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充分发挥检察委员会办事机构的程序过滤,实体把关作用,河南省鹤壁市淇滨区检察院成立了疑难复杂案件预研究机构,试行预研究制度,对提交检察委员会研究的部分疑难复杂案件由检委会预研究机构在检委会研究前,进行法律探讨和理论论证,提高了检委会议案的质量和效率,为改革基层院检委会工作进行了大胆尝试,取得了较好效果。一、实行预研究制度的可行性(一)不另行成立专门机构检委会预研究机构设在办公室,由检委会秘书召集人,组成人员为本院刑检、自侦、民行检察部门有较高学历且业务精熟、责任心、事业心强的业务骨干。这些成员,平时在各自的…  相似文献   

2.
大力加强和改进检委会工作,提高检委会议事决策水平,加强检委会工作规范化建设,树立检委会决策的权威,使检委会活动制度化、规范化,充分发挥检察委员会的高效、决策的作用,是我们加强和改进检委会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基层检察机关加强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重要渠道。笔者根据多年的理论和实践经验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一、认真谋划,规范运作,做好会前准备工作为提高检委会议事的阳光透明度和议事的民主科学性,应建立完善的检委会议事程序。1.建立议事登记制度。2.规范提请检委会研究案件的材料格式。3.审查案件和事项是否属于提请检…  相似文献   

3.
鞠曦明 《法制与社会》2012,(15):151-152
从司法实践来看,目前检委会办事机构对承办部门提出的案件议题基本停留在程序性审查的层面。案件议题会前实体审查很有必要。在审查主体方面,应实行检委会专职委员主审制;会前审查应当是全方位的审查,审查的对象应当是全面的,既包含对法律适用的审查,也包含对事实认定的审查。  相似文献   

4.
检察委员会(下称检委会)是我国检察机关的业务决策机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的重要内容和鲜明特色。检委会办事机构(下称办事机构)作为各级检察机关中负责检委会日常工作的法定机构,认真履行议题审查、会务服务、督办落实、总结指导等职责,全程参与、服务检委会决策过程,在检委会工作中处于枢纽地位。充分发挥办事机构的桥梁纽带作  相似文献   

5.
对重大、疑难案件和其他检察业务中的重大事项进行决策是检委会的法定职责。为提高议事的准确度和工作效率,目前检委会对拟提交的审议事项,通常采取会前指派专人预先初步进行实体审和程序审,然后再上会正式讨论的方式。会前实体审查利弊并存,其必要性将随形势变化而逐步弱化。  相似文献   

6.
检委会办公室是负责检委会日常工作的专门机构,承担着检委会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具体落实的重任。改进检委会工作的效果如何,很大程度取决于检委办开展工作的情况。目前,在很多基层院都设立了检委办,旨在保证检委会工作的改革,提高检委会改革决策的质量和效率。但是,由于职责不明确,工作程序不规范,没有真正发挥这一机构的作用,使之形同虚设。为此,笔者根据自身实践,就检委办职责和工作程序略陈管见,试与同行商榷。  相似文献   

7.
检察委员会(以下简称检委会)是检察机关的主要业务和重大事项的民主决策机构.检委会工作规范与否直接影响提请审议的案件、事项的质量.随着法律的不断完善,检委会工作日益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本文拟分析基层检察院检委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基层检委会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基层检察院检委会对加强基层检察机关业务建设具有重要职能作用,但在机构设置、工作范围、议事效率等方面尚存在诸多不足之处,限制了检委会自身发展.检察机关应结合基层检委会实际深入调研分析,从健全工作制度、规范会前审查和讨论形式以及加强基础建设等方面加以改革和完善.  相似文献   

9.
与检委会制度的历史沿革及现实原因有着密切的关联,对检委会业务决策职能强化是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的现实需要。为强化检察委员会业务决策职能,充分发挥业务决策职能作用,在改革实践探索基础上,检察委员会需要进一步加强对重大疑难复杂案件的审查把关、加强对检察业务的宏观指导,以及加强对检察业务管理的指导。  相似文献   

10.
在检察机关,法律地位高于检察官、而成为最高业务决策机构的检委会是我国独创的法律制度,这种议案议事机构在世界检察制度中是独一无二的。 检委会作为检察机关的最高业务决策权力机构,必须引入中立性的司法理念来构建检委会的整体结构。在履行议案职能时,要以司法公正为前  相似文献   

