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二)对工业和建筑业的改组。一九五七年二月,赫鲁晓夫在中央全会报告中提出,“必须把工业和建筑业的日常领导工作的重心移到地方”,“改变过去那种通过各专业部和主管部门进行管理的组织形式,采取新的分区管理的形式”。全会和最高苏维埃分别通过相应决议和法令,加以贯彻。其主要内容为:(1)彻销25个令联盟和联盟兼共和国,以及113个加盟共和国部,只保留航空、国防、无线电、造船、化学和电站等六个工业部。(2)全国划分为105个经济行政区,每个区成立国民经济委员会,管理被撤销的和保留的各部所属企业和机构。(3)撤销负责短期计划的国家经委;把国家长期规划委员会改组为国家计委,使之成为“集中从事苏联国民经济综合计划工作”的“全国经济和计划的科学机关”。关于工业和建筑业的改组,是赫鲁晓夫亲自发动的一次规模较大的经济改革,目的是克服国民经济管理权限过分集中;消除中央经济机关重叠臃肿、官僚主义、文牍主义;纠正部  相似文献   

2.
苏联行政管理机构,作为国家政治体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历史的发展,特别是经济建设的发展,从1917年10月革命到现在,已经经历了七十年的复杂变化。它们的历史与现状,趋势与改革,以及其中值得汲取的经验与教训,是本文要涉及的内容。一、苏联行政管理机构变化的总趋势苏联政府机构包括部长会议及其领导下的各联盟部、各联盟兼共和国部、各全联盟国家委员会和联盟兼共和国委员会,以及部长会议所属的其他机关。  相似文献   

3.
9月2日:▲哈萨克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在第五次非常人代会上宣读了苏联总统和十个加盟共和国领导人签署的一项声明,决定成立3个临时最高机构:①每个加盟共和国各出20名苏联人民代表或共和国一级的人民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委员会,以履行立法职能和起草主权国家联盟新宪法;②由苏联总统和共和国最高领导人组成国务委员会来协商解决涉及共和国共同利益的内外政策问题;③由各共和国代表根据平等原则组成跨共和国临时经济委员会来负  相似文献   

4.
政治期页苏共二十七大和苏联法制建设的若干问题11试论赫鲁晓夫的干部更新制度16八十年代以来东欧同西方的政治经济关系111戈尔巴乔夫的第一年:建立权力和权威(续)117苏联的政治发展和机关人员的素养122关于社会主义管理的某些特性135苏联部的职能管理局介绍131南斯拉夫现行民族政策是各族人民和睦相133 处的纽带21苏联政治体制基本特点及其改革初探28南共联盟自我完善的理论与实践212苏联社会主义人民自治的实践及前景展望216苏联等国行政法制建设及其对国家管理的220 作用论苏共在管理发展中社会主义社会的领导225 作用-苏联的检察机关2 3…  相似文献   

5.
部门管理局的职能决定着部机关的任务。因此,要改革和完善部级管理结构,首先要了解部的任务和部属管理机构的职能。根据苏联部的总则,部的主要任务是:1.保证尽一切可能发展部属的作为国民经济组成部分的部门,保证在科技进步的基础上,为更充分满足国民经济和国防所需的各类产品而高速发展生产和提高劳动生产率;2.完成国家计划任务和保证严守国家纪律;  相似文献   

6.
一在一些著作中,广泛普及的一个方法是把作为统一整体的城市分成两个系统;城市构成系统和城市服务系统。这种二分法虽在许多方面是相对的,某些观点也是有争议的;但用它评定城市这个管理对象则无特别的分歧,以它分析部门管理机关和地区管理机关的相互关系也未引起怀疑。城市构成系统指的是联盟和共和国管辖的工业和动力企业、城市对外交通、建筑、学术  相似文献   

