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文明修身是指现代人自觉提高精神生活质量和促使行为方式科学化的一种内求诸己的自我实现活动过程以及人在这一过程中呈现出的精神状态和精神境界。从人的本质来看,现代文明修身有利于人们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是目的性与规范性的统一,它必然把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其价值取向。同时,现代文明修身是人的主体性的具体体现,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下,现代文明修身是满足人的需要的丰富性和全面性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浅谈政府形象与依法治国李阳政府形象是指政府服务目标、服务质量、服务手段、服务态度以及各级政府组成人员的精神状态、道德面貌、能力水平和其它外观的能为社会公众感知的具体形象。它标志着社会公众对政府理解、信赖的程度,是政府和人民群众血肉相连的纽带。当代社会...  相似文献   

3.
浅谈政府形象与依法治国李阳政府形象是指政府服务目标、服务质量、服务手段、服务态度以及各级政府组成人员的精神状态、道德面貌、能力水平和其它外现的能为社会公众感知的具体形象,它标志着社会公众对政府理解、信赖的程度,是政府和人民群众血肉相连的纽带。当代社会...  相似文献   

4.
美育的愉悦性是指在美育活动中,受教者常常处在一种喜悦的心理状态与精神状态,产生强烈的情感体验,获得极大的审美享受。这种愉悦性是感染人、启发人、吸引人去参与审美、参与美育的重要因素。一、愉悦性的生理基础美育的愉悦性是一种心理愉悦与精神愉悦,但它也有其生理基础。现代科学认为,由脑脊髓和神经细胞组成的神经系统是人类心理的生理基础。脑分为大脑、小脑、间脑、中脑、桥脑、延脑,并和脊髓构成中枢神经系统,通过神经细胞形成了复杂交错、相互作用的神经网络的信息加工系统。一旦有某种客观对象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便产生了信息,…  相似文献   

5.
方盛举 《思想战线》2011,37(5):133-134
一、民族自治地方政府活力与建设意义民族自治地方政府活力是指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组织及其公务员在管理本地方公共事务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乐于积极进取、勇于开拓竞争、善于变革创新的精神状态。政府活力是政府管理活动产生持续的高效能的前提和基础,是民族地方政府发展所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6.
主体与客体是哲学认识论中的一对范畴,它指的是处在一定的认识和实践活动中的人。政治教育的主体是指教育者。他们在教育过程中起着培养人的主导作用。但是,教育者在政治教育双向交流过程中,同样有一个接受教育、改造自身的问题。可见,进入教育过程中的人,不仅作为教育他人的主体而存在,而且作为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而存在。这就是教育主  相似文献   

7.
所谓生态文化,是指以自然环境为依托、以人为主体、以人的对象世界为主要表现形式,人们在与自然交往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念、活动方式、精神状态及思维方式。生态文化的核心内涵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生态与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从而保持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城市的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新的文化形态。改革开放以来,大连的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城市建设取得了巨大的历史飞跃,城市功能得到进一步的完善。人们在追求物质产品极大丰富的同时,也在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化的建设,生态与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已是大连经济、社会…  相似文献   

8.
“只要精神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这句始自前些年的口号,已经在国人中耳熟能详。但有些人对它的内涵,对精神的巨大能动作用,却依旧不以为然。在当前困难较多的情况下,呼唤精神的振起,也就显得十分必要。 精神,指人的思维活动和心理状态,具体到每个人,可表现为活力的大小、生气的有无。从这样的内涵思考,精神之于一个人、一个群体该是何等的重要!同样情况下,同等条件下,精神境界、精神状态不一样,取得的结果不一样。这是百应百验的真理。  相似文献   

9.
本文认为,教学浪费是指投入学校教学活动过程中的人、财、物、时间、空间、信息等的无效耗费;它包括教授过程的浪费、学习过程的浪费和管理过程的浪费;教学浪费的本质是教学质量水平的降低;教学浪费与教学质量成反比函数关系。  相似文献   

10.
1 沟通一词是从英文Communication翻译而来,传播学者将它译为传播,社会学者 则将它译为沟通。相对个人而言,沟通可分为内部沟通与外部沟通,前者是指人的内向交流(Interapersonal Communication),它一般属于心理学研究的范围。后者是指人与人、人与组织以及组织与组织之间的沟通。根据其沟通的规模与范围,它又可划  相似文献   

11.
周斌 《今日广西》2008,(12):60-62
体育运动作为人类社会极为常见的活动,属于人类生活的基本范畴。什么是体育人文?依笔者孔见,体育人文即是体育人的文化,是指体育人在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尤其是竞技运动中所形成的文化沉淀和所表现的精神状态,包括思想升华、个性张扬和对生命的感悟等。本文试就体育人文重点是竞技体育人文谈点粗浅的见解,与诸君商榷。  相似文献   

