设主体工程顺利完工并对外开放,整个韶山核心景区面貌焕然一新。穿行在四通八达的旅游公路,沉思于古朴而又现代的毛泽东遗物馆,徜徉在红花锦簇的毛泽东广场,漫步于宽敞大气的瞻仰大道……分明能感受到那古老而又充满朝气的律动,体会到那涌动的暖暖春意。历经了发展的坎坷起伏、风雨砥砺,今日,红色韶山正扬帆!  相似文献   

6.
叙述名人或伟人的身世,总想在他的少年时代找出些出众不凡的迹象,这是很难摆脱的困惑,也是约定俗成的错误,想来有时也还是可以体谅的。 后来成为诗文大家的毛泽东,在1893年12月26日那个寒冷的冬夜,赤条条来到世上的第一声啼哭,肯定不是诗歌,不是咏唱。不过,忽然有一天,拖着长辫的父亲或挂着少妇特有幸福面容的母亲,抱着毛泽东第一次走出上屋场那被当地人称为“一担柴”的家门口时,越过坪坝下面的一方池塘,他看到的却是一脉诗乐之山——韶山。  相似文献   

7.
“文化大革命”中,毛泽东说自己在“西方的一个山洞住了十几天”。这个神秘的“西方山洞”,就是毛泽东故乡韶山的滴水洞。要知道毛泽东未了的最后心愿是什么?请看  相似文献   

8.
1996年,中央文献出版社将毛泽东与家乡亲友的通信编辑成《毛泽东致韶山亲友书信集》出版。该书信集是人们走进一代伟人毛泽东感情世界的重要依据,也是学者研究毛泽东家国情怀的重要资料。《毛泽东致韶山亲友书信集》收录了毛泽东于1915年至1958年与家乡亲友的来往信件。书信往来对象主要是文家、毛家、邻居以及幼年在老家求学时遇见的恩师和同学。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故乡韶山自1950年对外开放以来,已接待了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2万余国际友人。众多的外国朋友,不远千万里来到韶山,追寻伟人的足迹,饱览绮丽风光。在这里,他们用不同的形式、不同的语言和文字,表达对毛泽东的景仰,对毛泽东思想的赞颂及对韶山这块光荣土地的深情厚意。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遗物归故里(毛泽东遗物追踪之一)刘斌珍编者按:20年前,一代伟人毛泽东溘然长逝,身后留下数以千计的遗物。这些遗物上,留下了伟人的生活气息,承载了历史的风云。1990年,这批遗物大部分由中南海运往韶山.在毛泽东逝世20周年之际,本刊拟对这些遗物作...  相似文献   

11.
韶山是一代伟人毛泽东主席的诞生地。韶山因此名闻遐迩。如今每一天,成千上万的中外游客蜂拥到这里,在游览一个个景区、一个个景点的同时,聆听韶山人对毛主席生前死后的种种传奇,追寻着毛主席一生探索跋涉的行行足迹,议论着韶山和毛主席与中国与世界的万千联系。  相似文献   

12.
“公者千古;私者一时”。这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雷洁琼在韶山参观毛泽东遗物展时的题词。韶山毛泽东纪念馆收藏的大量毛泽东遗物,铭记着一代伟人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的高尚品格。本文仅选择几种有代表性的遗物加以介绍。  相似文献   

13.
家教如春雨     
《湘潮》2017,(2)
正新年伊始,来韶山瞻仰毛泽东同志故居、参观毛泽东遗物馆的游客倍增。人们怀着虔诚之心,来到伟人故里,寻觅伟人成长足迹,参观伟人遗物,敬仰之情溢于言表。毛泽东的成长之路有其特殊性,但他也曾深受家庭熏陶的影响:其母"慈悲为怀、与邻为善"孕育了他"为穷苦人民谋幸福"的远大理想,其父"倔强自立、坚忍不拔"培养了他"不屈不挠"的性格。  相似文献   

14.
《湘潮》1993,(12)
一代伟人毛泽东,武略文韬,不仅创立了不朽功业,而且留下了旷古诗文。毛泽东100周年诞辰之际,韶山人民在韶峰山麓建起了毛泽东诗词碑林,让千古丰碑与青山同在。  相似文献   

15.
《湘潮》2017,(2)
正韶山滴水洞一带,山峰耸峙,山脉盘绕,形成了湘潭韶山冲与湘乡县之间的天然屏障。一代伟人毛泽东的母亲文七妹(又名文素勤),她从山那边的湘乡县凤音四都唐家圫走来,走向韶山冲。她带来文氏的家风唐家圫文氏家族从文作霖(文七妹祖父)手里开始兴旺,文作霖早逝后,在其妻贺氏的影响下,文家形成一种十分可贵的家风,对幼年毛泽东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韶山,是一代伟人毛泽东同志的故乡,是全国和全世界人民向往的地方。我能有幸在这里兼任过一段公社党委书记,虽然工作时间不长,但却在我人生的历程上留下了一段终生难忘的记忆。那是在1965年,省委决定我担任湘潭地委副书记兼韶山公社党委书记。接受这个任命时,我激动得无法成眠。当时正是“文化大革命”前夕,毛主席在  相似文献   

17.
<正>7月的韶山毛泽东纪念馆,每天游客络绎不绝。展厅内,一件件遗物,一个个故事,诉说着一段段激情岁月,也还原了一个伟大而平凡的毛泽东。他舍小家为大家、以天下为己任,以身作则、对亲友不搞特殊照顾,谦虚谨慎、严于律己,廉洁朴实、勤俭节约……这是一代伟人毛泽东留给亲人最宝贵的财富,也是留给后人最好的精神食粮。  相似文献   

18.
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廉政教育示范基地。韶山馆珍藏有毛泽东晚年遗物6400余件,这些遗物是毛泽东晚年生活的真实写照,蕴含着一代伟人的生活习惯、生活特点等信息,体现了一代伟人的生活情操和人格风范。本文以毛泽东遗物为切入点,从三个方面阐述了毛泽东的廉政观。  相似文献   

19.
贺风生何许人 贺风生是湖南韶山人。他的祖母是毛泽东的姑母,他的父亲贺晓秋和毛泽东是姑表兄弟,童年时代还和毛泽东同窗读了五年多的孔孟之书,知书达礼。后来他们想一起去长沙读书,贺晓秋的母亲(毛泽东的姑姑)说:“现在的形势是三天风四天雨,不能把文章放进锅里煮。”毛泽东只好一人去了长沙。但他们并未因此断了联系,仍时常在一起讨论时局、探索真理、追求进步,贺风生还追随毛泽东参加了韶山农民运动的一些活动。当反动势力“围剿”韶山农民运动,到处追捕毛泽东时,正是贺晓秋、文涧泉两人扮成轿夫,冒着杀头的危险把毛泽东送出了韶山。不久,贺晓秋也成了反动派追捕的对象,被迫携妻带子背井离乡,逃往洞庭湖区,原有的30亩良田也不得不丢弃。  相似文献   

20.
韶山,是我多年以来敬仰和向往的地方!小时候曾听老师讲过无数次,它是中国红太阳升起的地方,伟人毛泽东就出生在这里,并在此度过了青少年时代,吸引着千百万游客如潮涌海流纷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