7.
1991年 3月17日全苏公投仍有高达 76%民众支持保留共同国家.但不到 9 个月之后,别洛韦日森林声明即宣布苏联终止存在.假如在公投举行以后,不是采取建立主权国家联盟的方针,而是循序渐进地建立一个"软"联邦,一开始仅限于建议签订建立共同经济空间的协议,分离主义者的目的就不会达到."8·19"事件更多是起了雷管的作用.先前的发展方式挖了苏联的墙角.导致苏联垮台的深层次经济原因体现在行政管理体系的结构性危机上.而由国家结构中长期缺乏联邦制引发的中央与各加盟共和国关系的危机,是苏联解体的另一个最重要的原因.保留苏共作为确保苏联统一的机制,其必要条件是党本身的民主化.制约苏共民主化的主要力量是党的机关,它实际上处于选举出来的党的机构之上.在帮助苏联走出经济困境方面,西方甚至"连手指头都没有动一下".而困难至极的经济形势在很大程度上注定了苏联的解体.  相似文献   

8.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作为苏联领土上最大的加盟共和国继承了苏联的大部分权力和责任,走上了艰难的发展历程。为了摆脱苏联解体时留下的各种问题,避免重现苏联时期管理的弊端,俄罗斯首先开始重建自己的管理体制。俄罗斯在从中央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中的三大支柱就是宏观经济的稳定化、价格  相似文献   

9.
《政治教育》1988年第17期刊载题为《苏维埃民主发展的新事物》的文章,介绍苏联人民代表大会等几个政治概念,现全文翻译,供读者参考。★★★★★苏联人民代表大会——苏联国家政权的新的最高代表机构。它有权自己审理和决定有关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所管辖的任何问题。预计苏联人民代表大会将应该决定国家生活的最重要的立宪、政治和社会经济问题,诸如通过苏联宪法和对其进行修改;通过关于苏联组成问题的决定;在加盟共和国内确定建立新的自治共和国和自治州;确定苏联的国界;确立加盟共和国之间边界的变化,决定苏联内外政策的基本方针;确定国家的远景规划和最重要  相似文献   

10.
苏联《经济报》1983年第21期刊登文章,介绍苏联中央经济区,摘要如下:苏联中央经济区无论在工业产量,还是在科学和社会文化发展中都在各经济区中占主导地位。它包括俄罗斯联邦共和国的莫斯  相似文献   

11.
(一)国家机关主要部门: 为适应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职能,适应社会主义国家多层次的任务,匈牙利的国家机关分设各个部门、以各种不同方式进行工作。国家机关存在的形式,它的组织结构,权限和工作程序都是为履行其职责而存在的。匈国家机关和国家其他行政机关共同建立国家机制,其总体可分以下三大部门:  相似文献   

12.
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联盟(下面简称南共联盟或共盟)是南斯拉夫自治社会起领导作用的政治组织。南共联盟中央对全国进行政治思想领导,就国家所有重大经济和社会问题确定原则性的立场、方针和政策,指明一个时期的基本任务,对国家机关和经济管理部门施加决定性的影响,但不直接干预经济部门、联合劳动基层组织的经济关系和内部事务。南共联盟在国家社会生活中的这种地位和作用历经多年的变化发展,并逐步形成了一套适合本国国情的新的工作制度和方法。最初,南斯拉夫在国家管理体制上实行中央集权制,  相似文献   

13.
苏联实行“议行合一”原则。它是由马克思在总结巴黎公社经验时提出的:“公社不应当是议会式的,而应当是同时兼管行政和立法的工作机关”(《法兰西内战》)。俄国十月革命后建立的苏维埃制,虽然分设立法和行政机关,但以行政机关从属立法机关来体现“议行合一”原则。因此,苏联地方政府包含立法和行政两个机构。在苏联最高苏维埃、15个加盟共和国和20个自治共和国的最高苏维埃之下的所有苏维埃统称地方苏维埃,即地方政府。根据地区大小、人口多寡和民族聚居情况,地方政府划分为边疆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国家的各级行政管理机关是为实现国家任务和行使其管理职能而设置的国家机构。随着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发展,随着国家在不同历史时期任务的变化、职能的转变,国家管理机关的设置、职能、权限、任务和工作方式都要相应地发生变化。因此,不断改革和完善国家机构,使之适应国家职能和任务变化的客观要求,使在级机关能更有效地组织国家事务和社会主义建设,这是当前社会主义各国政治体制改革中必须解决的一项共同任务。  相似文献   

