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武汉市得水独厚,应该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水是维系生命和人类发展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源,又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环境生命的血液。没有它,环境的生命就会结束。然而水也是脆弱的,具有易破坏和易污染的特点。近代由于人口迅速增长,经济不断发展和不断扩大的城市化,水体污染和水量不足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大问题。武汉市濒临长江、汉水,湖泊密布,支流众多,可以说得水独厚,人们称它为江城,是当之无愧的。长江武汉长145公里,由沌口起流经城区约60公里。汉水是汇入长江的最大支流,从汉川县进入武汉市,至集家嘴与长江汇合,全长约56公里,流经市区约47公里。此外有府河、巡司河及东湖、墨水湖等支流水系汇入,形成以长江为骨干的河网水系。汉江站多年平均流量23500秒立米,历年最大  相似文献   

2.
莫让生命之源变成人类的毒药──由淮河治污所想到的晓梅水自古以来就被称为生命之源,几乎所有的古代文明都与河流有着唇齿相依的关系。然而在文明已高度发展的当今社会,文明的源头却遭受到了愈演愈烈的摧残和打击。长江已不再清澈,黄河也失去了往日奔腾不息的雄壮气魄...  相似文献   

3.
生命之源发展之本水,是生命的源泉,是生物和人类的生存之本。从宇宙飞船上俯视地球,在广袤无垠的星际空间,地球是一个蓝色的星球———水的星球。到目前为止,人类探测所知,除了在太阳系的某些行星、卫星和一些彗星,以及在悠远的星际空间的类太阳系星系,发现可能有一些水的迹象外,在无边无际的宇宙空间,惟有地球是得天独厚地存在大量固、液、气三种状态的水的星球———生命的星球、智慧的星球。人类追寻地球外的生命与文明,首先是探索水的蛛丝马迹,首先寻找可能存在水的星球。从原始人类追逐水草、依水而居,到古代人的修堤筑坝、疏浚河渠、…  相似文献   

4.
水是生命之源,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在我们生存的地球上,水,几乎覆盖了地表的3/4,但其中可供人类饮用的,却不足1%。然而就是这个比例较小的生命源泉,目前正遭受着日趋严重的污染。由水污染而导致的问题层出不穷,人类健康的警钟又在饮水上敲响了。劣质水危害人类健康水污染是立体的、流动的和难以准确预见的。据联合国统计,目前全球有11亿人缺乏安全饮水,25亿人缺少卫生设施。预计到2025年,全球2/3的人口将生活在不同程度缺水的地区。由于全球性的水资源污染,饮用水已经成为人类健康的一大隐性杀手。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人类有50多…  相似文献   

5.
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哪一样离得开水?个水不仅关系到老百姓的生存与生活,也关系着经济发展的大局和社会健康发展。地球上的水似乎取之不尽,但就人类目前的使用情况来看,只有淡水才是主要的水资源,而且只有淡水中的一小部分能被人们使用。  相似文献   

6.
水原型的生成及其文化阐释刘雨亭生命缘何而来,归宿又在何方?是怎样的力量左右生命的繁衍与衰亡?对于生命问题的探求几乎是与人类的历史相伴生而存在的。生生死死,蔓延了人类的历史,也构成了人类文化心理的核心。而水的意象也就在人类最早期的探求中与生命主题发生了...  相似文献   

7.
1998年夏季是一段撼天动地。摄人心魄的日子,被人们奉为生命之源的水,失去往日的温情和驯服,向人类展露出了它肆虐和不羁的一面。在长达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全国百万军民与洪魔展开了一场场殊死搏斗,取得了一个个辉煌战果。荆江分洪大转移作为’98之夏抗洪战役的重要篇章将永载史册。(一)1998年6月入夏以来,长江流域多次遭受暴雨袭击,地处长江中游的洞庭湖、鄱阳湖水位剧涨,加之上游来水源源不断,下游退水缓慢,洪峰一浪追着一浪、一峰高过一峰,从宜昌到长江人海口1800多公里江段,上下游水位落差仅50米,长江水位久涨不落,沿江…  相似文献   

