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吕虹 《贵州民族研究》2005,25(6):157-160
创造贵州多元化民族文化生态圈,充分利用贵州古朴浓郁、多姿多彩、独具特色和多样性的民族民间歌舞戏剧文化,发展繁荣贵州民族生态旅游产业。  相似文献   

2.
吴惠红 《长白学刊》2008,(1):148-151
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是西部文化的最显著特征。如何在西部开发中保持自身的特色与优势,并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取得共同的发展,这是西部地区在开发建设过程中必须着力解决好的一个问题。为此,应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发挥教育的作用,在西部乃至全社会营造有利于保护民族文化多样性的氛围;通过立法,建立健全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保护机制,使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保护更加规范和科学;发展西部民族文化产业;要像保护物种多样性那样保护西部地区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3.
滇西北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开发与藏族社区文化调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态旅游积极寻求与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的协调发展。它是在全球倡导可持续发展的时代呼唤下应运而生的新兴旅游模式。对迪庆藏族自治州生态旅游开发的实例进行分析和研究 ,可以初步揭示生态旅游与民族文化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生态旅游对于文化的自觉保护开发 ,是民族文化在旅游业中保持独特风格的希望所在  相似文献   

4.
《公安研究》2010,(4):39-39
贾乐芳在《理论导刊》2009年第12期撰文认为,全球化将我们抛人一种全新的生存境遇之中,在拓宽文化视野并形成世界文化共享的同时,也使文化多样性的生成与存在受到威胁。在文化生产力日益显在的当下,保护文化多样性成为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前提和保障。  相似文献   

5.
生态旅游地区通常孕育着极其丰富且宝贵的原生态地域传统文化,相对于原生态自然资源脆弱急需保护的特征.封闭的原生态地域民族传统文化更具有易破坏与易涵化性.作为生态旅游大省贵州,在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的同时,如何兼顾地域传统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实现区域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是当前和今后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力图通过对贵州...  相似文献   

6.
布依族地区文化旅游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化旅游是现代旅游发展的一大趋势。在布依族地区的旅游业发展中注重开发利用布依族“显在文化”资源 ,正确处理好文化旅游与生态旅游、突出民族文化特点与实现大众化、突出景点文化主题与综合开发利用、旅游“旺”季与“淡”季、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关系 ,对布依族地区旅游支柱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吸收国内外文化产业发展的教训与经验基础上,认为甘肃以河西走廊为中心发展文化产业是因地制宜的选择。经过几千年来人类活动和生态变迁,河西走廊已经成为生态系统严重失衡的地区,因此生态文化产业是甘肃文化产业的必然路径。以保护水资源为基础,减缓河西走廊生态环境恶化速度;以保护各族人民可持续生存与发展为核心,保障各族人民在河西走廊安居乐业;以保护多样性文化为桥梁,促进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生存与发展,最终形成保水、保人、保文化三位一体的生态文化产业区。  相似文献   

8.
廖乐焕  赵新国 《前沿》2010,(20):180-182
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边疆省份,民族的多样性决定了其文化的多样性。云南民族及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不仅是中国多民族状况的缩影,聚集着中国民族文化的多样性,而且可以说是整个亚洲民族和民族文化多样性的聚焦和汇集。保护和发展民族文化多样性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本文对现阶段保护和发展云南民族文化多样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进行了深入探讨、分析和解释,并从民族文化工作的角度提出解决问题、实现民族文化繁荣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花泽飞 《创造》2004,(4):19-20
文化多样性是历史留给云南的重要遗产,但这只能作为既有基础,而不可当作最终目标.就云南21世纪的社会发展前景而言,仅仅注重文化多样性的保护还远远不够.云南要建设民族文化大省,促使文化多样性的历史成果得以保持和发展,尤其需要强调符合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体现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实现文化多样性基础上新的整合发展;基于文化多样性的和谐统一,平衡发展和优化创新.  相似文献   

