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师正伟 《党的建设》2008,(11):51-51
我是与改革开放同龄的人。在我的记忆中,腌咸菜和吃咸菜是最难忘的。那时,家里一年有大半时间吃的是咸菜。为腌咸菜,家里买了一口大缸。每年一到深秋,父亲就把最廉价的青菜成担地买回来。在洗净、晾去水气后,将菜码进缸里。  相似文献   

2.
敞开的大门     
正我五六岁的时候,太奶奶已经八十多岁了。在我的印象里,她满头银发,一脸慈祥,肥胖的体型,与三寸金莲的小脚形成一个倒三角,手里始终拄着一根榆木拐杖。她是我们这个四世同堂、十几口人大家庭的大家长。吃饭时,她总是坐在桌子的中央位置,太奶奶没有动筷以前,我们都不会先夹一口菜。尽管那时候的桌上,数来数去也只有玉米面贴饼子、窝头和白萝卜腌的几样老咸菜。  相似文献   

3.
这则故事反映出的花钱和攒钱的辩证关系,也许能给享受生活的人们一点启示。 你想了解你周围的人是如何看待摸着兜花钱和超支消费的心态吗? 某企业女干部许君萍:20年前给人做媳妇,婆家相中我的主要原因是我会腌咸菜、做棉袄。长期以来中国人  相似文献   

4.
伤感的格局     
临行前的三四天,妈妈在电话里问我,“给你带点儿什么呢?”这是个因时而异的问题。如果是春天,她会说,有摘好了晒干的槐花,别人送来的现磨的莜面;如果是冬天,有萝卜缨,有腌好了的辣椒……我们在电话里论来论去,最后敲定的几样,就被裹上里三层外三层的塑料袋,跟着我妈,不远千里,落户到北京的冰箱里,  相似文献   

5.
淡泊人生     
不久前《中国青年》杂志刊登了《太原有个贾鸿鸣》,读后感受强烈。贾鸿鸣是太原市副市长。他在这个岗位上干了8年,全家人住的房子还是50年代盖的简陋平房,屋中除了堆起来的书籍,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两口腌着咸菜的大缸、一张用了近30年的园桌和几个长短不齐、高低不一的木凳……一位副市长居然身居陋室、家无奢物!何以至此呢?贾鸿鸣很平静地说:“第一,我  相似文献   

6.
1999年金秋时节,灵武市委时任书记收到一封由吴忠日报记者转交的群众来信。信中写到:“在我17岁的人生经历中,唯一的一次生日是老师给我过的,我仅有的一双皮鞋是老师给我买的,甚至第一双运动鞋、第一件套头衫都是老师给我买的。在我眼里,老师就跟妈妈一样,妈妈没有为女儿做的事情,老师做到了。老师实在是给了我太多的爱……”看完信,  相似文献   

7.
妈妈去世已有一段时日了,但日里夜里我总会感受到妈妈亲切的笑容,我们母女26年的点点滴滴深深浅浅地铺展在眼前,让我心痛不已…… 我出生56天时妈妈就把我留在阜新的奶奶家,7岁时妈妈才把我从奶奶家接回桓仁。 那时我们家住在兰家沟的平房里,晚上经常是爸爸陪着我,哄我入梦;碰到爸爸出差,  相似文献   

8.
昆明人与鲊     
南成 《支部生活》2007,(5):47-47
昆明人口重,爱吃咸菜,也善做咸菜。诸多咸菜中,有一类被称作“鲊”(音读zhá)的。可以说是昆明人的创造,也是昆明人的最爱。鲊,辞典里的解释是:“用米粉、面粉等加作料拌制的切碎的菜,可以贮存”。至于为什么把如  相似文献   

9.
“是你擦干我第一滴眼泪妈妈是你让我学会飞翔妈妈我真的不想让你失望妈妈因为我的梦想在远方啊妈妈嘿永远慈祥美丽的妈妈你是我心中永远不灭的火把黑夜里我不会迷失方向……”2011年乐至县第二届“大学生村干部、志愿者文艺汇演”上,一首动人的《妈妈》唱出了母爱的温情,打动了观众。演唱结束后,  相似文献   

10.
<正>清明节到了,我多么思念在天堂里的妈妈。妈妈已经离开我十年了,我多想知道妈妈在天堂里是否过得好。随着岁月的流逝,我坚信,母亲是世界上最善良的人。尽管她的外表是那样的平凡,命运是那样的坎坷,人生是那样的平庸,但她却是我心中最伟大的母亲。俗话说,胎儿"七活八不活",我是八个月早产的。母亲生下我后,有人劝她,这个孩子  相似文献   