15.
前苏联是由15个加盟共和国平等组成的联盟。但俄罗斯的老大哥地位,俄罗斯与苏联实际上融为一体,那是公认的事实。把苏联称为“苏俄”,甚至称为俄国也常常见诸报端。15个加盟共和国分崩离析对俄罗斯这个老大哥自然关系重大,影响深远。联盟解体对俄罗斯来说孰得孰失?正面影响大还是负面影响大?这颇使人们关注,俄国舆论对这个问题也有不少议论,但说法不一,看法不同。“有失也有得”,这是较为普遍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苏联党、政府、苏维埃、国民经济以及文化教育各部门的干部,主要通过任命、选举、竞选以及综合性地使用各种方法来进行配备,现把每种方法的使用情况、优缺点及其发展前景作一介绍。(一)任命制是当前配备干部的主要方法:干部的任命,是通过上级组织—国家政权机关和管理机关或这些机关的负责人确定的。任命制主要有集体任命、委员会任命和个人任命三种。人民代表苏维埃是集体领导机关,它职权范围之内的一切主要问题都是在会议上研究解  相似文献   

17.
一九九一年底,原苏联境内的民族独立浪潮,经过民族冲突的推波助澜,愈演愈烈,终于达到了顶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走向分裂。原来的15个加盟共和国都成立了自己独立的主权国家。这样,列宁缔造的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成为历史的陈迹。 随着这一历史事件离我们愈来愈远,我们也就能更好地把它放到特定的历史环境,去认识,去研究。如果把苏联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解体,看  相似文献   

18.
苏共中央自从1984年4月通过《关于普通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改革基本方针》以来已三年有余,苏联普通教育改革进展如何,是人们关心的问题。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1987年4月在苏联共青团等二十次代表大会上就教育改革问题批评说:“教育改革在原地踏步,苏联教育部及其所有机关的工作都在原地踏步。”他把教改说成是“空转”。同年5月间,全苏一些地区、市、州、边疆区和加盟共和国分别召开了教育工作者会议,6月初,俄罗斯联邦共和国也召开了教师代表会议。与会者和代表们对教改“空转”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讨论,提出了许多批评、意见、建议和要求。他们的发言反映出三年来普通教育改革的真实情况,现就上述  相似文献   

19.
一九八二年苏共中央和苏联部长会议通过了“关于改善居民的卫生保健的补充措施”决议,特别重视发展苏联卫生保健的主要力面——预防疾病工作。同时,当局注意巩固基层卫生保健环节并改进其工作。如接纳病人方面,革新组织形式,规定了诊疗所和其它机关的新的工作制度,保证居民在不上班的时间(早晨和晚上)有机会就医。根据苏联中央统计局的资料,现在为到医疗所看病而请假的工作人员减少了一半。为了改进疾病防治法,进行预防医疗检查和使病人康复,在大的诊疗所建立了二百六十三个预检科和四百个康复治疗科,并且  相似文献   

20.
一、组织机构苏联的对外宣传接受最高决策机构苏共中央政治局的领导,政治局的决策通过党中央书记处和二十多个苏共中央的不同部门加以贯彻。在中央机构内,主要有三个部门负责对外宣传的指导和执行:苏共中央国际部;苏共中央情报部;国家安全委员会(克格勃)。自从1943年共产国际解散后,苏共中央设置对外事务部作为替代,1957年对外事务部又分为三个不同的部门:其一负责同东欧执政的共产党联系;其二负责同克格勃一起管理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