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张敏 《台声》2002,(7):11-12
日前,笔者再次遇到台湾“海峡两岸和平统一促进会”常务副会长郭俊次博士,故人重逢,分外高兴。他依然爽朗而健谈,依然心系两岸,为两岸交流而奔走。郭俊次先生是台南县人,是土生土长的台湾人。他经常说:“我是台湾人,也是中国人,这有什么不对呢?这有什么不好呢?”有时还要豪迈地加上一句:“我是中国人,我骄傲!”当台湾岛内一些“台独”分子混淆是非,否认一个中国原则时,郭先生站出来公开表示:“大陆是中国的一部分,港澳是中国的一部分,台湾也是中国的一部分;台湾和大陆,同属于一个中国,这有什么不对呢?这对台湾有什么…  相似文献   

2.
阿敏 《台声》1999,(10)
7月21日夜,哈尔滨机场上,接机者都颇为焦虑。机场刚刚广播过,由于气候变化,有多次航班因无法起飞、降落而延误。这一天又恰有香港来的航班,港台同胞能否顺利抵达呢?终于,自香港来的飞机平安降落了,应中国太平洋学会、中国山海经研究会等学术团体邀请的以杨义富先生为团长的1999K山海经》研讨暨东三省学术考察团一行安抵哈市。从机场进城的路上,汽车内一片欢声笑语:“李登辉抛出了‘两国论’,我们担心你们行程会受影……”“任他白日做梦,胡言乱语,安能动我心哉!我们更要爱国爱家,常回家看看!”“他的“七块论”把东北也划…  相似文献   

3.
“十六字”方针的再学习陈杰一“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八字方针是毛主席1956年4月25日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来的。他在论述“党和非党的关系”时说:“究竟是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现在看来,恐怕是几个党好。不但过去如此,而且将来也可以如此,就是‘长期...  相似文献   

4.
满足不满足     
有句古话:“知足常乐”。语出《老子》:“祸莫大于不知足, 咎莫大于欲得, 故知足之足常足矣。”它历来被视为一种人生精义。当代一位作家写道:“一个快乐主义者首先得有知足的修养, 就是古训所谓的, 知足常乐。” 近读俄国契诃夫, 发觉他也极奉“知足常乐论”。他说, 人生中总有许多不愉快的事情, 怎么才能在苦恼和愁闷的时候也感到幸福呢?这就是要“善于满足现状”。他甚至要你想到:“事情原来可能更糟呢。”比如, 要是你的手指头扎了一根刺, 你应当高兴“挺好多亏这根刺不是扎在眼睛里!”又比如要是你住得较远, 你想到命…  相似文献   

5.
打架     
“为什么打架?”法官问。 “当时我很平静地在电话亭内跟我的女朋友聊天,”小李说,“这时那个家伙走过来了,他要打电话,我不让他打,他就把我从电话亭内赶了出来!” “这也怪不得你发脾气了。”法官想了想说。 “还不只这样呢!”小李补充说:“他把我的女朋友也赶了出来!”打架  相似文献   

6.
一个下属对自己的犹太老板说:“讲到勤奋,你不如我;论成功我根本不敢和你比。这是为什么呢?”老板一脸的愕然:“我为什么比你更勤奋呢?为什么我非要比你勤奋才能赚钱呢?我从来没有想过钱是靠勤奋赚来的。尽管我也曾勤奋过,那已经是很多年以前的事了,那时候,我替自己的老板工作。在那个年代我比你勤奋、刻苦得多,却没有你们现在挣得多。在这个社会,大部分的人勤奋,但不是都能发财,靠勤奋发不了财。”  相似文献   

7.
黄立 《中国保安》2012,(11):60-61
中国著名企业家张瑞敏说:“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我也深刻地感受到了这一点,不要总以为事情很简单、很平凡就不去认真对待,没有简单和平凡做基础,哪来的成功和伟大?就如《鲁伟强:勇斗歹徒西子湖畔最美丽保安员》一文中的保安员鲁伟强,如果他不用真心去对待每一件事,又何来“西子湖畔最美丽保安员”的称号呢?  相似文献   

