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政府法制》2012,(14):40-40
近日,一些在网上编造谣言者被公安机关依法拘留,一批传播谣言的互联网站被依法查处。这再次提醒人们,无论是在现实社会还是在“虚拟世界”,行为越过了法律所允许和容忍的边界,一样要受到法律制裁。网络世界固然尊崇自由,但与现实世界中一样,这种自由同样有边界,那就是遵守法律法规、接受道德约束。  相似文献   

2.
<正> 现在社会上有少数主张"绝对自由"的人,想从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那里寻找理论根据。比如,有人引证伏尔泰的"我坚持反对你的观点,但我却誓死捍卫你说这句话的权利",用以论证绝对自由的观点。其实,这是不正确的。因为,这句话并不能说明自由可以不受法律的任何约束。大家知道,"自由只服从法律"这句名言,正是伏尔泰说的。因此,资产阶级启蒙学者究竟怎样看待法律与自由的相互关系,而我们又应该如何评价他们在这方面的观点,实有加以研究的必要。  相似文献   

3.
詹天佑是清末中国第一批赴美留学生。1905年至1909年,学成回国的詹天佑主持京张铁路的修建,也是当年国内一件大新闻。詹天佑(1861~1919)比胡适(1891~1962)整整大30岁,不是一代人。近日,读书得知胡适非常推崇这位杰出的铁道工程师。胡适1960年11月19日为凌竹铭著《詹天佑先生年谱》写的序文,其中提及:在“容闳先生领带到美国留学的一百二十个幼童之中,詹先生是回国后能有机会运用所学的专门学术而建立伟大成绩的唯一的一个人”,“读这本年谱的人,都不能不敬爱这位毕生为国家尽力而自奉很俭朴的模范工程师”。作为一位人文学者的胡适为什么…  相似文献   

4.
苗向东 《政府法制》2010,(16):30-30
竺可桢是我国著名的科学家,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人,曾任浙江大学校长。胡适是位学识渊博的大学者,在文学、哲学、史学、教育学、伦理学等诸多领域均有建树,曾任北京大学校长,后来去了台湾。竺可桢比胡适大一岁,且晚去世,这是与胡适赌出来的。  相似文献   

5.
解读胡适     
胡适,作为新丈化运动的主将之一,他引进的自由主义思想和实证主义哲学影响广泛,泽被后世:他宽容和善的处世态度是时代典范,后世楷模.本文从胡适对"杂学"的追求、对现代教育的贡献、对宽容与自由的提倡以及对中国知识分子的诠释四方面来解读胡适.  相似文献   

6.
张振国 《法律科学》2007,25(5):32-41
胡适和张君劢终其一生都是坚定的宪政主义者,但是,两人的宪政思想并不尽然相同:他们的自由主义分属于消极自由和积极自由的不同谱系;他们都强烈谴责国民党政府摧残人权的行径,但胡适的人权论一直是个人主义的,而张君劢主张社会主义的人权;胡适没有提出具体的政治设计方案,张君劢则完成了庞大的"立国之道"的设计.  相似文献   

7.
彭忠富 《政府法制》2013,(32):48-48
蔡元培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一生著述颇丰,被誉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这样的大师,学富五车,谁敢说他读书不得法呢?其实这句话是他自己说的。  相似文献   

8.
就世界范围而言,证券交易早在1600年英国东印度公司成立就已经出现,西欧各国相继出现股份公司后,形成证券交易的最初形态。在证券市场诞生的头一百年里,内幕交易行为并不认为是犯罪,仅被认为是公司法内部调整的问题,只涉及公司董事、管理人对股东所负的信任义务。然而,在政府对经济运行采取容忍和放任自由态度的背景下,证券内幕交易行为日益猖獗,其对证券市场秩序的危害凸显出来,  相似文献   

9.
"这是一座用低俗和下流建成的大楼,但却闪烁着自由与民主的光辉"。这句话成为"艳照门"中赞颂互联网自由的名言。网络的发展形成新的生存样态的同时,传媒本身作为市场利益主体,其表达自由与传媒自律的矛盾日益凸显,知情权与隐私权的博弈在"艳照门"事件中空前放大。本文通过对"艳照门"这一典型事件中涉及到的知情权与隐私权以及媒体表达自由与传媒自律之间的矛盾进行详细剖析,透视传媒化生存样态下的伦理与道德问题。  相似文献   

10.
胡适和张君劢的自由主义思想,代表了积极自由和消极自由两种不同的自由观。由此不同的路径,胡适、张君劢向我们展现了对待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国家主义、社会主义与个人主义,点滴改良与彻底改造的不同画卷。  相似文献   

