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校创业教育能够有效地培养受教育者的创业精神,提升其创业技能,可以通过产业结构变迁作用于经济发展,可以通过提高受教育者的创业概率而产生福利改善效应.尽管高校创业教育产生了积极的社会经济效果,但它的作用仍有待于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  相似文献   

2.
创业教育是培养人的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创业技能等各种创业综合素质,并最终使受教育者具有一定的创业能力的教育。开展创业教育,是新时期高校教育工作对共青团组织提出的新要求,是高校共青团组织服务青年学生的着力点,是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推行实施KAB创业教育项目,组织各类校园创业文化活动,开展全真环境下的创业教育是高校团组织开展创业教育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要求每一位企业家必须十分重视产品质量和企业效益的不断提高,才能有助于提高整个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质量和效益观念淡薄的企业家不是合格、高素质的社会主义企业家。 增强质量效益观念,是企业家适应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根本标志。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4.
美国高校创业教育的目标、模式及其趋势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美国高校创业教育堪称各国创业教育效仿的典范.创业教育旨在"通过培养创业意识、了解创业知识、体验创业过程.使大学生能像企业家一样行为,具备将来从事职业所需的知识、技能和特质";在实践中,美国高校形成了"聚焦式创业教育"和"普及性创业教育"两种模式.其中,占主导性的是普及性创业教育模式,具体包括"磁铁式"、"辐射式"和"混合式"三种做法;随着创业教育理论与实践的不断探索,美国创业教育的教育功能逐步回归,"创业教育科学"作为一门学科的独立化趋势也日渐明显.  相似文献   

5.
国内高校对创业教育内涵的理解需要深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国内部分高校在实施创业教育过程中尽管形式和做法有所不同,但普遍存在一些值得担忧的倾向,反映出了高校对创业教育内涵的理解不够深入.本文在分析国内高校创业教育现状和原因的基础上,讨论了大学生创业心理品质教育应该是高校创业教育的核心内容及提高大学生创业心理品质需要高校全方位的努力.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就业难是当前高等教育发展所面临的重大挑战,大学毕业生就业率从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高校的生存与发展。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创业是知识经济时代就业的必然趋势,是缓解就业压力,开拓就业途径的有效方法。文章认为高校必须重视创业教育,更新创业课程体系,重视创业文化创建,把创业理念融入到素质教育中,培养大学生创业品质和创业能力。使大学生能够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就业环境中排除万难,开拓进取,自主创业。因此,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是顺应时代潮流,提高就业率,拉动经济增长的最佳方式。  相似文献   

7.
营商环境的便利与否直接关系企业家创业活力,进而影响经济发展水平。对影响企业家创业的营商环境因素进行分析是促进地区营商环境改善的有效途径。文章聚焦营商环境外因,以贵州企业家为调查样本,希望厘清营商变量与企业家创业的关系,挖掘主要影响因素,以此有效改善贵州地区营商环境,激发企业家创业,最终促进贵州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公益创业教育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公益理念与创业技能,是新兴的教育热点。《社会企业家培育与创业的理论与实践》课程围绕理念传播与实务训练的双重教学目标,开展了高校公益创业教育模式的新探索。这种公益创业教育模式建立在社会组织、高等院校与社会企业跨界合作的基础上,能够动员与汇集传统高校教学难以拥有的丰富资源,也实现了教学方式与方法的创新。  相似文献   

9.
从开设单一的就业指导课上升到创建就业创业指导学科进行系统教学活动,已经成为就业研究的共识和新课题。加强高校创业指导体系建设,建立相应的课程体系和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对学生进行就业教育,将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相结合,做事和做人相结合,必将提高学生的做人、谋生、合作、处事、创造的能力,保证学生实现其人生价值,使每一个受教育者身心得到全面发展,提高其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0.
企业家精神对经济具有正向推动作用,并可对企业赋予活力,提高生产效率促进经济增长,正面引导并适当制定激励机制来培育企业家精神,使企业家精神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性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