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国镛 《探索》2007,1(2):8-12
长期以来,我国的理论界和学术界基本上都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等同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这给人们造成了极大的认识混乱。事实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两个不尽完全相同的概念,从时间上看,“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概念比起“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概念使用的时间要晚一些。从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来看,“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属于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无疑已不再是西方语言、西方风格,而具有中国的形式、内容和民族特色、风格、气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二者是不可分割的辩证统一的整体。  相似文献   

2.
为了减少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领域里无谓的概念之争,弄清西方马克思主义与正统马克思主义、东欧新马克思主义、国外马克思学,以及西方马克思主义与后马克思主义、英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李爽 《世纪桥》2009,(11):62-63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是对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思潮和流派进行的研究。国内外学者对这个学科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本文对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主要流派,及研究特点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概括,对本学科研究的发展进行了一些总结。  相似文献   

4.
曹树明 《求实》2008,2(1):10-12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和兴盛发展,与其成功地中国化密切相关.从外在的历史旁证和内在的理论根据两个角度对马克思哲学中国化过程的复杂性做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中国化"和"还原化"的内在张力之下逐步前进的.因此,其中国化的过程是曲折的、复杂的,而不是单向的、简单的.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过程的实际情况看,"中国化"无论在学术层面还是在政治层面都有一定程度的进展,而"还原化"的面向则相对示弱,但是,"还原化"思潮必然会反复出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程中.  相似文献   

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迫切需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为了更好地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作用,我们必须紧密联系当代中国社会的实际,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同时,培养一支忠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骨干队伍,认真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文本,学习哲学思想发展史,批判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创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观点和新体系,并使之融汇在中国民众的精神构架中。  相似文献   

6.
钱秋月 《求实》2016,(2):15-20
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实现方式和基础,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键点和落脚点。当今世界,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化影响最为直接、最为深刻的就是文化全球化。文化全球化已经成为世界发展的客观趋势,一方面,它给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化带来种种矛盾和挑战,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信仰也在文化全球化中实现着新的推进。我们要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寻找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化对待文化全球化应该持有的正确回应态度,最终形成全球化时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信仰。  相似文献   

7.
国外有关马克思主义在近代中国传播研究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外学者在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和中共党史的过程中,对中共建立前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影响、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及中共党史人物、毛泽东思想及其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关系等作了比较广泛和深入的研究.国外学者在研究过程中提出的一些独到见解,研究问题的新视角,多样化的研究方法等,对我们进一步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当前学术界广泛研究的学术热点,厘清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史语境、哲学实质和核心内容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探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郭建宁 《学习论坛》2005,21(12):5-9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时代特征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新鲜实践经验相结合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文化和中国社会结合、融合、磨合、整合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传播、发展与创新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由观念形态转为实践形态的过程。认真回顾、总结、梳理、思考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对于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新进展,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林娅  王多吉 《新视野》2006,1(3):9-11
从时代问题与哲学反思的关系来看,“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这一命题不仅成为一个哲学问题,而且是关系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实践进程的前提性问题。对这一命题进行追问和反思,审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前提,探析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本质,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途径,有助于加深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解。  相似文献   

11.
姜喜咏 《学习论坛》2009,25(8):53-55
当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已经呈现方法多元化的倾向,其中以解释学为甚,其他如现象学、存在主义、后现代解构主义方法也在介入之中.这种局面对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和思想进程的理解是有益和必要的,但也带来了许多"似是而非"的混乱,还存在着表象化、弱化、边缘化甚至去主导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学术倾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命题,坚持科学地阐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导地位,将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行有学术深度的"内在性"比较和融合性研究,深刻反思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方法论意义和价值,特别是其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全新范式的基本内涵、结构功能和理论意义,科学地审视解释学等多元方法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影响,汲取其合理因素,批判其与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异质性.这不仅始终是一种基于理论立场的理论本能,而且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在方法论层面应有的自觉的合理的理论意识,更是当前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重大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2.
实践性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丁素 《学习论坛》2007,23(1):10-1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核心在于实践性,实质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通过与本土化、民族化具体实践的结合而使之现实化。这可以从以下几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来说明:第一,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结构主体和体系实质;第二,实践性及其研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导范式;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自身发展的逻辑与中国实践过程的统一;第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目标是及于实践方式的、通达现实的社会主义的实现。  相似文献   

13.
红色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红色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前提、实质内容、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也是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强大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柱。认真挖掘、研究、提炼和升华红色文化是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的文化释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宇文利 《学习论坛》2006,22(6):17-20
近年,学术理论界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关注颇多且研究成绩斐然,学者们从很多层面探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有关问题。但是,从文化学的视角来观察和分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并不太多。实际上,从社会发展的整体图景来观察,马克思主义的出现乃是人类文化世界的一次重大突破和升华。作为思想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堪称是人类文化的瑰宝,是文化史上灿烂辉煌的巨大成就。从文化学的视角看,马克思主义发展和传播的过程可以被视做是包含着律动与变迁的文化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目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不少研究者,还缺乏方法论上的自觉,而反观较深入的研究者,则大都采用了多种方法进行研究,取得的效果自是不一般。本文归纳了几种常见的研究方法:哲学研究方法,从"何以可能"的根本问题入手,拷问命题的可能性、真实性、合法性、合理性,再提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化"三个基本问题,这是继用其他各种方法进行更细化研究的基础;逻辑主义方法,即对思想作体系化整理;历史主义方法即历史实证方法,此外还有理论定性方法、学术史考察方法、文本学方法、现代化分析方法等。  相似文献   

16.
群众路线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相互契合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就是群众路线的形成和发展历程.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健康发展,我们必须继续坚持和发展党的群众路线.  相似文献   

17.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二级学科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二级学科建设首先要把握其学科内涵,在此基础上明确研究方向,使研究方向既符合学科范畴的要求,又体现学科点的特色.学科建设的具体内容应包括导师队伍建设、科学研究建设、学术交流建设、培养制度建设等内容.同时,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二级学科的建设过程中,还必须处理好四个关系: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与取得的理论成果之间的关系;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关系;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关系;四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过程中整体性与分科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新中国60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包心鉴 《学习论坛》2009,25(10):10-15
新中国60年,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民主革命胜利经验的基础上继续探索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60年.60年的艰辛探索,形成了许多宝贵经验.最根本的在于,把时代要求和中国实际作为"结合"的逻辑起点,搞清楚"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在于,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改革与发展的基本出发点,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最关键的在于,把人民群众的利益需求和创造精神紧密结合起来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搞清楚"什么是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如何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推进社会主义建设".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在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回眸这一时期党的思想理论与时俱进的简要过程,总结其中的历史启示,可以加深我们对"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功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这一重要思想的理解,更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规律,更好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本土化与中国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实际上是指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着的或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这需要根据各国国情与各国国情的发展和变化,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观察当今世界、观察当今各国,不断做出新的理论概括,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价值与生命力在于与各国具体实践的结合,即马克思主义的本土化。在马克思主义本土化过程中,要坚持实事求是,反对主观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新世纪党的重大理论创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结晶和升华,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理论品格最显著最集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