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方法内容丰富且成体系,概括性提法是“解剖典型”,理解方法是其中的有机组成部分.理解方法是马克思主体、客体及二者之间辩证关系这一哲学分析框架的方法论化,实质是主体性.理解方法与资产阶级经济学科学方法论主张判然有别,主体性质、批判性质、过程性质、逆溯性质、革命性质和整体性质是题中应有之义.鉴于此,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专著和论文中应给予理解方法以表示存在的机会.  相似文献   

2.
在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不同理解中,首先涉及到对“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一命题的理解问题.从一些文章看,大致可以分为两种基本观点:一种观点是认为,对“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命题只能理解为“科学技术是间接生产力”,这就是比较传统的“渗透说”或“转化说”的理解.另一种观点可称之为“直接说”,即认为科学技术在现代工业社会中已是直接生产力.  相似文献   

3.
孙昀 《学理论》2009,(21):19-20
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基础上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理解和践行科学发展观的中心环节是准确认识“发展”、核心环节是深入理解“以人为本”、基础环节是全面把握“基本要求”、关键环节是切实做到“统筹兼顾”。  相似文献   

4.
吴苑华 《理论探讨》2007,1(1):41-44
马克思的“革命的实践”是人们把握生活世界的尺度,是识别各种思维、思想、理论的“现实性和力量”的根本标准。要创新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就需要合理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解马克思主义是一个社会实践过程,必须随着人们探索和改造生活世界的实践而完成。因此,应该在马克思“实践解释”范式中审查各种理解性理论在何种意义上理解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精神”。由此看来,以“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实践唯物主义”、“实践哲学”、“人道主义的马克主义”指称马克主义,都是有问题的。实践是检验各种“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根本标准,我们要学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识别各种“理解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5.
阅读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语言活动过程 ,阅读的确要理解文字符号的表层结构 ,但更重要的是理解语义的深层结构转化。图式理论认为 ,阅读理解是一个作者所创作的内容与读者的先验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阅读上的问题很多不在于语言知识本身 ,而在于读者的图式知识。读者背景知识越丰富 ,对篇章的联想和理解就更准确。  相似文献   

6.
高军德  金莉 《学理论》2012,(9):172-173
预测是听力理解中的一项重要的学习策略,培养听者的预测意识和技能可以提高听力理解的效果。文章分析了听力理解中预测策略的作用、目的和影响因素,探讨了培养学生预测能力的有效途径,提出了有待进一步研究的听力预测策略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李世彬  孙雪梅 《学理论》2010,(6):128-129
如何处理好经济全球化和教育国际化等活动中所面临的以价值冲突为核心的诸多问题,是研究生教育国际化中必须解决的。开展国际理解教育应是一种有效解决的方法。文中探讨了在研究生教育中开展国际理解教育的实践途径,以期更好地促进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形成,翻译日益显得重要.鉴于翻译是一个复杂动态的过程,涉及到语言、文化和心理因素,包括语言知识、言外知识、译者的文化背景和基本素质、甚至译者的心理因素等,在汉英翻译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双向理解.透彻的理解和完美的表达都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只有完美地理解了原文所要表达的中心意义和作用,才能完美地在译文中表达出来,从而达成双方的共同的理解.  相似文献   

9.
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中的“第一”?鄂焕成认为,回答首先涉及到一个方法问题,即我们的回答应主要是着眼于微观还是宏观.所谓微观的理解,即比较精确一些,在生产力诸要素或生产力中,找出数字上的“第一”来,而所谓的宏观的理解,即从总体上来把握这个“第一”,模糊一些来理解它,而不是就“第一”来理解“第一”.  相似文献   

