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台声》2007,(7):40-40
7月1日是香港回归10周年的日子,与香港隔海相望的台湾各大媒体纷纷推出“香港回归10年”等系列报道,以自己的角度审视香港10年来的变化。描述香港回归后各个层面的变化。虽然有媒体对香港回归后的“民主问题”说三道四,陈水扁6月28日甚至在其“阿扁总统电子报”上声称,“10年来香港像是被关在鸟笼中的小鸟,只是这个鸟笼愈来愈小”,但更多的媒体看到的是,  相似文献   

2.
《人民政坛》2007,(7):F0002-F0002
香港回归祖国,实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百年宿愿.是彪炳中华民族史册的千秋功业:香港回归祖国的十年,中央政府切实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针,严格按照《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办事,坚定不移地维护香港繁荣稳定:香港继续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3.
“举双手迎接新香港!”这是香港知名人士、香港北海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展堂先生在香港回归即将到来之际说的话。今年7月1日,香港回到祖国的怀抱,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其实,有关香港的话题早在几年前便一再升温,到今年3月全国人大和政协会议召开期间,更成为一个大热门话题。众多来自香港的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其中大多是香港各界知名人士纷纷发表谈话,喜迎“九七”回归之日的到来。身为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备委员会委员和香港回归庆祝委员会委员的徐先生以自己人生经历为例,说明了自己对香港回归所抱的信心。他说…  相似文献   

4.
杨亲华 《两岸关系》2012,(7):11-13,3
香港回归15年的庆典活动已经落下帷幕,但香港“一国两制”实践对台湾的昭示意义及香港在两岸关系中的独特作用则影响深远。香港回归的15年,是“一国两制”事业取得巨大成功的15年,是港台关系谱写历史新篇章的15年,是香港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中扮演新角色发挥探索作用的15年。  相似文献   

5.
从1997年7月1日起,我国将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痛失百余年的“东方之珠”将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香港的被迫割让,是中华民族近代屈辱历史的开始;香港回归祖国,是中华民族全面振兴的重要标志。今天,我们站在这个历史的交接点上,怀着无比兴奋的心情,在这里举行学习“一国两制”理论、迎接香港回归研讨会,以表达我们对香港回归的企盼和喜悦之情,表达我们对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振兴中华民族的坚强决心和坚定信念。我们要以迎接香港回归为契机,进一步深入学习江泽民同志在中央党校的讲话,学习邓小平同志“一国两制”的理论,进一步激发…  相似文献   

6.
“一国两制”与香港回归的伟大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国两制﹄与香港回归的伟大意义□徐鸿武遵照邓小平同志“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香港回归在即。全国人民与香港同胞无不为之欢欣鼓舞,兴奋异常。这在全世界也引起了巨大反响。这是一个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事件,是值得大书特书的历史奇迹。“一国两制”与香港回归的历...  相似文献   

7.
能否保持香港的繁荣和稳定,是全球瞩目的大事。我们坚信,香港回归以后,只要坚决贯彻“一国两制”的方针,落实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香港就一定能保持长期繁荣和稳定。香港回归以后,由港人组成的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一定能按照“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五十年不变”的大原则,以香港的长期利益为出发点,规划香港长远发展目标,制定长期发展的策略,继续欢迎、鼓励和吸引各国各方资本对香港投资,充分发挥香港作为国际自由港、国际经济大都会的优势和特色,从而使香港的繁荣和稳定纳入长期的轨道。香港经济之所以取得卓越的成…  相似文献   

8.
香港回归祖国,是洗雪民族百年耻辱、普天同庆的历史大事,标志着邓小平同志“一国两制”构想的伟大胜利,对于促进祖国统一,推动对外开放和经济建设有着重大意义。香港回归,增强了中华民族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信心。众所周知,在祖国大陆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制度,在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实行的是资本主义制度。这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能否在一个国家里和平共处和长期并存,或者说“一国两制”是否切实可行,是解决香港、澳门、台湾的问题,实现祖国统一的关键。现在香港回归了,这就用事实证明了用“一国两制”方式和平统一中国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决策者说     
《今日浙江》2012,(13):4-4
“一国两制”是历史遗留的香港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案,也是香港回归后保持长期繁荣稳定的最佳制度安排。 ——7月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15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四届政府就职典礼上指出。  相似文献   

10.
香港回归话“香港”名称探源“香港”一名的由来说法颇多,主要有两种:一说有人认为是到香港就在这里登陆。村里有一条泉水注人大海,成为一个小小的港口,水手们发现这泉水甘甜可口,便称之为“香江”,而它的港口就成为“香港”了。二说香港所名称由“盗香”而来。因香...  相似文献   

