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宇 《台声》2002,(12):22-23
今来以来,美国加强了对台湾的“合作”,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美台“实质关系”;台湾当局也全面推行依附美国政策,谋求实现“对美外交的重大突破”。美台关系趋向密切,令人关注。那么,如何认识这种变化?美国对两岸关系的政策会不会突破一个中国的框架呢?美台官方交流层级有不断提升的趋势布什政府上台后,放宽了台湾高层赴美访问、“过境”的限制,台湾当局也借机大搞“元首外交”,提升赴美“政府”官员的级别,加紧与美国国会和行政官员的接触。2001年陈水扁“过境”美国期间,美国在原有的“安全、舒适、方便”三原则外加上了“…  相似文献   

2.
丛林 《观察与思考》2004,(22):22-23
美国的反恐2001年9月11日,纽约世贸中心轰然坍塌、五角大楼浓烟四起,美国民众一日之内陷入极度恐慌之中。惨痛的教训使美国人真正意识到本土安全所面临的威胁。因此,“9·11”事件之后,布什政府迅速将国土安全提升到国家安全战略的最优先位置,并为美国国土安全加上了四把“保险锁”。第一把锁:出台《国土安全国家战略》。2002年7月,布什政府正式公布了美国历史上第一份《国土安全国家战略》报告,对美国国土安全政策作出  相似文献   

3.
国际安全形势的发展、美国国内政治的变化和 9·11事件促使布什政府对美国全球军事战略进行了调整。新战略将本土防御、反恐怖和反扩散作为优先考虑方面 ,提出了“前沿威慑”战略 ,并对“核威慑”战略进行了根本性调整。欧洲和亚太依然是美国全球战略的重点地区 ,但重心有逐渐向亚太地区倾斜的趋势。美国调整后的战略对中美缓和在台湾问题上的矛盾提供了一定的机会 ,短时期内有利于台海紧张局势的缓解。但美国依旧将台湾问题作为遏制和围堵中国的一张牌 ,加大了中国和平统一的难度。美国的干预政策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今后引发台海军事冲突的潜在危险  相似文献   

4.
2002年2月2日,慕尼黑。来自全球40多个国家的300多名外交和国防事务高级官员参加的第三十八届国际安全政策会议正在这里举行,会议就“9.11”恐怖袭击事件后的国际安全形势、反恐斗争、北约发展以及俄罗斯与北约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这是“9.11”事件之后,首次召开的高级别的国际安全会议。此次会议在反恐问题上所表现出的明显分歧和不同的国际安全观的激烈碰撞和交锋,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 美国代表一再强调美国在反恐中的主导作用。美国参议员麦凯恩称,反恐战争需要合作,需要  相似文献   

5.
三、构成美国战略的三个“恒定因素”:理想、实力、手段一般都把乔治·W·布什政府上台后的国际战略,特别是“9·11”后的外交,归纳为极端美国主义的“新保守主义”。不论从它的政策表现和制定政策的核心班子看,这一点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但是,在“新保守主义”的外衣下,我们永远不要忘记美国战略的坚硬内核——现实主义。布什第一任期内美国新保守主义政策的突出特点有三:单边主义;先发制人;更迭别国政权。“9·11”事件使布什政府的反恐政策由其对外战略的工作次重点变成了首要任务。美国国会通过并经总统签署的《国土安全法》(2002年11月…  相似文献   

6.
奥巴马政府执政以后,出台了新的反恐战略,对布什政府反恐战略的战略重心、战略目标和战略手段进行了重大调整,标志着美国反恐理念的重大变化.美国反恐战略的调整,是基于其现实国情和国际恐怖主义现状而做出的策略性选择,并不能改变其全球战略的实质取向.  相似文献   

7.
编辑部吹风     
《两岸关系》2002,(4):3-3
台问题是中美关系中最重要、最敏感的核心问题,妥善处理这一问题是推进中美建设性合作关系的关键。在中美《上海公报》发表30周年之际,2月21日至22日,美国总统布什对中国进行了工作访问。在江泽民主席与布什总统的会谈中,就台湾问题交换了意见。江泽民主席向布什总统全面阐述了中国政府关于解决台湾问题的“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江泽民主席强调,在中美关系中坚持一个中国政策、遵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极为重要,这是中美关系正常发展的基础。布什总统在会谈中重申美方坚持一个中国的政策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并表明希望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态度,布什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一贯立场没有改变。  相似文献   

