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与团的关系在新民主主义时期曾经历了一些波折。以浙江来说,团的建立要早于党,1927年之前,都处于创建初期,浙江党团关系并不明确。大革命失败后,中共浙江省委主导对浙江党团关系加以调整,将团置于党的领导之下,但由于党团组织在白色恐怖中遭到严重破坏,党团关系调整无法充分实施,直至1949年党中央指示重建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浙江的党团关系才走向明确。  相似文献   

2.
无论是担任团的领导职务期间还是离开青年工作岗位之后,任弼时始终关心重视青年团和青年工作。通过厘清青年团的性质,任弼时从理论和实践上理顺了中国共产党和青年团的关系,并且针对青年团工作中忽视研究青年特点,不注意寻找适合青年工作的方法等倾向,以及机械套用党的工作模式等实践困惑,做了大量基础性、建设性和探索性的工作。任弼时反对把青年团建成游离于党外的第二党;坚持先进性与群众性统一的团建理念;果断厘清党团建设和发展的边界;推崇指导与尊重相结合的党团关系。任弼时的探索和努力,为理顺党团关系及其健康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使党加强了对团的指导,团实现了广大发展。  相似文献   

3.
上海建团初期(1920-1923年)的党团关系经历了党团不分,党整顿、恢复团,党团关系从"协定"到"服从"的变化与发展,党团关系一度紧张,曾经存在团员身份双重影响工作,团具有第二党倾向,干扰党团发展等问题。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党团中央总结经验、纠正错误,最终使上海早期党团关系走上了健康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自组建中国共青团以来,党团关系经历了九十余年的历史,积累了许多深刻的经验教训和优良的传统。从党领导团是党团关系发展的历史必然、作为党的得力助手的共青团是党的青年工作和青年运动的重要力量、共青团与党同根同源保证党团关系薪火相传、群团改革是新时期党对共青团的新要求这四个维度来理解党团关系得出新时期坚持党的领导,要牢牢把握中国青年运动的正确政治方法;坚持党建带团建,提高团建科学化水平;把握时代主题,巩固党的执政之基。  相似文献   

5.
中共中央在《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中第一次确立了共青团是执政党党风监督主体的地位,这是对党团关系的一种新定位,党和团的关系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团不仅接受党的领导,也对党施行监督。这种监督是与接受和拥护党的领导相统一的,是共青团作为助手后备军的生动体现:这种监督可以大大增强群众监督的有序性和理性化,巩固执政党的群众基础。党团关系的这一新定位对于共青团发挥在社会政治架构中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基于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相统一的分析视角,以“为工农服务”“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等为不同时期教育的价值指向,系统梳理党的教育方针的历史逻辑;以“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为逻辑主线,分析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的理论逻辑。以史为鉴、以理为纲,探讨提出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的实践逻辑,即“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的实践根本、“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的实践宗旨、“坚持立德树人、促进‘五育融合’”的实践路径以及“推进高质量的现代化教育发展”的实践方向。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方法论以唯物史观和辩证法为哲学基础,是具体与抽象相统一、研究方法与叙述方法相统一、逻辑与历史相统一、分析与综合相统一、归纳与演绎相统一的科学研究范式。对于新时代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历史方位,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进一步增强党领导经济工作的系统性和科学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需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相似文献   

8.
中共中央在《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中第一次确立了共青团是执政党党风监督主体的地位,这是对党团关系的一种新定位,党和团的关系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团不仅接受党的领导,也对党施行监督。这种监督是与接受和拥护党的领导相统一的,是共青团作为创造性的助手、作为坚定性的后备军的生动体现;这种监督可以大大增强群众监督的有序性和理性化,巩固执政党的群众基础;这种监督既可以摒弃来自执政党内部监督难以避免的局限,也可以摒弃来自执政党外部监督易于出现的偏狭。党团关系的这一新定位对于共青团发挥在社会政治架构中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指出,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党性与人民性作为马克思主义语境中的重要问题,十分值得探讨。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的逻辑起点主要从理论逻辑和历史逻辑着手,寻找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的应然性与必然性。基于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逻辑起点的深刻分析,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聚焦全面从严治党,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最终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等方面着手,准确把握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0.
回看中国农民的百年发展历程,旨在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推动农民过程中所遵循的逻辑,认识党对农民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从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和方法逻辑的角度来整体把握、系统阐述中国共产党以农民为中心,根据各个阶段农民发展的实际状况,领导农民走上社会主义的道路,审时度势、把方向、稳局势,制定相关的惠农、助农政策推进农民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是统一战线的重要内容。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事业蓬勃发展,在实践中形成了一些基本经验,主要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政治前提;达成广泛的政治共识是思想基础;加强民主党派自身建设是重要条件;加强制度建设是根本保障。中国共产党领导多党合作发展的历程和经验,体现出多党合作发展的基本规律,即加强党的领导与充分发挥民主党派作用的统一,一致性与多样性的统一,坚持与发展的统一,政党制度的国情适应性与有效性的统一。新发展阶段,多党合作要聚焦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致力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任务,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为此,要加强党对民主党派的领导,推进民主党派建设;加强思想引领,增强合作担当意识,坚定共同理想,凝聚政治共识;完善多党合作的运行机制,加强互动联系工作机制建设,创新多党合作治理工作模式,实现治理现代化;加快构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增强话语权。  相似文献   

