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冯都 《党史文汇》2001,(8):38-39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汪道涵,是"汪辜会谈"的主角之一,每当他与台湾"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握手的时刻,世界各地都会密切注视着这位传奇式的人物.  相似文献   

2.
"汪辜会谈"是海峡两岸关系发展历程中极为重要的一章.台湾"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是当代台政商界的重量级人物,他不仅是个实业家、世界富豪,还是一位唱着"教忠教孝的中国京戏"、吟着<论语>长大的中华文化人.2005年1月3日,辜振甫因病在台北去世.此时此刻,人们都想很了解这位台湾"象征性人物"传奇的人生轨迹.  相似文献   

3.
汪辜会谈     
1993年4月27日,是海峡两岸关系史上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日子。这一天的上午10点06分,在新加坡海皇大厦会议厅,大陆海协会会长汪道涵与台湾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的双手紧紧握在了一起,从此,隔绝40多年的海峡两岸关系终于跨出了重要的一步。经过两天的会谈,双方就两岸民间经济与文化往来达成了一致协议,并签署了《汪辜会谈共同协议》、《两会联系与会谈制度协议》、《两岸公证书使用查证协议》和《两岸挂号函  相似文献   

4.
汪辜戏缘 2005年12月24日.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汪道涵逝世。此前一天,是台湾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先生逝世农历一周年忌日。1993年.两位老人在新加坡越过会议桌把手握在一起,由此开启影响深远的“汪辜会谈”。据其身边人介绍.辜振甫逝世后.汪道涵表现出的沉痛不仅是对老友的哀悼.更是对历史的感慨,其生命最后时刻仍在牵念两岸关系。  相似文献   

5.
正汪道涵(1915-2005),两岸关系战略思想家、政治家。安徽嘉山人(今安徽省明光市),1933年l月参加革命。曾任上海市委书记、副市长、代市长、市长,上海市政府顾问、国务院上海经济区规划办公室主任,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等职。系中共八大、十二大、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代表,十二届中央候补委员;当选过中顾委委员,第五、六届全国人大代表。1993年,汪道涵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辜振甫在新加坡会谈,开启了"汪辜会谈"———两岸高层人士公开接触,推动了两岸关系的发展。由此,汪道涵也结识了一些台湾人士,彼此结下了深厚友谊。  相似文献   

6.
1993年4月举行的汪辜会谈是两岸关系发展中的重大事件,开创了海峡两岸在一个中国原则基础上平等协商的机制,标志着两岸关系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今年适逢汪辜会谈十周年,在全党、全国人民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努力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的形势下,回顾并阐述汪辜会谈的历史性成果,对于两岸同胞特别是台湾同胞理解祖国大陆方面通过对话与谈判解决分歧、改善与发展两岸关系的政策主张,对于我们推动在一个中国原则基础上重开对话与谈判,推进两岸关系发展与和平统一进程,具有积极而重要的意义。一汪辜会谈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  相似文献   

7.
“汪辜会谈”是海峡两岸关系发展历程中极为重要的一章。台湾“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是当代台政商界的重量级人物,他不仅是个实业家、世界富豪,还是一位唱着“教忠教孝的中国京戏”、吟着《论语》长大的中华文化人。2005年1月3日,辜振甫因病在台北去世。此时此刻,人们都想很了解这位台湾“象征性人物”传奇的人生轨迹。从私塾蒙生到博士、院士辜振甫字公亮,1917年1月6日生于台北市,但祖籍是福建省永春县五里街儒林村,现该村仍保留了辜氏宗祠辜氏族谱,辜振甫寻根心切,曾为宗祠题写了祠匾。辜氏早在清康熙年间,就辗转迁至台湾彰化县鹿港镇。…  相似文献   

8.
1993年4月27日至29日,世人瞩目的汪辜会谈在新加坡降下帷幕。如今,两岸关系转向缓和,但人们依旧可以感受到那次历史性会谈的余波。汪辜会谈,顾名思义,是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汪道涵先生和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辜振甫先生的平等会谈。在新加坡举行会谈的几天  相似文献   

9.
洪梦 《世纪风采》2010,(7):31-35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两岸关系走势如下:1992年,“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确立;1993年4月27日,汪道涵与辜振甫在新加坡正式举行第一次会谈,达成了四项协议;1995年,李登辉以私人名义访美,在国际上进行“台独”分裂活动,两岸关系跌至冰点;1997年,香港顺利回归,应新形势,大陆方面采取主动,推动第二次汪辜会谈;  相似文献   

10.
对话与谈判的背景历史进入80年代,台湾海峡两岸开始出现了对话与谈判的新局面。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摆脱了长期困扰我国政治经济发展的“左”倾指导思想的束缚,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正确轨道的同时,也认真总结了建国以来对台工作的经验教训D,确定了“台湾回归祖国怀抱、实现统一大业”的战略方针①。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重申了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呼吁海峡两岸通过商谈,尽快结束“目前这种军事对峙状态”,早日完成祖国统一这一使命,共创“我国前所未有的光辉…  相似文献   

