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劳动关系的调整已逐渐从行政手段转变为法律手段。按照我国现行劳动法的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而在现实的劳动就业市场中,并非所有的劳动关系都能依照法律规定建立,因而导致事实劳动关系的大量存在。如何认定事实劳动关系,劳动法并没有明确规定,本文就此谈一点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2.
刘芳 《工会论坛》2005,11(6):12-12,16
目前我国的法律法规,对事实劳动关系尚无明确的规定。它与劳务关系的区别并不是显而易见的。我们在判断究竟是事实劳动关系还是劳务关系时,不应当仅仅从形式上出发,更重要的是关注二者在本质上的差异。只要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关系符合劳动关系的性质,劳动者事实上已成为用人单位的组织成员,即使他们之间订立的合同是以劳务合同为名义,也应当将其认定为事实劳动关系,纳入劳动法的调整范围。  相似文献   

3.
双重劳动关系在现实生活中大量存在,但由于相关法律规范的缺失,使得该类劳动关系得不到有效规制。我国应在立法上明确承认双重劳动关系的合法性,规定双重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应尽勤勉和忠实义务并受工时制度的限制,同时保障双重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实现社会保险权利。  相似文献   

4.
5.
关于事实劳动关系保护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事实劳动关系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经常发生,但法律在这方面的规定多有疏漏,对其缺乏必要的法律保护。因此,以调整保护协调劳动关系为使命的劳动法(也不排除其他的法律),不应留下这样的法律空白。所以本文从分析事实劳动关系着手,论述了事实劳动关系的实质,对其进行法律保护的理论基础与法津依据以及应如何对之保护的问题,力求在这方面作些探讨,以期对劳动立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6.
书面劳动合同形式不应该成为事实劳动关系的有效要件,而应该是证明要件.在我国正在制订的<劳动合同法>中,应规定用人单位负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基本义务和承担违背该义务的法律责任,并规定签订合同的期限,而且在认定劳动关系时应采用举证责任倒置原则.  相似文献   

7.
事实劳动关系是指无书面劳动合同或者因履行无效劳动合同而存在劳动关系,对其的认定可以通过报酬支付、工作性质以及从属关系等多种途径,对其提供法律保护则应当承认非书面劳动合同的法律效力,并对有瑕疵的劳动合同采取具体化的处理。  相似文献   

8.
劳动法通常被认为是对劳动者或雇员进行倾斜保护的法律制度体系.当我们将当代劳动关系主要形式的雇佣关系及其法律调整置于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中进行考察时,它不再仅仅具有平等主体之间的自治的性质,而且获得了经济、社会的属性.劳动关系法律制度也担负起调整整体经济运行的职能.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有效劳动合同和无效劳动合同的区别和二者分别产生的法律后果,并分析了无效劳动合同形成的事实劳动关系有别于无效的民事合同,对处理无效劳动合同的法律后果提出了一些建议,为实践中劳动纠纷的及时解决提供了可行的借鉴途径。  相似文献   

10.
劳务派遣这一新生的用工形式,随《劳动合同法》出台,在法律上得到正式确认.但劳务派遣之中三方当事人法律关系尤其是几重劳动关系理论上颜存争议,实务也未成共识,故劳务派遣相关问题的法律适用,仍旧处于模糊状态.以劳动关系这一基本概念的界定为出发点,以劳务派遣产生的原因分析为依据,尝试分析劳务派遣的法理基础,进而探讨三方主体的法律关系,以期明确劳动关系的双方主体,并找到劳务派遣的三方主体权利义务分配的法律逻辑.  相似文献   

11.
完善劳动力市场,需要法律保驾护航。《劳动法》在微观层次规范劳动法律关系主体,国家作为公权力拥有者而介入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中,主要采用法律的宏观调控手段对双方的利益进行平衡、协调。《工伤保险条例》和《失业保险条例》的贯彻落实,标志着我国新型社会保险服务制度基本形成,但是还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2.
劳动关系的界定及其法律适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动法意义上的劳动关系具有特定的内涵和外延。对劳动关系作出科学的界定有利于理清其与相类似关系的界限 ,从而使相关法律得以正确适用  相似文献   