8.
《前进》2023,(4):15-18
<正>“不吃梨子,怎么知道梨子的滋味呢?”这是在浙江工作时,习近平到基层调研常常说起的一句话。话语很朴实,却道出了中国共产党人一贯的工作作风——“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调查研究,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也是习近平多年来一以贯之的坚持:在河北正定任县委书记,他跑遍了所有村;在福建宁德任地委书记,他提倡“四下基层”,深入群众之中;在浙江任省委书记,他调研了全省90个县市区;  相似文献   

9.
读吏与明智     
著名的英国哲学家培根先生有句名言:读史可以明智。“明智”者,心明眼亮之谓也。他所说的“史”不知是否包括中国的历史。唐初著名的政治家魏徵先生则说: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他所说的“古”,大概指的就是文字留存的中国历史了;千古兴亡事,过眼似烟云,倘不凭借寿于金石的文字,又怎么能够以之“为鉴”呢?这么说来,读读中国的历史,也是“可以明智”的。  相似文献   

10.
明代冯梦龙在《古与令谭概》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司马微在同别人谈话时,无论好与坏,不管是与非,总是说“好”。一天,有人问他:“你好吗?”他回答:“太好了。”有人难过地对他说:“我的儿了死了。”他也旧答:“那太好r。”他的老婆凶此批评他:“人家认为你是一个有道德的人,所以才告诉他的伤心事,你怎么还是说好呢?”他仍然回答说:“像你说的这些话,也太好了。”于是,“好好先生”这个典故留传至今。  相似文献   

11.
我的一位商界朋友,45岁的时候,移居去了美国。他到美国后三个月,就去移民局申请绿卡。一位比他早先到美国的朋友好心地提醒他:“你要有耐心等。我申请都快一年了,还没有批下来。”他笑笑说:“不需要那么久,三个月就可以了。”三个月后,他去移民局,果然获得批准。他的朋友知道后,十分不解:“你年龄比我大,钱没有我多,申请比我晚,凭什么比我先拿绿卡?”他微微一笑,说:“因为钱。”“你来美国带了多少钱?”“10万美元。”“可是我带了100万美元,为什么不给我批反而给你批呢?”“我的10万美元,在我到美国的三个月…  相似文献   

12.
漫画与幽默     
了不起“这个小男孩是谁?”“他是将军的儿子。”“是吗?真了不起!才这么小就已经是将军的儿子了!”软底鞋经理走进车间,对工人们大发雷霆:“这星期我到这儿来了3次,没有一次看见你们在认真干活,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其实很简单,”一个工人说,“还不是因为您穿了一双软底鞋。”受洗某保险公司代理人准备接受洗礼。在神甫那呆了一个小时出来,他满头大汗。他的朋友问:“你受洗了?”“没有,”他一边擦汗一边回答,“不过,我给他保了险。”类别“杰克,你来回答,眼镜蛇属哪一类动物?”老师问。杰克想一想,说:“近视眼。”…  相似文献   

13.
“花菜怎么卖呀?”“蘑菇多少钱一斤?”从我旁边发出来很熟练的讨价还价的声音,但这声音并木是一个女人的而是一个很帅的男子汉的。当时我感到很新奇,不禁叹出了一声:“哎哟,中国男人真了不得,还会买菜呢!”跟我一块去买菜的中国朋友看我那么大惊小怪,便对我说:“这是很普通的,中国男人不只会买菜,而且他们还会做菜做家务呢!”这真不可思议!因为在越南,这几乎是不可能的。我敬佩中国男人,但我更敬佩的是中国女人,因为她们能够培养出来这么有本事的男人。俗话说得好:“成功的男人背后总有一个女人。”看着男人们带着小小的…  相似文献   

14.
黑脸     
1一出门,天空飘着雪,冷飕飕的,邵明杰裹紧大衣,步入街道。他一边走着,一边有些纳闷,我生得又不黑,甚至还有点白净,咋落下个“黑脸”的绰号呢?就在刚才,邵明杰和辖区企业经理座谈治安状况,末了,经理笑着打趣道:“老弟,大家背地里叫你黑脸呢!”黑脸?为啥给我起这个雅号?望着茫然不解的邵明杰,经理笑而不答。邵明杰也没有再追问,就告辞离去。雪越下越大,雪花直往衣领内钻,可他浑然不觉。他在想:黑脸?是褒是贬?这是不是辖区百姓对自己的评价?邵明杰挺在乎这个,可以说干警察这行的都在乎。邵明杰心里思忖着,匆匆而行…  相似文献   

