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抗战时期,中共坚持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权,积极开展对国民党地方实力派的统战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新时期,研究和总结抗战时期中共与国民党地方实力派建立统战关系的历史经验,将有利于我们对海峡两岸关系的认识,对推进祖国早日实现和平统一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抗战时期,中共坚持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权,积极开展对国民党地方实力派的统战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新时期,研究和总结抗战时期中共与国民党地方实力派建立统战关系的历史经验,将有利于我们对海峡两岸关系的认识,对推进祖国早日实现和平统一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由唐纯良教授主编、十多位学者撰稿的(中共与国民党地方实力派关系史)(以下简称(关系史),1995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是国内外关于这方面系统研究的一部专著。国民党地方实力派是中国近代特殊历史条件下衍化出来的情况复杂、派系众多的军事政治集团.中共与这些派系的关系史是国共两党关系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革命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系统研究这些派系与中共的关系,可以使我们加深对中共领导的中国革命道路的正确理解;加深对中共制定的统一战线方针和政策的正确理解;加深对各地方实力派在我国近代历史进程中所起作用的正确理…  相似文献   

4.
抗战初期中共对国民党地方实力派的认识与争取孙希磊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团结中国一切爱国力量,一致对外,这是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基本条件、但是,九一八事变之后,直到1935年,中国共产党仍然没有真正建立起统一战线。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重视开展...  相似文献   

5.
地方实力派,一般指蒋介石国民党统治时期有地盘的军事政治集团和无地盘的杂牌军。地方实力派的历史,是中华民国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也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本文仅就中国共产  相似文献   

6.
九一八事变后,随着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中华民族的危机日趋加深,在中国共产党的积极倡导下,地方实力派也先后投身于抗日御侮的斗争中来。这对于南京政府走向抗日,延缓日本帝国主义入侵中国,起了积极的作用。一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的积极倡导和全国各阶层人民坚决要求抗B的推动下,各地方实力派也开始转变态度,坚决反对南京政府推行的“捷外必先安门”’的误国政策,强烈要求南京政府抗日御侮和联共抗日。1931年底,冯玉祥针对南京政府推行的“攘外必先安内”政策,提出了“东三省丢了,我们要抗日,我们要在县先地,谁要…  相似文献   

7.
1935年华北事变后,国民党当局的对日方针由妥协退让逐步转趋强硬,并于1937年的卢沟桥事变、八一三事变之际实行了对日作战。这一重大转变具有深刻的经济原因。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的内外政策归根到底  相似文献   

8.
潘汉年是我党历史上一位带有传奇色彩的杰出人物,他一生的经历极其丰富、曲折,他不仅是一位秘密战线上功勋卓著的不屈战士,又是一位在统一战线工作中贡献突出的优秀代表。  相似文献   

9.
国民党地方实力派,以其对抗日战争的多方面影响和在国共关系中扮演的重要角色而为史学界所关注。10余年来,史学界在对地方实力派各系情况及他们与国民党中央、中国共产党的关系进行比较深入研究的同时,也从整体上对地方实力派进行了探讨,并产生了一些有价值的研究成...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20年代后期,共产国际提出"左"倾激进的"第三时期"理论,给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的抗日统一战线策略带来了直接的消极影响.当时掌握中共中央领导权的"左"倾教条主义者,在国际关系方面教条地套用"第三时期"理论中资本主义世界与社会主义世界相对立的公式,在国内关系方面僵化地受"第三时期"理论中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相敌对观念的束缚,结果导致在全国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大好时机的完全丧失.  相似文献   

11.
淮北抗日根据地拥有五、六百万人口,地跨五十多个县市。这里的民主政权,卓有成效地开展了抗日经济工作,保障了前线的需要,改善了人民的生活,创造了中国共产党人当家理财、管好经济的成功范例。这里,我们仅就淮北经济工作的历史特点作一些回顾与论述。综合起来,我们以为淮北的抗日经济工作具有以下鲜明的特点。第一,具有明显的战争性质。这是由当时经济工作的目标与宗旨所决定的。当时,“一切为了抗日”、“一切服从前线”,已成为全国抗日群众的共识,是根据地爱国军民视为不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唯一在国外召开的代表大会。米夫是共产国际的重要人物,他参与了"中共六大"的筹备、组织以及起草大会的各项决议的工作;在"中共六大"会议上针对中国的土地问题和农民运动问题,他提出了独特见解。不过,他对"中共六大"也产生了不良影响。笔者想通过探讨米夫与"中共六大"及中国革命之间的关系,尽可能客观地来评价历史上的米夫,以求获得趋近历史真实的评价。  相似文献   

13.
一九三五年华北事变后一直到一九三七年抗日战争爆发,国民党当局对日方针发生了重大转变,即由妥协退让逐步转向抗战。研究这一转变,对于深入研究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文锋 《党史博采》2011,(8):39-43,47
1937年8月7日,国民政府在南京召开最高国防会议,决定开展“全面抗战,采取持久消耗战略”的基本战略方针,并作了军事部署和分工:由国民党军队担负正面战场抵抗任务,中共军队负责在敌后侧击日军。  相似文献   

15.
王艳阳 《世纪桥》2002,(1):33-35
1931年9月18日,日军开始向沈阳东北军北大营和沈阳城内发起进攻。“九一八”事变爆发。由于国民党政府推行“不抵抗”政策,使日本侵略军在不到4个月的时间内  相似文献   

16.
正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在周恩来与蒋介石等就国共合作进行谈判的过程中,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作为军事家的周恩来,深愿亲临前线,挥师杀敌,但党和革命事业更需要他留在后方,在国民党地区从事艰难的谈判工作。抗日战争期间,周恩来除了初期率领八路军出征华北,在山西指导太原会战外,绝大部分时间战斗在武汉和重庆,为巩固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团结各方面主张抗日救国的力量而奔忙,以艰苦卓绝的斗争,为民族革命战争的胜利贡献了特殊的力量。  相似文献   

17.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中日民族矛盾开始上升.在全国范围抗日反蒋浪潮的冲击下,国民党各地方实力派的政治态度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许多爱国的国民党将领不仅奋起抗日,而且为了抵制蒋介石的消灭异己政策,开始主动寻求与共产党的合作.这种情况的出现,使得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国民党地方实办派的抗日反蒋倾向,确立正确的策略方针问题,就成为中国共产党在九一八事变后做好统一战线工作的关键.考察和分析九一八事变至遵义会议期间中共对地方实力派认识及其策略的演变,不仅有助于深入  相似文献   

18.
马少辉  陈学良 《世纪桥》2012,(16):11-15
1932年秋,满洲省委委员孙广英与驻苏联海参崴的共产国际太平洋工会秘书处建立联系,秘书处建议满洲省委在吉东建立一个省委常驻机构,以便就近与秘书处联系。1933年4月满洲省委决定成立满洲省委吉东局。5月吉东局在穆棱县正式成立。1934年由于中共吉东局被破坏,中共满洲省委及时做出决定,撤消吉东局,吉东地区各地的党组织由满洲省委直接领导。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面深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大批经济法律、法规先后出台并付诸实施,我国经济活动驶上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车道。与此同时,江西地方经济立法的步伐明显加快,使江西省有关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发展的主要方面基本...  相似文献   

20.
本文将从解放战争的发展形势、起义将领的思想动态及中共的策反实践三方面对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军起义进行探析,阐述其之所以发生的合理性与必然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