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很久以前,有个山羌族的小偷混进王宫,把国王的衣服偷了出来,然后携赃物潜逃。国王震怒,派人四处追查,很快将小偷缉拿归案,带到国王面前。人赃俱获,小偷仍百般抵赖,不承认偷了衣服。国王问道:“你说没偷东西,这包衣服是哪里来的?”小偷说:“是我的祖先留下来的。”国王说:“既然是你家的旧衣物,那你现在穿在身上,让我看看。”小偷从没穿过那些衣服,根本不知,  相似文献   

2.
褚宁 《法庭内外》2009,(3):37-38
"女人永远少一个包,女人永远少一双鞋。"这句俗语最能恰如其分地展现出现代大多数女性的消费观。不是真的说女人就缺少包配、缺少鞋穿,而是说女人的购物欲是永无止境的,即使有再多的衣服,也会觉得不够穿。随着电脑的普及,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商场、店铺不再是购物的唯一场所,网上购物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的青睐,成为一种新的消费时尚。  相似文献   

3.
高速路上的血案 2011年,“7·12”事故现场。狗血与人血混成一滩,衣服碎片与人发、狗毛粘在一起,不能辨认,整个快车道笼罩在血腥中。一个女人和一条狗,死在北京京港澳高速路的快车道上。  相似文献   

4.
赵梅 《法治纵横》2014,(10):50-52
新疆的古代人都穿什么样的衣服?蒙面纱、穿“吉里巴甫”服,是不是新疆古人的传统服饰文化?3月22日,在新疆乌鲁木齐市图书馆举办的“新疆古代服饰记忆”讲座中,当一位读者提出上述问题时,主讲专家自治区博物馆研究馆员阿迪力·阿布力孜回答说,从新疆考古出土的古代服饰、文物等遗物的情况来看,新疆古代妇女对服饰美的追求非常强烈,她们喜欢穿艳丽又时尚的衣服,  相似文献   

5.
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这句话乃是战国时期荀子所说.大意是和人说善意的话。比送衣服给他穿还要温暖;用恶语伤人比矛戟刺还要深。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相似文献   

6.
“政府不能逼我穿裤子!”印尼巴布亚岛苏罗巴人一提到政府即将实行的《反色情法》就一肚子火,因为该法规定土著部落族人必须穿所谓“文明衣服”。但对上了年纪的苏罗巴人而言,身上披挂羽毛、绑着长而尖的葫芦瓢,才是正常的衣着打扮。  相似文献   

7.
埃及妇女在公共场合衣着很庄重,不穿无袖的衣服和衬衫,穿短裤被人笑话视为不文明,埃及人好客,慷慨大方,如果您赞美主人的某样财物或衣服漂亮,主人就会把它送给您,所以在埃及要慎赞主人的东西。  相似文献   

8.
检察官说:“我们震惊于宣福龙一方面弄了那么多钱,一方面却穿自己亲手补的衣服和皮鞋。”宣福龙在法庭审理的最后陈述中说:“是啊,我要那么多钱干嘛?”  相似文献   

9.
脸庞·背影     
女人之死渐暗的黄昏,空旷的荒漠,30岁的出租司机.不经意地一回头,是靠着后座安睡的女人.呵!皎洁的脸庞恬静、美丽!“到了吗?”女人惊醒,却不料衣服被撕扯.“怎么回事?”女人惊异,继而挣扎,“我都50了,都能当你的妈妈了啊!”但司机已经失控.“你知道我是谁,我是省电视台主持人,你这样,是绝对逃不掉的!”女人急中生智.  相似文献   

10.
刘继兴 《政府法制》2011,(33):19-19
宋太祖赵匡胤生于一个没落世家,早年历尽生活的坎坷,后来“黄袍加身”,成了大宋的开国皇帝。但他富贵后改不了“抠门儿”本色,日常生活很朴素,皇宫里的装饰,连窗帘都用很便宜的青布制成,衣服也很简单,和一般小官吏的布质是一样的,而且总是洗了再穿,穿了再洗,很少换新的。这在历代帝王中是十分难得的。  相似文献   

11.
《法律与生活》2011,(3):29-29
中国人民大学女大学生苏紫紫因为“裸”成名了。这个时代,敢“裸”的人不少,但苏紫紫胜在“裸”得坦然,她在十几摄氏度的低温中一丝不挂地坐在男记者的对面说,我可以坦然地看着你,你能吗?  相似文献   