8.
张兆元 《前沿》2012,(16):6-7
2011年美巴摩擦不断,11月份的边境袭击事件更使两国关系雪上加霜,降至冰点,美巴反恐合作几乎因此中断.但从双方利益需求的角度不难分析美巴反恐合作仍将继续.目前两国关系“正常化”进程正在坎坷中向前推进.总之是动力大于阻力.相信美巴反恐合作的恢复只是时间问题.  相似文献   

9.
陈军 《时事报告》2005,(3):60-60
不久前,“东突流亡政府”在美国华盛顿宣布成立。尽管美国政府在9.11事件后一直在大喊反恐,并且将“东突”组织列为恐怖组炽,但却叉默许他们在美国成立“流亡政府”,凸现了美国在反恐这个重大问题上的双重标准。  相似文献   

10.
7月底8月初,新一轮多国联合反恐的迹象明显。美国与包括阿根廷、智利等国在内的16个拉美国家联合举行了为期一周的反恐演习,美英为打击“基地”组织几乎使出了浑身解数,俄罗斯积极参加中亚多国联合反恐演习,中国与巴基斯坦反恐合作方面也是成果颇丰。针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国际反恐形势,记者采访了国防大学军事问题专家韩旭东教授。记者:为何会有一系列多国联合反恐行动?韩旭东:“基地”组织仍在遍地开花,恐怖主义正以不同形式、不同程度地威胁着各国的安全。在美国,“基地”组织恐怖分子威胁对纽约的花旗银行、纽约证券交易所、华盛顿的…  相似文献   

11.
王林 《长江论坛》2021,(2):58-64
美国国务院发布的2019年度《恐怖主义国别报告》对全球各地区和主要国家面临的恐怖主义威胁及反恐情况进行了详细介绍和评说,列举了美国取得的所谓反恐“成就”,总结了《报告》中的关于恐怖主义威胁和反恐的主要特点。笔者认为,该《报告》带有明显的意识形态偏见,在反恐上持“双重”标准。笔者提出,鉴于国内和国际反恐战场的关联性,反恐必须具备全球视野。同时,我国必须在三方面努力构建反恐话语权:正本清源,积极对外宣传我国反恐政策和成果;主动出击,对滥用恐怖主义敌对行为进行反击;加强合作,树立在反恐领域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相似文献   

12.
时事报如果在美国问50岁以上关心天下大事的人,是印度还是巴基斯坦更应该成为美国亲密的盟友,答案几乎众口一词——巴基斯坦。因为在他们看来,印度“不仅在历史上走过苏联的老路”,而且在今天的联合国也是一个“令人讨厌的对手”。美国目前的确也倾向于这么做。6月24日,在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访美期间,布什政府宣布将向巴提供为期5年、总额达30亿美元的经济援助。此间,美巴还签署了贸易和投资框架协议以及科技合作协议。“9·11”事件发生后,巴基斯坦在美国所主导的反恐战争中向其提供全面合作,助了美国一臂之力。美几乎因此取消了所有因巴…  相似文献   

13.
傅小强 《时事报告》2014,(11):28-29
中国可以在美国正努力构建的打击“伊斯兰国”反恐联盟和中国打击“东突”的反恐国际阵线中寻找交集,以我为主,集中打击“东突”暴恐势力。以“伊斯兰国”崛起为标志,2014年的国际恐怖新生态大体成型。战后的伊拉克和叙利亚成为中东恐怖大本营和策源地。美国迫于形势,结合中东战略调整反恐政策,出台针对“伊斯兰国”的新战略,加紧筹建由美国主导的国际反恐新阵线。中国可以顺势而为,集中打击“东突”暴恐势力,严防新一轮国际恐怖威胁冲击中国。  相似文献   

