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中国民政》2014,(4):30-31
<正>为贯彻落实《社会救助暂行办法》,研究制定加快推进社会救助领域社会工作发展的专项政策,根据民政部关于2014年国际社工日主题宣传活动的统一安排,2014年3月29日,民政部社会工作司支持指导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中国社会报社在北京大学举办了"社会救助与社会工作介入研讨会"。来自北京  相似文献   

2.
<正>2019年11月15-16日,美好生活与社会治理创新论坛暨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社会治理与社会工作专委会第二届年会在浙江省海宁市举办。现将部分专家学者的发言摘要如下。宏观社会工作与社会治理体系建设彭华民(南京大学教授)党的十九大提出了深化改革、创新治理体系、提升  相似文献   

3.
正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发展社会工作、建设宏大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决策部署以来,我国社区社会工作建设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国各地纷纷开展社会社区工作服务试点工作,探索出了卓有成效的社区社会工作发展模式。回顾社区社会工作十年的发展历程,在各方努力下我国社区社会工作事业发展日趋规范化、职业化与专业化,其在围绕统筹社区照顾、扩大  相似文献   

4.
钟莹 《广东民政》2010,(3):42-43
一、个案社会工作的定义 个案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三大方法之一,是最早发展和成熟的社会工作基本工作模式。美国《社会工作百科全书》中对个案工作的定义是“个案社会工作所注重的不是社会问题本身,而是‘个案’,尤其注重为社会问题所困惑无法与社会环境或关系圆满适应的个人或家庭。个案社会工作的目的是对于人与人或人与环境的适应遭遇困难的个人及家庭,恢复、加强或改造其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5.
3月21至22日由民政部社会救助司、社会工作司、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主办,广州市民政局、广东工业大学文法学院承办的全国社会救助与社会工作研讨会在广州大厦召开。民政部、广东省民政厅、广州市政府相关领导与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教育部等众多国内外知名学者及众多社会工作第一线的实务工作者参加了会议。民政部社会工作司柳拯副司长主持会议,民政部社会救助司米勇生司长、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王思斌教授、南开大学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系教授关信平、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院院长蔡禾教授、广州市民政局社会工作处处长杨海清分别做了主题演讲。  相似文献   

6.
[本刊讯]2006年6月14日,“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发展基金”启动仪式在中国人民大学逸夫会议中心举行。来自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发展基金会、在京的部分非营利组织代表以及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的部分师生参加了启动仪式。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的领导、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和基金管委会负责人分别在启动仪式上致辞。此外,启动仪式的参加者还就“青年、NGO、企业、高校如何参与和推动中国社会工作事业”的议题进行了讨论,来自世界宣明会、“慧泽人”咨询服务中心、北京“联众力”社会工作咨询服务中…  相似文献   

7.
社会工作事业作为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是适应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推进社会建设、创新社会治理的迫切需要并在党和政府的直接支持下恢复重建、繁荣发展的。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今中国社会工作事业发展的历史表明:党的领导是社会工作事业恢复重建和繁荣发展的根本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加强和改善党对社会工作的领导对推动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为此,必须增强各级党委政府发展社会工作事业的政治责任感,把社会工作事业作为党和人民事业的重要部分,纳入议事日程;强化党委领导下的党委、政府多部门合作、群团组织及社会力量密切配合的体制机制,统筹推动社会工作事业发展;探索社会工作(社会组织)行业(事业)党建机制,以高水平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社会工作事业的法治化、规范化、标准化(专业化)进程,多措并举推动新时代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8.
6月10日至14日,2010年社会福利和社会工作联合大会在中国香港召开,讨论社会工作及社会发展的愿景与蓝图。国际社会工作学院联盟(IASSW)、国际社会福利协会(ICSW)、国际社会工作人员协会(IFSW)等3个国际组织和8个香港本地组织主办了此次会议。联合国主管经济和社会事务的副秘书长沙祖康、香港特别行政区律政司司长唐英年,以及来自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0名专家学者参加大会。  相似文献   

9.
"红色社会工作"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中国特色社会工作区别于西方社会工作的典型标志。党群服务中心作为"红色社会工作"在中国社会实践的产物,其多方联动的运作模式、多元化的服务内容以及智能化的服务平台在阐释当下社会工作发展特色的同时,也从主体、理念、方法等角度为"红色社会工作"的发展提供了重塑路径。在不断推进的本土化进程中,"红色社会工作"仍需进一步提升国际话语权,为社会工作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10.
正社会工作在美国已有100多年的历史,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开始使用"社会工作"一词,当时的社会工作以慈善事业的形式出现。1877年,在布法罗成立了美国第一个慈善组织协会,并迅速扩展到其他城市。到1892年,美国建立了12个慈善组织社,对社会工作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1917年,美国学者玛丽·理查曼的《社会诊断》一书出版,标志着社会工作在美国正式成为一个专业。20世纪30年代开始,社会工作  相似文献   

