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给中国金融监管带来了若干启示.此次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其直接原因是美国政府不当的房地产金融政策以及金融衍生品的滥用,而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金融有效监管的缺失.美国金融监管体系存在金融监管模式滞后于金融业发展、监管缺乏整体性、"多头"监管造成监管重叠和盲区、监管机构过多难以协调和配合等诸多问题.从美国金融危机的深刻教训中可以透视出当前中国金融监管体系仍然存在许多不够完善之处,为此必须加快建立切实有效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调整监管制度,鼓励金融创新;建立健全金融法律体系;全力培养高素质金融专业监管人才;丰富金融监管方式,朝多元化、现代化的方向改进,这样才能达到防范和化解各种金融风险、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美国次贷危机促使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对国际金融监管制度进行了反思,并将国际金融监管合作列为国际金融监管制度的主要趋势之一。因此,从监管的目标,到参与的主体,再到合作的模式与法律渊源,国际金融监管合作在后危机时代也产生了新的变化与发展。而中国与东盟的金融监管合作也同样需要借鉴国际潮流所带来的经验和教训,结合本地区的特点,通过设立较为科学的监管目标,鼓励次国家行为体的参与,并采取软法与硬法相结合的方式,以构建更为有效的中国—东盟金融监管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3.
世界主要工业化国家的金融监管制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金融行业一直以高风险特点著称,且具有极大的社会扩散性。为了规避和分散金融风险,保护存款人的合法利益,并保障金融机构的健康经营,维护金融行业的稳定,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国际社会普遍重视对金融行业的监管,并通过立法和行政等手段确立了各自不同的金融监管制度。1988年签署的《巴塞尔资本协议》成为世界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国际规范。进入21世纪以来,金融自由化浪潮迅猛发展,并以“金融深化”与“金融压抑”理论为核心,强烈主张放松对金融机构的过度严格管制。2001年1月16日,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开始着手修改原协议。2004年6月,…  相似文献   

4.
美国金融监管改革及其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性金融海啸,美国监管当局在对其监管理念及监管模式进行反思后,提出要全面改革美国的金融监管体系。美国最新的《金融监管改革法案》从2008年3月31日布什政府时期提出,到2010年7月21日奥巴马签署后成为法律,历时两年多,几经波折,体现了两党对改革美国金融监管体系的决心和审慎。最终法案被认为是“大萧条”以来最严厉的金融改革法案,  相似文献   

5.
"完善金融监管体制,强化金融监管手段,增强监管信息透明度并接受社会监督"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金融监管方面的发展思路,本文就亚洲金融危机后新加坡在金融监管体制上的成功改革经验进行分析研究,以求在加入WTO后金融市场逐步开放的条件下,为我国金融体系改革,规避诸如金融风险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6.
1998年以来,日本系统地重建了金融监管体系。其主要内容包括金融监管机构改革和提高金融监管效能,事前金融监管制度重建与提高金融机构经营健全性,事后金融安全网建设和防范系统性风险等三个方面。日本的经验表明,金融监管体制都具有时效性特征。将金融自由化与金融监管对立关系对立起来缺乏合理性,金融监管的作用是评估和检查金融机构的风险控制程序,而不是代替金融机构决策和进行风险控制。  相似文献   

7.
金融科技化为中国与东盟之间的经贸往来和金融业发展带来新的契机,也给中国和东盟的金融安全带来新的挑战。金融科技特有的隐蔽性和跨界性等特征增加了金融监管难度,容易产生监管空白和监管套利,加剧金融科技化的风险。因此,在金融安全视角下如何进一步深化中国与东盟的金融科技监管合作,成为亟待探讨的问题。当前,中国—东盟金融科技合作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监管问题,如金融科技安全生态不完善、安全监管法律法规滞后及安全监管合作阻碍重重等。因此,结合非传统安全下的金融安全理论,提高金融科技全生命周期的安全监管技术水平,加强立法合作,增强法律的前瞻性、预见性,加强金融监管制度对接和政策沟通,对进一步实现中国周边国家金融科技低风险性和高透明化、保障“一带一路”倡议安全高效实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国际金融危机下的欧盟金融监管体制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7年下半年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不但严重冲击了欧盟国家的金融体系,还重挫了其实体经济,使之陷入深度衰退。为尽快摆脱危机的不利影响和消除引发危机的根源,欧盟委员会从改革金融监管体系入手,推出两项重大改革措施,即设立欧洲系统风险委员会和建立欧洲金融监管体系。这些机制具有超国家权力性质,深化了欧盟对其成员国金融机构进行统一监管的进程。  相似文献   

9.
俄罗斯证券市场监管制度自1991年来发生了变迁:由财政部主要履行监管职能,过渡到财政部、证券市场委员会及中央银行共同履行监管职能,再向全能监管过渡时期。与此同时,俄罗斯证券市场的监管法律法规不断得以完善。然而直到目前,俄罗斯对衍生有价证券市场监管的相关法律法规仍不健全,严重影响了俄罗斯衍生品市场潜力的发掘;证券市场交易缺乏统一的结算保障机制,并成为2008年金融危机扩大化的重要原因之一;过度虚拟性是俄罗斯证券市场中存在的重大问题,同时金融监管也面临着向全能监管转型的考验。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国与南亚国家在货币市场、银行市场和证券市场等金融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入,金融监管合作偏少的问题日渐暴露。为此,与南亚国家开展有效的金融监管合作,以适应地区性金融服务不断发展的需要,成为下一阶段亟待完善的国际性合作议题。本文选取2000—2019年中国与南亚国家的面板数据,测算中国与南亚各国的金融监管合作水平,研究发现双方的金融合作程度、双边贸易往来、金融市场发展水平、金融市场监管差异、信息共享基础等都是影响金融监管合作的重要因素。基于此,本文进一步对中国与南亚国家金融监管合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更全面的梳理总结,并提出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