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李成洪 《特区法坛》2002,(70):15-18,22
然而,专家学者们认为,举证责任转换的只是行为责任,结果责任并不发生转换。结果责任是法律预先设定并自始至终凝固于一方当事人。笔者认为这是值得商榷的。首先,如专家学者们所言,结果责任就是应负举证责任的当事人,若举证不能或举证不充分,其主张事实或反驳事实不成立或难以成立,则应承担败诉的法律后果。  相似文献   

2.
法院裁判案件所依据的事实,是法律事实并非客观真实。法律事实的认定,只要程序合法,适用举证责任正确,即使与客观真实不一致甚至完全相背,法官也不承担错案责任,否则就应受到追究制裁。然而,举证责任制度由于学术理论研究脱离审判实践,有的淡化或误导了审判实力中举证责任的适用。可以说,法院裁判认定事实的错误,都是由于法官不能正确适用举证责任造成的。笔者认为,注意区别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承担的举证责任与法官裁判案件所适用的举证责任的不同性质,正确运用举证责任的分配规则,严格掌握举证责任转换的条件,科学理解举证责任的倒置,是法官正确认定法律事实和公正裁判的四个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3.
关于庭审方式改革的思考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 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民法院如何充分有效地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为经济建设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是法院近几年来研究探索的大课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等法律的规定,其研究探索的重点应该是加大民事、经济审判方式改革的力度上,充分发挥优势、挖掘潜力,建立和健全一套以加强庭审功能、加强当事人举证责任、加强合议庭包括独任审判员职责为重点、适应民事经济审判任务要求的工作机制。这是人民法院审判方式改革的总思路。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以审判方式改革思路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进行的探索已初见成效。  相似文献   

4.
1991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对原有的1982年试行法典作出了新的调整,加之我国社会政治、经济飞速发展,都给民事诉讼带来了新的变化。“民事审判方式从广义上讲是法院在民事诉讼中的活动方式,包括起诉和受理机制,庭前准备方式、开庭审理的方式和原则、证据的提供和审核、辩论与裁判的关系等等,反映了民事诉讼机制运行的基本方面。从狭义上讲,是法院庭审方式,主要包括出示证据的方式、辩论与裁判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5.
《中国海商法年刊》1998,(1):445-451
(1998年6月19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995次会议通过)为了正确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民事诉讼法),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民事经济审判机制,保证依法、正确、及时地审理案件,在总结各地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民事、经济审判方式改革中的有关问题作出如下规定。关于当事人举证和法院调查收集证据问题一、人民法院可以制定各类案件举证须知,明确举证内容及其范围和要求。二、人民法院在送达受理案件通知书和应诉通知书时,应当告知当事人围绕自己的主张提供证据。三、下列证据由人民法院调查收集:…  相似文献   

6.
贺志军 《法商研究》2023,(2):173-186
《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提出的“管辖科学”目标带来知识产权案件审判改革中如何推进“刑事管辖集中化”的课题。刑事管辖集中化改革的正当性依据在于,类案指定型裁量管辖规则是其法律依据,基于案件“刑事侵权”属性的审判能力匹配需求是其实质依据。从理论上讲,只有当刑事案件真正需要以“知识产权侵权”审理为中心时,才具有纳入审判改革范围的必要性,故应当就适格“知识产权刑事案件”的认定标准进行合理设定并就数罪情形下的适格案件进行合理限制。“刑事管辖集中化”命题还蕴含着由知识产权法院(法庭)集中管辖技术性刑事案件的特别需求,可从刑事审理范围和调整手段等方面进行“特别的刑事管辖集中化”改革回应。  相似文献   

7.
公平清理债权债务,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实现破产程序上利害关系人的利益平衡,既是破产法的立法目标,也是人民法院破产清算审判工作的原则和宗旨。近期福建省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福州中院")审结了闽发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闽发证券")及其4个重要关联公司合并破产清算案件。〔1〕该案于2008年7月立案受理,涉及6个破产企业和54个关联公  相似文献   

8.
(五)监督制约。孟德斯鸠指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到遇有界限的地方才体止④。司法权也是如此,缺乏监督制约,司法权就会变成法官的恣意,成为人民大众的灾难。因而,对司法权进行监督制约是强化司法权内...  相似文献   

9.
周勇 《中国律师》2005,(11):58-59
问题的提出在司法实践中,经常会发生当事人因相邻关系、房屋买卖、拆迁安置、土地征用、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法律关系而同时引起或先后提起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等相互交叉重叠的案件。但由于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分别属于两个不同的诉讼领域,我国现行的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及有关司法解释,对如何审理或衔接相互交叉重叠的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案件,至今也没有一个十分具体和明确的规定;再加上少数法院及其法官在基本素质、审判水平或司法理念等方面存在的“偏差”,致使当事人遭遇这类案件就会“没完没了”的背上诉累包袱,甚至还将面临因司法…  相似文献   

10.
方法发明专利侵权案件申举证责任倒置的适用条件一直是各方争议的焦点问题,什么是专利法意义上的"新产品"、谁有权认定"新产品"、"新产品"认定的效力等成为立法、司法和实务领域亟须解决的难题.文章拟参照国内外相关立法和判例,对此进行深入探讨,以期对审判实践中正确运用该制度有所助益,并对<专利法>57条第2款的修改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