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扁担山一带和城关、安西及六枝特区、普定县、美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的大桥等地,少女穿滚边短衣,系绸缎腰带,头戴织锦头帕,以粗发辫盘扎头巾,额上为织锦图案和数圈发辫,着绣花鞋。青年女性穿蜡染百褶裙,斜襟短衣,绣花盘肩,用各种花线沿衣肩上绣成两排小正方形的半圆形图案,领圈两边抛花织锦,颜色醒目。衣袖中间为织锦,上下两段是蜡染。衣服下摆为一寸左右的织锦镶边。胸前戴绣花或织锦长围腰,系浅色绸缎腰带。头戴织锦头巾,耳边垂着一束各色丝线做成的耍  相似文献   

2.
布依族因其宗教信仰使自身文化有着鲜明的民族特点。在布依族文化的形成过程中,形成了独具民族特色的文化心理结构。通过对黔西南布依族宗教信仰文化心理进行调查,可以了解布依族宗教信仰文化及其心理行为的发展变迁轨迹,保护布依族宗教信仰文化遗产,传承布依族文化。  相似文献   

3.
韦磐石 《人民论坛》2010,(12):180-181
布依族因其宗教信仰使自身文化有着鲜明的民族特点。在布依族文化的形成过程中,形成了独具民族特色的文化心理结构。通过对黔西南布依族宗教信仰文化心理进行调查,可以了解布依族宗教信仰文化及其心理行为的发展变迁轨迹,保护布依族宗教信仰文化遗产,传承布依族文化。  相似文献   

4.
布依族是我国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有着独具民族特色的民族审美文化及其心理和行为。通过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对黔西南布依族审美文化心理和行为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布依族审美文化心理和行为现状及其发展变迁轨迹,以保护和传承布依族审美文化。  相似文献   

5.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布依族服饰千百年来逐渐演变。秦汉以前“夜郎国……其民皆椎髻、耕田”。《史记·西南夷列传》还将这种现夷“椎髻”之俗与西夷“编发、随畜迁徙” 之俗区别开来。《论衡·率性》也说:南越国王赵佗“习越人之俗,椎髻箕居,好之若性”。(晋)《三国志》也说:  相似文献   

6.
十八世纪末期,在全国各族人民反清大起义的革命斗争洪流中,在黔西南的南笼府爆发了布依族农民起义。这次起义始于嘉庆二年(1797年)正月,迄于同年九月。参加起义的有布依、苗、彝、汉等族人民,声威远及贵州,广西、云南等省。这次起义与乾嘉苗民起义。白莲教起义一样,给清王朝的反动统治以沉重打击,在中国各族人民反封建斗争的壮烈史篇中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相似文献   

7.
黔西南苗族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黔西南州现有苗族16万多人,由于都是数百年间先后由外地迁来,故语言、服饰、风俗习惯各异,社会经济。文化状况极为复杂。民国以前对这里的苗族极少进行调查研究,旧方志中虽略有提及,但却支离破碎,或张冠李戴,或真伪难辨。因此,多少年来,都没有弄清他们系从何地、为何迁来?具体分布在那些地方?笔者近年来因从事《黔西南南州志、民族志》的编写工作。带着这些问题,作了大量调查,现将调查情况综合分析,并根据语言分类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中国西南省份贵州省的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因其特别的自然环境和少数民族的人文景观而成为旅游胜地。这里拥有1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4个省级风景名胜区。其中由马岭河峡谷、万峰林和万峰湖三大景区组成的马岭河峡谷国家重点风景区最为有名。 马岭河峡谷漂流 全长100  相似文献   

9.
贵州省会贵阳市的黔灵山公园是中国西南一处有名的游览胜地。它由三座青山环抱一片洼地构成,湖山兼胜、天然幽静。进了公园大门,沿九曲石径拾级而上,路旁古树参天。山间石壁还有不少石刻书画,增添了  相似文献   

10.
苗族是我国人口较多、分布甚广、支系庞杂的古老民族,因以其服饰多姿多彩而著称于世。 在黔西南自治州,苗族是该州主体民族之一。据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州计有苗族18O500人,占全州总人口数的5.1%。州境每个县都有苗族分布,且操苗语三大方言的苗族都兼而有之,可谓文系复杂,服饰多式多样,各具特色,种类齐全。故通过黔西南调查研究,对整个苗族服饰文化的研究,具有典型代表性意义。本文着重论述其款式类型、研究价值、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11.
布依族成年男女的服饰,在清代雍正年间以前是与汉族有明显差异的。雍正年间到乾隆初年有了变化,男人改同汉人的服饰大体相似,妇女则开始易裙为裤。这一改变,是布依族服饰在历史上的一次大改变,其后又有一些变化。本文主要是叙述改变前后的服饰式样及改  相似文献   