13.
劳动法律关系是一个由标准劳动关系与非标准劳动关系构成的体系。劳动关系符合法定模式建立标准劳动关系,表现为单一的合同劳动关系;劳动关系不符合法定模式建立非标准劳动关系,包括但不限于事实劳动关系、合同无效之劳动关系、双(多)重劳动关系等。从体系化视角研究劳动法律关系,不仅可以提示劳动关系的本质特征,有利于劳动法律关系再定义,而且可以扩大劳动法的适用范围,以实现劳动法“广覆盖、低保障、严执法”的立法目的。  相似文献   

14.
工伤保险在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化解企业经营风险,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由于种种原因,相当多的劳动者没有与用人单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如何确认事实劳动关系成为工伤认定中的一大难点,有必要对工伤认定过程中事实劳动关系的认定主体和标准进行确认,对特殊情形下事实劳动关系进行确认,以维护好劳动者的权利。  相似文献   

15.
劳动关系的非标准化在我国作为一种趋势,已经广泛地出现在实践中。非标准劳动关系具有区别于传统劳动关系的复杂样态,传统的劳动法理论以及劳动法调整方式的适用在非标准劳动关系领域出现困境。因此有必要针对它们的灵活性和复杂性转变调整思路。  相似文献   

16.
劳动法学界有关政府在劳动法律关系中的法律主体地位的争议,并不影响政府在劳动法律关系中的法律主体地位。政府应当充分发挥其在劳动关系中的管理服务、规范协调等功能和作用,积极发展完善以市场为主导、以法律为准则的稳定和谐的市场经济的劳动关系。  相似文献   

17.
金荣标 《工会论坛》2008,14(4):130-132
我国劳动法律主体包括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其分别具有一定的法律资格条件。依据不同的标准,两者分别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其法律意义在于厘清构成劳动法律关系主体的最终要件。对劳动法律主体的界定有利于在实务中分清劳动法律关系与劳务、承揽法律关系区别,以指导实务。  相似文献   

18.
事实劳动关系在性质上属于无效劳动关系的范围,实践中将其剥离无效劳动合同而冠以事实劳动关系的称谓。事实劳动关系因其立法的零散而没有统一的类型化标准体系,对劳动者保护有欠缺。故以类型化为切入点,试图建立明确、客观的事实劳动关系标准体系,即可能性标准、必要性标准与边界性标准。进而将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以及其他类型的事实劳动关系纳入判断体系,确立保护型、谨慎对待型和一般禁止型三种具体类型化模式。  相似文献   

19.
我国劳动法律关系的现状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阶段我国劳动法律关系呈现出契约化、多元化、动态化、劳动争议处理法制化等特点。现阶段我国劳动法律关系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劳动法律规范体系存在着不少盲点和漏洞;劳动关系双方仍然存在着事实上的不平等;劳动法律法规监督执行力度不够。针对劳动法律关系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完善劳动法律关系调整规范:以《劳动法》为基础,加快一系列配套法律法规的建设;针对劳资纠纷的主要问题采取相应措施;进一步完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加大政府宏观调控和监督力度。  相似文献   

20.
论兼职劳动关系的劳动法律规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关于兼职劳动的性质和存废,在劳动法律界存在较大争议。我国现行法对兼职劳动立场比较暧昧。然而,考察外国法对兼职劳动关系的规制,可以发现,兼职劳动不仅受到承认,而且受到法律鼓励。鉴于兼职劳动本身固有的价值及鼓励劳动关系多元化,我国正在制订中的劳动合同法,应当积极肯定兼职劳动,并为兼职劳动关系各方设定基本的权利和义务,规范兼职劳动关系各方的利益,促进兼职劳动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