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 毫秒
1.
当我读了一九八二年第三期《人民司法》刊登的雷振友同志的先进事迹后,激动的心情长久不能平静。他那种为人民排难解纷的满腔热情,不徇私情、公正严明的执法态度和为了人民利益而赴汤蹈火的献身精神,是值得我  相似文献   

2.
坚持政治性、人民性和法律性的统一是人民司法的优良传统。董必武同志强调人民司法工作中要加强党的领导,强化思想建设,坚持服务大局;谨记司法属于人民,司法为了人民,司法依靠人民;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尤其要尊重司法规律。董必武同志确是人民司法传统的缔造者、传承者和发展者。  相似文献   

3.
董必武同志是人民司法事业的主要奠基者。他担任国家政法工作领导人期间,提出了人民司法和依法办事的重要思想。董必武同志指出:“人民司法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人民司法基本观点之一是群众观点,与群众联系,为人民服务,保障社会秩序,维护人民的正当权益。”他多次强调人民司法工作要服务人民,便利人民。同时,他强调要提高群众的法律意识,加强守法观念。国家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带头守法。必须注重对全体党员的法制思想教育,使党员知道国法和党纪同样是必须遵守,不可违反的,违反国法就是违反党纪。在1954年宪法草案公布后,董…  相似文献   

4.
《中国审判》2021,(9):1-1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人民陪审员制度是人民群众了解司法、参与司法、监督司法的直接形式,是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在司法领域的重要体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与落实。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全党和全国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发扬民主,加强法制,是实现四化的基本条件。适应全党和全国工作的着重点的转移,人民司法工作必须大大加强。本期特刊登敬爱的朱德同志的一篇讲话(摘要),供广大司法干警同志学习。朱德同志在这一篇重要讲话中,深刻地阐明了我们国家和法律的本质,指明了我国法律对保障人民民主和人民合法权益,促进和发展生产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加强法制建设的方针和人民司法工作必须走群众路线。所有这些,对于我们今天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做好人民司法工作,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江泽民同志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期间,高度重视依法治国与人民司法工作。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依法治国”方略首次写入宪法,“推进司法改革”正式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江泽民同志非常关心人民司法工作,不仅多次对司法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还亲自接见首批大法官、大检察宫,出席最高人民法院主办的重要国际性会议,并为《人民法院报》题写刊名,为国家法官学院题写院名。在江泽民的亲切关怀下,人民法院开拓进取,奋发有为,各项事业取得长足发展,为推进依法治国作出了不解努力。  相似文献   

7.
《人民司法》编辑部邀请最高法院各庭、室、局负责人,邀请部分省市高中级法院的院长、庭长、主任,参加今天这个座谈会,一方面是纪念最高人民法院机关刊《人民司法》创刊45周年,另一方面是请大家来给《人民司法》编辑部出谋划策。虽然室外寒风刺骨,然而我们的座谈会上还是春意浓浓、热气腾腾。从各位同志热情洋溢的发言中,我们已经感到了全国法院、法官对《人民司法》的关心与爱护,体会到了广大法院工作人员对《人民司法》的殷切希望和诚挚要求。下面我就《人民司法》的改革和发展谈几点意见。一、《人民司法》的地位《人民司法》是…  相似文献   

8.
我订阅《人民司法》已经多年了。我们庭的一些同志也自费订阅这份刊物。多年来大家阅读《人民司法》已蔚然成风。 由于最高法院领导的关怀,编辑们的辛勤劳动,《人民司法》越办越好。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文章通俗,使我们开扩了视野,增长了知识。《人民司法》确是我们的良  相似文献   

9.
读者与编者如何更好地沟通,使刊物的内容和文章更贴近读者,更适合读者的口味,是我们编辑所追求的。近日,拜读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四师中级人民法院武理民同志的来信,令我们深受鼓舞。20年来他自订《人民司法》并将其装订成册完好保存,真可谓是《人民司法》的忠实读者了。正是由于有像他这样广大的忠实读者对刊物多年的支持和厚爱,才有《人民司法》今天的成绩。他对刊物提出的殷切希望和诚挚要求,使我们深受启发。同时他还道出了读者订刊物、读刊物、保存刊物的原因所在,而这也正是最高人民法院机关刊———《人民司法》的办刊方针和思路。在新世纪,特别是入世后,《人民司法》如何能够在保持机关刊特色的基础上改革和发展,以适应人民法院改革发展的需要、适应广大读者的需要,这是我们要认真思考的问题。现将武理民同志的来信刊发如下,希望并欢迎广大热心读者为刊物出谋划策,共同把《人民司法》办得越来越好。  相似文献   