12.
“难得糊涂”这句话是清朝诗人郑板桥对当时社会的愤世嫉俗之言,这几年却忽然时髦起来。一些人本子上写着“难得糊涂”,衣服印着“难得糊涂”,宿舍里挂着“难得糊涂”,脑子里装着“难得糊涂”,似乎“糊涂”成了一阵热。关于“难得糊涂”的是非,前人有过论及,可不多赘,我这里只想就“难得糊涂”的种类,及有的人为何热衷于“糊涂”作一浅说。其一,从逻辑上讲“难得糊涂”是指不仅不糊涂,反而很明白。这样的人自以为一切看穿只不过无法改变,徒叹奈何,于是悲观、失望、愤懑、痛苦起来,嘻笑怒骂,而这样做的结果又难免开罪流俗,伤…  相似文献   

13.
是的,穿旗袍的女子,可以披金戴银琳琅满目,也可以如这般素净简淡,如同江南的况味。对于不太会说话的人,衣服是一种语言,是穿在身上的思想。旗袍对于女人,尤其如此。审美与品位,性情与喜好,都住在衣服里,显现在举手投足之间。或是华丽的张扬,或是低调的奢华,旗袍拥有古往今来的宽阔时空。那无处不在的诱惑与矜持,在于高开衩的裙摆,在于衬裙的一抹蕾丝花边,在于斜襟上的那方麻纱手绢。旗袍的发端向有争议,有人认为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  相似文献   

14.
阳璐 《法制与社会》2011,(18):104-105
“裸购”作为新兴的法律现象,自出现之日起就相应出现了法律上的问题和难题。“裸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是对裸购者权利侵害的问题。难题则是对“裸购”的定性问题。本文认为“裸购”合同的性质既可以属于买卖合同,也可以属于赠与合同,主要看是否支付对价。  相似文献   

15.
张鸣 《政府法制》2012,(29):27-27
自秦汉以来,国人对于官阶一直很在意。在门阀的时代,门第多少还能冲淡一点官阶的威势。实行科举制度之后,社会对人的评价尺度,只剩下了官位高低和官阶大小。于是,人的“进步”,就只能看在官梯子上的攀登了。小官为小牛人,大官为大牛人。为官做宦的人,官阶大小、穿的衣服质地颜色、佩戴的鱼袋补服样式花饰都不一样,牛与不牛,一望便知。  相似文献   

16.
关捷 《法庭内外》2011,(3):21-23
两人在网上相识两个月便闪电式结婚了。婚后,男人略施小计就骗得了女人的房子。然后,为离婚甩掉女人,开始暴打女人、以拍女人的裸照相威胁……女人报警后,他在苦苦哀求女人原谅的同时,又偷偷到网上发布征婚启示。  相似文献   

17.
《法律与生活》2012,(19):64-64
案情——老张变“小芳”,被网友“恶搞” 老张是一名精神残疾人,但是病情并不严重,日常的生活完全能够自理。平常跟街坊邻居打交道的时候,谁也看不出他有精神病,老张有一个癖好,就是喜欢穿女性服装、扎辫子,并经常打扮成女人的样子到街上溜达,比较引人注目。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能接受跟自己不一样的人。老张虽然穿着女性的服装在街上溜达,  相似文献   

18.
当年甘地在论及非暴力的时候,曾这样说:“一边是真理和非暴力,一边是谬误和暴力,在这两者之间没有调和的余地。”“非暴力并不是一件可以随意穿上和脱下的衣服,它的地位是在心灵中,它必定是我们存在不可分离的一部分,”当我们的民众走上街头,为“保钓”呐喊的时候,理性与非暴力是至为重要的。然而,有多个城市的“保钓”活动出现打砸行为、发生暴力事件:西安、青岛、长沙等地,抵制日货的民间情绪高涨,甚至有人当众焚烧或打砸日系车;某些地方发生了袭击日本人的过激行为。  相似文献   

19.
“成功的男人背后有个女人”,这句话指的是那些在幕后默默支持着丈夫,让男人没有后顾之忧的女人。但现实生活中却不尽然,历史上不少名人商贾的另一半,不但不能支持和体贴自己的丈夫,反而成了“拉后腿”或挖掘爱情坟墓的罪人,这不能不说是人生的悲哀……  相似文献   

20.
森林 《政府法制》2014,(26):51-51
1949年年底,毛泽东第一次出国到苏联访问。周恩来根据国际惯例,指示为毛泽东制作黑色中山装和黑色皮鞋。但是毛泽东表示不喜欢黑色,而喜欢灰色中山装。周恩来知道后,便指示叶子龙等为主席制作黑色和灰色各两套,共四套中山装礼服。毛泽东说:“做新衣服太多了,如果在西柏坡就不会做这么多。花钱不少啊!我毛泽东也开始浪费了!你们记住今后不能再做衣服了,这些衣服够我穿一辈子的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