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政治社会学的角度来看,政治参与本质上是公民的政治行为,是公民政治社会化的重要媒介和实现方式,对于政治社会化的实际效果具有关键作用。今天,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已有了很大发展,发挥政治参与的政治社会化功能,对于优化我国公民的政治社会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一方面要加强政治参与的制度化建设,另一方面要改进我国的政治社会化,以推动公民顺利地进行政治参与活动。  相似文献   

2.
村民自治的视角:少数民族政治社会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村民自治的过程,就是实现少数民族政治社会化的过程。它不仅逐步改变着少数民族的传统政治文化,而且在逐渐形成一种民主的文化氛围,正在对广大少数民族村民进行民主观念的传播与政治参与技能的训练。但是,在少数民族地区,与村民自治相适应的政治社会化还存在许多问题:村干部政治社会化的弱化,少数民族村民政治参与的主渠道不通畅,大众传媒的有限性。因此,必须加强国家政权在政治社会化中的主导作用;拓宽少数民族村民参与村民自治的渠道和途径;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的作用;加强大众传媒的政治社会化功能。  相似文献   

3.
网络的发展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世界,也对当代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浙江省7所高校近2000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不同上网频率的大学生在政治社会化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对此,要加强我国主流网络媒体建设,构建健康有序的网络政治环境,加强对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引导.  相似文献   

4.
作为衡量性别角色分工模式的重要指标,性别角色态度在个人生命历程中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而青年时期是性别角色态度形塑的关键时期,因此,对青年不同阶段的性别角色态度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南京中学生发展调查项目,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等方法,分析青年从中学到大学的性别角色态度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发现:青年在接受高等教育后形成了更为现代的性别角色态度;男生和女生在态度变化上存在差异,女生在不同时期都比男生更具有现代化的性别角色态度。大学教育在青年性别角色态度变化过程中发挥了显著影响,其中专业和网络论坛参与的影响与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5.
研究生因扰及应对策略的性别差异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调查研究采用自编量表对西南地区491名硕士研究生进行了测试,初步探讨和分析了当前男女研究生在困扰及应对策略上的性别差异问题。调查结果表明:在经济和婚恋困扰方面性别差异显著,男生困扰大于女生。在具体的择偶困扰、恋爱困扰、对恋人/爱人择业的担忧、家庭经济担忧四项上,性别差异显著,男生困扰均大于女生。在择业担忧上性别差异显著,女生困扰大于男生。在应对策略方面,男研究生较女研究生更多采用自我发泄,女研究生更多寻求外界帮助。  相似文献   

6.
思想政治工作是中国政治社会化的特色路径 ,在形成政治认知、校正政治价值评价、培养良好的政治心理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当前 ,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政治社会化功能需要进一步提高中国共产党的威信 ,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 ,坚持政治认同、政治参与和政治稳定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7.
沈平 《人民论坛》2012,(20):32-3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民主政治社会化取得了很大成就,但存在农民的政治参与能力较低,参与渠道不通畅等问题。提高农民文化素质是农村民主政治社会化的核心;深化农村经济改革,增加农民收入,是农村民主政治社会化的基础;完善农村基层组织编制,优化基层干部队伍,是我国农村民主政治社会化的组织保障。  相似文献   

8.
韩李云 《中国发展》2008,8(3):29-34
政治社会化的代际特征既有其普遍性也有特定的变化,自觉认识和处理社会环境对政治社会化代际特征的影响,是既定共同体坚定人们对政治体系的认同和信心、以及维持相应制度的合法性支持和运作实效的必需。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当前高校学生政治社会化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为政治价值取向的功利化、政治认同的模糊化、以及政治参与的冷漠化。  相似文献   

9.
一、公共行政社会化:一个被忽视的领域 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政治文化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对社会政治生活的各方面具有深刻而持久的影响,政治文化的巨大作用通过政治社会化方式来实现的,而政治社会化功能的发挥又是借助于对政治文化的维持、改变或创造来实现的。因此,在现实的政治生活中,政治文化与政治社会化是两个密不可分的概念,它们是内容与形式、目的与手段的关系,是统一的整体,两者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就目前世界各国的“政治社会化”研究、实践结果评价,政治社会化的成效是显著的。自上世纪70年代政治社会化研究逐渐成为政治学的热门领域后,“政治社会化”已日益成为各国维护其政治统治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0.
这是基于一项对贫困大学生心理压力及应对方式的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在经济压力和精神压力下,男、女生的态度和采取的行为方式有显著差异。相对于男生而言,女生面对经济困难,更倾向于自助解困;女生感受到的家庭情感压力尤为突出,在寻求情感支持上,女生更注重同辈群体的互动,达到情感宣泄。  相似文献   