11.
当前,检察机关技术性证据专门审查工作的运行状况不尽如人意。从工作现状看,存在机构设置不统一、技术人员数量不足、审查业务发展不均衡等问题。从运行机制看,存在审查启动主观性较强、审查方式方法多样性与类型化不足等方面问题。技术性证据专门审查兼具技术协助和技术监督双重功能,审查权是检察权的附属权能。完善技术性证据专门审查工作,需明确审查的范围与重点,合理设置审查的启动与实施程序,建立类型化的审查方式,完善审查的质量控制标准,进一步发挥审查意见的诉讼功用等。同时,从制度建设、队伍建设及业务建设等方面为其运行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2.
随着改革的深入,检察改革的重视因素从规则因素转变为对人的关注。司法责任是基于司法决策权配置而进行的一种责任划分与不利承担。作为业务决策机构,以群体司法决策为其理论基础的检委会议案决策机制,将案件审查权与决定权相分离;而在司法责任承担上,又基本处于"豁免"状态,明显与司法责任制改革对检察官职业化改造要求不相符。随着司法专业化和职业化进程不断加快,检委会议案决策功能在完成其使命后会逐步淡出历史舞台,职业检察官的角色替代将成为必然。  相似文献   

13.
《内蒙古检察》2000,(2):25-27
近年来,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检察院研究室在如何发挥职能作用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使该部门由原来单一地抓调研,变为现在积极参与院内重大问题的决策;协助抓好队伍建设和各项制度建设;进行案件督查、评查;对提交检委会的案件进行审查;参与院内各项目标的考核,形成一个以调研工作为核心,工作辐射检察业务各个方面的一职多能的综合业务部门。  相似文献   

14.
1999年4月,高检院提出把改进和加强检察委员会(以下简称“检委会”)工作作为检察改革任务之一,通过深化改革充分发挥检委会作为检察机关最高业务决策核心的作用,确保司法公正。长期以来,我们宜宾市检察机关非常重视这项工作的开展,2004年年初,宜宾市检察院推出了检委会委员会前初审制度,并将其作为检委会规范化建设和检委会改革的一项新举措,在翠屏区检察院开展了试点工作。检委会委员会前初审制度,是指检委会委员在正式召开检委会前,对提请议案进行初步审查并形成个人初审意见的一项制度,是整个检委会审议工作的必经程序。具体运作是:提请…  相似文献   

15.
为增强执法透明度,保证检察权在公开透明的环境下进行,检委会决定书的公开成为检察机关面临的不可回避的问题。检察权作为处理社会矛盾之法律平衡,检察公开是其必然要求。检委会决定书的公开化因关系到当事人的实体性权利,是保证实体公正得以实现的有力武器,也是检察权公正行使的必然要求。同时,在程序方面,检委会决定书的公开既是程序公开原则的要求,也是保障公民知情权、对检委会工作予以事后监督的要求。本文正是以基层人民检察院为视角,通过对检委会决定书公开化的探讨,最终提出了公开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16.
审查起诉工作在我国刑事诉讼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检察机关对审查移送起诉的案件进行审查,从形式上和实体上审查证据,在承办人提出承办意见后,对案件的处理意见进行审查,对犯罪嫌疑人行为的社会危害性进行审查。  相似文献   

17.
一、检委会办事机构职能关系的界定 (一)检委会办事机构对提交检委会讨论案件的审查限度。检委会办事机构对案件的审查,应只限于书面审查;而对事实和证据的补充和调查,应由承办部门负责。 (二)检委会办事机构与检委会、检察长的关系。检委会办事机构在检委会、检察长二者关系中的准确定位,关系到专门办事机构职能作用能否得到正常发挥,以及能否准确、公正地提供适用法律意见的问题。笔者认为,专门办事机构应当这样定位:检委会专门办事机构是检委会的参谋和辅助机构,在检察长的领导下,有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检察委员会在基层检察业务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基层院检委会的办事机构存在着机构设置不合理、工作职责不明确、工作制度不健全等问题,导致工作效率和议事质量不高,因此,如何以加强和完善基层院检委会办事机构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建设为突破口,构建一个科学、民主、高效的检察业务决策管理系统,确保基层院检委会工作沿着健康轨道发展,  相似文献   

19.
根据《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261条的规定:“办案人员对案件进行审查后.应当制作案件审查意见书.提出起诉或者不起诉以及是否需要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意见.经审查起诉部门负责人审核.报请检察长审核,报请检察长或者检委会决定”。依据上述规定.制作案件审查意见书是审查起诉环节中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20.
司法会计文证审查在实际工作中应用在检察业务工作的各个方面,司法会计技术人员通过审查判断案件中涉及财务会计业务的书面证据材料,判明其能否作为定案的证据,以便于诉讼部门正确地使用证据,查明案情.但由于对审查结论作为证据的效力有不同理解,而在许多业务部门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致使此项工作在许多地方开展的相对较少.针对司法会计文证审查工作的现状,应当制定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加强专业知识培训,促进司法会计文证审查工作的全面开展.从而提高办案质量和维护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