11.
正萝卜问咸菜,咸菜与己同类同型,却为何有酸咸苦辣之别?咸菜指着酱缸,在那里浸泡月余,萝卜都会变成咸菜。深入生活就是把自己放到生活里浸泡,感知百姓的欢乐忧伤,与百姓通心了,和群众连心了,就能获取表达群众情感的色谱,获取创造不同人物性格的证据以及用之不竭的创作激情。生活是公平的,有入就有出,深入才能高出,从身入到心  相似文献   

12.
在所有“11·27”烈士遗留下的子女中,也许我的年龄是最小的。我生于1950年2月,父亲为新中国献身的时候,我还在妈妈肚子里。 从会喊“妈妈”那一天起,我就渴望着叫一声“爸爸”。妈妈终身未  相似文献   

13.
在一起     
正我是一个还没来得及出生就被迫与妈妈分离的孩子,严格地说,我只能算是一个胚胎。我爱妈妈,我们一直——我一直怀念在妈妈子宫里度过的日子,尽管妈妈把她的肚子裹得紧紧的,紧得我都快喘不上气来了。妈妈一直都在动。有时,我觉得她不是在走路,而是在飞;有时,她大声说着我听不懂的话;有时,她奋力挥动手臂。这时,我会听到歌声,有妈妈的,也有其他人的。  相似文献   

14.
四月 《党课》2013,(20):78-81
在我眼里,爸妈是一对怨偶,月老喝醉了瞎牵的线。听奶奶说,爸爸在认识妈妈之前,有一个相好,爸爸为了那女孩,愿意舍了身家性命,随她私奔,谁料二人私奔到新疆,那女孩竟然为了贪图享受,抛弃了老爸,  相似文献   

15.
两毛钱激励我改变自己命运 20世纪80年代末,在黑龙江林口县的乡间小路上,一个青年一天水米没进,口袋里只有两毛钱。终于,他看见前面有了饭店。“老板,我想吃饭,但我身上只有两毛钱了,我买4个馒头,你再给我一盘咸菜,行吗?”老板的眼角有一丝湿润。  相似文献   

16.
妈妈的信     
不知为何,妈妈的这封信被我保存了整整八年。——是自责吗?妈妈去世前的确如此,每读一遍万箭穿心。是忏悔吗?妈妈去世后,每读一遍泪如泉涌。这封信写于2004年的10月25日,这一年妈妈已是86岁的高龄。我能想象妈妈伏案疾书时的情景——她的手在颤抖,她的眼在流泪。为什么同住一个城市却非要写信?难道不能面谈?不能在电话里讲述?她的目的只有一个:"道歉"!——母亲向女儿道歉!那天的情景我记忆犹新:又是一个周末,到了我例行回家看望妈妈的  相似文献   

17.
潇湘水云     
乔宗玉 《学习导报》2011,(15):52-53
小的时候,大人常问我,你是像爸爸还是像妈妈多些啊?因为妈妈漂亮,所以我不假思索地说道:“我像妈妈!”其实,我的眉眼、身形与籍贯江苏的爸爸如同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压根和长沙土著妈妈无相似之处。长大后,我时常笑日:“我是吴越文化和楚文化的结晶。”“那你哪些地方像长沙人呢?”我的朋友问道。一时间,我心中似有千言万语,却不知从何说起…  相似文献   

18.
正妈妈今年60岁,听说我妻子怀了二胎,放心不下,就从千里之外的故乡赶来照顾。妈妈就是这样,一辈子心里牵挂的都是别人。妈妈到来后,不仅照顾我们一家人的饮食起居,还精心侍弄起窗前的小菜园。我平时忙于工作,对小菜园也不怎么上心。干了一辈子农活的妈妈,看不得小菜园里的杂草如此"任性",就加以精心侍弄。很  相似文献   

19.
在一起     
正夜里,阳光没有了,我变成一股冷气,我真恨自己,连一点温暖都给不了妈妈。远远的,我看见妈妈和一个阿姨在推让一件大衣,后来,妈妈和阿姨蜷缩着,挤到一起。天亮了,那个阿姨却再也没有醒来,她永远睡在了雪山上。妈妈穿着阿姨留下的大衣,蹒跚在黎明的曙光里。她又咳嗽了,我真担心……我流泪了。我的泪水凝冻成雪花,在妈妈面前飞舞。  相似文献   

20.
2012年1月14日,南岸区人民法院少年合议庭审判长周俐莎办公室。“亲爱的周妈妈,当您收到这张贺悟时,我还有一个多月就该自由了,我会牢记您对我的教导和鼓励,展现一个全新的我!”读着魏俊的来信,周俐莎眼里泛起欣慰的泪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