11.
夏守智 《青年探索》2017,(6):100-110
本研究旨在了解社交媒体使用与台湾青年的政治效能感和政治参与之间有无显著联系。在此目的下,有三个具体研究问题:第一,社交媒体使用会否提升台湾青年线上和线下政治参与的意愿?第二,社交媒体使用是否会提升台湾青年内在和外在政治效能感?第三,内在和外在政治效能感的提升是否会带来更加积极主动的线上和线下政治参与意愿?利用在线问卷网站针对台湾地区20~35岁青年群体发放并回收223份有效问卷,使用SPSS和AMOS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如下结论:首先,青年族群使用社交媒体的政治性目的越强,越热衷于参加线上或线下政治活动。而社交媒体使用环境越宽松,青年群体参与线下政治活动的意愿越低。其次,青年族群使用社交媒体的政治性目的越强,其内在政治效能感也就越强。最后,青年内在政治效能感对其线上政治参与意愿有较为显著的正向影响。归纳而言,影响台湾青年群体内在政治效能感和政治参与的主要因素还是其自身对于政治事务的积极性,即他们在使用社交媒体过程中表现出的政治性目的的强弱。  相似文献   

12.
根据一个随机的高中学生调查数据,探讨澳门未成年人受性侵犯的经历与其精神健康的相关状况。当中接触了十所中学近千名受访者,初步发现约有一成受访学生在未满十八岁时,曾经历一次或以上的性侵犯遭遇。从百分比上看,性别差异不明显。但从遭遇年龄上看,受访女生比男生来得更早一些,而且风险期比男生长许多。遇到最多的被性侵犯的遭遇是"被抚摸敏感部位甚至性器官"。有不幸经历的中学生显著地出现不同精神问题,包括焦急不安、容易感到疲倦及容易出现自杀意念,当中女生比男生更明显。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现状分析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强烈地冲击着社会政治生活,对当代大学生的政治参与产生了巨大影响.网络背景下当代大学生的政治参与是柄“双刃剑”,它不仅可以为当代大学生提供有效的政治训练、加速其政治社会化进程,也会因为无序的网络政治参与而影响到政治统治的合法性建设.因此,党和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及高等学校必须予以足够重视,因势利导,引导当代大学生的网络政治参与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加速其政治社会化进程.  相似文献   

14.
主持人语: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对现代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和冲击,其中最为显著的是网络政治参与的发展及其对民主政治的影响。网络作为政治参与的一种新载体、新工具、新渠道,拓宽了政治参与的平台,延伸了政治参与的覆盖面,提高了政治参与的效率。在网络社会中,公民处于一个更平等、更主动、更隐蔽的地位,能够实现与政府直接的、有效的、有安全保障的沟通。因此,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网络政治  相似文献   

15.
夏良伟  戴辉礼 《求索》2012,(3):80-81,148
毛泽东钟情于以大规模群众运动为主要形式的革命动员型参与。相比之下,邓小平更重视政治稳定,主张把政治参与纳入到制度化的轨道,使政治参与实现常态化、理性化。民主观的差异和对官僚制的不同看法是毛泽东和邓小平在政治参与方面出现较大差异的理论根源。  相似文献   

16.
多重影响因素与少数民族政治社会化的有效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少数民族的政治社会化作为保障我国社会、政治稳定的一个重要手段 ,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政治意义。本文在分析认定少数民族政治社会化基本内涵的基础上 ,着重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对少数民族政治社会化的影响因素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少数民族政治社会化所应达到的目标、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和达到这些目标的具体措施和机制。  相似文献   

17.
网络政治的政治学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从政治学的基本理论出发 ,分析了网络政治的基本内涵和特点 ,并从现实政治生活的角度 ,对网络政治中的政治参与、政治社会化、政治文化等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陈朋 《学习与实践》2006,(9):97-101
调查表明,中国农村村民的政治参与状况在不同区域、不同村庄有不同的表征。乡村政治参与关联于乡村政治文化,乡村政治文化的迥异源于乡村社会的精英政治化和政治社会化程度。  相似文献   

19.
黄悦 《理论月刊》2007,(3):174-176
青年一代的政治认同与否以及政治社会化的程度如何,关系到我国社会的政治文化是否能够顺利传递,关系到我国社会政治的稳定等重大问题。我国当前的各种变动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青年政治社会化对社会主义主导政治文化的传递,而三峡移民精神的科学内涵与我国社会主义主导政治文化有着高度的一致性,通过各种途径传播三峡移民精神,有助于促进我国当代青年政治社会化对社会主义主导政治文化的传递。  相似文献   

20.
男性和女性在所掌握的政治知识的地理区域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男性对全国和全球的政治知识有更多的关注,而女性掌握更多的地区政治知识。通过使用2008年美国芝加哥地区研究的调查数据进行分析,验证了政治知识中的性别鸿沟是显著存在的。本研究的发现具有两个层面的意义,一个是在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层面,在研究性别与政治知识、政治参与的关系时,必须充分重视男性和女性在政治知识的国家/地区层面的差别;另一个是社会治理理论与政策研究的层面,在中国的社会治理中,要充分重视和发挥女性在地区政治知识上的比较优势,推动社会治理创新和公众参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