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常道林 《党建文汇》2013,(12):53-53
毛泽东最后一位卫士李丙需老人。在他自己创办的红色教育展览馆里动情地说:“作为毛泽东主席的最后一位卫士,  相似文献   

2.
刘晓农 《党史文苑》2012,(7):36-38,40
对于毛泽东与贺子珍1928年5月底在井冈山结婚的史实,有一个如何看待的问题。有研究毛泽东的专家曾经说过这样的话:"毛泽东是在得知杨开慧被敌人杀害后,才与贺子珍结婚的。"这个结论受到一些人的否定和责难。否定的主要依据是,杨开慧是1930年11月被敌人杀害的,而毛泽东与贺子珍是1928年5月结婚  相似文献   

3.
正他是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一名基层连队的卫生员,在工作中兢兢业业,在生活中邻居们都知道他是一位孝敬老人、通情达理、知冷知热的好女婿、好丈夫、好父亲。1991年5月,母卫东和爱人苏建华相恋结婚,从那时起,他的一言一行就给岳父岳母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他为人老实淳朴,勤快谦和。两位老人打心眼里喜欢这个万里挑一的好女婿。岳父岳母年事已高,儿媳、二姐都因老人脾气古怪无法和谐相处,先后离开老人过自己的小日子去了。屋里留下了年迈的双亲和从小双目失明的残疾的大姨姐。儿女  相似文献   

4.
关于遵义会议与毛泽东领导地位确立问题的再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遵义会议只是毛泽东领导地位确立的开始,在遵义会议及会议以后的一段时间里,毛泽东的领导地住并不完全稳固;遵义会议后的一段时间里,毛泽东并不是主要负责人,还不能起核心领导作用;从当时的客观实际看,也很难实现对全党全军的领导;在遵义会议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毛泽东并没有也不可能实现从军事上、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对全党全军全方位的领导。毛泽东领导地位的确立是一个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5.
等待30年的北京之行贺子珍1928年与毛泽东结婚。在毛泽东最艰苦的10年革命生涯中,她陪伴左右,并经历了九死一生的长征岁月。后两人因误会发生争执,贺子珍于1937年冬天去苏联疗伤。苏联之行,并未取出贺子珍身体里因战争而留下的弹片,反而增添心伤累累。  相似文献   

6.
2002年,诗人臧克家接受媒体采访时,又谈到了当年《诗刊》创办时向毛泽东征稿的情形,但对那份致毛泽东的征诗函是谁起草的,老人却“记不清了”。只记得,最后是自己用毛笔抄写到信纸上的。实际上,那封一下子打动了毛泽东的征诗函,是诗人徐迟起草的。而点燃他起草这封征诗函激情的,却是另一位诗人冯至的一句话。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与刘少奇是只隔一重山,相距80里,同饮湘江水长大的湖南老乡。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革命生涯中,他们互相支持,紧密配合,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 1 毛泽东与刘少奇第一次相会在长沙小吴门外清水塘畔的毛泽东家里。那是1922年4月,刘少奇奉命从莫斯科回国到上海任平民女校  相似文献   

8.
正冯景城一家5口,妻子柳云花是个家属,大儿子在库尔勒打工,小儿子还在上学,近93岁的孙秀芝老人安度晚年。夫妻双方是二婚,2004年结婚的,结婚时冯景城的孩子14岁妻子柳云花的孩子只有7岁,当时老人80多了,他们结婚11年来夫妻和睦家庭和谐,在生活中他们互相照顾,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信任,互相支持,当意见不统一时他们总是能够及时调整好心态去沟通,交流,  相似文献   

9.
李安葆 《党史纵横》2003,(12):12-12
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娴熟地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指导我国革命取得了辉煌的胜利。然而,在中外某些人的著作中,却说毛泽东并不爱读马列著作,只爱读古代封建的旧书籍。如美国一学者在《毛泽东传》中说:在长征时,毛泽东所带的书箱里没有马克思主义的著作。我国一作家在《湘江之战》中也说:“毛泽东很少翻阅马列主义的原著。”并借项英之口说:“你看毛泽东的书箱里是什么书吧,几乎全是封建时代的老古董:《吕氏春秋》、《贞观政要》、《三国演义》、《红楼梦》、唐诗宋词,甚至还有《金瓶梅》。”这些记载根本违背了历史的真实,歪曲了毛泽东的真实形象。众所周知,毛泽东从五四时期起就认真学习马列主义著作,建立了  相似文献   

10.
张文秋原名张国兰,曾用名张一平,湖北省京山县人,生于1903年。1949年10月15日,其长女刘思齐与毛泽东的长子毛岸英结婚;1960年,其次女邵华与毛泽东次子毛岸青结婚。张文秋由此成为毛泽东的双重亲家。  相似文献   