14.
从1979年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以来,历届美国政府都坚持一个中国政策。特朗普政府上台后,美国对华实行全面竞争战略,其一个中国政策在政策基础、政策内容和政策执行三个层面发生了明显变化,给中美关系稳定发展带来了严重挑战。拜登政府虽然强调防止竞争演变为冲突,其一个中国政策在执行上也做了部分回调,但由于美国对华战略仍呈全面竞争态势,且在发展美台非官方关系上没有节制,致其“双重威慑”政策进一步失衡。因此,虽然拜登政府强调中美应就台湾问题进行危机预防与管理的对话,但如果美国不对一个中国政策做重大调整,其危害性将继续放大并可能导致中美发生直接冲突。  相似文献   

15.
在人类社会即将跨入21世纪之时 ,美国利用所谓“战略机遇期” ,继续大力推行企图控制欧亚大陆的“两洋战略”。在欧洲 ,美国通过北约东扩、制定北约战略新概念和对南联盟发动侵略战争 ,进一步挤压俄罗斯战略空间 ,加强了对欧洲的控制。与此同时 ,欧盟为争当世界一极 ,通过实行单一货币欧元 ,制定共同外交和防务政策等一系列举措 ,增强了与美国分享利益的资本。欧洲与美国在政治上的合作、军事上的依赖、经济上的竞争关系 ,目前正在发生着明显的变化。今后欧洲的离美倾向将会继续发展 ,欧美之间的矛盾与摩擦会层出不穷 ,但由于美国综合国力…  相似文献   

16.
澜湄次区域地理位置特殊,民族宗教成分复杂,反恐形势严峻。随着“伊斯兰国”实体性组织遭受重创,恐怖组织改变策略,借助互联网将恐怖主义威胁向全球扩散,对传统反恐模式提出挑战。基于恐怖主义犯罪本身的国际性、网络平台的无地域性以及东盟合作框架下的反恐合作意愿,澜湄国家具有开展网络反恐的可行性。澜湄国家网络反恐合作机制的构建,应当树立网络空间主权理念,共建澜湄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推动建立网络反恐合作框架及运行机制;依托LMIN系统平台,加强情报信息共享;借助网络反恐联合演练,提升执法合作能力。  相似文献   

17.
邹强 《今日广西》2013,(5):15-16
波士顿惊天爆炸案终于告破从对恐怖阴云的惊恐到对嫌犯落网的欢呼雀跃,美国民众的心理在过去短短一周经历了极大的嬗变布鲁金斯学会情报项目主任布鲁斯·里德尔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波士顿爆炸案不会给美国社会带来“9·11”式的冲击,但其蕴含的意义却是深远的,美国未来将面临更多元化的恐怖威胁,人们对奥巴马政府的反恐及移民政策也会出现更多争论  相似文献   

18.
美国是影响两岸关系的一个重要外部因素,美国对台政策既有一定的规律性,又因执政者的不同而呈现一定的特殊性。了解和把握美国政府特别是布什政府对台政策的特点,对于我们今天做好对台工作、搞好中美关系有着重要的作用。美国对台政策从属于对华关系自1972年以来,美国对台政策一直从属于对华关系。根据中美关系的变化加以调整,围绕着对华政策的大框架展开。在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过程中,美国政府为了改善与中国的关系,可以某种程度地搁置台湾问题。冷战结束之初,由于中国在美国全球战略格局中的地位下降,中国被定位为某种“威胁”和“亚洲不稳…  相似文献   

19.
●从近代到现代,美国一直觊觎我国领土台湾,并以种种手段在台湾问题上作梗。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政治经济、军事实力增强,美国改变了政策,但从骨子深处未放弃“一中一台”立场。 ●台湾问题中的“美国因素”仍产生了极其严重的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20.
从新的<四年防务评估报告>来看,美国将继续贯彻以反恐防扩为重点的全球战略.在这个战略中,中国虽然是最重要的"处在战略十字路口"国家,但不是敌人.美国要塑造这些"路口国家",防止它们选择同美国敌对的战略.美国对华战略仍然是以合作为主,同时辅以防范和牵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