11.
3月9日是台湾海基会成立20周年的大日子,马英九亲临庆祝大会致词并追赠海基会已故董事长辜振甫“两岸和平特殊贡献奖”。他强调,身为炎黄子孙,  相似文献   

12.
《新视野》1994,(2)
海协会与海基会共商两岸劫机犯遣返问题1993年12月18日至22日,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商谈小组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在台北重点商谈两岸劫机犯遣返问题,并达成共识:即以暴力、胁迫或其他手段劫持民航客机是严重的刑事犯罪,应予以严惩,劫机犯原则上一律遣返。国务院召开全国平抑油价格工作会议1993年12月25日,国务院召开全国平抑粮油价格工作会议。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朱基强调要迅速平抑粮油价格.确保市场稳定。毛泽东还展100日年纪意大会在东医回学方1993年12月26日,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中央军委、全国政协隆重…  相似文献   

13.
尹学初 《唯实》2003,(12):99-101
自从周海婴先生在《鲁迅与我七十年》中披露了一段“毛罗对话”后 ,真是一石激起千重浪 ,引来许多名人学者浓厚的讨论兴趣。这也许如周海婴先生所说“事关重大”(《鲁迅与我七十年》第 371页。以下引用此书简称《七十年》)的缘故吧。从去年底黄宗英女士发表了《我亲聆毛泽东与罗稷南对话》(2 0 0 2 .1 2 .5《南方周末》)后 ,讨论的重点由“对话”是否存在的争论 ,变成了如何评价这一“对话”的探讨。既然“事关重大” ,笔者不揣浅陋 ,也深感有说几句的必要 ,并就教于诸位名家学者。海婴先生披露的“毛罗对话”是 :“1 957年 ,毛主席前往上海…  相似文献   

14.
关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起止时间,国外许多学者给予极大关注.日本学者与西方学者对"十四年抗战"有不少表述和分析.其中日本学者的"十四年抗战"研究视角集中体现在学术界的"十五年战争"论,西方学界也出现一些以"九一八"事变作为中国抗日战争开端,从"十四年抗战"视角研究中国抗日战争以至世界反法斯战争的看法."十四年抗战"研究观点在国际学术界的客观存在,为中国抗日战争的国际研究留下学术交流和对话的空间.  相似文献   

15.
词义     
海峡两岸的问题最终还是要靠两岸中国人自己解决,依恃外力不过是饮鸩止渴。 ——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在“汪辜会谈 10周年”纪念日上语 捐赠活动必须坚持自愿原则,不得搞行政命令或硬性摊派。 ——国务院办公厅下发通知强调  相似文献   

16.
商谈伦理视域下良好知识价值理念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1世纪,传统工业社会的主导性技术实践价值观已经不适应知识社会的需要,因而,良好的知识价值理念对于知识社会人们的生活世界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哈贝马斯的商谈伦理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构建体现自由、公正、效率的良好知识价值理念的重要支撑。在知识社会,我们应借助商谈伦理,以“主体间性”作为核心概念,以“与邻为善”作为基本原则,以“商谈、讨论、对话”作为实践方式,构建良好的知识价值理念。  相似文献   

17.
1993年9月18日至10月1日,我作为《中华工商时报》组织的大陆经济学家代表团成员,到台湾进行了访问。代表团除了参加台北“两岸经贸学术研讨会”,还访问了新竹科学园区、高雄加工出口区、中华钢铁公司、云林县农村、工业技术研究院和中华经济研究院,拜会了孙运璇、李国鼎、俞国华三位“资政”,并与台湾财界、政界、新闻界人士如赵问东、王玉云、王作荣、辜振甫、邱进益等就发展两岸经贸关系广泛交换了意见。‘访问期间对台湾经济情况有所了解,不过由于时间很短,见闻零碎而不全面。现简要介绍如下。台湾如何搞市场经济台湾经济发展是相…  相似文献   

18.
胡公展 《探索》2007,7(5):8-11
党的新一届领导集体继承和发展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伟大理论与实践.在形成了对台工作一系列新理念、新思维、新举措的同时,确立了一系列的理论要点把两岸关系定位于"共同家园"的关系;两岸关系的实质是关系到中国的"和平发展";把两岸现状定位于"尚未统一";确定了两岸和平统一的"过程论";把两岸统一的途径,定位于"共议统一";构建未来"一个中国"的方式则是两岸"共同缔造"的新中国.  相似文献   

19.
去年3月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结束以来,我们与台湾当局新领导人围绕是否接受一个中国原则、是否承认海峡两岸关系协会(简称“海协”)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简称“海基会”)1992年达成的“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进行了激烈的斗争。这场斗争的本质是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维护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还是搞“台独”或“两国论”、蓄意分裂中国的斗争。一  20世纪90年代初,海峡两岸开始事务性接触商谈后,国务院台办基于两岸交往中的具体问题是中国内部事务的客观现实,提出在商谈和签署协议中必须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1991…  相似文献   

20.
8月1日,台湾当局"陆委会"公布了一份"对等、和平与双赢——对特殊国与国关系论书面说明"。这是继7月30日"辜振甫谈话稿"之后,在中国人民强烈谴责声中,又一份顽固坚持李登辉"两国论"的辩解书。"书面说明"辩称"两国论"是"从政治、历史与法律的观点,对既存事实作明确的说明"。那么,关于1949年以后海峡两岸关系的历史、现实和法律的"既存事实"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