11.
佚名 《政府法制》2010,(4):40-40
1958年12月17日,胡适在台北的一个公共场合,谈到了自己的爱好。胡适说,他真正的收藏,其实是收集世界各国的男人害怕老婆的故事。在收集此类故事的过程中,胡适发现,在世界各个国家当中,只有3个国家没有怕老婆的故事流传在外:它们分别是德国、日本和俄国。同为轴心国的意大利,倒有很多怕老婆的故事。胡适因此凭直觉得出结论:意大利会跳出轴心国的。果然,4个月之后,意大利真的跳出来了。  相似文献   

12.
不要考100分     
已故著名数学字陈省身先生曾给中国科技大学的少年班题词,不要考100分.这句话同样适用所有的学生.  相似文献   

13.
1959年10月23日,时任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的胡适收到一封陌生人来信,写信人叫袁瓞(音"碟"),是位在台北街头叫卖芝麻饼的年轻人.不过他喜欢研究政治问题,当时他遇到一个难题——英国的内阁制与美国的总统制哪个好?于是冒昧地写信向大名鼎鼎的胡适先生请教,当然他预料胡先生会不屑一顾.  相似文献   

14.
所有的不动产财产权争议.实际上都是围绕着不动产财产权的自由与限制这一核心问题而展开的.不动产财产权自由与限制之间必须达列一定的平衡.有限的自由与适度的限制是我们解决不动产财产权冲突的重要指导思想与原则.不动产财产权有限自由与适度限制的模式为:完备的财产权宪法保护与民法保护体系--公共利益、适度国家理念--程序正当和手段合理的行政法与权利对等的私法限制.不动产财产权有限自由原则应遵循禁止权利滥用原则、公序良俗与诚实信用原则、容忍义务原则.不动产财产权适度限制原则应遵循宪法审查原则、合法原则、合理原则、比例原则、公平补偿原则.遵循有限自由与适度限制原则的目的是为了达到自由与限制、公益与私益、公权与私权的平衡.  相似文献   

15.
韦伟 《中国公证》2009,(10):64-64
“您好,这里是长安公证处”,每当面对当事人的咨询问答,我都非常自豪地说出这句话,因为这句话承载了我对公证事业的无限热爱。  相似文献   

16.
法言法语     
《中国卫生法制》2009,(3):14-14
行政自由裁量权和司法自由裁量权 行政自由裁量权,是一种必要而又必须着重控制的权力。美国布莱克法律词典解释为:在特定情况下依照职权以适当和公正的方式作出作为的权力。王名扬先生在《美国行政法》一书中的定义是:“自由裁量是指行政机关对于作出何种决定有很大的自由,可以在各种可能采取的行动方针中进行选择,根据行政机关的判断采取某种行动,或不采取行动。行政机关自由选择的范围不限于决定的内容,也可能是执行任务的方法、时间、地点或侧重面,  相似文献   

17.
邓勤 《政府法制》2014,(9):39-39
他是人间一个最稀有的天才。“这是胡适对一个学生的评价,这个学生就是傅斯年,他是我国近代学术史上著名的教育家、历史学家,五四运动的北大学生领袖之一。傅斯年不仅在学界赫赫有名,在民国政界也是一个叱咤风云的人物。  相似文献   

18.
“骆驼是一个委员会设计马的结果”。阿马蒂亚一森引述的这句话让人沉思。大家知道,骆驼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自然选择的结果,而自然选择的玄机如何,谁也说不清。森先生借用此谚,意在说明社会选择之困难。其实,世上的选择,无论是个人选择、社会选择或公共选择,哪一样不是难上加难、玄而又玄呢?正是因为选择的难和玄,方显人类的智慧。  相似文献   

19.
在现代社会中,表达自由被各个国家写入宪法,成为宪政体系下一项不可缺少的权利和制度。但各个国家对表达自由的容忍程度却各不相同,同样是焚烧国旗的行为,在中国和美国却得到了不同的对待,这种态度的差异主要是由两国不同的文化传统所决定的。本文认为美国的做法不具有合理性,不符合法治社会的基本要求,因此焚烧国旗的行为应当受到惩罚。  相似文献   

20.
隔行不隔理     
陈平原先生的《学术视野中的“关键间”(下)》和葛兆光先生的《本无畛域——从(我之小史)说到资料的解读》都发表在今年《读书》的第五期上。陈先生主张通过辨析“新言语”之输入,来探究“新思想之输入”。他认为,以“文学观念的演进为巾心来构建批评史的研究框架”.“与新文化运动时期胡适之提倡‘历史演进法’有关”.“也是擅长考据的清儒之拿手好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