15.
五个猪脑壳     
“2只羊加3头牛等于多少?”为排遣蹲点守候的无聊,我只能以此来愚弄兄弟们了。“2只羊?3头牛?怎么个加法?”文化眼睛依旧盯着阳台下来来往往的人流,嘴里却不停地嘟哝着。钟公军转过头来,也作惊讶状。我连忙竖起右食指,示意他要集中注意力。近6个月来,我们的处境绝对可以用“精疲力竭”来形容。由于这起以黑砣为首的黑社会性质组织案迟迟没有进展,市委曾书记前些日子将我们专案组的头召到他的办公室,只说了一句话:“限你们一个月内将黑砣抓获归案,不然,你们局长、支队长都别当了。”黑砣是何许人也?略举两三个小例子,你…  相似文献   

16.
“十六字方针”的再学习陈杰(一)"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八字方针是毛主席1956年4月25日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来的。他在论述"党和非党的关系"时说:"究竟是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现在看来,恐怕是几个党好,不但过去如此,而且将来也可以如此,就是'...  相似文献   

17.
香港回归是“一国两制”理论的具体实践,而“一国两制”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实事求是思想的产物。邓小平说:“我们采取‘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办法解决香港问题,不是一时的感情冲动,也不是玩弄手法,完全是从实际出发.是充分照顾到香港的历史和现实的。”①他还说:“这个构想是在中国的实际情况下提出来的……而采用和平方式解决香港问题,就必须既考虑到香港的实际情况,也考虑到中国的实际情况和英国的实际情况。这就是说,我们解决问题的办法要使三方面都能接受。”那么,三个方面的实际又是什么呢?香…  相似文献   

18.
此城与彼城     
广州那次他来见我的时候,我正走出公司大楼,我们在花坛旁相视而笑,互相打量分别三年后各自的模样。他胖了一点。摸出一根烟,问我:“可以抽吗?”我说随便。他眼睛里的光华如同魔幻的小手抓住我的目光,一向如此,八年来没有改变,我们认识八年了。他说:“秦青抽烟吗?”我说:“不,他不抽烟也不喝酒。”秦青是我老公。他吐一口烟,嘿嘿一乐:“瞧,幸亏没嫁给我,嫁给我有什么好?”他连这调侃的性子都没有改。我心中有不可名状的柔情,不得不压抑的柔情,我说:“走吧,请你吃饭,叫上秦青。”我们三个是大学同学。他停下来,说:“…  相似文献   

19.
再高呼"民主与科学"万岁陈鸿黔我为什么选择了"九三"?答案是缘份。个中缘份又究竟是什么?我曾自问自答过,逢此九三学社五十大寿吉日,我愿意将答案向她;倾诉。世界活泼得好似布朗运动,凡人事际会,得讲缘份。这有如林黛玉和贾宝玉初次见面,一个想道:"心中好生...  相似文献   

20.
嗜书的缘份     
嗜书的缘份从头说起,我之成为读书人,大约缘于我父亲。我父亲是一个普通的中学老师,生于教书人家,又因为读书半世坎坷。“文革”期间的1969年暑假,我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回老家,河南信阳吴店,就记得在一大片田地问走啊走啊。那里有些水田,田里似乎还有晚稻秧苗,更多的是旱地,高梁青青。有小河,光脊梁小孩们在河里洗澡。又有山,山上不长大树,长些个高不高矮不矮的山楂。多年以后,我想起,我祖父怎么就是个教书人呢?他跟谁学的书?在那一片乡野间,他又怎么选了教书为生呢?无论如何,到我这一辈,我要算是第三代读书人或教书匠了。但是我们家恐怕不能算书香门第,几乎没有书传下来。父亲幼年失怙,后来更在战乱中成了流浪难童。再后来幸逢我外祖父收养,才得到读书机会。不过这一收养,加之再再后来的经历,到了“文革”可算是全完。那10年,我父亲等于是给打回原形,重新改造成不普通的劳动者。先是挑大粪扫厕所之类,再后来就是拉板车开拖拉机送学生学农之类。。可我爸仍是个读书人,这真不知是不是本性?尽管他臭汗淋漓,一身补钉,整个一苦力的干活,回到家里他还是爱翻些书看。我爸看书倒不是为了写书,他是干什么看什么,比如修表、修钟、汽车拖拉机修理之类。所以,人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