10.
理解前结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依赖与模式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对理解前结构具有路径依赖关系.大众之所以会对马克思主义产生各不相同的理解方式和路径,究其原因就在于大众对马克思主义进行理解的起始条件,即理解前结构不同.科学而准确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引导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健康发展,必须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理解前结构关系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曹洁  朱婷 《学理论》2012,(8):184-185
在流行音乐轻音乐以及摇滚乐这三种背景音乐条件下对大学生英文阅读进行眼动实验,得出以下结论:一是轻音乐背景下的阅读理解正确率高于流行乐及摇滚乐;二是不同背景音乐下,大学生阅读理解的注视次数,回视距离两个眼动指标有显著差异,回视次数和眼跳次数这两个指标有边缘显著。平均注视时间和向右眼跳幅度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谭畅  李淑华 《学理论》2010,(24):265-266
图式理论是英语阅读理解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在认知心理学中,图式理论用来解释阅读理解的心理过程。该理论认为,阅读理解过程就是输入的信息与大脑中原有的知识,即读者的背景知识相互作用的过程。阐述图式理论的基本观点,旨在揭示阅读理解的心理过程,从而提出一些如何在实践中运用图式理论来提高学习者阅读理解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在政治课教学中,知识的理解对于培养学生能力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从加深对思想政治课知识的理解出发,提出了一些加深知识理解的方法,进而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效果以提高学生能力。  相似文献   

14.
在列宁诞辰150周年之际,纪念列宁的最好方式是真诚的、真实的理解列宁,并依据列宁提出的线索寻找新时代解决问题的思路。而只有把列宁放到俄国革命的具体历史进程中,才能更清晰地看到并真正理解他,理解他对马克思主义的坚持和发展。当然理解列宁本身不是目的,我们在此基础上需要继续坚持和发展列宁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是从列宁开始的前进运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对列宁主义的坚持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突出的地位。要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过程、科学内涵、理论特征和历史地位等有一个确切的和深入的理解,需要有科学的理解方法,这种方法亦即是辩证法的总体方法。总体的方法主张把对象放在一定的总体中来认识,并坚持构成总体的要素的性质由该总体的性质决定的观点。按照这一方法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我们得到以下三个层次的结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以“三个代表”要求为基本点  相似文献   

16.
廖文丽 《学理论》2009,(19):72-73
隐喻是一种普遍现象,是人类重要的认知方式,普遍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仅以语言形式表现出来,而且在我们的思想和行为中都不乏隐喻的存在。在跨文化交际中,以本国文化的接受心理去调整或修饰异国文辞,难免会削足适履,导致文化冲突。本文从中西方文化差异着手,对其在隐喻理解中的作用试作探讨。  相似文献   

17.
本文简单梳理了物权变动区分原则160多年来的历史沿苹以及三种不同的立法模式.归纳了我国理论界、司法实务界以及立法对物权变动区分原则的反映,结合物权法条文分析了物权变动区分原则在物权法中的体现,总结归纳了我国物权法就物权变动区分原则采取的立法模式.阐述了对物权变动区分原则的理解和适用,并就引起不动产物权变动的非常态法律事实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18.
吴志亚 《各界》2007,(2):70,71
在对职校生的教学过程中有这样一种感觉:职业院校的学生动手能力比较强,喜欢上实践教学课,在实习教学中,学生们的学习兴致很高,而一旦涉到理论性的知识,接受能力就比较弱。教师应该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兴趣,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以铝的焊接性谈谈如何让学生理解记忆。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 ,译介、传播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已有近一个世纪的历史 ,但以理解的视角检省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特别是近 2 0年的研究 ,却是最近几年的事。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 ,我们主要解释的是“引进版”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面对“原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觉、自主的解释才刚刚开始。学术界在反思、批判传统解释及其产物 ,探究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和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的同时 ,直接或间接地提出并解答了与理论活动本身相关的一些问题。本文所要探讨的是触及理解活动更深层次 ,对于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重要意义的问题——理解马克思…  相似文献   

20.
理解马克思要经历方法论上的转换,即从科学主义的、教条主义的"说明"马克思模式到实践的解释学的"理解马克思"模式的转换。理解马克思,就是用"实践的解释学"视角和方法重新解读马克思的文本,获得对马克思思想的"整体把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