10.
文化多样性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化在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这就是“文化多样性” ,可以从民族多样性、宗教多样性和文明多样性三个层次来表述。文化多样性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精神基础 ,保护文化多样 ,发展先进文化 ,对推动和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全球化与西部民族地区的文化安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球化是指所有世界各民族融合成一个单一社会、全球社会的变化过程。全球化始于经济一体化 ,进而扩展到政治和文化等各个领域。西方文化的全球扩张影响了西部民族地区的文化安全。为此 ,西部民族文化自身要在新的历史时期不断地发展和创新 ;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促进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要积极探索在新的时期保护和发展民族文化的多种形式 ;警惕全盘西化论和极端民族主义的回潮 ,保证西部民族地区文化的协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从时间观的差异探讨中国与西方传统思维方式的区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于希谦 《思想战线》2000,26(1):66-70
在中外思想史上,一种自成体系的理论思维方式往往不可能脱离其文化背景而独立存在.先秦思想家阐释的中国传统思维方式,与从古希腊哲学家到黑格尔所阐释的西方古典思维方式,两者之间的主要特征存在着不可忽略的区别,这导致中西方古代思想史上对时间范畴及事物变化过程理解的差异,致使中西方古代科学家们采撷的智慧之果亦有所不同.如果摈弃思想史研究中的欧洲中心论,对中西方文化进行比较研究,将有助于发掘文化遗产;促进文化交流,并增进对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文化资源的价值评估、成本核算与经济补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东红  杨利美 《思想战线》2004,30(3):97-101
文化资源是人类所创造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遗产的总和,它对人类社会的意义,就像生物多样性对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一样重要。资源有价,文化资源的"自然成本"与"使用成本",应纳入文化资源消耗型企业的成本与效益核算。以文化为资源基础的产业,必须为资源的使用与消耗付费,把生产能力的增长建立在科学的资源观之上。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满足后代的需要产生危害,是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必须遵循的惟一原则。  相似文献   

14.
文化创新是文化的生命之源,是先进文化发展的不竭动力。中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创新必须从立足于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着眼于世界科学文化发展的前沿、结合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以及努力创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和人才条件四个方面,努力拓展其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5.
文化市场的形成与发展是顺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客观现象。我国的文化市场自改革开放以来已走过了二十年的历程,其积极的作用不能抹煞。但是,也还存在许多问题,有些问题十分严重,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劣质文化对先进文化的驱逐态势。因此,必须依法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综合整理,拓展先进文化的发展空间,这里的关键是要真正坚持“三个代表”思想、以大局为重,不要再推诿扯皮,甚至借机谋私。  相似文献   

16.
文化力是蓝色经济区发展的新着力点,是蓝色经济区发挥引擎作用的关键.蓝色经济区在文化力发展方面既有有利条件也存在不足.在发挥自身文化力优势的基础上,努力凝聚蓝色经济区的核心文化力,建立促进文化力发展的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7.
全球化视野下我国政府文化管理职能转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成和发展,迅速改变着世界经济和文化的运行格局。现阶段我国政府文化管理存在诸多问题。在全球化视野下,我国政府必须对文化管理职能重新定位,进一步转变政府文化管理职能,完善社会主义文化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8.
文化设施匮乏是我国农村的普遍现象。要想改变现状,推动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必须加强对文化设施建设的领导,以村为重点加大资金投入,整合农村现有文化资源,构建文化设施建设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9.
文化现代化是我国社会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意,而文化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位一体”格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定位。在全球化的今天,如何把握文化发展方向和规约文化发展进程,更好地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我们党在社会现代化境遇中面临的重大战略抉择;文化体制改革也将伴随我国改革全过程,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从历史唯物主义视域看,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认清文化发展规律和主动引领先进文化进路,在社会现代化境遇中,是我们党当仁不让的文化自觉,也是我们党对民族文化复兴的责任担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