11.
阎惠忠 《党建》2010,(2):52-53
在延安时期,毛泽东不管工作多忙,每年春节都要到当地基层政府向民众拜年。 据当时在毛泽东身边工作的杨起荣(原中央警备团连长)回忆:1941年春节前一天,他随同毛泽东一早就来到枣园乡政府向民众拜年。当毛泽东走进乡政府院内,乡长杨成富和乡里几位年长的老人就急忙迎出门来。毛泽东加快了脚步,笑着上前与大家一一握手问好,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大家簇拥着毛泽东走进窑洞里坐下,于是就攀谈起来。  相似文献   

12.
正毛岸英是毛泽东与杨开慧的长子。从小就颠沛流离,吃尽了苦头。长大后,他好不容易才从苏联来到延安。自此,他方可以经常当面聆听毛泽东的教诲。一天,毛岸英向毛泽东请求道:"爸,我要结婚!"毛泽东知道儿子在和刘思齐谈恋爱,  相似文献   

13.
3月28日,记者在青神县黑龙镇建川社区活动中心采访时看到:电视室里,一群老人正高兴地看着电视节目;棋牌室里,一群老人正尽兴地玩着麻将、扑克;阅览室里,有老人正认真地读书学习;健身房里,还有老人在锻炼身体……  相似文献   

14.
阳光路17号     
她和他新婚后不到一个月,他就出去打工了。都是穷人家的孩子,结婚时只买了一张床。他们山村的男人几乎全出去打工了,山里养不活人。她在家里种地、养猪、赡养老人,等待着他从远方来的信和寄来的钱。每个月他都会给家里寄钱来,收到钱的时候,她像个孩子,跑到储蓄所全部存起来,舍不得花掉一分钱。收到他信的时候,她一个字一个字地读,他们文化水平都不高,仅仅能写封信而已。他的字丑陋,可是她喜欢,那字里行间,满是对她的牵挂和惦念。她也写回信,羞涩地表达着想念和惦记,正值新婚,她还如薄酒小试春衫透的小妻子,每一瓣心花里,全是那个黑黑瘦瘦的男子。  相似文献   

15.
早在少年时代,毛泽东在韶山东山学校读书时,就对写毛笔字非常感兴趣。每至临池,总是一丝不苟。课余时间,喜欢临帖拓碑,寻访古迹。 1927年秋收起义后,毛泽东率领部队来到了江西永新县。在这里,他结识了贺子珍。贺子珍知道毛泽东爱好书法艺术,因此,与他结婚时,亲手缝制了一个多用挎包,送给毛泽东。毛泽东看后非常高兴,赞赏地说:“我的家宝——‘文房四宝’可以装放携带了。”以后,毛泽东走到哪里就把这个挎包带到哪里。 红军长征到达延安后,毛泽东运筹帷幄,决战千  相似文献   

16.
一天,毛宇居在讲台上点读经书,毛泽东听着听着,便从课桌里摸出一本《水浒全传》看起来,他正看得津津有味,突然间,一只大手从后面伸了过来,那本小说已落到先生手里。毛宇居气得鼓起了眼睛,他把毛泽东拖出了教室,罚他站在天井里,并声色俱厉地说:  相似文献   

17.
1976年7月2日,。中共“一大”代表包惠僧在北京去世,同年9月9日,中共“一大”代表毛泽东在北京逝世,还是这一年的12月3日清晨5时,中共“一大”代表、82岁的张国焘客死在了加拿大多伦多郊区的一家老人病院里,就此,当年的13名中共“一大”代表只剩下刘仁静一人了。常言说“物以稀为贵”,历经政治磨难的刘仁静其价值被彰显出来。  相似文献   

18.
张文秋原名张国兰,曾用名张一平,湖北省京山县人,生于1903年。1949年10月15日,其长女刘思齐与毛泽东的长子毛岸英结婚;1960年,其次女邵华与毛泽东次子毛岸青结婚。张文秋由此成为毛泽东的双重亲家。在武昌,张文秋初识毛泽东杨开慧夫妇1927年2月,时任中共京山县委妇女部长的张文秋奉县委委派去武汉找董必武和省委代购枪支弹药。  相似文献   

19.
正在农三师四十一团有这样一个特殊的家庭,8年来,维吾尔族儿媳妇尼沙汗,无微不至地照顾着她称作爸爸的周生才老人。今年98岁高龄的周生才是汉族,和尼沙汗之间没有血缘关系,但是长时间的相处、照顾,使他们之间有了千丝万缕、割舍不断的浓厚亲情——一故事得从1945年说起,这一年,31岁的周生才和米秀芳结婚了,结婚时米秀芳还带着2岁的儿子刘建国。周生才是汉族,  相似文献   

20.
《湘潮》1988,(8)
1951年春节,毛泽东在中南海丰泽园住所,握着一位老人的手,向家人和工作人员介绍说:“这是我九哥。没有他,就没有我。”在场的人听了,无不感到惊讶! 这位老人就是毛泽东的亲姨表兄王季范先生。王在同辈兄弟中排行第九,后辈都称“九阿公”,毛泽东一直叫他“九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