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叫阎民生,我非常感谢党,感谢政府,感谢残联对我们残疾人的关心帮助,感谢残联又为我们残疾人办了一件好事、实事! 我和我的爱人都是聋哑人。女儿也是聋哑人,现正在天津理工学院上学。女儿能够上大学就是市残联关心帮助的结果。1999年,我女儿考取了天津理工学院,当时我们一家人都很高兴,高兴之余,我和她母亲也添了一丝忧虑。她母亲下岗。她弟弟上学,一家4口人全靠我每  相似文献   

2.
《台声》2016,(5)
正其实"老娘"指的是我女儿,她驾到了,我只有乖乖听她的。从怀她开始,我就觉得她是独立的个体,她想要做什么,我就尽量成全她,我是她的一个手下。从少女偶像到成为人妻、人母,曾抱持不婚不生主义的大S,从来没想过有一天会拥有自己的孩子。她和老公从一见钟情到第四次见面就决定携手一生;而婚后为了怀孕,她更破戒开荤,舍弃了女明星对身材的坚持。"如果生的是男孩,我要送他去北京接受军事化教育!"大S发出豪语。但是玥儿出生后,她却秉持着"淡定"的育儿哲学,只希望女儿能够平安健康地长大!一分一秒也不愿意离  相似文献   

3.
短章二则     
登山在一个明媚的春日,一群"娘子军"带着孩子们登山。女儿最小,很快便落在了最后,有一位小姐姐主动留下来陪伴女儿;这样,我和这两个孩子就成为登山一行中的落伍者,不断有前路的催促应着山谷的回声传来。女儿却不理会这些催促。她的眼睛为春天的山野所吸引,她一会儿采野花,一会儿掐小草,一会儿又捉来一只小虫子;见有山泉流下,她和小姐姐就在溪边洗手洗脸,弄得湿漉漉的才呵呵笑着起身赶路。被孩子们的快乐感染着,我也随之而  相似文献   

4.
先说一个故事;古时候有一个老妇人,生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家开染房,小女儿家开伞铺,老妇人常年忧心忡忡,晴天忧小女儿家的伞铺没有生意,雨天又忧大女儿家的染房不能开工,整天愁眉苦脸。后来一聪明人对她说,您老真是有福气,晴天您大女儿家的染房生意好,雨天小女儿家的伞铺生意好,晴天雨天您老都发财啊!老妇人听后细  相似文献   

5.
送女下乡     
赵静 《半月谈》2004,(15):63-63
我的女儿十多岁了。却很少到乡下的爷爷家去,因为她从小生活在较为优越的环境中.而爷爷住在交通不便的山区,生活条件较差,我们怕她适应不了。但是女儿没过劳动关,缺乏吃苦耐劳精神.生活自理能力差.让我们深感忧虑。去年暑假.我们“狠  相似文献   

6.
感受母亲     
人有多早懂事,就有多早感受母亲。 我最早对母亲的感受大概也就只有五六岁吧,那时候我常常问姥姥:“我妈妈是不是后妈呀?” 记忆中的母亲很少有笑脸,说话声音不大,语调也很平和,但是却有威严,凡是母亲说过的话,我们孩子是一定要照办的,没有商量的余地。我和哥哥都以为,大人和孩子的关系就是这样,张三李四家也一定是这样。突然有一天,我们家来了一对母女,是我母亲的远房表弟媳妇,她女儿和我差不多年纪,但是她不仅不听她妈妈的话,而且每天都粘在她妈妈身上,她母亲不是拉着她就是背着她。我和哥哥都傻了,  相似文献   

7.
<正>临近六一,我也开始像女儿一样兴奋:用折纸做了漂亮的花束,放在客厅的茶几上;用水彩笔在墙上画了几个卡通的动物;用即时贴剪了"儿童节快乐"几个大字贴在门上;甚至连电脑桌面都换成了可爱的漫画形象……我这样的表现,让女儿有点奇怪,她问我:"六一儿童节,是我的节日啊,你干嘛这么开心?"我很郑重地告诉女儿:"谁规定六一只是你的节日?六一也可以是我的节日,希望我和你一样永远都有一颗童心,这辈子都过儿童节。"  相似文献   

8.
"听人说上了年纪就不盼着过年,可我就很盼着过年哩。"笔者面前的这位老人说此话时,就像一位大孩子那么天真。老人名叫苏琼英,是海口龙华区大同里社区的老居民。老人今年80岁,子女不在身边,老伴去世已有10多年了,是社区的一名空巢老人。"‘女儿’都已经把年货准备好了呢!"老人口中的"女儿"名叫何仁芳,大家都喊她阿芳,就是她平日里照顾老人生活起居。阿芳40多岁,是社区附近的下岗工人。"两年前,居委会为我提供了一个公益  相似文献   

9.
正今年2月,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的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我的女儿杨宁获得了"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表彰,接受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颁奖。这个荣誉是党和国家对杨宁努力工作的极大认可和肯定,也是一种无形鞭策。作为爸爸,我打心里感到高兴,也倍感自豪,我会一如既往地理解她、支持她。从小立志誓战贫困我们的家在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安陲乡江门村,这里虽然有丰富资源和良好生态,  相似文献   

10.
放飞     
如今女儿已经9岁多了,可一直生活在我们两口子的眼皮底下。把她比作我们的掌上明珠,一点也不为过,她说要天上的月亮,我们恨不得给她摘下来。一天,当听到女儿要去冰城参加舞蹈比赛的消息时,我的心顿时翻腾起来:“什么,去冰城?简直是开玩笑,我这当老爸的岂能放心!”但我还是在犹豫中给她报了名。元月11日,怀着焦虑的心情,迈着沉重的步伐,我把女儿送上去冰城的列车。那徐徐远去的列车带着远行的女儿,也带走了我无尽的思念与牵挂。这是女儿第一次在没有父母陪同下去外地,淘气玩皮的她在外面能行吗?套用“儿行千里母担忧”这句古语,最能印证我此…  相似文献   