12.
心理学理论认为;人的情绪、情感(外部表现即精神状态)对人的行为活动有发动和制止、加强和削弱的双重作用。良好的精神状态可产生“增力”作用,能激发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活动的效率;相反,则会产生干扰或阻止作用,抑制人的积极性的发挥,使活动效率降低,甚至出现对抗行动。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双方的精神状态,可直接影响到课堂气氛,关系到教与学的效果。在此,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做法,就如何调节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积极性以促进教学效果的问题,谈一点粗浅的体会。我担任的课程是《犯罪心理学》,其中涉及了大量…  相似文献   

13.
加强对学生网络人际交往的教育引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 际 交 往 是指在社会活动中 人 们 运 用 语 言 符 号系统或非语言符号系统相互之 间交流信息 沟通感情的过程 网 、 。 络人际交往是指通过互联网进行 的一种间接人际交往 它是交往 。 各方通过计算机网络相互之间交 流思想 交换意见 表达情感 需 , , 、 要 态度 知识与信息的交互作用 、、 过程 由于近年来参与网上聊天 。 的人越来越多 本文主要以网上 , 聊天为例来说明网络人际交往的 特点 利弊及教育引导 、 。 一 网络人际交往的特点 、 1.虚拟性 网上聊天与现实 。 世界中的其他交流方…  相似文献   

14.
物质文明是人类改造自然界的物质成果的总和。从根本上说,物质文明建设的最终成果表现为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这里所说的生产力是指物质生产力,它是指在物质生产过程中人对自然的关系,它表明某一社会的人们控制与征服自然的能力。思想政治工作在物质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  相似文献   

15.
一、生态文明是人与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生态文明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不断克服改造过程中的负面效应,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它反映的是人类处理自身活动与自然界关系的进步程度。  相似文献   

16.
俗话说:人之寿天在元气,国之兴衰在民魂。这里所说的“气”和“魂”是指一种精神状态、道德境界。它似乎看不见、摸不着,但却实实在在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社会生活中的暮气、怨气、娇气、傲气、赌气……均是腐人堕落的邪气;而朝气、志气、骨气、锐气、争气……倒是激人奋进的正气。当今世界各种精神文化力量相互激荡,各种思想道德因素彼此冲撞,我国正处在经济快速增长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转变时期,诱惑、机遇、疑虑、挑战接踵而来。为了粉碎敌对势力“西化”和“分化”我国的图谋,为了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剥…  相似文献   

17.
我们常说,加快经济发展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那么良好的精神状态从哪里来?这是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人,是要有点精神的;良好的精神状态是加快发展的有效拉力;精神状态,事关成败。良好的精神状态,应当有其可作“保持”的载体,否则,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人云亦云的空洞口号,就难以有其生  相似文献   

18.
西部开发的文化建设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在加快经济建设的同时,应加快文化建设,这既是前些年开发西部的历史经验教训,又是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的呼唤与要求。德国学者马尔库塞曾说:“观念的东西是不改变世界的,但它可以改变人,而人是可以改变世界的。”西部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就在于它可以改变人、塑造人。一西部地区在历史与现实的经济、政治、社会和自然地理条件长期综合作用下,在封闭的状态下,逐渐形成了一种低品位、低层次的文化──贫困文化。它使人们在深层次的精神状态中陷入贫困,安于贫困。这种反映在价值理性范畴中的精神贫困,要比物质贫困更为深重、可怕。它唯…  相似文献   

19.
有感于当下中国社会令人担忧的精神状态,本文首先从历史文化入手分析了中国人精神世界尴尬的原因,同时对照分析了西方人由于宗教改革、战争及科学发展所导致精神世界裂变的过程,最后指出,作为宇宙法则的对称机制具有自动修整人类虚拟与精神世界的功能,强调要遵循宇宙原则.  相似文献   

20.
一、“休闲可以使人们获得更多的幸福感,保持内心的安宁”“休闲”是一个涉及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和哲学等多学科领域的术语。“人倚木而休”,表明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平等。“闲”同“娴”,表明思想的纯洁与宁静。在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哲人那里,休闲总是与学习联系在一起的,是一种“美好的生活”,可以发展人的智慧、思想和良知。“休闲”,指的不仅仅是闲暇时间,也不仅是指“休闲活动”,更是指在休闲活动中人的闲适的“精神状态”。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言,“休闲才是一切事物围绕的中心”,是科学和哲学的诞生地。亚里士多德认为,休闲可以使人们获得更多的幸福感,保持内心的安宁,“我们需要崇高的美德去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