11.
沪上书画界素有“身兼三绝”的汤兆基,擅长“国色天香”的“汤牡丹”最近又被人称“金牡丹”:在迎接香港回归7周年之际,汤兆基个展在香港隆重举行,其中独具匠心的金笺金牡丹,深受香港各界人士的青睐与收藏家的看好。  相似文献   

12.
为和平解决中国历史遗留的问题,祖国大陆于80年代初提出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政策构想,并首先成功地应用于解决香港问题。台湾当局先是以“统战阴谋”为由拒绝“一国两制”;香港回归后,则提出“台湾不是香港”的说法,继续抵制“一国两制”;香港回归一周年后,台湾当局又换了新说词,声称“一国两制”具有“暖昧性”、“矛盾性”和“不民主性”,因此无法接受。长期的负面宣传误导及其他一些客观原因,使一些台湾民众对“一国两制”产生了刻板印象和种种误解,在一些人心目中,“一国两制”被曲解为“并吞台湾”“矮化台湾”等。…  相似文献   

13.
回归第一年的香港经济陈可■“意外”与考验香港回归祖国一年了。一年来香港的巨变,给人以两个“意外”:从政治上说,在香港和海外,曾有一些人总在担心“一国两制”的方针政策难以实现,中央政府少不了会干预香港。但是,一切出乎这些人的意料之外。回归后一年的事实对...  相似文献   

14.
论“一国两制”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侯远长进入1997年,香港回归指日可待,国人瞩目,世界关注。香港问题是中英两国之间的历史遗留问题,圆满地解决香港回归问题,将最终完成前人“未竞之业、未圆之梦”。香港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19世纪中后期,英国强迫清政...  相似文献   

15.
“一国两制”的法典──浅谈《基本法》郭莲芝《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是根据“一国两制”战略决策,对1997年香港回归后,中央对香港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下来的法典。这部法典为未来香港实行“一国两制”勾画兰图,使“一国两制”由理...  相似文献   

16.
香港回归已进入倒计时阶段,届时在香港上空飘扬了100余年的大英帝国的米字旗将被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五星红旗所取代!相信在迎接这样一个振奋人心的时刻到来之时,每一位炎黄子孙既不会忘记割让香港的历史耻辱,更想了解推动香港回归祖国进程的内幕。过光皇帝拱手将香港交给大英帝国鸦片战争后,英国强行占领了香港。英国人早就看中了香港的战略地位,欲把香港作为侵华的“巢穴”。而昏庸的道光皇帝却“大度”他将香港棋手相让,于1842年8月9日鉴定了不平等的《南京条约》,将香港本岛永久割让给英国。1860年,英法联军攻进北京,迫使清政府…  相似文献   

17.
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这是中华民族的盛大喜事,标志着“一国两制”伟大构想成为现实,也对两岸经贸交流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香港回归祖国后,港台经贸关系成为两岸经贸关系的特殊组成部分。台港航线问题的解决,形成了事实上两岸的局部直接“三通”。香港在两岸经贸交流中继续发挥了桥梁和中介作用。海峡两岸及吞港的1商界人上都纷纷表示,香港回归有  相似文献   

18.
把镜头对准香港──中国影视界聚焦“九七回归”刘蓉随着“回归”的日益临近,香港已成为中国影视界关注的焦点。从1995年至今,已经拍竣和正在拍摄的与香港现实和历史有关的影视剧已达200余部(集),内地与香港影视界各占一半。香港回归世界瞩目,反映回归的影视...  相似文献   

19.
作者认为香港回归祖国不仅是“地域回归”的问题,更是“人心回归”的问题,它是“东方之珠航船停靠彼岸的最重要的动力”。作者分析了香港人在回归问题上的不同心态,香港“人心回归”的主要障碍,明确提出要以《基本法》为准绳,加强教育,加强沟通,是铺平香港回归道路的根本。要动员一切力量,调动一切积极性,在真正保证香港平稳过渡和持续繁荣稳定中实现“人心回归”。  相似文献   

20.
文人与商人:两个凌锋丹妮初识凌锋,是因为听说香港有个“一九九七香港回归纪念金币有限公司”,其董事总经理是凌锋先生。原以为这个凌锋就是台湾那个驰骋影视圈的光头凌锋,结果见了面才知道,香港的“凌锋”非台湾的“凌锋”。其实就是这个香港的凌锋也具有两种身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