10.
我反复讀了59年人民司法11期上刊載的易人同志的那篇文章后,总觉得他对赵西清案件的某些提法欠妥和在認定問题的性質上很难以使人信服。因之,将我的一些看法提出来,請同志們批評指正。易人同志認为赵西清案判錯的原因,(見人民司法第11期“具体案件,具体分析,正确区分两类不同性質的矛盾”一文。)主要的理  相似文献   

11.
最高人民法院决定从明年起公开发行《人民司法》。这是任建新院长在全国法院工作会议上宣布的。 1957年1月,董必武同志亲手种植了《人民司法》之苗,并题写刊名。30余年来,在司法界的扶植下,《人民司法》渐成大树,成为有较大影响的内部刊物。  相似文献   

12.
我的收益     
我是一九八○年到法院工作的一名民事审判人员,也是《人民司法》的一个热心读者。对于我们这些从事审判工作时间不长、经验不多的年轻同志,加强理论学习和丰富实践经验是重要的。《人民司法》在这方面给予了我很大的帮助和指导。《人民司法》是专业性、实践性很强的刊物,她传播审判机关贯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公证》2014,(6):17-19
正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群众路线"这个概念是毛泽东同志1929年9月28日在《中共中央给红军第四军前委的指示信》中第一次提出的。邓小平同志指出,"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我们的传家宝。"司法行政机关的根本属性是人民性,司法行政工作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是司法行政工作践行服务为民宗旨的必然要求,是司法行政工作实现自身科学发展和新形势下加强司法行政队伍建设的必然要求。做好新形势下服务群众的工作,努力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  相似文献   

14.
编辑同志:我们先后反复地读了“人民司法”第九期刊载我院副院长王智同志所写的“必须正确区分与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和第11期编辑部以及史剑青同志对王智同志提出的批评后,同志们都期待王智同志对自已的抄袭行为进行深刻的检讨,可是事实告诉我们却不是这样,王智同志不但未很好的进行自我检查,而且又给“人民司法”第12期去信表示此文章是“引用”不是“抄袭”,还说什么我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上与有些同志的观点是一致的,只不过是没有用自己的言语来写,未注明出处而已。从王智同志这封信内很明显可以看出,他  相似文献   

15.
编辑同志:王智同志在人民司法第九期上发表的那篇文章,经我反复阅读和核对,发现全文除加了几个例子和引用了毛主席的文章外,其余几乎全部是抄来的。抄的技俩也很笨拙,连标点符号、“的”字“了”字之类的字眼也都照原样抄上去了。这个问题,第11期上史剑青同志已经揭发过。我偶有机会在人民司法编辑部看到了王智同志的这封来  相似文献   

16.
我这次来参加你们省人民司法工作会议,主要是来向你们学习的,今天能和大家见面,我很高兴。我做司法工作时间不长,对司法工作这一行还不大懂,正在学习。出席这次会议的同志,许多都是政法战线上的老兵,有丰  相似文献   

17.
徐呼和 《中国司法》2008,(12):34-35
维护和保障人民权益是司法行政机关的重要职责。胡锦涛同志指出:“维护人民权益,是党的根本宗旨的要求,也是做好政法工作的目的;要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执法为民,司法公正,把维护好人民权益作为政法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人民安居乐业提供国家有力的法治保障和法律服务”。这给司法行政部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人民司法》办得很有特色,对我们从事审判工作的同志,帮助颇大。平常我们办案、争论疑难问题,总爱从《人民司法》中寻找根据,以开阔思路,丰富知识,提高业务能力。特别是“读者论坛”和“案例研究”两个专栏,选登的文章一般都观点鲜明、文字精炼、针对性强。一个是针对司法实践中经常遇到的政策法律方面的新情况、新  相似文献   

19.
《人民司法》编辑部:去年《人民司法》第八期刊载曹盛林同志写的刑事诉讼法讲座第七讲《刑事讼诉法中的侦察》一文中,谈到“搜查”问题,明确指出:“搜查,是人民检察院或公安机关为了寻找罪犯、罪证,对被告人的身体、物品、住所以及可能隐藏罪犯、罪证  相似文献   

20.
余向阳  李斌  卓茂华 《法制与社会》2010,(25):117-118,120
司法的人民性,是我国人民司法的优良传统。当前,人民对刑事司法的新要求、新期待与日俱增,只有坚持刑事司法的人民性,才能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之内人人享自由、法律之中人人受保护、法律之下人人遵守的法律愿景。实际上,人民性是刑事司法的内在属性:刑事审判为人民而审判,刑事审判由人民来审判,刑事审判是人权保障的前沿阵地。刑事司法实现人民性的路径包括: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满足人民群众对刑事审判的司法需求;改造司法行为,满足人民群众对刑事审判的司法期待;以人为本,保护当事人正当权益;司法大众化,引导人民参与和认同刑事司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