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年探索》2015,(1):2
<正>主编:魏国华张强副主编:安国孙柱涂成林执行主编:邱服兵涂敏梁文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年9月1日ISBN:978-7-5097-6463-3《广州志愿服务发展报告(2014)》(蓝皮书)是由共青团广州市委员会总体策划,广州市团校、广州志愿者学院具体组织编撰的国内第一本志愿服务发展蓝皮书。《广州志愿服务发展报告》的出版发行填补了志愿服务研究领域的空  相似文献   

2.
《青年探索》2012,(2):99
2012年3月3日,广州志愿服务岗位能力培训体系发布会暨首期志愿者领袖培训班开班仪式在广州志愿者学院举行。广州志愿服务岗位能力培训体系正式向社会发布。该体系是在共青团广州市委员会和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指导下,由广州志愿者学院研  相似文献   

3.
广州志愿者学院(以下简称学院)成立于2010年10月8日,是全国首家由政府主导兴办的志愿者学院。学院以传播志愿服务文化、提供志愿者专业化培训和开展志愿服务理论研究为己任,立足广州,辐射华南,面向全国,走向世界,致力于建设发展成  相似文献   

4.
《青年探索》2012,(1):98
2011年11月26日,"两岸四地"志愿服务工作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作用研讨会在广州市团校(广州志愿者学院)志愿大学堂顺利召开。来自内地、台湾、香港、澳门的青年研究领域、志愿服务研究领域以及社会工作领域的专家、学者济济一堂,聚焦志愿服务与社会管理创新两大热门话题,展开广泛交流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5.
广州作为当代中国志愿服务的发源地之一,利用对外交流的优势,重视中西文化的融合,较早推动志愿服务生活化、日常化,志愿服务已经成为人们的"时尚生活方式"。2010年广州亚运会志愿服务在组织化动员、社会化运作、民间化参与、时尚化引领、国际化合作等方面表现出新型模式。广州亚运会志愿者的创新和特色,成为中国志愿服务"南方模式"的萌芽,成为中国志愿服务顺利转型的示范。  相似文献   

6.
"志愿礼"应2010年广州亚运会而生、承中国礼仪传统文化而立,成为志愿者专属的标志性礼节。"志愿礼"体现的是中国公民社会的积极发展,是国家与社会的良性互动,是时代精神与时代气息的浓缩,也是中国文化品格的体现。"志愿礼"重视志愿者的精神收益和心理感受,符合了现代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需要。"志愿礼"的使用与推广,将会使社会对志愿服务有更多的理解与认同,同时也会激发志愿者的荣誉感与认同感,必将为推动广州亚运会志愿服务工作的深入开展做出独特贡献。同时,"志愿礼"作为广州亚运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必将载入志愿服务发展的史册,成为广州志愿服务事业上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7.
<正>主编:涂敏霞、陈建霖、沈杰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ISBN:978-7-5201-3556-6定价:89.00元《广州志愿服务组织发展报告(2018)》由广州市团校、广州志愿者学院组织编撰完成,全书由一个总报告、十一个专题报告组成,分别围绕志愿服务组织的发展历程、队伍结构、运营模式、功能变迁、服务领域、制度化建设、专业化建设、支持体系、特色分析、  相似文献   

8.
《青年探索》2012,(1):I0002-I0002
2011年11月26日,“两岸四地”志愿服务工作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作用研讨会在广州市团校(广州志愿者学院)志愿大学堂顺利召开。来自内地、台湾、香港、澳门的青年研究领域、志愿服务研究领域以及社会工作领域的专家、学者济济一堂,聚焦志愿服务与社会管理创新两大热门话题,展开广泛交流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志愿服务事业发展步入新阶段。企业志愿服务作为承担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途径,也成为我国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州市作为我国志愿服务发展的模范城市之一,在企业志愿服务领域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通过深入调研,我们发现广州企业志愿服务发展呈现如下现状与特点:志愿服务正成为广州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首要途径;不同行业企业志愿服务参与率差异较大;"助人之心"成为企业开展志愿服务的主要激励因素;广州企业员工参与志愿服务注重"共赢驱动";年轻人、女性员工及高学历员工更愿意参与志愿服务;员工与政府部门合作的意愿强烈;基础型项目是志愿参与的热点;多数企业希望得到第三方机构支持。但是,广州企业激励举措与员工期待有些不符、建立志愿者协会的比例较低、培训不足、缺乏有效评估、缺乏有效传播、对员工从事志愿服务的支持度欠佳,且"找不到项目",等等成为制约企业员工参与志愿服务的主因。为此我们应该做出有效应对,以助力广州全力打造"志愿之城"。  相似文献   

10.
由共青团广州市委主办、广州志愿者学院承办的广州亚运志愿服务先进事迹进校园宣讲活动于6月16日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圆满落幕。自5月26日开展首场宣讲活动以来,宣讲团一行先后走  相似文献   