11.
正2017年12月28日,南宁轨道交通2号线火车站站点,人头攒动,大家朝着地铁开来的方向张望。"今天地铁2号线通车,我特意过来体验。"乘客张阿姨高兴地对记者说。张阿姨家住明秀路,女儿家住在埌东,地铁没开通前,张阿姨去女儿家要换乘两三趟公共汽车,花2个多小时才到。一年前,1号线开通,张阿姨去女儿家"地铁+公交"只用不到1个小时,节省了一半多时间。而现在2号线开通,张阿姨不用出地铁站直接换乘,只需要三  相似文献   

12.
谢志宏 《传承》2009,(11):63-63
"爸爸,炊烟是什么东西啊?"正读小学三年级的女儿捧着作业本问我。是啊,"炊烟"本不属于她们,年代相隔那么遥远,教她们如何去理解?但拗不过女儿,我讲起人们"取火"方式的变迁。  相似文献   

13.
“您是王博士吗7我是厦门一位患者的父亲。我女儿要杀掉她母亲!她现在正揪着她母亲的头发,将她母亲拖倒在地板上打,她母亲快被她打死了!求您救救我女儿,救救我们全家吧……”  相似文献   

14.
到布鲁塞尔的第二周,我就到家附近的一所幼儿园咨询女儿进园的情况。幼儿园金发碧眼的女秘书面带笑容接待了我。按照规定程序,秘书女士收了女儿护照复印件、照片,详细介绍了上幼儿园的情况,最后和气地说:“如果你愿意,下周一就可以把你女儿送过来。”然而,她却一直不提学费这个关键性问题。我以为她英文不好听不懂“学费”这个词,反复换种方式询问,秘书牛头不对马嘴地说:“如果你家小孩中午吃学校的饭,要交饭钱。”“别的还有吗?”我又问。  相似文献   

15.
我姐姐的女儿今年上小学四年级,由于发育的早,她的身高和体重接近于她母亲,属于中等偏瘦的体型。她爸长相富态,属于中等偏胖型。在家庭内部,胖人比较受歧视。因此,在一起聚会时,常听这小姑娘语重心长地教育她爸:"您就少吃点吧,吃多了也是负担。"或者直接挤兑,一副全然不怕得罪人的模样:"爸,您都胖成那样了,还吃呐?"要是她放下筷子姥姥、姥爷还劝她再吃点,她多半要说:"不吃了,再吃该胖得跟我爸似的了。"  相似文献   

16.
我的一位朋友终于从第三者,正式转任为“妻子”。两年多了,她的笑容竟是愈来愈难得;疲倦的神情总是不断在她眼底浮现。 她和已经有妻有子的男友维持了两年多的地下情,那时候,每次见到她,总觉得她的情绪好开心,好亢奋。她以无与伦比的耐心和信心,等待着男友早早离开原来的家庭;她对男友的女儿也显现  相似文献   

17.
说起地震当天的情景,龙头山镇老街的43岁彝族汉子安金宁仍然心有余悸。正在山上摘花椒的他和妻子一瞬间感觉山摇地动,石头在飞,人站都站不住,他喊着妻子,先逃往安全的地带。想到15岁的小女儿还在家里,他和妻子像疯了一样往家跑,10多分钟跑回家,才到大门口,就瘫倒在地:“三层房子全塌了,我想着女儿肯定不在了。抱着一线希望,喊女儿的名字,居然听见她微弱的回应。还有救,我和妻子不知从哪里来的力气,跪下来,用大腿抵住垮塌的屋顶,一块块搬开。这时候,邻居扛来一根钢管,我们循着声音,一起用钢管撬开水泥板,在女儿的旁边挖了一个洞,才把女儿救出来,当时她身上都是血,头被石头敲破一个洞,才说了一句话,就昏迷了。我和妻子把女儿送到县医院。”  相似文献   

18.
李默庵  高建中 《黄埔》2015,(2):20-22
照片的来历1993年3月4日,我忽然收到李公朴的女儿张国男寄来的信,信中附有两张旧照片,她称,这是她在整理父亲遗物时发现的。照片的背后,写有"2月15日于赵城与李军长合照"字样。经她考证,认为"李军长"是我,便寄给了我,一是要求确认,二是希望能做简要说明。  相似文献   

19.
<正>2月22日,自治区党委礼堂,骆春伟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在这里隆重举行。台上台下,人们情难自禁,感动充盈着每一个角落。"我和春伟的幸福生活,是从笑开始的。我们是高中同学,春伟很孝顺我爸妈,我爸妈对他比对我还好,有好吃的都先给他留着。"烈士妻子陈丽走上报告席,柔声细语地讲述着,"2007年,他从云南参加缉毒行动回到家,女儿冲着他笑,春伟也笑了,父女俩笑得一模一样……"陈丽试着控制情绪,但悲伤让她在讲  相似文献   

20.
<正>"我呀,又住院了!"9月26日,笔者拨打长途电话,向千里之外的黎阿姨致以问候时,她感慨地告诉我们。但是,这次住院跨省异地就医结算不再麻烦了。黎阿姨是南宁市的一名退休职工,女儿在江苏省泰州市工作。退休之后,她就到泰州市跟着女儿一起长期生活。随着年纪渐长,疾病时不时来"敲门"。2014年5月和2015年12月,黎阿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