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最重要理论成果,这一理论的创立过程,同时也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认识不断加深的过程。马克思对剩余价值的认识是逐渐演变的,这些思想主要集中体现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及马克思最重要的经济学著作《资本论》中。在《资本论》出版150周年之际,系统梳理和研究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演变过程,不论对于经济学研究的阶级性,还是对现代经济学研究方法,都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在宣告西方经济学理论破产的同时,也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商品过剩的古典危机向货币过剩的当代危机的危机形态转变是如何发生的。全社会范围内的透支消费在暂时缓解古典危机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这种"用剩余价值实现剩余价值"的办法不能根治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中的剩余价值难以实现问题。剩余价值直接转化为金融资本加剧了社会生产的无序性,导致经济危机形态向当代危机转变并产生了严重的经济后果。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论告诉我们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自身价值以上的那部分价值。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不变资本只是将其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而不会发生价值增殖,而可变资本的价值发生了增殖。雇佣工人的劳动,不仅再生产出可变资本的等价,而且为资本家生产出剩余价值。因此,剩余价值是可变资本带来的、是可  相似文献   

4.
《政治经济学常识》的教学中,有人问:“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条件下,必要劳动时间的缩短,工资应相应地减少,为什么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工人的工资反比过去高了?”对此,我们需要分析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在工资上的表现,才能把问题搞明白。在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中,资本家通过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普遍提高,降低工人所需生活资料的价值,从而缩短必要劳动时间,提高剥削程度,攫取更多的剩余价值。如果工人对生活资料的需要量没有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增加,货币的价值也没有变化,那么,必要劳动时间的缩短就会表现为工人工资的减少。但是,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实际生活中,这些因素都是在变化的。因为,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相似文献   

5.
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又称激进经济学,是现代经济学的一个流派.20世纪60年代,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从美国发祥,然后向欧洲扩展,并逐渐蔓延到日本,影响到拉美.到90年代末,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随着西方经济的起伏和政治形势的变化,已经在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夹缝中生存和发展起来,成为当代西方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学派,经过几起几落近半个世纪的磨练,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已逐渐趋于成熟.在对正统经济学和现代资本主义的批判中,形成了一套较完整的思想体系.发展成为一种国际性的思潮.  相似文献   

6.
享有"西方马克思学创始人"声誉的法国马克思学家吕贝尔,在质疑恩格斯对马克思经济学手稿处理的基础上,按照自己的理解重新编辑出版了《马克思经济学著作》两卷本,呈现出类似于《资本论》第一、二、三卷文本的编排体系,由此引发了关于吕贝尔版本与恩格斯版本的广泛讨论争议。全面把握吕贝尔的马克思经济学卷文本概况,与恩格斯版《资本论》进行深入比较分析,有助于从经济学卷文本体系总体角度客观地评价吕贝尔关于马克思经济学卷文本的功过得失,对深入研究马克思经济思想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评西方新自由主义经济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潮的抬头及其蔓延是叩、80年代西方经济和西方经济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现象。这股思潮对西方工业国家的经济发展影响不大,但对发展中国家和许多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却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因此,研究这股思潮的发展源流、理论政策主张及其后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西方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发展源流西方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派是当代西方经济学的一个重要流派,其前身是盛行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代的旧自由主义经济学派。在西方经济学发展史上,历来存在各种流派的斗争。这种流派之争分两类,一类是资产阶级正统学派与小…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把人类社会的发展划分为:人与类的统一、人与类的异化以及人向社会复归的三阶段。《资本论》把这种哲学思辨过程具体化为科学理论,基于异化劳动的人与类转变为基于剩余价值的人与社会,但扬弃异化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始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价值主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人与社会关系思想在当今时代的伟大理论创新,资本主义世界人与社会的异化并不在于对剩余价值的分割和占有,而在于剩余价值永远脱离劳动者和社会整体。把剩余价值向劳动者和社会整体复归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正是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内涵。  相似文献   

9.
凯恩斯经济学是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后,如何对付资本主义经济大萧条的产物,是西方国家干预和调节经济的理论依据。由于凯恩斯经济学涉及的是西方国家急于解决的就业问题,因此,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它代替了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学,成为西方经济学的主流...  相似文献   

10.
略谈剩余索取权与年薪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有些国有企业正在试行年薪制的改革,在理论上这是一个与西方经济学中经营者“剩余索取权”论有关的问题。对此,究竟应如何认识、评价,众说不一。现不妨略抒管见,以供讨论。一、经营者“剩余索取权”论的由来剩余索取权(Residuedclaim)又称残余权利,是在七十年代西方产权理论的基础上产生、并随着信息经济学等的发展而得到逐步加强的一个概念。在企业中,它是指享有收益与成本之间差额的权利。按马克思的经济理论,这个差额乃是剩余价值的一种利润表现形式。马克思认为,资本家凭着自己占有的资本,通过对雇佣劳动的支配使用…  相似文献   