12.
黔西南北盘江沿岸一带布依族地区的亭目领主制度,是从元朝至正年间(公元1341年-1368年)开始逐步形成,经历明清两代乃至残延到民国初年,这是黔省少数民族地区领主制度的典型例证。本文准备就现今望谟、罗甸、贞丰、册亨、安龙等县境历史上亭目领主制度的形成、发展及其没落作一粗浅的研究,为资有关学者们全面研究黔省古代少数民族地区的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实地调查,结合民族学、戏剧学及民族戏剧学的研究方法和有关理论着重介绍了布依戏的戏剧艺术形态,并对布依戏这一少数民族戏剧的源流进行了简要分析,同时对布依戏产生、发展、繁荣、衰微和新生做了历史的梳理,为进一步研究布依戏提供了详实的材料。  相似文献   

14.
刘瑶 《人大论坛》2007,(2):41-41
1月5日,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序顺与民政厅等有关部门同志,深入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普利乡小坝村视察.并向生活特别困难的贫困群众送去了慰问金。视察中。杨序顺希望有关部门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要高度重视生活特别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时刻把困难群众的“衣食住行”和“柴米油盐”等最直接的群众利益放在心上,通过上级帮扶、群众自主、多方支持等方式。切实改善特别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努力促进社会和谐进步。  相似文献   

15.
我国解放40年来的民族教育的发展速度是很快的。以册亨县为例,解放前,全县总人口8万人,翻尽史册寻找,没有一个少数民族大学生,没有一个高中生,没有一个初中生,小学生数量也微乎其微。少得十分可怜的这部份小学生,又绝大部份都是在不正规的乡村私塾学校就读。这类学校只开“国语”一门课,其他课程均不设置,由此而言,这类学校的小学毕  相似文献   

16.
黔西北彝族服饰及其图纹美学试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彝族服饰是彝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黔西北彝族服饰传统纹样蕴含着深层的民俗内涵,服饰图案中还隐现着原始图腾崇拜的影子。多元化整体美,以自然美作基调加上崇拜性思想的反映,是彝族服饰图纹艺术特点的组成元素。受这些元素的影响,形成了彝族服饰图纹的美学观念,并以此为尺度指导、衡量服饰图纹的式样、色彩和装饰的方式与布局,形成彝族服饰的独特风貌,表现出其个性化的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17.
黔西南民族体育旅游文化特征浅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体育与健康意识不断普及,体育与旅游的关系越来越紧密,而带有民族传统特色的体育旅游正不断兴起,作为体育旅游中的一个亮点,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伊航 《人大论坛》2020,(2):30-33
面对疫情的挑战,黔西南州人大常委会和各级人大步履不停,深入战“疫”一线督战,为各级人大和人大代表作出了表率,更凝聚起了夺取疫情防控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双胜利的强大信心和凝聚力。抗击疫情和脱贫攻坚,都是在和时间赛跑,随着疫情防控工作的不断深入,新问题、新情况、新挑战不断出现,黔西南州各级人大及人大代表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根据省委提出的按照分区分级精准防控的要求,纷纷投身疫情防控一线,以实际行动诠释担当作为,为确保打赢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两场战役贡献人大力量。  相似文献   

19.
以1992年春邓小平同志南巡重要讲话为标志,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改革开放的新浪潮涌向贵州高原,给贵州省和黔西南自治州的各族人民增添了无限的力量和希望。抓住时机,解放思想,冲出贵州,走向东南亚,走向亚太,走向世界,开创贵州对外开放的新局面,已经成为贵州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1992年,中共贵州省委和贵州省人民政府提出了“南下、北上、东进、西联”的全方位开放战略。我们认为,贵州扩大对外开放,首先就要扩大对东南亚的开放。这并非主观臆想,而是由贵州的地理条件、自然条件、交通条件、以及当前有利的周…  相似文献   

20.
《小康》2016,(24)
正前些年,改革之风吹来,守着大山受穷的人们陆续走出家门,到城市、到沿海谋求更好的生活。这两年,随着山地旅游兴起,他们又陆续回到山里,回到老家,吃起了"大山的饭"贵州多山,这是世人皆有的印象。黔西南州,是黔、滇、桂三省区结合部的一隅,国土面积1.68万平方公里,山地、高原、丘陵总面积占到了国土面积的95.6%,是世界锥状喀斯特景观最为集中的区域,被誉为"中国喀斯特心脏"。山里人家,靠山吃山,对大山向来敬畏。尤以世居山里的少数民族,崇拜自然,自给自足是现状,守着大山受穷也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