11.
吴双 《今日中国论坛》2012,(10):176+178
本文通过对简·亚当斯(Jane Addams)的"以社会改革为核心的社区服务社会工作理论"与汉斯·替尔施(Hans Thiersch)的"以生活世界为本的社会工作理论"这两种社会工作理论的比较研究,旨在为国内社会工作理论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陈锋  刘沛洁 《中国民政》2022,(15):58-59
<正>为探索新时代社会工作发展模式与路径,2013年以来,四川省成都市民政局实施了202个社会工作服务示范项目,涉及学校社会工作、儿童社会工作、老年社会工作等多个专业服务领域。截至2022年3月,成都市社会工作人才总量达到7.4万人,持证社工已达到2.3万人,社工服务机构突破800家。笔者对成都市社会工作服务示范项目,尤其是2020年A类项目的基本情况和实践历程进行研究,并从服务对象和社会问题改善、社区可持续发展、组织专业能力提升、社会工作行业发展以及社会政策倡导等角度进行分析,浅谈其中具有代表性的5种服务模式及其成效。  相似文献   

13.
正中共中央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战略部署已10年,这也是我国社会工作不断明确方向和不断发展的10年。记得《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发布后,许多同仁相互庆贺。当时我的想法是:第一,以中央重要文件的形式决定发展社会工作,这在全世界是创举,它预示着我国社会工作的发展会走  相似文献   

14.
社会政策和社会工作概念是为解决西方国家城市化和现代化过程中的贫困问题而产生的。社会政策是在制度的层面制定反贫困的战略和策略,并通过具体的计划和项目使之可操作化;而社会工作则站在政府和公众之间,将社会政策转化为社会行动,将政策具体贯彻落实到每一个社区和个人身上。本文从社会政策与社会工作之间的内在联系入手,结合社会工作专业化与职业化发展的国际经验,探讨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路径,以促成我国社会政策与社会工作达成良好融合。  相似文献   

15.
正3月15日是第十个国际社工日,今年国际社工日的中国主题是"发展社会工作,助力扶贫济困"。民政部组织开展全国性的国际社工日主题宣传活动。民政部部长李立国出席启动仪式并讲话。推动扶贫济困、增进民生福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和中央扶贫工作会议部署的战略任务,是发展社会工作的重要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广大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和社会工作者的核心专业使命。李立国部长指出,扶贫济困是专业社会工  相似文献   

16.
刘润华 《广东民政》2009,(9):31-32,37
2006年12月,民政部在深圳召开“全国民政系统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推进会”,成为深圳社会工作的新起点。2007年9月,深圳市委市政府颁发《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推进社会工作发展的意见》及七个配套文件(简称“1+7”文件),对社会工作的体制和机制,乃至具体的操作方法都进行了制度性安排,逐步形成独具特色的深圳社会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17.
社会转型期的妇女社会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妇女社会工作”与“妇女工作”、“妇联工作”的关系,对我国传统妇女工作进行了全方位的回审,阐明了我国传统妇女工作进行现代转型的必要性及其要跨越的主要现实障碍,指出强化妇女社会工作是传统妇女工作模式转化的关键。文章重点论述了转型期我国妇女社会工作整体推进的思路,即妇联组织的工作模式需进行现代转型,高等院校需强化对妇女社会工作的教研投入,社会力量特别是民间妇女组织需深度介入妇女社会工作,妇女社会工作的社会政策法规运行环境需进一步优化等,应努力构建“专业化、职业化、社会化”的三位一体模式,并朝着本土化的方向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8.
邱智宽 《广东民政》2011,(11):43-44
最近媒体报道,在第七届社会政策国际论坛上,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唐钧发言犀利,向目前社会工作概念混淆不清的现状“开炮”,认为“我们有些高层领导到现在还搞不清楚社工和义工的区别”;而在2011两岸社会福利学术研讨会上,中山大学社会工作与研究中心主任罗观翠教授则感叹发展社会工作有点艰难,说广州目前已建立了20个综合家庭服务中心,中大社工开展工作时遇到的首要困难就是人才不足,中大社工系每年毕业生差不多40人,可真正从事社会工作的不到5成,不少毕业生有热情、有意愿从事社会工作,  相似文献   

19.
社会工作本土化是当前国际社会工作研究领域的一项重要议题,此议题兼具系统性和复杂性等特征,为了窥探其全貌,文章在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概括为三个问题指向:何为本土化?为何本土化?如何本土化?以这些问题指向为导引,分别从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内涵、社会工作本土化的论辩与社会工作本土化的策略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20.
对口支援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促进区域均衡发展、结对解决发展困难的综合性政策。溯其历程,经历了范围不断拓展、形式不断丰富、力度不断加大的发展过程。2010年深圳市首创社会工作对口援疆模式,并在培育当地社会资源、增强社会活力等方面发挥出积极作用。相比于其他支援形式,社会工作模式立足社会场域,在理念、内容、方法上具有创新性,社会工作对口援疆实践表明,社会工作参与模式也适用于其他对口支援工作,具有开阔的运用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