8.
<正>水,作为"生命之源"哺育着人类和天地间万千生命,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珍贵资源。从外太空看,地球是个蓝色的星球,地球表面2/3的区域被水覆盖,水资源总量约为14亿立方千米。地球水资源总量虽然很大,但其中97.5%是海水,淡水仅占2.5%。而在这有限的淡水资源中,90%是人类难以  相似文献   

9.
<正>水,作为"生命之源"哺育着人类和天地间万千生命,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珍贵资源。从外太空看,地球是个蓝色的星球,地球表面2/3的区域被水覆盖,水资源总量约为14亿立方千米。地球水资源总量虽然很大,但其中97.5%是海水,淡水仅占2.5%。而在这有限的淡水资源中,90%是人类难以  相似文献   

10.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资源之一。然而,人类的大量活动已经使水污染日趋加剧,让我们“有水但担忧水”。  相似文献   

11.
苏征耀 《世纪行》2010,(6):43-46
<正>在不少人看来,水,普通、寻常,天地人间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它来的轻松,去的从容,不屑一顾。其实,水是地球上一切生命的标识。无论生命的孕育,还是生命的维系,都离不开水。守护天赐生命之水,便是留驻天赐人类之福。  相似文献   

12.
中国水利文化的哲学启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杰 《群众》2006,(5):52-53
人类与水密切相关。可以说,世界文明是人类与水共同创造的。以四大文明古国为例,埃及发祥于尼罗河,印度发祥于恒河,中国发祥于黄河、长江,巴比伦发祥于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然而,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与人类文明进程相伴随的是水患不断、治水不息。我国先民们在治水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13.
水也命也     
不知你想过没有,水就是生命。当然,这只是从水对于生命的极端重要性而言的。无论是人类。还是动物或者植物,都绝对离不开水的滋养。没有了水,世上所有生命都活不了。  相似文献   

14.
水危机     
水是哺育人类的乳汁。没有水的哺育,就没有生命的繁衍;没有水的世界,将是死亡的世界。地球上因为有了水,才变得生机勃勃。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一方面人类对水的需求与日俱增,另一方面人为的破坏,使水资源不断枯竭。水资源危机将成为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为严峻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一) 水是生命之源,地球上有了水才有了人类,水与人类同在,江河与人类文明同行。从历史上看,世界五大文明古国,从希腊到埃及、巴比伦,从中国到印度,都首先发祥于江河流域。而历史上几乎所有衰亡的城市和民族,都是因为水源枯竭或水环境污染,最后消失。可以说,没有水就没有人类和人类文明,水对人类和自然界的重要性,怎么说都不过分。  相似文献   

16.
"安全",在物质、生命、社会等五个层次中,对于物质是一种动态平衡、对生命是一种生存需要、对社会是一种生态平衡。治安与警察是人类社会公共安全的行为保障。将"安全"放在自然体系与人类社会中逐层理解,有助于廓清社会安全与警察起源说中的迷雾,从而找到警学理论体系的逻辑支点。  相似文献   

17.
生命之水遭污染位于长江中游北岸、江汉平原与鄂西山区过渡地带的枝江市问安镇,因气候及环境基础好,资源丰富,素有"鱼米之乡"  相似文献   

18.
丁乐 《中国减灾》2012,(4X):40-41
<正>科学家说:生命的繁衍从水开始,人体的70%是由水组成的。俗话说:"人能三日无粮,不可一天缺水。"事实上,正常情况下,一个人3天不喝水就无法维持生命,却可以坚持7天不吃饭。由此可见,水对人类而言是多么的重要,而水的清洁、饮用水的质量直接影响到人类健康。专家表示,世界上百分之七十的疾病  相似文献   

19.
水,是工业的血液,是农业的命脉,是生命的源泉,是构成生态环境的基本要素,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不可或缺的最重要物质资源之一。  相似文献   

20.
<正>11月23日至24日,省政协组织部分委员赴南京和常州,就保护长江生态环境开展提案督办和专题民主监督。省政协副主席许津荣参加并讲话。委员们先后考察了南京浦口区绿水湾湿地、秃尾巴河整治工程和常州长江魏村水源地、新龙生态林,并听取省发展改革委、经济和信息化委、财政厅、环保厅、农委、水利厅和江苏海事局等部门和常州市的情况介绍,详细了解我省长江生态环境保护的现状。在24日上午举行的提案督办座谈会上,许津荣说,长江是我省人民的生命之水、发展之源。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