11.
正2020年,全国各地广大志愿者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挺身到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一线工作中,他们迫切需要专业的志愿服务知识,得到及时有效的专业培训与智力支持。共青团广州市委员会迅速行动,依托广州市团校、广州志愿者学院多年在志愿服务培训教学经验的专业优势,编写了全国第一本正式出版的《防疫志愿服务培训教材》。该教材分成三大部分——"志愿服务通用知识""防疫志愿者安全防护知识""防疫志愿服务专业知识"。其中:第一部分——志愿服务通用知识,介绍志愿服务精神、志愿服务文化、志愿服务礼仪、志愿服务发展历程、志愿服务法律法规及政策等通用知识;第二部分——防疫志愿者安全防护知识,介绍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基础知识和志愿者防护指南、心理调适等自我防护知识;第  相似文献   

12.
正由广州志愿者学院组织编写的《中国志愿服务典型项目研究》入选共青团中央的《中国青年志愿服务丛书》,并在2015年11月初正式出版。2015年12月2日,在第二届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项目大赛暨志愿服务重庆交流会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丛书》的出版作为一个重要项目,在"志愿中国·2016"十大项目发布会上发布。《中国青年志愿服务丛书》由共青团中央青年志愿者工作部和人民出版社联合出版,由广州志愿  相似文献   

13.
钟瑜 《今日海南》2015,(1):36-37
<正>无论是抗风救灾,还是社区服务,志愿者马甲都成为海南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借助全省志愿服务蓬勃发展的东风,海口市美兰区的志愿服务也从默默培土育种、生根发芽,到创新发展,绽放出令人注目的志愿之花。2014年12月,共青团海口市美兰区委精心打造的"美兰区万福社区志愿服务项目"在广州一举夺得由共青团中央、民政部、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等联合主办的"首  相似文献   

14.
亚运会志愿者工作与广州志愿服务事业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州亚运会志愿者工作自启动以来,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广州志愿服务事业蓬勃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糸列新的挑战.广州共青团组织要以亚运会志愿者工作为契机,推动广州志愿服务事业取得新发展.  相似文献   

15.
在残疾人事业突飞猛进的今天。如何让志愿者助残服务常态化,已成为摆存残疾人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广州市作为我国志愿服务发展较旱的城市之一,目前全市注册志愿者总数已达到120.9万人,志愿服务队1536支。他们先行先试,着力探索志愿助残服务的制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在此将对其志愿助残服务的一些具体做法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6.
<正>9月18至22日,在广州市台办、广州市青年联合会的指导下,由广州志愿者学院、台湾中国青年大陆研究文教基金会、台湾中华志工总会共同举办的第五届穗台青年论坛在广州成功举办。来自台湾岛内的青年志愿者代表,与广州市各青年志愿组织和团体共180多人共聚一堂,围绕"志愿服务——多元模式与经验共享"的主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志愿服务发展概况和趋势,揭示了当前志愿者团体机制建设中存在对正式组织依附性强、决策机构不够健全、志愿服务内部组织定位不明确等缺陷,并结合广州工商工作实际,提出了广州工商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组织机制建设必须从运行体制、内部管理机构设置、形成专业服务特色、推进志愿队伍能力建设等四个方面加以完善的设想。  相似文献   

18.
正"能帮就帮,敢做善成""当志愿者光荣,做志愿者快乐"……近年来,南宁大力弘扬志愿服务精神,涌现出一大批优秀志愿者和志愿组织;开展"礼让斑马线""文明排队日"等公共志愿服务活动,让公共文明成为广泛深入的共识;把志愿服务创新融入社区管理,实现志愿者与求助者的有效对接;完善志愿服务相关制度,促进志愿服务逐渐向制度化、规范化发展。志愿服务提升城市文明9月27日上午,南宁市民族鲤湾路口,一位老人推着婴儿车过马路。绿灯亮起,老人还未过完马路。此时,斑马线前的车辆安然不动,直到老人走到马路边上为止。这是南宁市"礼让斑马线"的一幕生动  相似文献   

19.
作为提升城市文明水平的有效路径及创新社会管理方式的积极探索,常态化开展社区志愿服务越来越受到政府与社会的日益重视。广州地区高校在校大学生志愿者通过参与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志愿服务,不仅获得国家领导人、社会的高度肯定,更激发了广州地区高校在校大学生参与常态化社区志愿服务的热情。广州医学院作为试点高校,围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幸福广州的总目标,在共青团广州市委的协调组织、广州医学院团委的具体实施之下,在大学生志愿者参与的常态化和社区志愿服务实践方向作出了许多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20.
勤劳勇敢的亚洲人民用自己的智慧和血汗创造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亚洲文明,为人类留下了宝贵的物质精神财富。亚洲文明的精髓与价值认同,与现代志愿服务精神是一致的。第16届亚运会即将在广州举行,这不仅是亚洲人民的体育盛会,也是亚洲文明的展示盛会。亚洲文明必将对广州亚运会志愿服务产生积极的影响,为广州亚运会志愿服务奠定意识基础,增添精神动力以及提供智力支持,成为广州亚运会志愿者取之不竭的精神财富和自我认同的价值之基、重要源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