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吉胜 《共产党人》2004,(21):16-17
一、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实质。确定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方向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根本要求是统筹兼顾,实质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得更快、更好、更全面、更协调、更持久。青铜峡市作为西部欠发达的一个小城市,必须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更加注重改革创新,更加注重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更加注重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具体工作上,应突出以下四种意识:  相似文献   

2.
李伟 《新长征》2010,(3):13-14
世界经济开始复苏,国内经济进入恢复期,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仍然是当前经济工作的主旋律。应对金融危机,实现加快赶超,白山市把所有的注意力和兴奋点都集中到“扩总量、调结构、促转型、保民生”上,紧紧围绕大发展快发展这一主题,更加注重投资拉动,更加注重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  相似文献   

3.
贵州对外贸易如何加快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省外贸走出了自1997年以来进出口总额在7亿美元停滞和徘徊的局面,呈现较快的增长态势。为了抓住这个机遇,更快更好地发展我省对外贸易,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更加注重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对优化国民经济结构的作用,推动新型工业化的进程,扩大出口与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传统产业改造相结合,调控进口与提高国民经济内在素质相结合;把贸易与投资更加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贸易和投资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4.
徐小钦  谢静 《探索》2003,(6):123-126
投资结构是经济结构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原因,要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必须从调整投资结构入手.本文通过对重庆直辖以来的现存投资结构进行分析,提出在促进经济结构不断升级演进的过程中,不单是要注重投资总量的增加和扩张,更为重要的是要建立合理的投资机制和策略,注重投资质量和效益的提高,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进而更加有效地促进地区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5.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世界经济发展出现了新变化、新特点。山东外向型经济转型升级是适应世界经济发展变化的必然选择。为此,要在开放理念上更加注重统筹融合、互利共赢;在外贸发展方式上更加注重结构优化、效益优先、以质取胜;在利用外资上更加注重营造更具吸引力的投资环境,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在对外投资上更加注重创新投资和合作方式,支持企业积极开展国际化经营。  相似文献   

6.
《党的建设》2016,(2):21-22
1.如何理解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 《建议》在“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中提出:“在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的基础上,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这个目标表明,“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既要看速度、增量,以促进民生不断改善,使人民群众更加切实感受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果;更要看质量,着力实现有质量、有效益、没水分、可持续的增长,着力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中实现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7.
贯彻落实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其基本途径一是要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二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三是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效益、努力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四是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穿于各个方面的工作;五是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六是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  相似文献   

8.
正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要落实好"十个更加注重",这是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级政府和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性要点,具有很强的操作指导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要落实好"十个更加注重":推动经济发展,要更加注重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稳定  相似文献   

9.
浅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贯彻落实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其基本途径:一是要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二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三是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效益、努力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四是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穿于各个方面的工作;五是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六是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  相似文献   

10.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并不意味着生活质量的真正提高。党和政府在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人民的主观生活感受,更加注重改善人民的生活质量,并且把人民生活幸福上升为国家梦想。从生活水平到生活质量的历史演进过程,实质上反映的是人民对发展的新要求,也体现了中国社会发展理念的重大创新,必然在实践中推动发展方式的转变,以及发展质量、发展效益的提高,最终引领中国成为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的国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