11.
《资本论》研究的重心与突破要求学界建构剩余价值哲学,因为,剩余价值是理解马克思的"表现性"思维方式的核心,更是理解现代资本所建构的世界之"现实性"的内在要求。为此,应该推进学术界一个极具价值却"被忽视"的观点,对此,建构需要关注两个方面:一方面,剩余价值哲学必须去深入追问现代世界的"剩余"问题,也提示人们不断关注"剩余";另一方面剩余价值哲学研究要立足于思想史进行研究,只有这样才能将马克思思想高度给予凸显。  相似文献   

12.
在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资本家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仅仅是产生剩余价值的"源泉",不是实现剩余价值的条件,产生剩余价值的源泉和实现剩余价值的条件是两个不同的范畴,它们共同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发挥作用,缺一不可。只有充分认识工人的雇佣劳动是产生剩余价值的源泉,才能充分理解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和资本家雇佣工人劳动的罪恶根源;也只有充分认识资本家购买不变资本特别是购买以科学技术和现代管理技术为核心的不变资本,才能正确理解现代资本主义生产的复杂性和客观性。  相似文献   

13.
“劳动转移价值论”质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动转移价值论”质疑安卫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的基石,是我们认识资本主义剥削的锐利武器。但是,有人却不以为然,他们提出一种所谓“劳动转移价值论”,用以否定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所谓“劳动转移价值论”的基本观点是...  相似文献   

14.
论剩余价值范畴从哲学含义到经济学含义的推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不变资本向可变资本的转化"、"作为特殊商品的劳动力向作为一般商品的劳动力的转化"和"相对于生产关系的剩余价值向相对于生产力的剩余价值的转化"入手,将剩余价值范畴的哲学研究推进到经济学研究,是继承和发展剩余价值学说、研究建立剩余价值哲学以及从学术上彻底否定"剩余价值学说过时论"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5.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产阶级国家与垄断资本相结合的资本主义。它的实质是为着提高和保证垄断资产阶级的利润,并通过资产阶级的改良来拯救资本主义。把握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这个实质,对于分析和认识现代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的各种新现象、新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资本的运动,目的在于攫取剩余价值,这对于资本主义一切发展阶段的各种资本形态都是共同的。然而,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阶段上,资本所追逐的剩余价值的具体形态则各不相同,这就形成了资本主义各个发发阶段上具体的、特定的生产目的。自由资本主义追求的是平均利润,垄断资本主义追求的是垄断利润,一般垄断资本主义追求的是一般垄断利润,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追求的是国家垄断利润。因为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从垄断组织方面来看,一方面垄断  相似文献   

16.
一、科学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40年代有两大建树:一是创立唯物史观,二是发现剩余价值。这两大发现,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依据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共产主义是资本主义的社会形式所不能容纳的、充分发展的社会生产力的必然要求。因此,马克思和恩格斯以当时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经济情况为出发点,设想世界上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首先实现共产主义。他们所设想的科学  相似文献   

17.
新自由主义思潮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新自由主义,是相对于古典自由主义而言的,也是古典自由主义的极端演化与发展。在西方经济学中,新自由主义是指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大萧条以来,与凯恩斯国家干预主义相对立的经济自由主义思潮。新自由主义与凯恩期主义的较量  相似文献   

18.
一般而言 ,政府是集中决策、人为设计、分层管理的行政组织体系 ,而市场则是一种分散决策、自发形成、自由竞争的交换体系。这两种截然不同的体系如何相处 ,如何让政府在市场经济中发挥有益于社会经济进步的作用 ,向来是经济学和政治学中的一个重大课题。“市场有缺陷 ,政府也有失败的地方” ,这是历史发展到今天 ,在经历了要计划还是要市场的多次争论之后 ,东方的社会主义国家和西方的资本主义国家所达成的共识。当代西方著名学者、美国耶鲁大学经济学和政治学教授林德布洛姆涉猎广泛且著作众多 ,本人认为其代表作《政治与市场》一书里对政…  相似文献   

19.
西方激进政治经济学又称持异见经济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激进政治经济学把后凯恩斯主义、新制度经济学、斯拉法主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都囊括在内,因为它们都以“左”的姿态批判正统经济学,揭露现行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弊端及不良现象。狭义的当代西方激进政治经济学专指60年代西方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自称运用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观点批判正统经济学和资本主义制度,并代之以社会主义的经济思潮。西方当代激进政治经济学派的研究范围较为广泛,乃至庞杂,但在其各个发展阶段,也有一定的侧重点。60年代末70年代初,是当代激进政治…  相似文献   

20.
“第三条道路”实质解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启东 《理论月刊》2003,(12):66-68
"第三条道路"是当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盛行的主流政治主张.它对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稳定和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尽管它克服了西方社会早先实行的福利制度和新自由主义体制弊端,重视了对国家的整合和优化,但它的实质仍是改良主义的拓展与延伸,仍是以维护本国资本主义根本利益、根本制度为目的的.因此,这条"道路"不可能从根本上削除剥削制度,克服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但是从其对国家治理的效果看,它所倡导的思维方法和政策主张相对比较完善.深入解析"第三条道路"的实质,旨在提醒人们不要把它完全理想化,更不要祈求"西化",而要以批判的精神和"扬弃"的态度,从中吸收营养,为发展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