12.
根据科学发展观,在处理党团关系时应遵循以下要求:第一,要以发展的眼光保持共青团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第二,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共青团的主观能动性;第三,坚持统筹与可持续发展,保持共青团的先进性与群众性相统一。  相似文献   

13.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蕴含着深刻的学理、哲理、道理,是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这一重要思想蕴含着对社会运行逻辑的深刻考察,体现了坚持“两个结合”的生成逻辑、应对统战工作新形势的现实逻辑、汇聚最广泛力量的实践逻辑、服务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制度逻辑。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蕴含着对历史辩证法哲理发展的深刻阐释,凸显传承性和创新性相统一的法宝地位,彰显主体性和主导性相统一的最大政治,明确一致性和多样性相统一的工作方针,探寻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统一的统战工作规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蕴含着成功实践之道理,在领导力量上坚持党对统战工作的全面领导,在工作局面上构建齐抓共管的大统战工作格局,在工作方法上处理好统战领域的“四对关系”,在工作重点上着力做好“五项重点工作”。  相似文献   

14.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步入新阶段,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迎来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历史转变,逐步确立了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两个确立”集中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回顾党的百年艰苦卓绝的光辉奋斗史,“两个确立”深刻体现了我们党领导人民共同奋斗的历史逻辑、  相似文献   

15.
坚持走"富民之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的逻辑起点。新时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价值取向,是我们党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新的一项重要原则。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的历史逻辑、新时代人民主体地位的拓展要求以及社会主要矛盾的发展变化,是坚持这一价值取向的主要依据。在宏观、中观、微观层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价值取向具有具体的历史规定性内容。在实践指向上,这一价值取向突出要求把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比重落实到改革发展的各个环节,要在党的民生事业中体现实质内容。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形成具有民族特点与民族形式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过程。这一重大命题自毛泽东同志明确提出后,我们党在长期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为指导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科学理论。考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无不体现时代性、实践性、民族性、创造性的显著特征,是时代特征与实践要求相统一、继承与发展相统一的典范。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揽全局,以战略视野和问题导向,着力于全面深化改革,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在总结1978年至2013年35年改革开放的经验成果基础上,形成了更加全面系统的改革思想,更加厚实了改革方法论的理论基石。改革思想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作出了原创性贡献。对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进程,系统梳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历程、理论逻辑和方法论意义,有助于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进一步增强改革动力、活力,为适应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文章以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为基础,以史为鉴、开创未来,概述了改革开放以来两个阶段推进深化改革历史进程的理论逻辑、实践基础、方法路径。  相似文献   

18.
优化设计新形势下高校党建带团建的实现路径对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增强高校共青团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实现团员青年自由而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首都部分高校党建带团建的案例解读,凝炼了党校和团校教育、形势政策报告会、共青团干部到基层挂职锻炼、共青团工作经验交流、青年人才技能培养、服务社会建设发展等高校党建带团建的实现路径,以及新形势下高校党建带团建路径设计的几点原则。即正确认识并处理好新形势下的党团关系,兼顾团的青年属性与高校的“学校特色”,尊重团员主体地位、激发团员自主意识,实现“社会-党-团-青年”的有机统一等。  相似文献   

19.
党的政治建设是中国共产党立党、兴党、强党的恒久之策和根本保障。回顾党的政治建设一百年的宏阔历程,可将其划分为奠基与开端、探索与曲折、修复与优化、强化与成熟这四个主要阶段。在一百年的党的政治建设史上,中国共产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主要有: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首要任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立场是价值定位,围绕党的政治纲领和政治路线不懈奋斗是目标牵引,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是关键保障,发展先进的党内政治文化是精神支撑。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历史条件下,坚持政治强党与制度治党相统一,是进一步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时代要求。  相似文献   

20.
建国以前青年团与党的关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力量。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由于客观历史环境的瞬息万变,青年团的组织形式和正式名称数经反复;与此同时,党团关系也有相应的不同程度的变化和发展。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种发展中的党团关系并从中得出一个什么样的历史结论呢?本文拟就此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